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藏語
中古藏語[1](英語:Old Tibetan、Classical Tibetan[2]:103或Old Bodish),語言學上對藏語的一種歷史分類,為7世紀中至11世紀初的藏語,這段時期寫成的藏文文獻部份記錄下這個語言。它是近古藏語的前身,為現代藏語的起源。816年,赤德松贊統治期間,藏文這種書寫文字在西藏被發明出來,因此得以保留下藏語的古老發音。在藏文被發明出來之後,中古藏語的發音、單字、動詞變化與文法,參考了印度梵文的範例,被加以標準化,成為近古藏語的前身。
中古藏語 | |
---|---|
區域 | 西藏 |
年代 | 7世紀至10世紀,之後成為近古藏語 |
語系 | |
文字 | 藏文字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otb |
語言學家列表 | otb |
音系
編輯中古藏語發展為近古藏語後,在-i-和-e-前的m-變為my-、複輔音sts-簡化為s-,「i」元音字母的發音與「u」發生互換(gi-gu)。[3]:117–118送氣不是音位性特徵,送氣字母和不送氣字母大體呈混用。大多數輔音可被顎化,藏文硬顎音表示顎化了的舌冠音。按慣例以字母འ (威利轉寫:'a)書寫的音是個濁軟齶擦音,清R音和邊音以雙字母ཧྲ和ལྷ <lh>表示。下表基於Hill的中古藏語分析:[3]:113–120, 122
唇音 | 舌冠音 | 舌背音 | |||
---|---|---|---|---|---|
鼻音 | m ⟨མ⟩ | n ⟨ན⟩ | ŋ ⟨ṅ⟩ ⟨ང⟩ | ||
塞音 | 清音 | p ⟨པ⟩ | t ⟨ཏ⟩ | k ⟨ཀ⟩ | |
濁音 | b ⟨བ⟩ | d ⟨ད⟩ | ɡ ⟨ག⟩ | ||
塞擦音 | 清音 | ts ⟨ཙ⟩ | |||
濁音 | dz ⟨ཛ⟩ | ||||
擦音 | 清音 | s ⟨ས⟩ | x ~ h ⟨h⟩ ⟨ཧ⟩ | ||
濁音 | z ⟨ཟ⟩ | ɣ ~ ɦ ⟨'⟩ ⟨འ⟩ | |||
顫音 | 清音 | r̥ ⟨hr⟩ ⟨ཧྲ⟩ | |||
濁音 | r ⟨ར⟩ | ||||
近音 | 清音 | l̥ ⟨lh⟩ ⟨ལྷ⟩ | |||
濁音 | w | l ⟨ལ⟩ | j ⟨y⟩ ⟨ཡ⟩ |
中古藏語中,介音w不做聲母。 書面藏語字母ཝ「w」原先是表示中古藏語輔音ɦw的合文。[3]:114
音節結構
編輯中古藏語中,音節可以有3個輔音,2個介音和2個韻尾,即(C1C2)C3(G1G2)V(C4C5),只有C3和V必須存在。這樣的結構允許很複雜的音節,如བསྒྲིགསbsgrigs「建於...的」和འདྲྭ'drwa「網」,分別讀作[βzgriks]和[ɣdrʷa]。
清濁對立只出現在C3,它的帶聲會擴張到C1和C2。如སྒོsgo「門」會實現為[zgo],而སྐུsku「身體」則是[sku]。韻尾只有清音,如འཛིནད་'dzind[ɣd͡zint]和གཟུགས་gzugs[gzuks]。C1的音素/b/可能實現為[ɸ](C3為濁音時[β]),如བསྒྲེbsgre[βzgre]和བརྩིསbrtsis[ɸrtsis]。顎化特徵/i̯/[Cʲ]和唇化/w/[Cʷ]可視作獨立的音素,分別實現為G1和G2兩個介音。對於部分位置,只能存在特定輔音,如下表所總結:[3]:121–122
C1 | C2 | C3 | G1 | G2 | V | C4 | C5 |
---|---|---|---|---|---|---|---|
b [ɸ] | d§ g§ b m s r l |
所有輔音 | i̯ r |
w | a e i o u ɨ~ø(?) |
g d b ŋ n m s ɣ <'> r l |
s d |
§在C2的位置,/d/和/g/完全互補:/g/出現在C3的/t/、/ts/、/d/、/n/、/s/、/z/、/l/和/l̥/的前,而/d/ 在C3的/k/、/g/、/ŋ/、/p/、/b/和/m/前。此外,/g/在/l̥/前寫作<k>。
顎化
編輯顎化音/Cʲ/在音位上與複輔音/Cy/相區分。這產生了གཡ<g.y>/gj/和གྱ<gy>/gʲ/間的對立,如གཡང་ g.yaṅ「羊」和གྱང་gyaṅ「也、與」。[4]以硬顎音字母ཅ c、ཇ j、ཉ ny、ཞ zh和ཤ sh書寫的音是ཙ ts、ཛ dz、ན n、ཟ z和ས s的顎化。[3]:118
形態
編輯名詞
編輯語法格作為詞綴貼到整個名詞短語上,而不加在詞上。中古藏語區分10個格:[5]
- 通格 (無標)
- 屬格 (གི་ -gi、 གྱི་ -kyi、ཀྱི་ -gyi、འི་ -'i、ཡི་ -yi)
- 施事格 (གིས་ -gis、གྱིས་ -kyis、ཀྱིས་ -gyis、ས་ -sa、ཡིས་ -yis)
- 方位格 (ན་ -na)
- 向格 (ལ་ -la)
- 到格 (རུ་ -ru、སུ་ -su、ཏུ་ -tu、དུ་ -du、ར་ -ra)
- 共格 (དང་ -dang)
- 離格 (ནས་ -nas)
- 出格 (ལས་ -las)
- 比較格 (བས་ -bas)
其後,方位格、向格和到格在近古藏語中合併(本土傳統語法學將其稱為la don bdun),中古藏語中這三個格的區分非常顯著。[6]傳統藏語語法學家在這種語體下不區分格標記,而是區分格語素(除-dang和-bas外),與梵語8個格對應。
人稱代詞
編輯中古藏語有3個第一人稱單數代詞ང་ ṅa、བདག་bdag和ཁོ་བོ་kho-bo、3個第一人稱複數代詞ངེད་nged、བདག་ཅག་bdag-cag和འོ་སྐོལ་'o-skol。第二人稱代詞有2個單數:ཁྱོད་ khyod和ཁྱོ(ན)་འདའ་khyo(n)-da,1個複數ཁྱེད་khyed。[7]
參考資料
編輯- ^ 益西. 藏语历史的分期与各期语音特征. 《西藏研究》. 1993年, 01期 (中文(中國大陸)).
- ^ Roy Andrew Miller. Studies in the Grammatical Tradition in Tibet (英語).
- ^ 3.0 3.1 3.2 3.3 3.4 3.5 Hill 2010a.
- ^ Hill 2012b.
- ^ Hill 2012a.
- ^ Hill 2011.
- ^ Hill 2010b.
參考文獻
編輯- Hill, Nathan W., Overview of Old Tibetan synchronic phonology (PDF),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2010a, 108 (2): 110–125 [2017-07-03], doi:10.1111/j.1467-968X.2010.01234.x,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7-28).
- ——, Personal pronouns in Old Tibetan (PDF), Journal Asiatique, 2010b, 298 (2): 549–571 [2017-07-03], doi:10.2143/JA.298.2.206244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8-01).
- ——, The allative, locative, and terminative cases (la-don) in the Old Tibetan Annals, New Studies in the Old Tibetan Documents: Philology, History and Religion (PDF), Old Tibetan Documents Online Monograph Series 3, Tokyo: Research Institute for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3–38, 2011 [2017-07-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05).
- ——, Tibetan -las, -nas, and -bas (PDF),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2012, 41 (1): 3–38 [2017-07-03], doi:10.1163/1960602812X00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9-09).
- Hodge, Stephen,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Tibetan revised, Warminster: Aris & Phillips, 1993, ISBN 978-0-85668-548-4.
外部連接
編輯- Old Tibetan Documents Online,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transliteration of selected Old Tibetan and Classical Tibetan texts.
- 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 includes images of many of the tex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