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图曼-德国同盟

鄂图曼–德国同盟德意志帝国鄂图曼土耳其帝国于1914年8月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爆发没有不久所组成之同盟。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现代化薄弱的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军队,并为德国提供进入邻近英国殖民地的安全通道,以达到两国的目的。[1]

背景

编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夕,鄂图曼帝国是几乎呈现近乎解体的状态。由于时常发生的连续战争,鄂图曼帝国丧失了许多的领土,不仅如此,它的经济状况也是一团糟,它的臣民士气也十分低落且疲惫不堪。鄂图曼帝国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元气和进行改革,但它已经没有时间,因为整个世界走向世界大战已是迟早的事情。在义土战争巴尔干战争后,帝国的资源已经被彻底消耗殆尽。由于鄂图曼帝国无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保持中立,并专注于恢复元气,帝国不得不在同盟国协约国之间选边站,然而,该帝国的武器、机械的数量并不足,而其也缺乏可购买新武器的足够财力。朴特的唯一选择是与一个欧洲大国建立联盟,至于对方国家是谁已经不再重要。正如内政部长塔拉特帕夏 (Talat Pasha ) 在其回忆录中所写道:“土耳其必须加入其中一个阵营,这样它才能组织国内行政、加强和维持其商业和工业,并扩建铁路,简而言之,我们加入那个阵营的唯一理由,便是为了确保这个帝国的存在,并且延续之。” [2]

与联盟的谈判

编辑

大多数欧洲列强对与已经病入膏肓的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结盟并不感兴趣。早在北非突意战争开始时,大维齐尔萨伊德·哈里姆帕夏就表达了政府的愿望,并要求帝国的大使们了解欧洲各国首都是否对与帝国结盟有任何的兴趣。不过到最后,只有俄罗斯有那么一点兴趣,但条件是鄂图曼地须成为俄罗斯的保护国之一。与法国结盟是不可能的:因为法国的主要盟友就是俄罗斯,而前者自1828年战争以来就是鄂图曼帝国的敌人。英国则拒绝了鄂图曼帝国的请求。[3]

鄂图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五世特别希望帝国保持一个中立的国家。然而,他更像是一个傀儡,因为它并没有控制政府的十全。来自穆罕默德的一些高级顾问的压力,导致日后帝国与德国和同盟国结盟。

而自1890年以来,德国一直怀有帝国野心。然而,德国的帝国野心并没有取得成果,到1909年,很明显地,德国人不会在海上军备竞赛中获胜。即使其拥有技术上的优势,德国的能源基础设施也无法支持远洋型战舰。德国相对于其他欧洲殖民大国来说实力较弱,因此他便寻求与鄂图曼帝国建立战略联盟。在巴格达铁路将有助于推动德国的帝国野心,包括让德国人在安纳托利亚定居,并给予德国的军队在运送至波斯湾,甚至于英属印度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4]

然,要实施这个计画的同时,德国需要鄂图曼帝国站在它这一边。自188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前,苏丹同意该计划以来,东方快车已经直接运行到君士坦丁堡,并且在德国主持下,该铁路得以通过安纳托利亚,并一直到巴格达。这将加强鄂图曼帝国与已进入工业时代欧洲的联系,并使德国更容易进入其非洲殖民地和印度的贸易市场。为了防止鄂图曼帝国加入三国协约,德国鼓励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5]

与德国的公约

编辑

在1914年8月2日时,鄂图曼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签订了一个秘密条约,鄂图曼土耳其人要在德国对俄国宣战后一天加入战争。[6]该联盟于8 月2日得到许多鄂图曼帝国的高级官员的批准,包括大维齐尔萨伊德·哈里姆帕夏、战争部长恩维尔帕夏、内政部长塔拉特帕夏和议长哈利尔贝伊英语Halil Menteşe[7] 奥匈帝国则于8月5日加入了该条约。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鄂图曼政府成员都接受了这个联盟。苏丹穆罕默德五世没有签名,他有统帅军队的权利,但也只是名义上而已。三帕夏的第三位成员:杰马尔帕夏也没有签署该条约,因为他曾试图与法国结盟。[8]

柏林当局对鄂图曼帝国的迟疑不定感到恼火,但它还是提供了两艘战舰和一大笔战争贷款给后者。1914年10月29日,鄂图曼帝国的舰队在奉恩维尔帕夏的命令,轰炸了俄罗斯港口后随即加入战争。[9]

1915年1月22日,鄂图曼帝国和德国之间签署了一个更广泛的联盟,而该联盟预计将持续到1920年。1916年9月28日,他们又签署了关乎反单独和平的条约。1917年10月,他们修订了1915年的条约,以便加强两帝国之间的军事合作。1916年3月21日,奥匈帝国加入了该联盟。[10]

参考资料

编辑
  1. ^ Frank G. Weber, Eagles on the Crescent: Germany, Austria, and the diplomacy of the Turkish alliance, 1914-1918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0)
  2. ^ Alan Woods, The First World War: A Marxist Analysis of the Great Slaughter (2019) ch. 8.
  3. ^ Strachan, The First World War: Volume I: To Arms. Vol. 1 (2003) pp 644-93.
  4. ^ Lüdke, Tilman. Jihad and Islam in World War I. Leiden University Press. 2016: 71–72. ISBN 9789087282394. 
  5. ^ Hew Strachan, The First World War: Volume I: To Arms. Vol. 1 (2003) pp 644-93.
  6. ^ The Treaty of Alliance Between Germany and Turkey, Yale, [2021-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
  7. ^ Gerard E. Silberstein, "The Central Powers and the Second Turkish Alliance, 1915." Slavic Review 24.1 (1965): 77-89. in JSTO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Strachan, Hew, The First World War, 1: To Ar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70, 2001 .
  9. ^ F.W. Beckett, "Turkey's Momentous Moment" History Today (June 2013) 63#6 pp 47-53
  10. ^ Kieser, Hans-Lukas. Talaat Pasha: Father of Modern Turkey, Architect of Genocid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8: 222, 336. ISBN 978-0-691-15762-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