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拉丁語Realitas)在日常應用時意味着「客觀存在的事物」或「合於客觀情況的條件」[1][2]。現實是所有實際事物或是存在事物的總和,和全然想像虛構的事物相反。現實一詞也常用來表示事物本體論的狀態,包括其是否存在等[3]。哲學上有關自然現實、存在或是存有的問題可以在本體論(西方哲學中,形上學的主要分支之一)脈絡下討論。許多哲學領域中也有本體論的問題,像是科學哲學宗教哲學數學哲學哲學邏輯這些哲學領域中都有。相關的問題包括是否只有實際物體才是真實的(物理主義)、現實在本質上是否是非物質的(唯心主義)、是否有假定符合科學理論,但是不可觀察的實體存在、是否有、是否存在其他的抽象對象可能世界是否存在等。

廣義的講,「現實」包括所有可以觀察到或能理解的事物,所以既包括存在、也包括虛無。狹義的「現實」在哲學上有不同的概念層次,包括現象事實真實公理等。

相關概念

編輯

現象

編輯

最主觀和廣義的層次,個人根據自己的經驗對事件的理解、好奇和疑問叫做基於現象學的現實,這種現實是個人的經驗,但隨着時間推移,會傳播給沒有經驗但相信他的其他人,例如靈性就成為這種層次的現實,這種現實是建築在個人的感覺上的,是他們想要相信的真實,並傳播給其他人,在這個層面上不存在「不真實」。

真理

編輯

根據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的哲學思想,真理是主觀的,當兩個以上的人對同一事件有相同的經驗和解釋,他們或更多的人的經驗開始形成被這些人所共同相信的真理,但不同的群體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這些群體有足夠多的人可以組成社會結構的真理,甚至傳播到全世界,例如宗教或社群的信仰。反現實主義者則認為並不存在超出一定社會可以接受的客觀真理,也就是說存在多種真理而不存在普世真理。

但對現實主義者來說,存在一個不以人類主觀意識為轉移的客觀真理,(《邏輯哲學論》中說: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二值原理[4]的基本理論表達為:麥克白夫人有三個孩子或沒有,大樹倒了或沒有倒,只要符合實際都是真理,即使沒有一個確定的狀態。所以不管是現實主義還是反現實主義都是對知識論的反動。

事實

編輯

事實是實際存在的事物,很難被個人的主觀願望解釋,經常是自然世界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例如「在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可以看到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是一件事實,對於不管是來自世界任何地方,說不同的語言,屬於不同的國籍的人們都是事實。伽利略認為哥白尼的理論:「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是一件事實,但在他的一生中並不被大部分人們所承認,並接受其為真理。對於這個世界上許多不同人類社團所認為的各種真理,其中只有少部分是事實。大部分科學探索、實驗解釋分析都是在這個層次上來認知現實。

菲利普·狄克闡述這種現實觀為「現實就是當你並不相信它時,它也仍然存在」。

不現實

編輯

「現實」和很多種觀念都是不相符的,因此取決於各種文化層面,不同的人對「現實」和「不真實」有不同的解釋,所以並沒有一個對「現實」的基本結論,一般來說認為如果沒有起因和可靠的證明,就是不真實的。

哲學角度來說,現實是相對於「不存在」和「可能」的。企鵝真實存在,所以是現實的;山可能存在,但在沒有人真正發現以前是不現實的,雖然大部分普通語言中「現實」和「存在」是同義詞,但有時兩者是相反的,例如在人們心中認為真實或傾向真實的,即使實際並不存在,這也被稱為「存在」,例如上面所提到的金山,大部分哲學家認為這種存在是不必要的,20世紀分析哲學不承認這種存在是真實的。

有的佛教派別認為現實即「有」並不是永恆的,只有「涅槃」才是永恆的。道教也認為「道可道,非常道」,只有「無名」才是天地之始。

一般來說,許多哲學家並不研究什麽是「不現實」,只是在不斷增加什麽是「真實」的領域,本體論則主要研究現實的問題。

倫理學政治藝術領域,現實是相對於理想的,否則背後總為殘酷。

倫理學的基礎是「是和應該的問題」,表達為:「我們具有了這個世界是什麽的知識,但怎樣我們才能知道這個世界應該這樣的原因?」 一般倫理學的觀點認為顯示的世界並不是理想的,有許多應該改進的地方。

在藝術領域,從19世紀開始現實主義自然主義派別出現,開始尋找具體描繪現實的方法,但接之而來的浪漫主義是對其的反動,力圖描繪理想的狀態。所以在藝術領域現實和理想是對立的,一方面要表現普通的、自然的、普遍的狀態;另一方面要表現特殊的、罕見的、最好的、甚至超自然的狀態。所以在這些領域中的「現實」和哲學領域中的「現實」並不是同一種意思。

在藝術領域以及日常口語中,現實還和幻想是相對的,在繪畫中如實反映物體是現實的,但將對象變形扭曲,例如畢加索的作品,就是不現實的。也有一些作品看起來很真實,但實際畫家重新在作品中將對象更換位置或創造,這些作品看起來是現實的,但實際是不現實的。

精神病學中,精神分裂症病人有幻想狀態,當然是不真實的,但在18世紀醫生說想逃跑的黑奴是瘋子也同樣是不真實的。

所以究竟什麽是現實什麽是不現實在不同領域有不同的解釋,對現實的解釋取決於什麽是不現實。

現實和世界觀

編輯

一般口語中常說的現實只是對現實的看法、感覺和信仰,所謂「我的現實並不是你的現實」,主要是因為口語中的現實是談話人之間共同認為的現實,而不是具有不同的觀念的人所一致承認的現實,比如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會說:「你可能不相信,但對我來說,現實就是所有的人最終都會到天堂中去。」

所以現實和世界觀聯繫到一起,現實是所有可以觀察到或不能觀察到的事物、組織(真實的和想象的)、事件(過去的和現在的)、現象的總和,是人們基於自己世界觀所試圖描繪的。

物理學哲學社會學文學批評以及其他各種不同的領域,對現實都有不同的解釋理論,有人認為除了自己的感覺和信仰以外,其實並不存在「真實」,具體的說就是:「感覺即現實」,或「生活就是你感覺的真實」,或「現實就是和你同在的」。反現實主義認為不管是否有足夠的知識解釋世界,實際並不存在客觀真理。

托馬斯·庫恩在他的書中認為許多科學哲學的觀念,實際經常是被文化社會所決定。

西方哲學觀點

編輯

哲學認為存在兩種現實,一種是自然的現實,另一種是思想的現實(包括語言文化方面)

一方面本體論主要研究存在的事物,但有多種表達方式,如存在、現存的、「什麽是」和現實等,本體論的任務是描述最普遍的現實的內容包括,和它們之間的聯繫關係,有些哲學家會區分現實和存在,但許多分析哲學家在本體論的討論中會避免使用「真實」或「現實」這種字眼,而用「存在」。分析哲學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存在是否是事物的本質之一,大部分哲學家認為不是,不過這種觀念在近十年中有一些變化。

另一方面,在形而上學認識論中討論客觀性時,牽扯到「現實」是否取決於思想和文化因素。如感覺、信仰、宗教政治運動等以及世界觀

現實主義則認為,現實是不受任何感覺和信仰影響而獨立存在的,只要物體、存在和基本特性能被分辨出來,就證明其不受任何感覺、語言、信仰或其他人為因素的影響,就可以稱為是這個物體的現實。

反現實主義則有相反的見解,最早的反現實主義是由愛爾蘭經驗主義喬治·貝克萊宣稱事物實際是人類思想的一種概念,現實是存在於思想中,是思想的產物因此被稱為唯心主義。20世紀時,類似的觀點都被稱為現象主義,但和貝克萊有所區別,有多種觀點,如伯特蘭·羅素的理論認為思想本身就是感覺和記憶的集合,所以並不存在位於事件之上的思想或靈魂。此外如社會建構主義認為外部世界只是由社會、文化等人為建構起來的;文化相對主義則認為社會單元如道德等也不是絕對的,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真理符應論對於知識的解釋,認為存在如果是「真實」的知識,對它的描述必須與其實際相符合,例如科學方法的描述可以用觀察存在的事物來證實,許多人可以指出落磯山的存在是現實的,即使沒有人去觀察或描述它,它仍然存在。沒有任何顯示存在的事物是不可以被觀察到和描述的,例如外星生物如果存在,一定會被觀察到,而不是僅僅根據推論。

存有

編輯

存有的本質是形上學中常見的議題。例如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的論點是現實是單一,不會改變的存有,而另一位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則認為萬物都是新的。二十世紀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認為先前的哲學家著重存有事物的問題,忽略了「存有」本身的問題,因此需要再回到巴門尼德的論點。哲學中的範疇論試著列出現實的基本組。有關是否存在的問題是近代已在討論的命題,尤其和有關神是否存在的本體論證明有關。存在(某物的在或不在)已經和其本質(某物是什麼)成為了對比。 由於沒有本質的存在似乎是空白的,因此黑格爾等哲學家將其和相聯結。虛無主義表示對存有的一個負面論點,而絕對英語absolute (philosophy)則是正面的論點。

感知

編輯

有關直接實在論或是「樸素」實在論英語direct realism,以及與其相對的間接實在論或是「表現」實在論英語indirect realism,是感知的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perception精神哲學中的議題,主要是針對有關意識感質本質的討論感質[5][6]。有關人們所看到的周圍,知識論層級的問題是看到的是實際的世界本身,或者只是由人腦神經系統處理,所產內部感知性副本。「樸素」實在論也稱為直接實在論,其發展是和間接實在論(或是「表現」實在論、或認識論二元論英語epistemological dualism)相對的[7]。在哲學上,人類意識的體驗不是真實世界本身,只是其內在的呈現,是的真實世界的微型虛擬現實複本。

蒂莫西·利里創建了Reality tunnel英語Reality Tunnel一詞,他認為是一種「表現」實在論。此理論認為,因著人們信念及經驗所形成的潛意識心理過濾器,每一個人會對同一個世界有不同的詮釋,因此「Truth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此理論也影響了他朋友羅伯特·安東·威爾森英語Robert Anton Wilson的理論。

科學觀點

編輯

科學實在論

編輯

科學實在論的觀點是只有用科學描述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和人們對世界的個人理解沒有關係。在科學哲學中,科學實在論常被描述為回應「科學的成就應當如何解釋?」的答案。有關科學成就的爭議,主要會涉及科學理論無法直接觀測實體的特性。一般來說,科學實在論會認為人可以對這些實體提出可靠的主張(例如這些實體有相同的本體狀態),就像處理直接觀測的實體一樣,此一論點和工具主義所提出的不同。目前普遍使用及研究的科學理論或多或少都說明了真相。

量子物理學觀點

編輯

量子力學從誕生開始就造成了物理學哲學關於現實的本性的爭論。

量子力學認為物理系統某些因素的確定,只能局限在概率上,而達不到一定的精確度,海森堡測不準原理闡述對同一系統其中一個因素的測定會導致對其他因素測定的干擾,例如對原子中的電子,並不可能同時測定它的位置和速度,對其中一項測定的越精確,另一項會越模糊。這種理論對唯物主義者來說不成問題,他們認為現實是客觀存在的(實在論(英語:realism),也譯為唯實論),不管人們能否觀察到。但有些人則由此推論,現實並不存在(反實在論英語Anti-realism(英語:Anti-realism)),是依賴於人們的觀察或意識的。[8]後者就是量子力學的「測量問題英語Measurement problem」(measurement problem)[9],可是並沒有證據證明人類的意識在儀器的測定中起到了什麽作用,這種現象同樣可以解釋為量子系統有自己的特性,不過這種特性並不能在大型儀器的測定系統中被反映出來。[8]

多重宇宙

編輯

多重宇宙論是有可能有多個宇宙存在的假說,其中也包括人類目前所感知的這個宇宙,在這些宇宙中都有完整的空間時間物質能量,以及描述彼此關係的物理定律以及物理常數。這個詞是1895年由美國哲學家及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所提出[10]。在量子力學詮釋中有一個主流詮釋是多世界詮釋,其中提到有無限多個宇宙,每一個量子態的結果會在某一個宇宙中出現。

多重宇宙的結構、每一個宇宙的本質、各個宇宙之間的關係,會因所使用的多重宇宙論假說而不同。在宇宙學物理天文學宗教哲學超個人心理學虛構作品中都有假設多重宇宙或平行宇宙的存在,特別是在科學幻想奇幻作品中。在這些文本中,平行宇宙也會稱為另類宇宙、量子宇宙、詮譯維度、平行維度、平行世界、另類實境、另類時間線等。

技術

編輯

虛擬實境及信息空間

編輯

虛擬實境(VR)是計算機模擬的環境,其中看到的類似在真實世界中所呈現的樣子。 虛擬連續體英語Virtuality Continuum是在完全虛擬(虛擬實境)及完全真實(現實)之間的連續性尺度。現實-虛擬連續體包括了所有現實和虛擬物件的所有可能變化及組合。現實-虛擬連續體曾敘述為新媒體計算機科學中的概念,不過也可以是人類學中的概念。虛擬連續體最早是由Paul Milgram提出[11]

在兩個極端之間的,混合了虛擬及真實的區域,稱為混合實境,其中包括了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及擴增虛擬(Augmented virtuality) 信息空間是將世界上所有的電腦系統視為一個整體,也可以視為是一種虛擬實境。例如威廉·吉布森賽博朋克小說中所出現的敘述。第二人生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例如魔獸世界)都是信息空間中虛擬世界的例子,某程度上是簡化的信息空間虛擬實境。

相反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 《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1995年 北京
  2. ^ Compac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Full entry for reality: "reality · noun (pl. realities) 1 the state of things as they actually exist, as opposed to an idealistic or notional idea of them. 2 a thing that is actually experienced or seen. 3 the quality of being lifelike. 4 the state or quality of having existence or substance.")
  3. ^ reality | Definition of reality in English by Oxford Dictionaries. Oxford Dictionaries | English. [2017-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4.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on Michael Dummett
  5. ^ Lehar, Steve. (2000). The Function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An Analogical Paradigm of Perception and Behavi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6. ^ Lehar, Steve. (2000). Naïve Realism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8-11., The Function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7. ^ Lehar, Steve. Representationalism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9-05.
  8. ^ 8.0 8.1 Norsen, T. - Against "Realism" (PDF). [2008-02-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8-19). 
  9. ^ 世界就是量子波函數:如果不驀然回首,那人還會在燈火闌珊處嗎?——《詩性的宇宙》2017/11/20. [2018-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4). 
  10. ^ James, William, The Will to Believe, 1895; and earlier in 1895, as cited in OED's new 2003 entry for "multiverse": "1895 W. JAMES in Internat. Jrnl. Ethics 6 10 Visible nature is all plasticity and indifference, a multiverse, as one might call it, and not a universe."
  11. ^ Milgram, Paul; H. Takemura; A. Utsumi; F. Kishino. Augmented Reality: A class of displays on the reality-virtuality continuum (PDF). Proceedings of Telemanipulator and Telepresence Technologies: 2351–34. 1994 [2007-03-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