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洛大屠殺

拉德洛大屠殺是1914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煤田戰爭期間民兵對煤礦罷工者實施的大規模屠殺。當日,科羅拉多州國民警衛隊士兵和科羅拉多燃料和鋼鐵公司(CF&I) 雇用的私人警衛隊襲擊了科羅拉多州勒德洛的一個帳篷聚居地,約1200名罷工的煤礦工人及其家人居住於該地。大約21人死亡,其中包括礦工的妻子和孩子。科羅拉多燃料和鋼鐵公司的股東小約翰·D·洛克菲勒隨後出席了關於此案件的美國國會聽證會,他被廣泛指責策劃了這場大屠殺[5] [6]

拉德洛大屠殺
日期1914年4月20日 (1914-04-20)
衝突方
  • 美國礦工聯合會
逮捕、死傷
死亡:20 (含12名兒童)
死亡
當時報道: 3[1] or 4[2]
現代估計: 1[3][4]:2

這次屠殺是1913年至1914年科羅拉多煤田戰爭的重大事件,這場戰爭始於美國煤礦工人聯合會(United Mine Workers of America, UMWA)針對 CF&I 科羅拉多州南部煤礦惡劣的勞動條件進行的全面罷工[7]。這次罷工最初是由落基山燃料公司和維克多美國燃料公司的礦工組織的。拉德洛是科羅拉多煤田戰爭期間死亡人數最高的一次事件,並引發了科羅拉多州為期十天的暴力升級。為了報復拉德洛大屠殺,武裝礦工團伙襲擊了數十個反工會設施,摧毀了資產,並與科羅拉多州國民警衛隊在從特立尼達路易斯維爾的362公里長的戰線上對峙。 [5]從1913年9月罷工開始,到1914年4月29日聯邦士兵根據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的命令進行干涉,估計有 69 至199 人在罷工中喪生。歷史學家托馬斯·G·安德魯斯宣稱這是「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罷工」。 [4] :1

拉德洛大屠殺是美國勞資關係的分水嶺。社會主義歷史學家霍華德·津恩將其描述為「美國歷史上企業權力與勞動者之間也許最激烈的鬥爭的高潮行為」。 [8]國會通過指示眾議院礦業委員會調查這些事件來回應公眾的憤怒。 [9]其於1915 年發布的報告在推動童工法和八小時工作制方面具有影響力。拉德洛城鎮和附近的帳篷群位於科羅拉多州特立尼達西北部29公里處,現已成為一座鬼城。該屠殺地點歸美國煤礦工人聯合會所有,該組織豎立了一座花崗岩紀念碑以紀念當天死去的人們[10]。拉德洛帳篷殖民地遺址於 2009年1月16日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地標,並於 2009年6月28日落成[10]。大屠殺後立即進行的後續調查和現代考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罷工者對該事件的一些描述。 [11]

背景

編輯

落基山脈的一些地區擁有接近地表的煤脈,儲量豐富且相對容易開採。1867 年,這些煤礦引起了威廉·傑克遜·帕爾默 (William Jackson Palmer) 的注意,當時他正帶領一個勘測小組規劃堪薩斯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路線。美國鐵路運輸的迅速擴張使煤炭成為一種高價值商品,並迅速商業化。[來源請求]

在 1910 年的鼎盛時期,科羅拉多州的煤炭開採業僱傭了 15864 名員工,占該州就業崗位的 10% [4] :96。科羅拉多州的煤炭工業由少數運營商主導。科羅拉多燃料和鋼鐵公司(Colorado Fuel & Iron Company)是美國西部最大的煤炭運營商,也是全美最強大的公司之一,一度擁有 7,050 名員工,控制着71,837英畝(290.71平方公里) 的煤地[4] :183約翰·D·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於1902年購買了該公司的控股權,九年後,他將公司的控股權移交給了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 ( John D. Rockefeller Jr.) ,由後者在於紐約市百老匯26號的辦公室內遙控管理。 [12]

採礦是一項危險而艱苦的工作。科羅拉多州的煤礦公司不斷受到爆炸、窒息和礦牆倒塌的威脅。 1912 年,科羅拉多州礦山的死亡率為每千名員工 7.06 人,而全國死亡率為 3.15 人。 [4] :181914 年,美國眾議院礦業委員會報告:

科羅拉多州有良好的採礦法,如果這些法律能得到執行,應該可以保護礦工在礦井中的安全,但該州的死亡率比其他任何州都要高,這無疑表明該州的煤礦管理存在問題 [13] :19

礦工通常根據生產的煤炭噸數獲得報酬,然而所謂的「無用工作」,例如支撐不穩定的屋頂,往往是沒有報酬的 [13] :19。噸位報酬制度迫使許多貧窮而雄心勃勃的煤礦工人以生命為賭注,忽視預防措施並承擔風險,其後果往往是致命的[4] :138–139。1884 年至 1912 年間,科羅拉多州發生礦難,導致1700多人喪生。 [14]僅 1913 年就有 110 人死於與煤礦有關的事故。 [4] :236–237

 
三名婦女(罷工礦工的妻子)和她們的孩子站在拉德洛殖民地的一個帳篷外。

礦工們幾乎沒有機會表達他們的不滿。許多人居住在公司城鎮,鎮上的所有土地、房地產和便利設施都歸礦山經營者所有,其城市規劃目的即為灌輸忠誠和鎮壓異議[4] :197福利資本家認為,通過提高礦工的生活水平,同時將其納入公司管理,可以平息工人的憤怒和不安。公司城鎮確實給許多工匠的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善,包括更大的住房、更好的醫療服務和更廣泛的教育機會[4] :199。但擁有城鎮的公司對工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相當大的控制權,而且他們並不總是利用這種權力來提高公共福利。歷史學家菲利普·S·福納 (Philip S. Foner)將公司城鎮描述為「封建領地,公司扮演着領主和主人的角色。……『法律』由公司規則組成。實行宵禁。公司警衛——手持機槍和裝有軟尖子彈的步槍的殘暴暴徒——不允許任何『可疑的』陌生人進入營地,也不允許任何礦工離開」。與公司發生衝突的礦工往往被立即趕出家門[15]


由於對不安全和不公正的工作條件感到沮喪,煤礦工人越來越多地寄希望於工會。在全國範圍內,有組織工會的礦山比非工會礦山的死亡人數低 40%[13] :19。科羅拉多州礦工在 1883 年首次罷工,並在其後多次嘗試成立工會。 1890 年代,西部礦工聯合會主要在金礦、銀礦等硬岩礦區組織罷工。

從 1900 年開始,美國礦工聯合會開始在包括科羅拉多州南部在內的西部各州組織煤礦工人。工會決定把重點放在科羅拉多燃料和鋼鐵公司上。因為在保守而又地處遙遠的洛克菲勒家族和其他投資者的領導下,該公司的管理手段十分嚴厲苛刻。為了破壞或阻撓罷工,煤炭公司僱傭了主要來自墨西哥、南歐和東歐的罷工破壞者。科羅拉多燃料和鋼鐵公司將有着不同國籍的移民混雜在煤礦中,以阻止交流從而阻止組織的可能性。

罷工

編輯
 
拉德洛罷工的演講者站在一輛敞篷車裡,召集罷工工人。

儘管有人試圖鎮壓工會活動,美國煤礦工人聯合會在 1913 年之前的幾年裡仍然秘密地繼續其工會化努力。最終,工會提出了七項要求: [16]

  1. 承認工會作為談判代理人
  2. 挖煤按噸費率按 2000 磅計算[17] (之前的噸費率是長噸 2200 磅)
  3. 工作日八小時工作制的執行
  4. 「無用工作」的報酬(鋪設軌道、支木、處理雜質等)
  5. 由工人選出的重量檢查員(以保持公司重量員的誠實)
  6. 使用任何商店、選擇寄宿處和醫生的權利
  7. 嚴格執行科羅拉多州的法律(例如礦山安全規則、廢除票據),並終止公司警衛制度

主要的煤炭公司均拒絕了這些要求。 1913 年 9 月,美國聯合煤礦工人號召舉行罷工[18]。參加罷工的人被趕出了公司住所,搬到了工會準備的帳篷村。這些帳篷建在木平台上,並在工會為罷工準備而租用的土地上配備了鑄鐵爐。

在租賃場地時,工會選擇了靠近通往煤炭營地的峽谷口,以阻止破壞罷工者的通勤[17]。公司則聘請了鮑德溫-費爾茨偵探社來保護新工人並騷擾罷工者[19] [20]。 鮑德溫-費爾茨以激進的破壞罷工手段而聞名。特工們在夜間用探照燈照射帳篷村,並隨意向帳篷內發射子彈,不時造成人員傷亡。他們使用一輛簡易裝甲車,配備一挺被工會稱為「死亡特種」的機槍,在營地周邊巡邏。這輛鋼殼汽車是在科羅拉多州普韋布洛的科羅拉多燃料和鋼鐵公司工廠製造的,採用大型旅行轎車的底盤。罷工者和在職者(工會稱之為工賊)之間的對抗有時會導致死亡。另外,狙擊手對帳篷群的頻繁襲擊迫使礦工們在帳篷下挖坑躲藏起來。罷工者(主要是希臘人)和最近受命前來鎮壓罷工的治安官之間也發生了武裝戰鬥:史稱科羅拉多煤田戰爭[21]

 
卡爾·林德費爾特中尉和科羅拉多州民兵騎馬鎮壓罷工。

隨着與罷工有關的暴力事件不斷增加,科羅拉多州州長埃利亞斯·阿蒙斯 (Elias M. Ammons)於 10 月 28 日召集了科羅拉多國民警衛隊。起初,警衛隊的出現平息了局勢,但之後警衛隊領導人開始同情公司管理層。警衛隊副司令約翰·蔡斯 (John Chase)曾在 10 年前的克里普爾溪 (Cripple Creek)暴力罷工中服役,他實行了嚴厲的制度。1914 年 3 月 10 日,有人在科羅拉多州福布斯附近的鐵軌上發現了一具替補工人的屍體,國民警衛隊說是罷工者謀殺了他[22]。作為報復,蔡斯下令摧毀福布斯帳篷區。襲擊發生時,居民們正在參加幾天前死去的兩名嬰兒的葬禮。攝影師盧-多爾德(Lou Dold)目睹了這次襲擊,他拍攝的破壞畫面經常出現在有關罷工的報道中[22]

罷工者堅持到了 1914 年春天。據歷史學家安東尼·德斯特凡尼斯稱,當時國民警衛隊已通過幫助礦主引進非工會工人來很大程度上破壞了罷工。州政府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維持警衛隊,阿蒙斯決定召回他們。由於擔心秩序崩潰,他和採礦公司同意在科羅拉多州南部留下一個衛兵連。他們組建了一個名為「A 部隊」的新連隊,主要由科羅拉多燃料和鋼鐵公司礦警和鮑德溫-費爾茨公司僱傭的礦警組成,他們都穿着國民警衛隊制服[22]

屠殺

編輯
 
莫里斯·霍爾·潘科斯特 (Morris Hall Pancoast) 繪製的 1914 年大屠殺草圖。帳篷在燃燒,科羅拉多州民兵開槍射擊,一名婦女喘着粗氣。

4 月 20 日早上,也就是帳篷聚居區的一些人慶祝東正教復活節的第二天,三名衛兵出現在營地,下令釋放一名男子,他們聲稱該男子是在違背他本人意願的情況下被關押的。營地領導人路易斯·蒂卡斯 ( Louis Tikas ) 前往拉德洛村的火車站與帕特里克·J·哈姆洛克 (Patrick J. Hamrock)少校會面,距離聚居區12英里(800公尺)遠。在這次會議進行期間,兩支民兵在營地附近的山脊上安裝了機槍,並沿着拉德洛以南約半英里的鐵路沿線占據了有利地形。與此同時,全副武裝的希臘礦工開始從側翼攻擊一條河道。當民兵的兩起炸藥爆炸(為博文德和雪松山的國民警衛隊部隊提供支援而引爆)驚動了拉德洛帳篷聚居地時,礦工們在山腳下占據了陣地。當民兵開槍時,數百名礦工和他們的家人跑去尋找掩護。 [23]

戰鬥持續了一整天。下午晚些時候,民兵得到了不穿制服的警衛的增援。黃昏時分,一列駛過的貨運列車停在警衛隊機槍陣地前的鐵軌上,許多礦工及其家人得以藉機逃到東部一處名為「黑山」的山丘上。到了晚上七點,營地燃起大火,民兵開始衝上營地搜查和搶劫。蒂卡斯一整天都待在營地里,火災發生時他也還在那裡。他和另外兩名男子被民兵抓獲。蒂卡斯和警衛隊兩個連之一的連長卡爾·林德費爾特中尉在過去幾個月里曾多次發生衝突。當兩名民兵扣押着蒂卡斯時,林德費爾特拿槍托打他的頭,直到槍托被打斷。蒂卡斯和另外兩名被俘礦工後來被發現被槍殺,蒂卡斯背部中彈[4] :272[24]。他們的屍體在科羅拉多和南方鐵路軌道旁躺了三天,過往的火車目睹全景[25]。民兵軍官拒絕轉移他們,直到一個當地鐵路工會人員要求將他們帶走埋葬。

戰鬥期間,四名婦女和11名兒童躲在一個帳篷下面的坑裡。當他們上面的帳篷着火時,他們則被困在那裡。其中兩名婦女和所有兒童均窒息而死。這些死亡事件成為美國礦工聯合會的戰鬥口號,他們稱這一事件為「拉德洛大屠殺」。 [26]

朱莉婭·梅·考特尼在她同期發表的文章「記住拉德洛!」中報告了不同的數字。為地球母親雜誌。她說,除了男性被殺外,共有55名婦女和兒童在屠殺中死亡。根據她的說法,民兵:

 
科羅拉多州國民警衛隊放火焚燒地下避難所,婦女和兒童在其中喪生。
向兩座最大的建築物——罷工者的商店開火,並挨個帳篷潑油,點燃了這些脆弱的建築。婦女和兒童從熊熊燃燒的帳篷里衝出來,又被民兵的彈雨打回火堆。男人們衝向他們的家人;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死亡的使者呼嘯着飛向目標,他們應聲倒下......婦女和孩子們爬進了地窖——他們熊熊燃燒的帳篷下的地獄深淵,他們對濃煙和火焰的恐懼不勝對噴發子彈的無名恐怖的恐懼。有一個人數了數,有九個小孩的屍體是從一個灰燼坑裡抬出來的,他們的小手指被燒掉了,因為他們在掙扎着逃出坑邊......身着國家制服的暴徒們砍殺着這些沒有生命的人,有時為了表示對罷工者的蔑視,他們幾乎砍掉了他們的頭和四肢。拉德洛帳篷區的大火燒死了 55 名婦女和兒童。舉着紅十字旗幟的救援隊被槍手擊退,屍體在灰燼中焦黑地躺了24個小時,救援人員徒勞地試圖越過火線。[27][28]

一些報道稱,第二挺機槍被調來支援參加戰鬥的約 200 名國民警衛隊士兵,科羅拉多州和南方的一列火車操作員故意將他們的發動機放在機槍和罷工者之間,作為抵禦國民警衛隊火力的盾牌[29]

科羅拉多州軍官委員會稱,事件始於蒂卡斯和其他在押罷工者被殺,槍聲主要來自拉德洛殖民地的西南角。駐紮在「水箱山」(機槍陣地的名字)上的衛兵向營地開火。衛兵們報告稱,他們在戰鬥前一天早上看到婦女和兒童撤退,並表示,他們認為,如果婦女還在身邊,罷工者就不會開槍。該委員會的官方報告讚揚了林德費爾特、衛兵和民兵在戰鬥中的「真正的英雄行為」,並將交戰中任何平民傷亡歸咎於罷工者, [30]儘管死者是罷工者的家人[31]。該報告還將後來發生的搶劫歸咎於「A」部隊,該部隊主要由編入警衛隊的非穿制服的礦井警衛組成。

據當時的報道,除了礦工及其家人外,三名國民警衛隊正規成員和另一名民兵也在當天的戰鬥中喪生[31] [32]。然而,現代歷史學家斷言,民兵中只有一名國民警衛隊士兵,馬丁,被殺。馬丁頸部中彈身亡,推測是由罷工者所為。 [4] :2

後續

編輯

大屠殺之後爆發了十日戰爭,這是更廣泛的科羅拉多煤田戰爭的一部分。 [33]隨着婦女和兒童死亡的消息傳開,勞工組織的領導人發出了武裝號召。他們敦促工會成員獲取「合法可用的所有武器和彈藥」。隨後,煤礦工人對科羅拉多州南部煤田的礦井警衛和設施發起了大規模的游擊戰。在特立尼達鎮,美國聯合煤礦工人在工會總部公開正式向罷工者分發武器和彈藥。 [34]在接下來的十天內,700至1000名罷工者「攻擊了一個又一個地雷,趕走了或殺死了警衛,並放火燒毀了建築物」。在警衛和礦工之間十天的戰鬥中,至少有 50 人死亡,其中包括拉德洛的礦工。數百名州民兵增援部隊被趕往煤田,以重新控制局勢。 [34]直到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派遣聯邦軍隊後,戰鬥才結束。 [35]軍隊解除了雙方的武裝,在此過程中驅散並經常逮捕民兵。來源請求]科羅拉多煤田戰爭造成的總死亡人數約為75人[36]

美國聯合煤礦工人最終耗盡了資金,並於 1914 年 12 月 10 日取消了罷工[36]。最終,罷工者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工會也沒有獲得認可,許多罷工者則被開除替換[37]。408 名罷工者被捕,其中 332 人被指控謀殺[38]

在大屠殺期間在拉德洛的人中,只有罷工領袖約翰·R·勞森被判犯有謀殺罪,科羅拉多州最高法院最終推翻了這一判決[36]。包括 10 名軍官在內的 22 名國民警衛隊成員受到軍事法庭審判[38]雖然林德費爾特被認為對蒂卡斯和其他罷工者的死亡負有責任,因他們身上有行刑式的傷痕,但他和其他所有人都被無罪釋放。 [39]

受害者

編輯
外部影片連結
  Children of Ludlow , C-SPAN, 15:14[40]
姓名[6] [41] 也報告為 年齡(歲) 死亡原因
卡德莉瑪·科斯塔 費德琳娜/塞迪拉諾·科斯塔 27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查爾斯·科斯塔 查理科斯塔 31 射擊
克洛麗瓦·佩德雷貢 格洛麗亞/克洛文·佩德雷貢[e] 4個月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埃爾維拉·瓦爾迪茲 3個月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尤拉拉·瓦爾迪茲 尤拉莉亞·瓦爾迪茲 8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弗蘭克·巴托洛蒂 弗蘭克·巴托洛蒂/巴塔拉托 未知 射擊
弗蘭克·佩特魯奇 6個月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弗蘭克·魯比諾 23 射擊
弗蘭克·斯奈德 小威廉·斯奈德 11 射擊
詹姆斯·費勒 43 射擊
約瑟夫·「喬」·彼得魯奇 4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路易斯·蒂卡斯 埃利亞斯·阿納斯塔西烏·斯潘達基斯,

HGίας Aναστασίου Σπαντιδάκης,

29 射擊
露西·科斯塔 4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露西·佩特魯奇 2.5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瑪麗·瓦爾迪茲 7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奧納弗里奧·科斯塔 奧拉吉奧·科斯塔 6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帕特里亞·瓦爾迪茲 帕特里夏/佩特拉·瓦爾迪茲 37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普里莫·拉雷斯(旁觀者) 普雷斯諾·拉塞 未知 射擊
羅傑洛·佩德雷戈內 羅德洛/羅加羅·佩德雷貢[e] 6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魯道夫·瓦爾迪茲 魯多索·瓦爾迪茲 9 窒息、火災或兩者兼而有之

遺產

編輯
 
拉德洛紀念碑是由美國聯合煤礦工人建立的。

這次大屠殺引發了全國範圍內對洛克菲勒家族的譴責,尤其是在紐約,抗議者在紐約市洛克菲勒大樓外示威。當小約翰·D·洛克菲勒逃離30英里(48公里) 北部到塔里敦附近的家族莊園。 7月初,塔里敦莊園的一次未遂炸彈陰謀以東哈萊姆區的炸藥爆炸和三名無政府主義者死亡而告終。紐約市警察局在一個月內成立了拆彈小組。炸彈案件在這一年餘下時間裡仍在繼續。 [42]

儘管美國煤礦工人聯合會未能贏得該公司的認可,但這次罷工對科羅拉多州礦山的勞動條件和全美國的勞資關係產生了持久影響。小約翰·D·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 Jr.) 聘請了勞資關係專家、未來的加拿大總理WL Mackenzie King來幫助他制定礦山和城鎮改革方案。

改善措施包括鋪設道路和娛樂設施,以及在處理工作條件、安全、健康和娛樂問題的委員會中增加工人代表。他禁止歧視加入工會的工人,並下令公司組建成立了公司工會。礦工們投票接受了洛克菲勒的計劃[來源請求]

小洛克菲勒還請來了先驅公共關係專家艾維·李(Ivy Lee) ,她警告說洛克菲勒家族正在失去公眾支持,並制定了洛克菲勒隨後遵循的修復策略。洛克菲勒不得不克服害羞情緒,前往科羅拉多州會見礦工及其家人,視察房屋和工廠,參加社交活動,並仔細傾聽他們的不滿。這是新穎的建議,並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洛克菲勒家族既解決了衝突,又展現了更加人性化的領導人形象 [43]

隨着時間的推移,拉德洛「在20世紀幾位最重要的左傾思想家對國家歷史的解釋中占據了顯着的中心地位」。 [4] :6歷史學家霍華德·津恩 (Howard Zinn)撰寫了關于勒德洛的碩士論文和幾本書章節。 [44] [45] [46]喬治·麥戈文就此主題撰寫了他的博士論文。 1972年,也就是他競選美國總統的同年,他在歷史學家倫納德·古特里奇的幫助下發表了這篇論文,題為《煤田大戰》。[來源請求]

由勞工律師弗蘭克·沃爾什( Frank Walsh )領導的美國勞資關係委員會(CIR)在華盛頓特區舉行了聽證會,收集信息並聽取了包括老洛克菲勒在內的所有負責人的證詞,老洛克菲勒作證說,即使在知道他僱傭的警衛對罷工者犯下了暴行,他「不會採取任何行動」來阻止他的僱工攻擊他們[47]。該委員會的報告認可了工會尋求的許多改革,並為建立全國八小時工作日和禁止童工的法案提供了支持[來源請求]

拉德洛大屠殺的最後一位倖存者埃梅尼亞·「瑪麗」·帕迪拉·戴利在事件發生時只有三個月大。她的父親是一名礦工而她出生在營地。隨着暴力升級,她的母親帶走了她和她的兄弟姐妹。他們乘火車前往科羅拉多州特立尼達。這次疏散導致一家人隨後不得不分開。戴利受到各個家庭的照顧,還曾被安置在普韋布洛和丹佛的孤兒院一段時間。她擔任管家,然後嫁給了一位顧問,他的工作使他們能夠環遊世界[48]。戴利於 2019 年 3 月 14 日去世,享年 105 歲[49]

在其他媒體中的表現

編輯

關於拉德洛事件,人們創作並錄製了幾首流行歌曲。其中有美國民謠歌手Woody Guthrie的《 Ludlow Massacre 》、 [50] Red Dirt鄉村歌手Jason Boland的《Ludlow》、 [51]以及愛爾蘭音樂家Andy Irvine的《The Monument (Lest We Forget)》。 [52]

厄普頓·辛克萊的小說《煤王》大致以拉德洛大屠殺的起源和後果為基礎。 [53]托馬斯·品欽 (Thomas Pynchon) 2006 年的小說《逆天》(Against the Day)有一章是關於大屠殺的。 [54]

美國作家、科羅拉多州桂冠詩人大衛·梅森 (David Mason ) 受勞資糾紛的啟發,創作了他所謂的詩歌小說《拉德洛》( Ludlow ,2007)。 [55]作曲家洛里·萊特曼的歌劇《拉德洛》是根據梅森的書改編的。科羅拉多大學新歌劇作品中心於 2012 年 6 月上演了這部歌劇的第一幕,由貝絲·格林伯格 (Beth Greenberg) 執導。 [56]

紀念活動

編輯
拉德洛大屠殺

紀念館

編輯

1916 年,美國聯合煤礦工人購買了勒德洛帳篷聚居地。兩年後,他們豎立了拉德洛紀念碑,以紀念在罷工中喪生的人們。它是由佛蒙特州巴里的瓊斯兄弟公司使用當地花崗岩建造的,並受科羅拉多州特立尼達聯合礦山工人聯合會主席薩姆·法塞托委託建造。斯普林菲爾德花崗岩公司擔任承包商[57]。該紀念碑於 2003 年 5 月被身份不明的破壞者破壞。修復後的紀念碑於2005年6月5日揭幕,雕像的面孔略有改變。 [58]

國家歷史地標

編輯

帳篷營區遺址於 1985 年被列入國家歷史名勝名錄[57],於 2009 年被指定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59]。儘管 1914 年 5 月事件發生後,該地區仍有礦工及其家屬居住,但他們都已搬遷,原營地相對未受破壞。因此,該遺址是此類營地中保存最完好的考古遺蹟之一,該紀念碑也是最早紀念此類勞工行動的紀念碑之一 [57]。該遺址是考古學家首次調查的此類遺址。 [60]

2003 年 5 月 7 日,有破壞者襲擊了紀念碑,切斷了男性雕像的堅固花崗岩/大理石頭部和女性雕像的手臂[61]。丟失的部件從未被找回,但在2005年靠私人捐贈的資金進行了更換。 [62]

百年紀念

編輯

2013年4月19 日,科羅拉多州州長約翰·希肯盧珀 (John Hickenlooper)簽署行政命令,成立拉德洛百年紀念委員會。 [63]該組織致力於在該州開展講座和展覽等活動,以紀念拉德洛工人的鬥爭並提高人們對大屠殺的認識。它與科羅拉多州博物館、歷史學會、教堂和美術館合作,並於 2014 年提供節目編排[64]

歷史調查

編輯

考古學

編輯

1996年,1913-1914年科羅拉多煤田戰爭項目在賓厄姆頓大學的蘭德爾·H·麥奎爾、丹佛大學院長賽塔和路易斯堡學院的菲利普·杜克的領導下開始,他們後來組建了拉德洛集體。他們的團隊對前帳篷殖民地及其周邊地區進行了挖掘。 [65]

畫廊

編輯

參見

編輯
  • 煤炭戰爭
  • 科羅拉多勞工戰爭
  • 1927 年哥倫拜恩礦大屠殺
  • 美國勞工史
  • 工人運動
  • 工人工會
  • 美國的工會
  • 科羅拉多州發生的戰鬥列表
  • 美國內亂事件列表
  • 美國大屠殺列表
  • 美國勞資糾紛中工人死亡名單
  • 勒德洛大屠殺(歌曲)
  • 瑪麗·托馬斯·奧尼爾
  • 工會暴力

參考

編輯
  1. ^ Walker, Mark. The Ludlow Massacre: Class, Warfare, and Historical Memory in Southern Colorado. Historical Archaeology (New York City: Springer). 2003, 37 (3): 66–80. JSTOR 25617081. S2CID 160942204. doi:10.1007/BF03376612. 
  2. ^ McGuire, Randall. Letter from Ludlow: Colorado Coalfield Massacre: Excavators uncover chilling evidence of a brutal assault during a1914 miners' strike. Archaeology. November–December 2004, 57 (6). JSTOR 41780959. 
  3. ^ Simmons, R. Laurie; Simmons, Thomas H.; Haecker, Charles; Martin Siebert, Erika.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Nomination: Ludlow Tent Colony (PDF). National Park Service. May 2008: 41, 45 [2024-0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2-22).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Andrews, Thomas G. Killing for Coal.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674736689. OCLC 1020392525. 
  5. ^ 5.0 5.1 "Ludlow Massac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enver University
  6. ^ 6.0 6.1 R. Laurie Simmons; Thomas H. Simmons; Charles Haecker; Erika Martin Siebert.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Nomination: Ludlow Tent Colony (PDF). National Park Service. May 2008: 41, 45 [2024-0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2-22). 
  7. ^ The Invention of Public Relations. YouTube. [2024-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5. 
  8. ^ Zinn, Howar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Boston, Massachusetts: Beacon Press. 1970: 79. ISBN 080705450X. OCLC 67649. 
  9. ^ United States Commission on Industrial Relations (1915).
  10. ^ 10.0 10.1 McPhee, Mike. Mining Strike Site in Ludlow Gets Feds' Nod. Denver Post. Denver. June 28,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September 2018). 
  11. ^ Simmons, R. Laurie; Simmons, Thomas H.; Haecker, Charles; Siebert, Erika Martin.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Nomination: Ludlow Tent Colony (PDF). National Park Service. May 2008 [2024-0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2-22). 
  12. ^ Zinn 1990, p. 81.
  13. ^ 13.0 13.1 13.2 Martelle, Scott. Blood Passion: The Ludlow Massacre and Class War in the American West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813544199. 
  14. ^ Campbell, Ballard. Disasters, Accidents, and Crises in American History: A reference guide to the nation's most catastrophic events. 2008: 221. 
  15. ^ Foner 1990, p. 198.
  16. ^ Porter, Eugene O. The Colorado Coal Strike of 1913 – An Interpretation. The Historian. 1949, 12 (1): 3–27 [23 December 2022]. JSTOR 24436066. doi:10.1111/j.1540-6563.1949.tb00098.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5) –透過JSTOR. 
  17. ^ 17.0 17.1 Lowry, Sam. 1914: The Ludlow massacre (PDF). Libcom.org. [June 6,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08). 
  18. ^ Zinn, Howard. The Zinn Reader. Seven Stories Press. 1997: 187. ISBN 978-1583229460. 
  19. ^ McKanna, Clare. Homicide, Race, and Justice in the American West, 1880–1920.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97: 105 [2024-02-25]. ISBN 978-08165170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5). 
  20. ^ Bond Potter, Claire. Never Forget: On the Centenary of the Ludlow Massacre.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14 April 2014 [24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8). 
  21. ^ DeStefanis, Anthony R. The Road to Ludlow: Breaking the 1913–14 Southern Colorado Coal Strike. Journal of the Historical Society (Springfield,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pringfield). September 2012, 12 (2): 341–390. doi:10.1111/j.1540-5923.2012.00373.x. 
  22. ^ 22.0 22.1 22.2 DeStefanis, "The Road to Ludlow."
  23. ^ Simmons, R. Laurie; Simmons, Thomas H.; Haecker, Charles; Siebert, Erika Martin.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Nomination: Ludlow Tent Colony (PDF). National Park Service. May 2008: 41–42 [2024-0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2-22). 
  24. ^ Fink, Walter H. The Ludlow Massacre. Denver: Williamson-Haffner. 1914. 
  25. ^ Fink, Walter H. The Ludlow Massacre. Denver: Williamson-Haffner. 1914: 16. 
  26. ^ Zinn, Howard. http://www.spunk.org/texts/places/us/sp000937.txt |chapterurl=缺少標題 (幫助). 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 346–349 [2024-02-25]. OCLC 506221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1). 
  27. ^ Zinn, Howard; Arnove, Anthony. Voices of 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Seven Stories Press. 2004: 280–282 [2024-02-25]. ISBN 978-15832262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1) (英語). 
  28. ^ Julia, Courtney. Remember Ludow!. Mother Earth. May 1914: 73 (英語). 
  29. ^ Sunseri, Alvin. The Ludlow Massacre: A study in the mis-employment of the National Guard (報告).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1972. 
  30. ^ Edward J. Boughton. Ludlow, Being the report of the special board of officers appointed by the governor of Colorado to investigate and determine the facts with reference to the armed conflict between the Colorado National Guard and certain persons engaged in the coal mining strike at Ludlow, Colo., April 20, 1914 (報告). Denver: Williamson-Haffner Co. 2 May 1914. 
  31. ^ 31.0 31.1 Dehler, Gregory. Ludlow Massacr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20-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8). 
  32. ^ Fink, Walter H. The Ludlow Massacre. Denver, Colorado: United Mine Workers Association District 15. 1914: 25 [2020-09-07]. 
  33. ^ Newton-Matza, Mitchell. Disasters and Tragic Events: An Encyclopedia of Catastrophes in American History [2 volumes]. ABC-CLIO. 2014: 223. ISBN 978-1610691666 (英語). 
  34. ^ 34.0 34.1 Norwood, Stephen H. Strikebreaking and Intimidation: Mercenaries and Masculinity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Univ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3: 148. ISBN 978-0807860465 (英語). 
  35. ^ Danver, Steven Laurence. Revolts, Protests, Demonstrations, and Rebellions in American History: An Encyclopedia. ABC-CLIO. 2011: 710. ISBN 978-1598842210 (英語). 
  36. ^ 36.0 36.1 36.2 Johnson, Marilynn S. Violence in the West: The Johnson County Range War and the Ludlow Massacre – A Brief History with Documents. Waveland Press. 2014: 28. ISBN 978-1478623045 (英語). 
  37. ^ Zinn, Howard; Frank, Dana; Kelley, Robin D. G. Three Strikes: Miners, Musicians, Salesgirls, and the Fighting Spirit of Labor's Last Century. Beacon Press. 2002: 53. ISBN 978-0807050132 (英語). 
  38. ^ 38.0 38.1 Weir, Robert E. Workers in America: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ABC-CLIO. 2013: 153. ISBN 978-1598847185 (英語). 
  39. ^ Zinn, Howard; Frank, Dana; Kelley, Robin D. G. Three Strikes: Miners, Musicians, Salesgirls, and the Fighting Spirit of Labor's Last Century. Beacon Press. 2002: 52. ISBN 978-0807050132 (英語). 
  40. ^ Children of Ludlow. C-SPAN. July 11, 2016 [October 1,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9). 
  41. ^ Cheyenne Record May 7, 1914 – Colorado Historic Newspapers Collection. www.coloradohistoricnewspapers.org. [2018-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6) (英語). 
  42. ^ Wallace, Mike. Greater Gotham: A History of New York City from 1898 to 191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1036. ISBN 978-0195116359. 
  43. ^ Robert L. Heath, ed..
  44. ^ Plotnikoff, David. Zinn's influential history textbook has problems, says Stanford education expert. Stanford Report. 20 December 2012 [3 March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1). 
  45. ^ Wilentz, Sean. An experts' history of Howard Zinn. Los Angeles Times. 1 February 2010 [3 March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2). 
  46. ^ 1=Beneke, Chris; Stephens, Randall. Lies the Debunkers Told Me: How Bad History Books Win Us Over Historian, United States Senator and Democratic presidential nominee. The Atlantic. 24 July 2012 [3 March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6). 
  47. ^ Beverly Gage, The Day Wall Street Explod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 94.
  48. ^ Kesting, Amanda. One of the last living survivors of the Ludlow Massacre celebrates 104th birthday. January 12, 2018 [April 20, 2021]. 
  49. ^ E. Marie Daley Obituary. Dignity Memorial. United States: SCI Shared Resources, LLC. [April 9,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5). 
  50. ^ Lloyd, Carol V. Song Lyrics as Texts to Develop Critical Literacy. [2008-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5). 
  51. ^ Addison, Darryl. GAC Album Review: Jason Boland & The Stragglers' Dark & Dirty Mile. WRHI. 2013-08-23 [2019-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52. ^ Sleeve notes from Andy Irvine – Rain on the Roof, Andy Irvine AK-1, 1996.
  53. ^ Suggs Jr., George G. Book Review – The Coal War: A Sequel to "King Coal" by Upton Sinclair. The Western Historical Quarterly. 1978, 9 (2): 233. JSTOR 966845. doi:10.2307/966845. 
  54. ^ Narkunas, J. Paul.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U3sVink6zisC&pg=PA258 |chapterurl=缺少標題 (幫助). Severs, Jeffrey; Leise, Christopher (編). Pynchon's Against the Day: A Corrupted Pilgrim's Guide. Lexington Books. 2011: 258. ISBN 978-1611490657. 
  55. ^ Kooser, Ted. Mason succeeds in telling story of Ludlow Massacre through pages of poetry. Lincoln Journal Star. [2019-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5). 
  56. ^ Hansen, Kelly Dean. Ludlow Massacre gets opera treatment. Daily Camera. 2012-05-27 [2019-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57. ^ 57.0 57.1 57.2 NHL nomination for Ludlow Tent Colony Site (PDF).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20-04-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3-02). 
  58. ^ Rebel Graphics :: ludlow. www.rebelgraphics.org. [2024-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5). 
  59. ^ "Ludlow Town Colony S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0. ^ Interior Secretary Kempthorne Designates 9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s in 9 States. www.doi.gov. January 16, 2009 [2024-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8). 
  61. ^ DeMaio, Dennis. Memorial desecrated. June 12, 2003 [2024-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3). 
  62. ^ Vandalized memorial to Ludlow Massacre victims restored. www.summitdaily.com. The Associated Press. June 6, 2005 [2024-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9). 
  63. ^ Gov. Hickenlooper creates Ludlow Centennial Commemoration Commission. Colorado: The Official State Web Portal. [21 Jul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4). 
  64. ^ Saitta, Dean. Deadly Ludlow strike resonates 100 years later. Denver Post. 30 August 2013 [21 Jul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65. ^ McGuire , Randall H. . Archaeology as Political Ac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2008: 189 [2024-02-25]. ISBN 9780520254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