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睿皇后滿語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ᡥᡡᠸᠠᠯᡳᠶᠠᠰᡠᠨ
ᠰᡠᠩᡤᡳᠶᡝᠨ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
穆麟德轉寫hiyoošungga hūwaliyasun sunggiyen hūwangheo;1776年11月20日—1850年1月23日,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承恩公、禮部尚書恭阿拉的女兒[1]嘉慶帝第二任皇后道光帝莊靜固倫公主的繼母。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中宮皇后。

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
大清皇后大清皇太后
前任: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
繼任: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鈕祜祿氏
封號側福晉→貴妃→皇貴妃→皇后→恭慈皇太后→孝和睿皇后
徽號恭慈康豫安成莊惠壽禧崇祺皇太后
出生(1776-11-20)1776年11月20日
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十日
婚姻名份側室→繼室
逝世1850年1月23日(1850歲—01—23)(73歲)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大清北京紫禁城壽康宮
諡號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欽順仁正應天熙聖睿皇后
墳墓清西陵昌西陵
親屬
父親恭阿拉
母親葉赫那拉氏
仁宗睿皇帝顒琰
夫之父高宗純皇帝弘曆
夫之嫡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繼皇后那拉氏
夫之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夫之元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
兄弟哥哥 寧武泰
弟弟 和世泰
弟弟 吉倫泰
皇三子: 惇恪親王綿愷
皇四子: 瑞懷親王綿忻
皇七女
繼子宣宗成皇帝旻寧
繼女莊靜固倫公主

生平

編輯

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十日(1776年11月20日)出生,父親恭阿拉[1]。生母葉赫那拉氏為一等男爵白明之女。

乾隆四十七年的秋季檔內有一則記錄:「十公主侍讀鈕祜祿氏,佐領恭阿拉之女。」由於恭阿拉之次女在乾隆四十九年才出生,十公主身邊的侍讀只能是身為長女的孝和睿皇后,或能反映出她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最早在乾隆五十四年,最晚在乾隆五十七年的外八旗選秀中,被指婚給嘉親王為側福晉,以補上剛薨逝的側福晉完顏氏的位置。

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六日(1793年8月2日)午時,生下嘉慶帝第七女。乾隆六十年六月二十二日(1795年8月6日)寅時,生嘉慶帝第三子綿愷。綿愷有好幾位諳達,其中一位是孝淑睿皇后的三哥孟住,另外一位是孝和睿皇后的弟弟和世泰

嘉慶元年正月初四日,冊封為貴妃,居承乾宮。嘉慶二年二月初七日,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病逝後,綿寧(即道光帝)交由貴妃紐祜祿氏照顧。貴妃紐祜祿氏有兩子,即皇三子綿愷與皇四子綿忻。孝和睿皇后對綿寧視如己出,對他倍加愛護和關照。綿寧做皇子時與這兩個同父異母弟弟關係很好,與孝和睿皇后的感情也十分親近。

嘉慶二年五月二十日(1797年6月14日),奉太上皇帝敕諭,命貴妃鈕祜祿氏繼位中宮,先冊封為皇貴妃,代掌後宮事務。同年十月十七日,正式行皇貴妃冊封禮,在景仁宮進冊寶。由此可見,她已移居到孝淑睿皇后生前所居的宮殿居住。

嘉慶四年四月十八日,嘉慶帝諭內閣,命於嘉慶六年釋服後,擇吉舉行皇貴妃冊立皇后典禮。之後,一直到嘉慶六年舉行冊封典禮前,在官方紀錄中已稱鈕祜祿氏為皇后了。[2]

嘉慶六年四月十五日,行冊立皇后典禮正位中宮。清宮檔案記載,皇貴妃鈕祜祿氏冊立皇后、接冊寶時,居景仁宮。後來到了嘉慶十年的時候移居儲秀宮。

嘉慶七年九月,帝后即將由熱河返京時,皇后突然生病,嘉慶帝特令皇后之父恭阿拉留在熱河照看,待皇后病癒後才回京。因萬壽節臨近,嘉慶帝命令總管太監金成,帶領恭阿拉進內面見皇后,告知切不可因萬壽期近,急欲回園叩祝。恭阿拉奉旨入見皇后,傳達皇帝諭旨,並上折叩謝皇恩[3]。不久之後,皇后身體甚好[4],於是嘉慶帝命令恭阿拉扈從皇后,於九月二十八日自熱河啓程,返回圓明園[5]

嘉慶十年二月初九日子時,生皇四子綿忻 (綿忻居景仁宮[6]),嘉慶帝歡喜不已,還打破了不收大臣敬獻如意的慣例。[7]

嘉慶十六年,內務府將恭從皇后採桑的九位命婦名單進呈時,嘉慶帝發現名單所列「大臣命婦則止有二人」,其他「除近支福晉外,大率系皇后姻親」,嘉慶帝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皇后親屬欲藉此機會請安,下令今後「查明無故不到者,將該命婦之夫參處」[8]

嘉慶十七年六月,皇后生父恭阿拉六十壽辰,蒙恩頒賜御書「養福承恩」匾額,並無量壽佛朝珠、如意玉器綢緞等物。 皇后派遣總管太監賜冠帶、朝珠、玉玩、綢緞等物。 妃嬪及內廷阿哥均派遣首領賜以如意、綢緞、荷包等物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嘉慶帝在熱河巡行時駕崩。起初未尋獲遺詔。噩耗傳到北京時,皇后在宮中立即派人五百里加急把懿旨送到承德,大意是說皇次子綿寧在嘉慶十八年的重大事件中立有功勞,懿旨中令皇次子綿寧立即登基。九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在《清實錄》中可多次見綿寧到景仁宮給恭慈皇太后請安的記載。及後,她才移居壽康宮。該年十二月初二日,宮中行尊封典禮,正式尊封皇太后鈕祜祿氏為恭慈皇太后。恭慈皇太后是有清一代繼孝端文皇后、孝惠章皇后之後,第三位由先帝皇后晉升的母后皇太后,也是清朝唯一一位在生前尊享貴妃、皇貴妃、皇后、皇太后的人,但道光帝為了顯示母子情深,仍稱其為聖母皇太后[9]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從綺春園回宮的恭慈皇太后身體不適,道光帝聞訊,趕忙前往問安。初九日、初十日,道光帝也都前往問安。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1850年1月23日),恭慈皇太后於壽康宮去世,享壽七十四歲。此時昌西陵才剛開始動工營建,因此尚無法安葬太后,而太后梓宮既不停靈在京城的殯宮,也不停靈在梁格莊行宮,反而破例於昌陵隆恩殿停靈。道光帝不顧年邁體衰,堅持為太后守靈,卻因哀毀過度,於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駕崩,與太后忌日僅隔一個月。

道光三十年三月初一日,恭上大行皇太后尊諡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應天熙聖睿皇后」。九月二十二日,加上孝和睿皇后諡號「欽順」二字。當年十二月除夕辰初三刻,咸豐帝毓慶宮的惇本殿孝和睿皇后聖容前拈香。咸豐三年二月二十六日,孝和睿皇后正式入葬位於清昌陵西面三華里處的昌西陵。

同治四年十月,加上孝和睿皇后尊諡「仁正」二字。其最終諡號為「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欽順仁正應天熙聖睿皇后」。

遺詔事件

編輯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嘉慶帝駕崩事出突然,繼承人選未及明示。據御製《古今儲貳金鑑》序,清世宗以後的清代歷朝皇帝,在選定繼承人之後並不宣布,只預立密詔二道放好即可,一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面,一藏於皇帝隨身所帶的金盒中,鈕祜祿氏身為嘉慶皇后,當然不會不知道「立儲家法」。然則她之所以在嘉慶帝崩駕後傳懿旨令綿寧繼位,是因為她清楚知道綿寧為乾隆帝指示,嘉慶帝屬意的繼承人,乾隆帝曾於晚年親自於宮內操辦綿寧與原配孝穆成皇后的婚禮,並賜皇孫夫婦婚後仍居宮內,此乃清朝皇帝對皇孫特例之舉,為清朝最隆重的由太上皇、皇帝全部參與的皇孫婚禮,也是乾隆帝暗示宣宗為皇太孫之舉,嘉慶帝生前也為道光帝培植勢力,大力封賞。

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此無私之舉為宣宗所衷誠敬服,母子關係融洽。因此,她在道光一朝對內外有著相當的影響,《翁同龢日記》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記載:醇邸言,宣宗晚年,每披軍報,必不怡良久。一日問孝和睿皇后安,適英夷佔定海,上強為慰藉。太后厲聲曰:「祖宗創業,尺土一民皆艱難締造,何今輕棄之耶?」上長跪引咎。

軼事

編輯

嘉慶二十五年九月底,有一位譚姓御史繕折上奏,稱皇太后父親的名字「恭阿拉」的「恭」字與皇太后徽號「恭慈」重複。而且,恭阿拉已經過世,皇太后每每聞聽「恭慈」這個徽號,「心瞿豈能忘所自生」,建議更改皇太后的徽號,惟這位御史的諫言並沒有被採納。

先世

編輯
  • 德魯拉哈
    • 薩爾都巴圖魯
      • 阿靈阿巴顏
        • 都靈額
          • 額亦都,娶愛新覺羅氏,努爾哈赤伯父禮敦巴圖魯之女
            • 達隆藹,娶瓜爾佳氏烏爾漢墨爾根之女
              • 約拜,娶同旗滿洲那拉氏布政使朝奇之祖姑
                • 錫特木布,娶鑲白旗滿洲那拉氏都統馬齊之侄女,繼娶同旗滿洲薩克達氏刑部郎中希佛之女
                  • 西元,娶同旗滿洲瓜爾佳氏鑾儀衛雲麾使傅實之女;繼娶同旗滿洲薩克達氏二等侍衛和碩之女;再繼娶鑲白旗滿洲富察氏騎都尉伊林之女
                    • 公寶,娶正藍旗宗室奉恩將軍增誠之女;繼娶鑲白旗滿洲那喇氏護軍參領珠隆阿之女
                      • 恭阿拉,娶正白旗滿洲葉赫那拉氏一等男爵白明之女
                        • 恭阿拉長女孝和睿皇后

影視作品

編輯
  • 電視劇
年份 劇名 演員 劇中姓名 劇中稱謂
1998 滿清十三皇朝 潘銑怡 鈕祜祿氏
2004 金枝慾孽 陳秀珠 鈕祜祿氏
2005 嘉慶傳奇 孫逸飛 鈕祜祿氏
2006 大清後宮 潘虹 鈕祜祿氏 太后老佛爺
2011 萬凰之王 黃淑儀 鈕祜祿·扎拉芬 皇太后
2018 天命 李施嬅 鈕祜祿·鈴兒 皇貴妃

參考

編輯
  1. ^ 1.0 1.1 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頁七六)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欽順仁正應天熙聖睿皇后 鈕祜祿氏 禮部尚書 承恩公恭阿拉之女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十月初十日生[……]
  2. ^ 嘉慶朝實錄卷45 ○又諭據和碩儀親王永璇等奏、昨日皇后出神武門。克勤郡王恆謹、並不迴避。竟自迎面前行。請將恆謹革去王爵等語。凡遇主位出入。臣下例應迴避。恆謹身為郡王。乃遇皇后出宮。太監等攔阻。置若罔聞。並不迴避。竟自乘轎衝突。殊屬不曉體制。大失人臣之道。恆謹著即照王大臣等所奏、革去王爵。降為閒散宗室。不准戴宗室頂帶。著好自備資斧。前往西陵。交弘<曰融>差遣。效力贖罪。以示懲儆。其所遺王爵。著交宗人府照例帶領引見承襲。至昨日跟隨恆謹之包衣官員護衛等、前未勸阻。亦屬非是。並著交宗人府查明咨部。俱著革職。該護軍營步軍營章京官員等、並不管阻。任聽恆謹前行。咎亦難辭。並著交綿恩晉昌查明咨部斥革。所有護軍步甲等俱著責革。綿恩晉昌。俱有管轄之責。亦屬疏忽。綿恩晉昌著交部嚴加議處。
  3. ^ 嘉慶七年九月二十二日《奏為遵旨叩見皇后傳諭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3-1607-080
  4. ^ 嘉慶七年九月十八日《奏為皇后身體甚好擬請回京日期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05-0497-039
  5. ^ 嘉慶七年九月二十三日《著恭阿拉扈從皇后二十八日起程返京上諭》,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5-0497-044
  6. ^ 趙郁楠《清代內務府滿文來文及其史料價值》,引用內務府滿文雜件·來文,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號:05-20-002-000719-0057,內容:宮殿監督領侍常永貴等差副侍陳進玉來傳:「景仁宮所住四阿哥應添做衣服、帽靴等項,請均照吾等所給漢字清單,交付該處成做」
  7. ^ 《嘉慶朝實錄卷一百九十四》……朕非好言祥瑞之主。惟知勤政愛民耳。再前此誕育四阿哥時。在廷諸王公大臣、均各呈遞如意。四阿哥系朕登極後皇后誕生之子。臣工等抒忱展慶。理所當然。……
  8. ^ 《清仁宗實錄》卷 240,嘉慶十六年三月甲寅。
  9. ^ 道光朝實錄卷1 ○癸未。奉皇太后懿旨。我大行皇帝仰承神器。仰育寰區。至聖至仁。憂勤惕厲。於茲二十有五年矣。本年舉行秋獮大典。駐蹕避暑山莊。突於二十五日戌刻龍馭上賓。驚聞之下。悲慟搶呼。攀號莫及。泣思大行皇帝御極以來。兢兢業業。無日不以天下國家為念。今哀遘升遐。嗣位尤為重大。皇次子智親王、仁孝聰睿。英武端醇。現隨行在。自當上膺付託。撫馭黎元。但恐倉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諭。而皇次子秉性謙沖。素所深知。為此特降懿旨。傳諭留京王大臣馳寄皇次子、即正尊位。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靈。以順天下臣民之望。上奉懿旨。愴感靡極。恭摺覆奏。本月二十五日皇父聖躬不豫。至戌刻大漸。子臣震驚哀慟。五中摧裂。昏迷失據。維時御前大臣、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恭啟鐍匣。有皇父御書嘉慶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寧硃諭一紙。該大臣等合詞請遵大行皇帝成命。以宗社為重。繼承大統。子臣遜讓。至再至三。該大臣等固請不已。本日恭奉懿旨。命子臣即正尊位。皇父皇母恩慈深厚。子臣伏地叩頭。感悚不能言喻。惟是子臣德薄才疏。神器至重。實深愧懼。惟有勉力圖治。以期仰副恩命。謹將鐍匣所藏皇父硃諭、恭呈懿覽。謹繕摺覆奏。恭謝慈恩。伏祈聖母皇太后懿鑒。 
前任:
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
清朝皇后生卒年份
1776年—1850年
(冊封期間)
(1802年—1820年)
繼任:
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