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歐是一個歐洲大陸的地緣政治概念,包括冷戰後影響力最大、統一後的德國,受德國影響及冷戰時作為中立國奧地利冷戰時期被蘇聯所控制的東歐衛星國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再加上摩爾多瓦白羅斯烏克蘭俄羅斯

中東歐
Mittel- und osteuropäische Länder (德語)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и Восточная Европа(俄語)
Střední a východní Evropa (捷克語)
Europa Środkowo-Wschodni (波蘭語)
Közép- és Kelet-Európa (馬扎爾語)
Центральна та Східна Європа (烏克蘭語)
Srednjoistočna Europa (克羅埃西亞語)
Europa Centrală și de Est (羅馬尼亞語)
Централна и Източна Европа (保加利亞語)
Средња и источна Европа (塞爾維亞語)
Kesk- ja Ida-Euroopa riigid (愛沙尼亞語)
Centrālā un Austrumeiropa (拉脫維亞語)
世界分區
紅色部分為中東歐,大部分在冷戰時期為東方集團成員
紅色部分為中東歐,大部分在冷戰時期為東方集團成員
坐標:50°N 20°E / 50°N 20°E / 50; 20
時區
 • 夏時制
UTC
歐洲地理:
  中歐
  東歐
  東南歐
1989年後的東方集團 (橘色) 現有邊界

為了避免意識形態和政治上的懷疑,同時為了彌補政治地理與自然地理的差距,中東歐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稱呼,特別是在冷戰之後,大部分中東歐國家皆加入歐盟北約,成為西方自由世界的一部分,中東歐的社會政治及經濟發展日益受到西方自由陣營原有國家的關注。

國家列表

編輯
  •   歐洲聯盟依照各相關國家加盟之意願以及談判進展,將其分為:潛力國、申請國、候選國,候選國在完成談判後經各會員國同意可成為歐盟成員國,詳見主條目「歐洲聯盟擴大」。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依照各相關國家加盟之整合行動進展,將其分為:獨立合作夥伴行動計劃、加強對話夥伴、成員行動計劃,成員行動計劃完成後該國可成為北約成員國,詳見主條目「北約擴張」。
國家 冷戰時期之結盟 現在之結盟 備註
  歐洲聯盟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獨立國家聯合體
狹義中東歐
  阿爾巴尼亞 華約成員國(1968年退出) 候選國,談判中 成員國
  波赫 不結盟國家、南斯拉夫 候選國 成員行動計劃
  保加利亞 華約成員國 成員國 成員國
  克羅地亞 不結盟國家、南斯拉夫 成員國 成員國
  捷克 華約成員國、捷克斯洛伐克 成員國 成員國
  愛沙尼亞 華約成員國、蘇聯 成員國 成員國
  匈牙利 華約成員國 成員國 成員國
  科索沃 不結盟國家、南斯拉夫 申請國 有限承認國家
  拉脫維亞 華約成員國、蘇聯 成員國 成員國
  立陶宛 華約成員國、蘇聯 成員國 成員國
  蒙特內哥羅 不結盟國家、南斯拉夫 候選國,談判中 成員國
  北馬其頓 不結盟國家、南斯拉夫 候選國,談判中 成員國
  波蘭 華約成員國 成員國 成員國
  羅馬尼亞 華約成員國 成員國 成員國
  塞爾維亞 不結盟國家、南斯拉夫 候選國,談判中 獨立合作夥伴行動計劃
  斯洛伐克 華約成員國、捷克斯洛伐克 成員國 成員國
  斯洛維尼亞 不結盟國家、南斯拉夫 成員國 成員國
廣義中東歐(西側、南側)
  奧地利 中立國 成員國
  賽普勒斯 成員國
  德國 北約成員國、西德
華約成員國、東德
成員國 成員國
  希臘 北約成員國 成員國 成員國
  列支敦斯登 中立國
  北賽普勒斯 有限承認國家
  瑞士 中立國
  土耳其 北約成員國 候選國,談判停止 成員國
廣義中東歐(東側、東南側)
  阿布哈茲 華約成員國、蘇聯 有限承認國家
  亞美尼亞 華約成員國、蘇聯 獨立合作夥伴行動計劃 成員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亞塞拜然 華約成員國、蘇聯 獨立合作夥伴行動計劃 成員國
  白俄羅斯 華約成員國、蘇聯 成員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喬治亞 華約成員國、蘇聯 申請國 加強對話夥伴 前成員國,已退出
  摩爾多瓦 華約成員國、蘇聯 候選國 獨立合作夥伴行動計劃 成員國
  俄羅斯 華約成員國、蘇聯 成員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南奧塞梯 華約成員國、蘇聯 有限承認國家
  德涅斯特河沿岸 華約成員國、蘇聯 有限承認國家
  烏克蘭 華約成員國、蘇聯 候選國 加強對話夥伴 前聯繫國,已退出

相關條目

編輯

注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