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会战(英语:Battle of Long Island),或称为布鲁克林会战(英语:Battle of Brooklyn),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美国之间第一场陆上会战,亦是整场独立战争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事。会战发生于1776年8月27日纽约市对岸的长岛布鲁克林区

长岛会战
美国独立战争的一部分

特拉华州与马利兰州步兵阻挡英军攻势。绘于1858年。
日期1776年8月27日
地点40°39′54″N 73°58′52″W / 40.665°N 73.981°W / 40.665; -73.981
结果 英军胜利
参战方
美国 美国 英国 英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美国 乔治·华盛顿
美国 以色列·普特南
美国 斯特灵勋爵(被俘)
美国 汤马士·密夫林
美国 约翰·沙利文(被俘)
英国 威廉·何奥
英国 查尔斯·康沃利斯
英国 亨利·克林顿
英国 威廉·厄斯金爵士
英国 珀西伯爵
英国 詹姆士·格兰特
黑森 利奥波德·菲力·冯·海斯特
兵力
总数:23,000人(8月19日)
长岛:约10,000人(8月27日)
总数:32,000人
长岛:20,000人
伤亡与损失
300人死
超过700人伤
1,000人被俘
64人死
293人伤
31人失踪

1776年3月,波士顿战役结束,英国从海路撤离波士顿革命派与北美英军的焦点随即转移到战略重镇纽约市。在乔治·华盛顿指挥下,大陆军开始在曼哈顿岛南部及布鲁克林区布防;而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则等待后方援军,准备攻打纽约市。

1776年7月,何奥派军登陆斯塔滕岛,建立前沿基地。在接著一个月,英国正规军人数陆续增加至32,000人,兼且拥有制海权;但美国一方却只有约20,000名民兵,而且欠缺纪律。权衡形势后,华盛顿将美军主力调到曼哈顿,但仍留下10,000人守备布鲁克林区的三座美军要塞。

8月22日,何奥派军登陆长岛,攻打布鲁克林。美军起初打算施行邦克山战役的战术,据险守备英军的正面攻势。不料何奥在8月26日同时派军绕道,攻打布鲁克林前方山地的美军侧翼,成两面夹攻之势,迅即击溃美军。所幸前方山地的部队及时拖延英军,大部分美军都安全撤回后方的布鲁克林高地。不过英军没有追击,反而部署围城战。结果华盛顿在运气、黑夜与晨雾的帮助下,将布鲁克林的军队与物资全数撤回对岸曼哈顿市。

英国虽然未能在长岛会战获得全胜,但大陆军仍然受到严重打击,再加上曼哈顿岛三面环水,又有哈德逊河在西面阻隔,华盛顿的大陆军有被包围歼灭之虞。

背景

编辑

前奏:由波士顿到纽约

编辑

1776年3月17日,英军从海路撤出波士顿波士顿之围大陆军胜利告终。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担心威廉·何奥可能会攻打纽约州重镇纽约市,即时派出5队步兵军团到纽约市防守,同时保持警戒。[1]

不过,何奥既没有公布舰队去向,也没有即时离开。3月20日晚,何奥派出工兵,将波士顿港口的威廉堡炸毁,一度造成恐慌;而英国舰队则在21日早上现身,到波士顿南面的布伦特里下锚停泊。华盛顿开始担心何奥只是佯装撤退,可能会派兵绕道围攻洛斯贝利,故此将波士顿交给副将弥敦内尔·格连管理,自己则到剑桥筹备军务。接著一个星期,何奥的舰队继续停泊,动向仍然不明,连舰上的难民也甚为不解。要到3月27日,英国舰队才向大海扬帆而去,并且前往哈利法克斯,等待更多援军。[1]

纽约市早在波士顿战役期间,已被双方视为必争之地。1775年8月,邦克山战役惨胜的消息传抵英国,英国国会决定招募更多正规军前往助战,而北美英军总司令汤马士·盖奇也被何奥取而代之。何奥上任后,先后在1775年10月及11月两次向殖民地大臣英语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达特茅斯伯爵英语William Legge, 2nd Earl of Dartmouth写信,指自己将会派英国的援军攻占纽约市。纽约可以停泊及维修越洋而来的英国军舰,对将来英国的战争补给非常重要。[2]

另外,纽约亦是战略要地。由于纽约市正好位于哈德逊河的出海口,而哈德逊河的上游就是尚普兰湖。只要盖伊·卡尔顿带领英属魁北克省的军队南下纽约,便可将新英格兰地区与南方叛乱省份切开,然后一举消灭麻萨诸塞的叛乱。由于这项战略需要英国陆军皇家英国海军紧密合作,国会更刻意任命何奥的兄长何奥勋爵,前来指挥北美的海军舰队。[2]

至于大陆军方面,防守纽约市不但可破坏英国的战略打算,还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纽约市为纽约一省之重镇,但效忠派的实力却与革命派不相伯仲。倘若纽约市失陷,则会对纽约全省的革命势力构成沉重打击,严重削弱革命的势力。华盛顿感到革命不能失去纽约的支持,故此大陆议会虽未有指令防守纽约,华盛顿仍力主增兵该地。[3]

美军布防:1776年1月至6月

编辑

1776年1月,华盛顿先派查理斯·李英语Charles Lee (general)少将,到纽约组织康涅狄格民兵,并且建造防线。 [4]当李在2月检示形势时,已指出纽约三面环水,拥有制海权的英军可轻易攻占整座城市。[3]3月波士顿战役结束后,华盛顿陆续把军队调到纽约,但建造防线的军力仍然不足。当华盛顿在4月13日抵达纽约时,他察觉到大陆军只有少于10,000人可以作战,而且要防守一座易攻难守的城市。[5]

1776年4月至6月期间,纽约的防备仍有缺陷。首先,大陆议会在3月及4月先后将约翰·沙利文及纽约10支军团调到魁北克省,并下令再次攻打魁北克市,令到纽约防线进一步受削。这批军队在6月三河市之战遭到英军伏击落败,进而丧失蒙特利尔,更被逐回尚普兰湖,只能据守提康德罗加堡。第二,纽约市的效忠派势力强大,使大陆军在招募民兵时经常受阻,就连纽约省自治议会英语New York Provincial Congress也表示无能为力。[6]当时效忠派拥有纽约市超过三分之二的土地,而且盘踞于曼哈顿岛对岸的长岛斯塔滕岛[7]第三,民兵纪律不佳,违抗命令与内部的地域摩擦时有发生,令到部署经常出现困难。[6]

不论如何,李在2月仍然制订了布防方案,在曼哈顿岛东南对岸、长岛的布鲁克林高地兴建要塞。由于该处高地可俯视曼哈顿岛,英军必须先攻打布鲁克林,才可安全攻占纽约市。李打算迫使英军强行攻坚,从而付出更沉重的人命代价,重演邦克山战役的情况。[8]由于李在3月被议会调到南卡罗莱纳州,建造要塞改由斯特灵勋爵威廉·亚历山大统筹,第一座要塞也因此命名为斯特灵堡(Fort Stirling)。[9]

接著数个月,华盛顿派好友亨利·诺克斯及格连两人建造更多要塞,包括普特南堡(Fort Putnam)、格连堡(Fort Greene)及博斯堡(Fort Box)。这三座堡垒在布鲁克林高地由东向西连成一线,总共装设了36门火炮,看守著登山道路。[10]这条道路沿布鲁克林高地向东南延伸,穿过湿地,通往贝福德镇英语Bedford, Brooklyn;贝福德镇南方是横贯东西的高旺高地(Heights of Gowan),犹如布鲁克林的天然屏障。高旺高地为一片树林,共有四条道路穿越,由东至西顺序为牙买加山道(Jamaica Pass)、贝福德山道英语Bedford Avenue (Brooklyn)富莱布殊山道英语Flatbush Avenue及高旺努斯山道(Gowanus Pass),当中以牙买加山道最为偏僻遥远。[11]至于顽抗堡(Fort Defiance)则建于上纽约湾旁的岬角,阻止英军派军舰进入东河,绕到布鲁克林后方攻击。[12]此外,大陆军也在总督岛及曼哈顿的旧乔治堡装设火炮,以备攻击英国军舰。[13]

最后,格连与诺克斯两人不但监督工程进度,也到曼哈顿岛其他地区巡视。6月两人下令建造华盛顿堡英语Fort Washington (New York)宪法堡(后来更名为李堡)。[14]诺克斯同时说服华盛顿,将数百名没有火枪的民兵交给自己训练,再编为炮兵。[13]

英军动员

编辑

英国在1775年8月得悉邦克山战役之惨胜后,决定扩军支援。何奥当时要求国会提供额外20,000名生力军,不过英国的募军却未能满足需求。到1775年12月,英国只招募了17,550名正规军。[15]这使英国被迫寻求外国佣兵协助。9月英国向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商讨,聘请20,000名俄罗斯士兵,但被叶卡捷琳娜婉拒。[15]由于英国在过往已有聘用德意志士兵先例,故此英国转为向德意志王侯求助。1776年1月,英国与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黑森-卡塞尔两个公国签订协议,一共购买18,000名雇佣兵。[16]这批士兵在美洲往往被简称为黑森佣兵

1776年2月,英国殖民地部的平叛方案出炉。殖民地部向何奥提供12,000名黑森士兵、3,500名苏格兰高地士兵、及1,000名英国精锐卫兵。至于另外5,000名不伦瑞克士兵,则由约翰·伯戈因带领增援魁北克市[15]在职务划分上,新任殖民地大臣乔治·热尔曼勋爵选择将前线的战略指挥权力下放,交由何奥兄弟自行决定,自己则主力负责筹办补给。但与此同时,理查德·何奥又被任命为和平特使,可以向殖民地的叛党作有条件的特赦。这项方案源于诺斯勋爵在1775年的和解办法,但诺斯内阁的其他成员却对此抱有疑问,认为不能奏效。[17]

会战前夕

编辑

英军攻占斯塔滕岛

编辑
 
1776年6月29日,何奥的舰队抵达下纽约湾,一度引起革命党的恐慌。不久英军便在效忠派的据点斯塔滕岛登陆,建立前沿基地。

1776年5月初,英国的援军开始抵达北美。6月9日,何奥兄弟乘坐舰队离开哈利法克斯,启程前往纽约。6月28日,华盛顿从快马得悉英国舰队即将抵达,下令军队加紧警备。[18]6月29日早上,英国45艘军舰在下纽约湾整齐停泊,其声威一度在纽约引起恐慌。[18]较先抵达的何奥将军,起初打算直接在长岛登陆,但看到布鲁克林一带的高地已经布防,转而在7月2日占领斯塔滕岛,继续等待援军。[19]

大陆军的士气虽然稍为受挫,但当美国独立宣言发布的消息在7月6日传抵纽约,革命派的情绪便为之一振。7月9日傍晚,美军在公园聆听讲者宣读美国独立宣言时,一批革命派的暴民乘势起哄,将乔治三世的骑马铜像扯拦,然后将其熔解,制造子弹。[20]

7月12日,何奥将军派出两艘军舰进入哈德逊河,尝试切断美军的补给线,并与曼哈顿一带的炮台交火。英军没有人命损失,而美军则有一门火炮因操作不善而爆炸,造成6人死亡。[21]由于哈德逊河河口广阔,华盛顿开始担心英军会在曼谷顿岛西北面登陆,而人数不足的美军根本不能兼顾整道防线。[22]

不过,何奥将军虽然有军事优势,却没有即时进攻。他继续等待兄长何奥、亨利·克林顿查尔斯·康沃利斯的援军,但克林顿与康沃利斯却刚刚在南卡罗莱纳州沙利民岛战役惨败,损失不少时间。[22]何奥兄弟为何有欠积极,仍是历史学家议论不休的话题。[23]

7月13日至20日期间,何奥将军尝试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发布有限度的特赦令,并且两次派人向华盛顿送信,要求进行和谈。[24]不过,这些信件的上款俱写为“致华盛顿 先生”,而没有称之为“将军”或者“总司令”。华盛顿与诸将商讨后,认为这些上款有失美国身份,悉数予以回退。7月16日,何奥将军派人传达口讯,希望华盛顿可以与其副官面谈,并且获得华盛顿同意。[25]

7月20日中午,英国军官柏德逊上尉(James Patterson)抵达百老汇,与华盛顿会谈。柏德逊再次送上何奥的书信,但信件的上款仍然是“致乔治·华盛顿先生,等等,等等。”(George Washington, Esq., etc., etc.),结果华盛顿拒绝接信。接著柏德逊提到何奥将军有权力代表国会进行特赦,但华盛顿却断然回复:[25]

会议最终不欢而散。但华盛顿的回复,及后在美国广为传颂。[26]

英军登陆长岛与双方最后部署

编辑
 
1776年7月9日,革命派的暴民在聆听美国独立宣言的宣读后,将乔治三世的骑马铜像扯拦。

8月1日,克林顿与康沃利斯的3,000名士兵抵达纽约,而英军在8月12日又有额外11,000名士兵及雇佣兵增援,使英军士兵增至32,000人。[27]由于英军人数甚多,足以同时攻打布鲁克林及曼哈顿,使得华盛顿难以估计英军动向。格连及从军秘书约瑟·李德英语Joseph Reed (jurist)都认为英军将会攻打长岛,但华盛顿恐怕英军的真正目标是曼哈顿岛,决定将约23,000人的军队分开,主力防守曼哈顿岛,只留下4,500人防守布鲁克林及高旺高地。[28]

8月22日早上,克林顿与康沃利斯带领先锋4,000人,在长岛南部登陆。戍守的少量美军销毁牲畜房屋后,撤回北面高地。[29]正午时分,英军已有15,000人登陆,并且获得数百名效忠派居民迎接。康沃利斯派先锋部队向前部署,并且占领了富莱布殊村英语Flatbush, Brooklyn[30]

接著数日,英国与美国各自作出最后部署。在美国方面,华盛顿虽在即日已经得悉英军登陆长岛,但以为英军只有8,000至9,000人。[29]华盛顿因此更相信英军的真正目标是曼谷顿岛,所以只派出额外1,500人到长岛,令该处守军在当日增至6,000人。[31]

另外,华盛顿也两次在阵前易帅。首先,格连少将患上急病,到8月20日病情恶化,逼使华盛顿将格连送回曼哈顿治疗,而委派约翰·沙利文少将暂时代替。沙利文在加拿大战役落败后,刚刚调到纽约战场,但他对附近的地形全无认识。[32] 8月24日,华盛顿改为任命以色列·普特南指挥布鲁克林高地要塞。[33]然而华盛顿很快便察觉自己用人不当。普特南带领6个步兵军团抵达布鲁克林后,虽然使整体士兵增至约10,000人,却完全放纵军纪,结果士兵经常胡乱开火,追逐嬉戏,营伍更为不修。稍后华盛顿巡视布鲁克林后,更要当面责令普特南恢复秩序。[34]

最后,华盛顿匆忙派人守备高旺高地。他指派斯特灵勋爵带领500人,守备最西面的高旺努斯山道;沙利文带领1,000人,防守中央的富莱布殊山道英语Flatbush Avenue塞缪尔·迈尔斯英语Samuel Miles上尉带800人,守备贝福德山道英语Bedford Avenue (Brooklyn);3,000名新兵在后方山岭待命;最后普特南的6,000人留守布鲁克林山地要塞。[35]至于东面的牙买加山道(Jamaica Pass)虽然狭窄易守,却废弃多时。华盛顿等人都忽视了该条山道,各人的命令状完全没有予以提及。美军只派出5名骑马哨兵防守该地。[36]

至于英军方面,克林顿在登陆当日,已从效忠派居民得悉有牙买加山道一事。[37]当日克林顿与威廉·厄斯金爵士到前线巡视后,即时撰写了进攻方案。克林顿建议何奥派主力部队通过牙买加山道,由东面包抄高旺高地的美国驻军;其他英国部队则在高旺高地正面攻击,拖延时间,等待包抄时机。[38]

克林顿的方案经厄斯金传达何奥。8月26日何奥批准方案,并下令克林顿准备在当晚出征。何奥派克林顿的轻步兵为前锋,而康沃利斯、何奥及珀西伯爵则紧随其后,整支包抄部队人数达10,000人。最后,利奥波德·菲力·冯·海斯特带5,000名黑森-卡塞尔雇佣兵,由正面攻打富莱布殊山道;詹姆士·格兰特另外带5,000名英国及德意志士兵,攻打西面的高旺努斯山道。海斯特及格兰将等待何奥的信号,才全力进攻。[38]何奥刻意把进攻方案加以保密,只有最高级将军方能得悉。[39]

会战爆发

编辑

东路包抄:英军夜行牙买加山道

编辑
 
长岛会战的军队动向图。

8月26日晚上,英国的包抄部队开始在漆黑中缓缓行军,完全依靠3名效忠派农夫在前方带路。8月27日凌晨2时,先锋部队抵达牙买加山道入口,并且强行征召了一座旅馆的父子充当向导。[40]约莫10分钟后,英军遭遇了美军的5名哨兵,但美军却误以为是友方军队,而径自前来会合,结果被英军俘虏。克林顿加以盘问5人后,确定前路并无美军防守,安心向前行军。[41]

由于牙买加山道狭窄,后方的英军经常要停下为火炮及物资车队开路,花费不少时间体力。到日出时分,克林顿的轻步兵抵达贝福德镇外围,并在长草地伏下休息,等待何奥的部队追上。[42]驻守贝福德山道的迈尔斯,曾经派军攻打何奥的后卫,但很快就被击溃,迈尔斯也遭到俘虏。[43]残馀美军后来辗转逃回布鲁克林。

上午9时,克林顿下令两门重型火炮开火,发出两响信号炮声,然后下令包抄部队推进。[42]华盛顿在上午9时也得悉英军的目标是在长岛,由曼哈顿派出更多援军,并在布鲁克林山地上观战。[44]

西面佯攻:战斗山之战

编辑

格兰特本应在日出后攻打高旺努斯山道,但他在半夜临时决定发动佯攻。当何奥等人仍在翻越牙买加山道时,格兰特在27日半夜派出300名步兵,打算滋扰美军阵地。这批步兵在高旺努斯山道前遭遇少量美军守兵,并且在短时间内将之击溃。[45]

普特南在半夜3时得悉格兰特发动进攻,慌忙赶到高旺努斯山道,命令斯特灵勋爵带兵迎击。斯特灵勋爵的1,600人向前移动不久,便看到英军步兵列阵而来,双方以火炮及火枪互相攻击,并在战斗山英语Battle Hill一地激战连场。由于美军到日出后仍能抵挡英国攻势,且误以为英军已经派出全部军队,一度相信胜利已经在望。[46]

正面攻击:富莱布殊山道之战

编辑

另一方面,海斯特在日出前已开始炮击沙利文的防线,但一直没有推进。由于西面的战斗山正在激战,沙利文调走部分守兵前往支援,令到中央的防御更加薄弱。上午9时,沙利文猛然听到左翼的贝福德传来炮声,然后看到海斯特的黑森佣兵即时向前推进,才发现自己已经遭到包围。[47]

虽然美军拥有地形优势,使得正面及包抄的英军俱有多人死伤,但毕竟寡不敌众。海斯特的黑森士兵装上长刺刀后,向美军驻守的山丘冲锋,使没有刺刀的美军死伤惨重。无法逃走的士兵几乎全数向黑森士兵投降,而逃走的士兵则遭到克林顿的英军从侧翼射击。沙利文下令美军突围撤退,并亲自到前线监督,成功协助数百人逃出英军包围网。不过沙利文自己却因此被英军俘虏。当时已经为上午10时。[48]

西面攻击:科特柳大宅之战与“马利兰州四百死士”

编辑
 
斯特灵勋爵带领“马利兰州四百死士”拖延英军。绘于1858年。

当沙利文的军队溃退之时,西面的斯特灵勋爵却毫不知情。美军仍然守住格兰特的攻势,而且格兰特的阵列更稍为退后。事实上格兰特正等待海路而来的2,000名皇家海军陆战队增援,以及海斯特的黑森士兵从右面包抄。[44]

上午11时,格兰特发动猛攻,并获得东面的黑森士兵援助,美军即时陷入危机。当斯特灵勋爵下令部队撤离高旺纳斯山地时,英军已经鱼贯涌上山路,而康沃利斯的包抄军队也堵塞了退路,只有布鲁克林与高旺纳斯之间一条狭窄湿地可以通行。[49]

眼见情势危机,斯特灵勋爵下令全军穿过湿地撤退,自己则与超过260名马利兰州士兵殿后。为拖延英军,斯特灵勋爵把步兵配置于科特柳大宅英语Old Stone House (Brooklyn, New York)(今日布鲁克林区老石屋),然后六次向迫近的英军正面进攻,为身陷泥沼的美军争取时间。结果马利兰士兵几乎全军覆没,共有256人在大宅前战死,只有10人在次日早上潜回布鲁克林。率先冲锋的斯特灵勋爵虽然生还,但又不想向英军投降,最后冲破包围的英军火网,向黑森士兵投降,其时为下午2时。[50]这批马利兰士兵后来被尊称为“马利兰州四百死士英语Maryland 400”,并世代受到纪念。

英军停止追击与美军撤回曼哈顿

编辑
 
1776年8月28日晚,美军带同伤兵、物资与武器,由布鲁克林撤回曼哈顿。英军在当晚风向改变后,并没有派军舰到东河封阻退路,使美军得以全部安全离开。

8月27日下午,布鲁克林高地外的美军已经溃退,但何奥却下令停止追击,令到士气大振的英军极度失望,以至何奥要多次重复指令。下午双方继续隔空开炮,但没有接战。[51]何奥的决定后来备受非议,批评者多指英军乘胜追击可以扩大战果。然而何奥一直以邦克山战役的惨胜为戒,故此只下令士兵准备围城,包围狭窄的布鲁克林高地。克林顿后来向国会作证时,虽然同意美军可能会在追击落败,但也指出英军没有攻陷布鲁克林的必胜把握,而他自己也会下令停止追击。[52]8月28日,纽约市受风暴吹袭,刮起强烈东北风及暴雨,使何奥中将的军舰屡次无法进入东河,封阻美军的水上退路。[53]

至于美军方面,华盛顿在8月28日早上仍未察觉到危险,下令曼哈顿增派更多军队到布鲁克林。[54]幸好抵埗不久的汤马士·密夫林准将请缨到前线侦察,并收到英军将在晚上围攻布鲁克林的不实情报,随即劝告华盛顿撤退。[55]

8月28日下午,华盛顿赶忙准备撤退。他先向身在布朗克斯威廉·海夫英语William Heath少将送信,要他尽快征用所有可用船只,并在当晚驶到布鲁克林。[55]下午4时,华盛顿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撤退程序。会上密夫林再次请缨,由自己的宾夕法尼亚州步兵留守布鲁克林,尽力拖延英军的“夜袭”。为免影响士气,华盛顿下令士兵收拾全部物资,预备“夜袭”英军。[56]

晚上9时,美军的撤退行动开始,海夫征集的小船在漆黑中穿越汹涌的潮水,往返曼哈顿及布鲁克林的码头。[57]美军虽然一直以秩序散乱见称,而且人数有近9,000人,但在撤退时却井然有序。所有士兵都遵从华盛顿的指令,全程保持安静。至于密夫林则在布鲁克林山地点起营火,迷惑英军。晚上11时,东北风戛然而止,但英军并没有在半夜派军舰北上,错失大好时机。[58]

8月29日,美军再次受到幸运眷顾。首先,美军因船舰不足,撤退进度非常缓慢。然而破晓前夕,纽约市竟然升起浓雾,到日出之后仍然未有消散,为美军提供了必须的掩护。[59]第二,密夫林虽然收到错误指令,一度将全军撤离布鲁克林,但英军竟然没有察觉。结果密夫林遇到华盛顿后,还有时间赶回布鲁克林高地防守。上午7时,最后一批美军亦安全撤走。[60]

后续影响

编辑

8月29日早上8时,浓雾逐渐散去,布鲁克林山地空无一人,正在围城的英军完全始料不及。格兰特、珀西伯爵、何奥及克林顿等人,更对美军巧妙的撤退大为赞赏。整体而言,英国的将军对胜果仍然满意,认为叛党经此大败,很快便会瓦解。[61]克林顿虽然对何奥没有追击非常不满,但他自己也向家人写书,估计战争在年底前便会结束。其他军官则批评何奥没有在28日晚派军舰进入东河戒备,使美军可以连同物资全数逃走。[62]

至于美军方面,正如何奥等人所料,大陆军士气因长岛之败而严重受挫。纵然华盛顿在指挥撤退上表现出色,但在战术部署上却连番失误,受到不少军官质疑,部分士兵更乘机离去。最后,美军虽然成功撤回曼哈顿岛,但却陷入战略被动。何奥可以轻易发挥水上优势,由曼哈顿岛后方包抄,届时美军将无路可逃。这使华盛顿最终要放弃防守纽约,并承受其对美国革命的坏影响。[63]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1.0 1.1 McCullough 2005,第107-108页
  2. ^ 2.0 2.1 Middleton 2012,第46-47页
  3. ^ 3.0 3.1 McCullough 2005,第118页
  4. ^ Middleton 2012,第48页
  5. ^ Middleton 2012,第48-49页
  6. ^ 6.0 6.1 Middleton 2012,第49-50页
  7. ^ McCullough 2005,第118-119页
  8. ^ Lengel 2005,第129页
  9. ^ Lengel 2005,第131页
  10. ^ McCullough 2005,第127-128页,Field 1869,第144页
  11. ^ Field 1869,第144页
  12. ^ McCullough 2005,第127-128页
  13. ^ 13.0 13.1 McCullough 2005,第129页
  14. ^ Lengel 2005,第132页
  15. ^ 15.0 15.1 15.2 Middleton 2012,第46页
  16. ^ Middleton 2012,第45页
  17. ^ Middleton 2012,第47页
  18. ^ 18.0 18.1 McCullough 2005,第133-134页
  19. ^ McCullough 2005,第135页,Lengel 2005,第135页
  20. ^ McCullough 2005,第137-138页
  21. ^ McCullough 2005,第139页
  22. ^ 22.0 22.1 Middleton 2012,第51页
  23. ^ Middleton 2012,第51-52页
  24. ^ McCullough 2005,第144页
  25. ^ 25.0 25.1 McCullough 2005,第145页
  26. ^ Lengel 2005,第138页
  27. ^ McCullough 2005,第148页
  28. ^ McCullough 2005,第152页
  29. ^ 29.0 29.1 McCullough 2005,第157页
  30. ^ McCullough 2005,第157页,Johnston 1878,第141页
  31. ^ McCullough 2005,第158页
  32. ^ McCullough 2005,第153-154页
  33. ^ McCullough 2005,第160页
  34. ^ McCullough 2005,第160-161页
  35. ^ McCullough 2005,第162-163页
  36. ^ McCullough 2005,第163页
  37. ^ McCullough 2005,第165页
  38. ^ 38.0 38.1 McCullough 2005,第165-166页
  39. ^ McCullough 2005,第169页
  40. ^ McCullough 2005,第168-169页
  41. ^ McCullough 2005,第169-170页
  42. ^ 42.0 42.1 McCullough 2005,第170页
  43. ^ Gallagher 1995,第137页,Field 1869,第185页
  44. ^ 44.0 44.1 McCullough 2005,第176页
  45. ^ McCullough 2005,第171页
  46. ^ McCullough 2005,第172页
  47. ^ McCullough 2005,第173页
  48. ^ McCullough 2005,第173-174页
  49. ^ McCullough 2005,第176-177页
  50. ^ Lengell 2005,第146页McCullough 2005,第176, 182页
  51. ^ McCullough 2005,第178页
  52. ^ McCullough 2005,第194-195页
  53. ^ McCullough 2005,第186, 192页
  54. ^ McCullough 2005,第182页
  55. ^ 55.0 55.1 McCullough 2005,第185页
  56. ^ McCullough 2005,第185-186页
  57. ^ McCullough 2005,第186页
  58. ^ McCullough 2005,第187-188页
  59. ^ McCullough 2005,第191页
  60. ^ McCullough 2005,第187-191页
  61. ^ McCullough 2005,第191-192页
  62. ^ McCullough 2005,第192-193页
  63. ^ McCullough 2005,第196-197, 202-203页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