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學研究又稱印學印章學,是一門專門研究各類篆刻印章的學科以及學問。這門學科主要研究各類印章的設計和製作以及該印章的社會背景。全球範圍內的印學研究歷史可以追溯至15世紀[1]

中國的印章自時代開始出現,作為表徵信用的物件。然而,宋代以前,篆寫印文與鐫刻印章的人並不一定是同一人。篆寫印文的一般是書法家,而鐫刻印章的是專門的「印工」,如同刻寫碑石、牌匾、鐘鼎銘文一樣。宋代米芾是首個有記載的自篆自刻的文人,也被認為是印學家的始祖。元代趙孟頫吾丘衍分別對歷代的印章進行整理摹輯,著成《印史》和《學古編》,對篆刻印章的方法進行了系統的理論性總結,被認為是印學的發端。時候,印學得到極大發展,篆刻印章逐漸脫離了單純的實用意義,成為了一種獨特的美學藝術,在漢文化圈內發展開來。

歷史

編輯

印學的形成

編輯

印章肇始於先秦時代。明代甘暘《印章集說》中有曰:「上古作印以昭信也。」經過秦代的過渡,在漢代得到很大發展,無論在規模、體制,還是藝術性上都達到了高峰。然而,宋唐之前,印章只被用作實用的器具。印章的用途主要是作為國家、機構和個人的信用憑證,在簽發文書、傳遞信件時鈐蓋,以防篡改偽造。印章可以直接鈐蓋在文書旁或上,也可以鈐在封泥上。印章由實用器物發展為篆刻美術作品是從宋代之後開始形成。元明之際,進一步發展為專門的學術,稱為印學。

宋時期,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政治穩定,古籍書畫收藏之風盛行。作者在書畫上鈐印以作憑證;收藏鑑賞者在藏品上蓋印,以說明歸屬、鑑定真偽。宋朝「文入畫」盛行,詩、書、畫結合的綜合藝術形式,而鑑賞或創作時的鈐印也被視為作品的一部分。因此印章本身的美觀以及與作品的關係也成為了創作者和收藏者的追求研究的對象。

古代鑄印刻印是由專門的工匠完成的,稱為「印工」。需要印章的人自行或請人寫好印章的內容(文字或圖畫),然後由印工刻寫,成為印章。例如宋英宗制「受命寶」璽,就命令歐陽修篆寫印文,然後交由工匠刻印。篆寫印文者一般是書法家,但不一定會刻寫印章。歷史記載中首個能自篆自刻的文人是宋代的米芾

米芾生於公元1051年,卒於1107年,宋徽宗時,出任畫學博士,擢禮部員外郎,出知淮陽軍,是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收藏家。他所用印章皆是自己一手篆刻而成。如《蘭亭序》褚摹本米芾跋中便有「米芾之印」、「米姓之印」、「米芾」、「祝融之後」等多枚印跡。米芾還提出了好幾條論治印、用印之法,例如主張鑑賞印應該要細文細圈等。印學史中一般認為米芾是有據可考的首個印學家。

系統性的印學理論闡述最早出現在元朝初期。吾丘衍所著的《學古編》中的《三十五舉》是史上最早的研究印學藝術的專論,前十七舉論述篆書之法,後十八舉論述刻印之法。《三十五舉》不但在理論上首次確定了漢印作為「古法」的地位,為後來的秦漢印學觀奠定基礎,同時對印文的選擇、朱白關係、留空、邊欄等技法問題以至印章的制式問題都有詳細論述。

同樣推崇漢印的還有比吾丘衍長十八歲的趙孟頫。他曾經摹輯《寶章集古》三百四十枚「漢魏而下」的印章成《印史》。可惜《印史》一書已經散佚,只存其序。趙孟頫還創立了「圓朱文」篆法,為後世人仿效。不過趙、吾兩人並非自刻印章,而是交由印工完成。與趙孟頫、吾丘衍同時代的印人有錢選吳叡褚奐等人。

元代以前刻印所用的印材多為金屬或質地堅硬的玉石,難以運刀。元末王冕首創用花乳石作為印材。花乳石質地較軟,易於運刀,這使得文人可以將篆寫和刻印兩個步驟一併完成,而不必再假手於工匠。這對推動印學藝術發展有莫大作用。

印學流派

編輯

現代印學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Harris, Oliver D. Whatley, Laura , 編. A Companion to Seals in the Middle Ages. Leiden: Brill. 2019: 129–54. ISBN 978-90-04-38064-6. 

參考書籍與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