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
瑟是古代中國的一種撥弦樂器。外形為中空的長方體,類似古琴、古箏而更為寬大,通常有四條架弦的岳和四個系弦的枘。弦的數量多為25根,弦下設柱用來調節音高。用雙手彈奏,一弦一音。瑟在周朝就已出現,於漢朝達到極盛,與竽一起在樂隊演奏中扮演重要地位。瑟曾對琴和箏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後又被改良過的箏所替代。東晉以後,瑟的形制失傳,基本上名存實亡。今人主要通過出土文物、陶俑、畫像石等來了解古瑟的特徵。
弦樂器 | |
---|---|
分類 | 板箱體撥弦樂器 |
起源 | 周朝 |
相關樂器 | |
古琴、古箏 |
上古瑟
編輯傳說和歷史
編輯後世傳說瑟的發明者是伏羲,最初有50根弦(一說45根弦),後來黃帝因素女彈奏的音樂極為悲傷,乃將其改為25根弦。[1][2]
甲骨文中未發現「瑟」字。[3]西周時,瑟已經出現且流行。[4]《詩經》、《儀禮》都提到在宴飲的場合鼓瑟。[5][6]考古發現的上古弦樂器中,瑟的數量最多,最早的一件出自湖北當陽曹家崗5號春秋楚墓,絕大部分出自戰國楚墓。[7][4]漢朝是瑟發展的極盛期,與竽一起成為樂府相和歌演奏的核心,取代了鐘、磬在樂隊中的地位。[8]
形制和定弦
編輯出土的東周至漢朝古瑟的典型形制為四岳四枘、25弦。整體為木製的中空長方體,面板略呈拱形,底板平直。以演奏者的右手端為首,左手端為尾。面板首尾有四條細長硬木,稱為「岳」。首岳一條,橫貫全瑟,右邊有25個小孔。尾岳三條較短,參差排列,上下兩條略靠內,左邊各有9個小孔,中間一條略靠外,左邊有7個小孔。尾岳左側豎立四個「枘」,同樣上下兩個略靠內,中間兩個略靠外。底板首尾各有一個孔洞,稱為「越」,有出音孔的效果。[7][9]表面髹漆,或素髹或描彩,尾部或有雕飾。[10]
出土的上古瑟的發展趨勢是從長、窄、高變為短、寬、低。四岳始終為首一尾三不變。枘原先有二至五個不等,後來通行四個。弦數從19弦到26弦不等,以25弦最為常見,時代跨度也最長,成為常制。[11]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具瑟完整保留了弦、柱和羅綺帶。弦從首越穿入瑟內,從首端小孔穿出至瑟面,跨過首岳、尾岳,從尾端小孔穿回瑟內,再從尾越拉出,翻回瑟面,分四股系在四個枘上。隱間(首岳、尾岳之間)弦下擺放「人」字形瑟柱,用來控制有效弦長,校準音高。上尾岳、下尾岳對應弦的柱後段有羅琦帶,穿插纏繞,將弦一一隔開,可能起弱音器的效果。[12]
這具瑟的柱位表明,瑟的25根弦根據上、中、下岳分為三組,中組音區最低,上下兩組音區較高。對於具體的定弦格局,李純一認為是五聲音階,孫克仁認為中組為角徵羽宮音階,另外兩組分別為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移柱來轉調。[13][14]
演奏方式
編輯瑟一弦一音,只彈散音,這一點與琴不同[a]。從陶俑、畫像石等可見,瑟的演奏手法是左右手同時彈奏。[15][16]
上古瑟流行的時代,人們一般席地跪坐,彈奏瑟時平置於面前地上,或將瑟首置於膝上,瑟尾垂地。前一種方式容易阻塞發音孔,後一種方式則較為沉重且容易搖晃。[17]戰國楚墓出土瑟時常伴有瑟座(或稱瑟枕),長度約等於瑟寬,高10-15厘米,頂部保持平直的素面,可以置於瑟首下方,起支撐作用,以便於演奏。具體形制多樣,有的形似屏風,有的形似俎案,有的作動物的樣貌。[18]楚墓的隨葬品清單中,此類器物寫作「桊」[b];在海昏侯墓出土的瑟座上,此類器物寫作「禁」。[19]
-
透雕彩繪座屏式瑟座,荊州望山一號墓出土
-
透雕彩繪座屏式瑟座,荊州天星觀二號墓出土
-
木虎形瑟座,荊門包山二號墓出土
對琴箏的影響
編輯瑟是中國上古時期最繁複、精良的撥弦樂器,對琴、箏的發展影響頗深。[21]兩漢時期,琴由半箱式轉變為全箱式,尾部開越,拴弦的枘從下方改至上方,這些都借鑑了瑟的特徵。[22]箏的形制也參照瑟發生過重大變革,從翹首垂尾轉變全身平直,器身逐漸加寬,弦數增多。[21][23]
後世瑟
編輯東晉以後,瑟的形制失傳,在樂隊中的地位被同類型的箏所取代。後世瑟的形制反過來參考箏,首尾各只有一條岳,沒有四枘,尾部常作斜坡狀。定弦從三組變為兩組,中間一弦不彈,上下各為一組十二律,難以實際演奏(或變為五組五聲音階)。此後的瑟總體上成為擺設,僅偶爾用於禮儀性的場合。[24][25][26][27][28]
元朝熊朋來,明朝朱載堉等,清朝胡世安等,民初楊宗稷等都為瑟撰寫理論著作或樂譜,嘗試復興瑟和瑟樂。[29]20世紀30年代,鄭覲文創立的大同樂會曾對瑟加以改革,如將單柱(一弦一柱)改為連柱(七八弦一柱),製作出50弦的庖犧瑟和100弦的大瑟。當代人根據楚墓出土古瑟實物,加以仿製,進而彈奏,如丁承運、傅麗娜曾多次舉辦以古琴、古瑟合奏古曲的演唱會。[30][31]
外部連結
編輯注釋
編輯來源
編輯- ^ 史記·封禪書.
- ^ 風俗通義·卷六.
- ^ 蕭亢達 1991,第90頁.
- ^ 4.0 4.1 王子初 2003,第247至248頁.
- ^ 詩·鹿鳴.
- ^ 儀禮·鄉飲酒禮.
- ^ 7.0 7.1 李純一 1996,第425頁.
- ^ 馮潔軒 1999,第20至22頁.
- ^ 馮潔軒 2006,第229至230頁.
- ^ 李純一 1996,第441頁.
- ^ 李純一 1996,第439至441頁.
- ^ 李純一 1996,第434至437、441頁.
- ^ 李純一 1996,第445頁.
- ^ 孫克仁 2017,第128-134頁.
- ^ 蕭亢達 1991,第104頁.
- ^ 付麗娜 2015,第106至107頁.
- ^ 范常喜 2016,第63至64頁.
- ^ 范常喜 2016,第56至59頁.
- ^ 19.0 19.1 范常喜 2016,第67至68頁.
- ^ 李家浩 2021,第135頁.
- ^ 21.0 21.1 馮潔軒 2006,第340頁.
- ^ 丁承運 2013,第55頁.
- ^ 付麗娜 2015,第105至106頁.
- ^ 馮潔軒 1999,第24頁.
- ^ 馮潔軒 2006,第342頁.
- ^ 付麗娜 2015,第106頁.
- ^ 劉曉 2013,第202頁.
- ^ 吳修文 2014,第152頁.
- ^ 吳修文 2014,第145頁.
- ^ 中國樂器圖鑑 1992,第199頁.
- ^ 李纓 2020,第218頁.
參考文獻
編輯- 詩·小雅·鹿鳴之什·鹿鳴 .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 儀禮·鄉飲酒禮 .
工四人,二瑟,瑟先。相者二人……工入,升自西階。北面坐。相者東面坐,遂授瑟,乃降。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
- 司馬遷. 史記·封禪書 .
或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
- 應劭. 風俗通義·卷六 .
謹按《世本》:宓羲作瑟。長八尺一寸,四十五弦。《黃帝書》:泰帝使素女鼓瑟而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
- 蕭亢達. 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1. ISBN 7-5010-0579-6.
-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編). 中国乐器图鉴.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2. ISBN 7-5328-1100-X.
- 李純一. 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6. ISBN 7-5010-0838-8.
- 馮潔軒. 中国古代音乐史. 喬建中 (編). 中国音乐. 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9: 1-57. ISBN 7-5039-1830-6.
- 王子初. 中国音乐考古学.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ISBN 7-5334-3553-2.
- 馮潔軒. 金石回响 冯洁轩音乐学术论文集.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06. ISBN 7-80692-236-9.
- 劉曉. 瑟演变初探. 南方文物. 2013, (02): 201-204. ISSN 1004-6275. doi:10.3969/j.issn.1004-6275.2013.02.037.
- 丁承運. 汉代琴制革故鼎新考——出土乐俑鉴证的沧桑巨变. 紫禁城. 2013, (10): 46-59 [202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0).
- 吳修文. 现存瑟谱调弦考.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14, (02): 145-152. ISSN 1008-9667. doi:10.3969/j.issn.1008-9667.2014.02.030.
- 付麗娜. 论古瑟对琴、筝乐器发展之影响.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15, (01): 101-107. ISSN 1003-7721.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4.04.012.
- 范常喜. 楚墓出土瑟座用途与名称重探.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編). 出土文献研究 第15辑. 上海: 中西書局. 2016: 56-72. ISBN 978-7-5475-1090-2.
- 孫克仁. 先秦乐律考拾. 上海: 中西書局. 2017. ISBN 978-7547511978.
- 李纓. 琴学正声与文人本色. 侯楠 (編). 七弦风华 当代中国古琴名家访谈录. 貴陽: 孔學堂書局. 2020: 212-218. ISBN 978-7-80770-233-7.
- 李家浩. 关于楚墓遣策所记瑟的附属物“桊”及其有关问题. 江漢考古. 2021, (4): 134-138 [2024-01-10]. ISSN 1001-0327. CNKI JHKG202104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