袁涣(?—3世纪210年代或220年代),曜卿陈郡扶乐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太康县境)人,东汉末年官员,出于陈郡袁氏,曾效力于袁术吕布曹操势力之下。

生平

编辑

袁涣被任命为陈郡功曹时,郡中的奸吏都因袁涣而自行辞职离去。后来迁任侍御史。后被任命为谯县县令,但袁涣不应命。后来刘备领豫州,举袁涣为茂才。后来袁涣避乱江淮地区,被袁术征命。袁涣和袁术议论,袁术都不能反驳,令到袁术对他十分恭敬和守礼。后来吕布攻击袁术,袁涣前往跟随吕布,吕布要求袁涣写书辱骂刘备,袁涣拒绝,吕布因而大怒,甚至威胁要杀死袁涣;但袁涣始终面色不变,坚决不肯写,更笑著说:“我只曾听说过唯有德才可以羞辱人,未听闻过骂也可以。刘备若是君子,就不会在乎这些辱骂;若刘备是小人,则会回应,那到时被辱的就是这边了。而且将来若我为刘备效命,就像今天我为你效命般,一旦去了,我又受命辱骂你,这又可不可以?”吕布感到惭愧,不再强逼。

吕布被曹操打败和诛杀后,袁涣就跟随曹操。曾进言望曹操重视人民,以仁义治天下。曹操大感赞同,并任命袁涣为沛国南部都尉。后来曹操募民屯田,人民多数都逃亡,袁涣劝曹操顺从民意,不要强逼。曹操接纳,事后人民都欢喜。后来迁任梁国相。袁涣管治时都重视礼教,善待人民,后来因病离职时,人民都思念他。后来又被征召为谏议大夫丞相军祭酒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称魏公,建立魏国,袁涣改任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袁涣又建议曹操应使民知圣贤之道以便于管理,确保天下安定。袁涣于任官后数年后逝世,曹操非常伤心,并赐二千斛谷给袁涣家,一千因官法规定而赠,另一千是因交情而赠。

性格特征

编辑
  • 袁涣是司徒袁滂之子,当时名门子弟大多都不守礼法及律例,反而袁涣为人清静,行为都必定守礼。
  • 袁涣曾获不少赏赐,但都赠送了给别人,家中没有储下甚么财物产业,物资有不足就向人求助,但从不苛求,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清廉。
  • 有传言刘备已死,群臣皆庆贺,但因为袁涣曾被刘备举为茂才,所以不祝贺。

评价

编辑
  • 袁敏:“(袁)涣貌似和柔,然其临大节,处危难,虽(孟)贲(夏)育不过也。”
  • 陈寿:“袁涣、邴原张范躬履清蹈,进退以道,盖是贡禹、两龚之匹。”
  • 袁宏:“郎中温雅,器识纯素。贞而不谅,通而能固。恂恂德心,汪汪轨度。志成弱冠,道敷岁暮。仁者必勇,德亦有言。虽遇履虎,神气恬然。行不修饰,名迹无愆。操不激切,素风愈鲜。” 《三国名臣序赞
  • 曹丕:“故尚书仆射毛玠、奉常王修凉茂、郎中令袁涣、少府谢奂、万潜、中尉徐奕国渊等,皆忠直在朝,履蹈仁义。”

家庭

编辑

祖先

编辑

从兄弟

编辑
  • 袁霸,堂弟,公恪有功干,魏国初年当大司农
  • 袁徽,袁霸弟,儒生,因天下荒乱避乱交州,司徒曾征召他,但他不应。
  • 袁敏,袁徽弟,有武艺,喜好治水,官至河堤谒者。
  • 袁侃,字公然,有袁涣之风,历任黄门选部郎和郡守尚书。早卒。
  • 袁㝢,字宣厚,精于辩论,喜好道家学说,但自少多病,还未任官就逝世。
  • 袁奥,字公荣,行足以厉俗,言约而理当,官至光禄勋。
  • 袁准,字孝尼,忠信公正,不耻下问,因为世事多险而不敢求进,著书甚多,谈论治世的事。曾任西晋给事中。有孙袁耽
  • 袁亮,袁霸子,官至河南尹、尚书。子袁粲,字仪祖,文学博识,累为儒官,至尚书。

后代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三国志·卷11》,出自陈寿三国志

参考资料

编辑

《三国志·魏书十一·袁涣传》

  1. ^ 《太平御览》卷513引《先贤行状》:蔡伯喈母,袁曜卿之姑也。
  2. ^ s:续晋阳秋》:袁宏字彦伯,小字虎,陈郡人,魏郎中令焕六世孙也。祖猷侍中,父勗,临汝令。
    后汉纪卷二十九》周天游校注语:三国志袁涣传作“涣”,而许靖传作“焕”。赵一清曰:“例以曜卿之字,‘涣’当作‘焕’。晋书袁环传‘焕之曾孙’,亦从火作‘焕’。”王鸣盛曰:“义门何氏校云:‘“涣”当作“焕”。今太康县有魏袁焕碑。’案:北平黄叔璥玉圃辑中州金石考,陈州府扶沟县有魏袁涣碑。此县又有汉国三老袁良碑。方舆纪要云:‘金石林载入太康县。’何氏因此遂以为在太康,但作涣甚明,不知何以云当作焕。惟是蜀志许靖传云,靖与陈郡袁焕亲善,且其字曰曜卿,则又似从火为合。且其父名滂,不应涣亦从水,未知其审。”按袁纪诸本均作“涣”,涣又是袁宏之六世祖,不当致误,且有袁涣碑为证,恐以作“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