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

尼古拉·巴甫洛維奇·伊格那提耶夫(俄語:Николай Павлович Игнатьев羅馬化Nikolay Pavlovich Ignatyev;1832年—1908年),俄國伯爵亞歷山大二世時期的政治家和外交官。

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

外交生涯

編輯

1859年,時任陸軍少將,任俄國駐北京公使,率領軍官及380輛裝載有槍炮的馬車而來,以軍事援助為誘餌,引誘清廷。抵達蒙古邊境,得知北京談判僵持,將槍炮留下。趕赴北京,與肅順就《璦琿條約》談判,肅順拒絕了伊格那提耶夫的領土要求[1]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與英、法再開戰。1月,伊格那提耶夫照會清政府,求中國與之結為友國。如中國將烏蘇里江以東讓與俄國將幫助與英法調停,同時命穆拉維約夫占領烏蘇里江地帶。5月,伊格那提耶夫再次詰問軍機處,軍機處拒絕其要求。於是,伊格那提耶夫離開北京,前往上海,中俄談判破裂。在上海,伊格那提耶夫先與法國布爾布隆接觸,勸英法向大沽示威,願予以外交協助,後與卜魯斯會晤,為英法提供了軍事情報[1]第三次大沽口之戰前,伊格那提耶夫偵知了北塘未設防的相關情況將其告知英法[2]。隨後,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先後攻陷天津北京咸豐帝狩熱河,命恭親王奕訢議和;伊格那提業福出任調停,恭親王乃與英、法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伊格那提耶夫要中國政府將《璦琿條約》規定的兩國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域讓於俄以為報。1860年11月14日,與中國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3]

1864年,任駐君士坦丁堡大使,開始專門負責巴爾幹事務(尤其是保加利亞)。1877-1878年俄土戰爭結束後,與奧斯曼帝國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

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遇刺身亡,他出任俄羅斯帝國內政大臣,以平息事件影響。1882年,在進行了大規模的逮捕和針對猶太人的迫害之後,由於多方壓力退休並離開政界,直到1908年去世。

家族

編輯

尼古拉的父親保羅·尼古拉耶維奇在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中忠於尼古拉一世,深得其信賴;尼古拉出生時,是由其皇儲亞歷山大二世施洗的。

尼古拉的兒子保羅·伊格那提耶夫英語Pavel Ignatieff(同名)是尼古拉二世時俄國的教育部長(1915-1916年)。但很快十月革命爆發,保羅攜家人逃往法國。1925年,保羅一家移民加拿大,並在魁北克省里士滿英語Richmond, Quebec定居。

尼古拉的孫子喬治·伊格那提耶夫英語George Ignatieff是著名俄裔加拿大政治家、外交官,也曾任多倫多大學三一學院院長和多倫多大學校監

尼古拉的曾孫葉禮庭是當代加拿大自由黨政治家。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郭廷以. 李洪超 , 編. 近代中国史. 北京: 中華書局. 2018年1月: 113. ISBN 9787101127812. 
  2. ^ 鄭師渠. 中国近代史.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 51. 
  3. ^ 清史稿》 卷一百五十三 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 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