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孫(411年—462年7月24日),彭城郡呂縣人。南朝宋雍州刺史劉道產之子。宋孝武帝心腹,官至尚書僕射。

生平

編輯

劉延孫初任徐州主簿,獲舉秀才,歷任彭城王劉義康的司徒行參軍、尚書都官郎、錢唐令、武陵王劉駿的撫軍、北中郎中兵參軍、南清河郡太守。後補徐州治中從事史。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春,北魏進攻懸瓠城,汝陽亦遭魏軍抄掠,宋文帝遂命劉駿派軍抵禦。當時人們都推舉劉延孫為元帥,但他一直以無將領才幹為由推辭,反舉薦了劉泰之,不過文帝知道這事後大為憤怒,免了劉延孫的官。劉延孫後仍跟著劉駿遷轉,先後任其鎮軍、北中郎中兵參軍以及南中郎議議參軍領錄事。元嘉三十年(453年),劉駿起兵討伐篡位的劉劭,因府中高級佐官出缺,遂轉劉延孫為長史、尋陽郡太守,行留府事。同年,劉駿即位,是為宋孝武帝,劉延孫轉任侍中,領前軍將軍,並封東昌縣侯,食邑二千戶。又在同年改領衛尉。

孝建元年(454年),劉延孫轉丹陽尹,適逢荊州刺史劉義宣等人起兵,聯合荊江兗豫四州軍力對抗朝廷,然孝武帝此時卻憂心江東,故意派劉延孫為冠軍將軍、吳興郡太守,置佐吏。平定後,劉延孫被徵為尚書右僕射,領徐州大中正,並派往荊州治所江陵對荊州官民進行判決,作出誅殺或賞賜。孝建二年(455年),劉延孫外任南兗州刺史[1],加散騎常侍。不久轉為使持節、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隨二郡諸軍事、鎮軍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2],劉延孫因病不行,孝武帝就留他為侍中、護軍將軍、領徐州大中正[3]

大明元年(457年),劉延孫獲除金紫光祿大夫、領太子詹事、徐州大中正。同年孝武帝將他猜忌的南徐州刺史竟陵王劉誕調任南兗州刺史,改鎮江北的廣陵,改以劉延孫為南徐州刺史,出鎮京口以作防備。宋武帝遺詔京口重地,與建康鄰近而不可授予宗室近戚以外的人。彭城郡本有四家劉氏,彭城縣中劉宋皇室出自綏輿里,與劉懷肅家的安上里及劉懷武的叢亭里分屬三里,而劉延孫家更是在呂縣,雖然同樣自稱是楚元王劉交後人,卻事實上是兩家人,故其實這項除授根本不符合遺詔。不過,孝武帝為了讓劉延孫這心腹成功上任,於是下令與其合族。

大明三年(459年),孝武帝決定要對付劉誕,劉誕被逼反叛,劉延孫率先派中兵參軍杜幼文出兵討伐,但劉誕時已據城自守,杜幼文折返。當時劉誕派劉公泰去劉延孫處尋求支持,但劉延孫斬劉公泰並送至建康,再派杜幼文支援討伐劉誕的沈慶之大軍。同年,劉延孫進車騎將軍,加散騎常侍。大明五年(461年),劉延孫上表以劉誕已死,自求解南徐州刺史一職,孝武帝遂以其為侍中、尚書左僕射,領護軍將軍。當時劉延孫已病得不能下拜,孝武帝就讓他於五城受封版,坐船由青谿走到平昌門,再入尚書下舍。大明六年六月辛酉(462年7月24日)[4],劉延孫去世,享年五十二歲。孝武帝對他的死甚感可惜,追贈司徒,議諡結果為忠穆,而孝武帝在詔書中改諡文稱文穆,並特意送三十萬錢和一千斛米。

子女

編輯
  • 劉質,嗣子,宋明帝年間因罪被殺,封國撤除。

延伸閱讀

編輯

[]

 宋書/卷78》,出自沈約宋書

參考資料

編輯
  • 《宋書·劉延孫傳》
  1. ^ 《宋書·孝武帝紀》:「二月辛巳,以尚書右僕射劉延孫為南兗州刺史。」
  2. ^ 《宋書·孝武帝紀》:「八月辛酉,以南兗州刺史劉延孫為鎮軍將軍、雍州刺史。」
  3. ^ 《宋書·孝武帝紀》:「十一月戊子,鎮軍將軍劉延孫為護軍將軍。」
  4. ^ 《宋書·孝武帝紀》:「六月辛酉,尚書左僕射、護軍將軍劉延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