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南遷之議

甲申南遷之議或稱南遷之議,是指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中國農曆甲申年的一次南遷國都的歷史事件。崇禎末年春,李自成已破宣大,京城危急,廷臣有南遷之議。崇禎帝欲遷都南京,但遭諸大臣反對[參1],使南遷計劃不能實施[參2]。最終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崇禎帝自縊殉國。

背景

編輯

崇禎帝在位期間的大明王朝可謂是內憂外患,內有流寇到處猖獗,關外滿洲虎視中原,作為明朝的首都北京已處於風雨飄搖的境地。而崇禎帝本人面對這種局面唯一的辦法那就是放棄危在旦夕的北京,到南京建立臨時中央。崇禎帝曾召見主張「南遷圖存」的左中允李明睿說:「朕有此志久矣,無人贊勷,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朕志決矣。諸臣不從,奈何?爾且密之。」[參3]。崇禎帝意思是先把首都從北京遷到南京,讓皇統南移江南,再徐圖恢復中原和關外故地,其實這在當時局勢糜爛的情況下實在不失為上策,崇禎帝若能果斷實施,還可以為明朝延長國祚。但是當時的朝中輿論使他不敢公開提出南遷。崇禎帝想要南遷的想法三次,然而全被攪黃了。

過程

編輯

第一次

編輯

早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的四月份之前,崇禎帝感覺到北方面對內外壓力可能守不住,於是就有遷都的念頭[參4]。但是這個風聲被懿安皇后知道了,報告給了周后[參5],而周后馬上給崇禎說此事,崇禎聽到這個消息後只能作罷,遷都的想法只能暫時擱置下來。

第二次

編輯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眼看北方戰局局勢一步步惡化,朝中有的大臣終於提出南遷避禍的議程。當時的左中允李明睿、總憲李邦華、原九江軍府總督呂大器私下被崇禎帝在德正殿召見[註1],當崇禎皇帝問到今後的策略時,李明睿的回答相當坦率,甚至在提到北方失利時也無所顧忌。他直言不諱的說,農民軍已經逼臨京城,朝廷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參7],唯一明智的選擇就是遷都南京。崇禎帝聽到後大吃一驚,對李明睿說:「此事重,未可易言。」[參8]既而指天問道:「上天未知如何?」[參9]李明睿略加思索,便試圖就天命問題勸說崇禎帝[註2]

崇禎帝很可能為維護君主意志,而對這段涉及其道義責任的議論大發雷霆,但此次他並未將其視為臣下對自己的責難,反在確認四周無人偷聽後問道而崇禎帝給他的答覆是:「此事我已久欲行,因無人贊襄,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此事重大,爾且密之,切不可輕泄,泄則罪坐汝。」[參11][參12]崇禎帝明確表示了自己的立場,又詢問南遷的具體步驟。李明睿提出最佳路線是取道山東,裝作到文王與孔子廟朝聖。一旦到了曲阜,御駕便可快馬加鞭南下,20天內即可趕到比較安全的淮安地界。那時——李明睿向崇禎皇帝保證——舉國上下必群情振奮。因為崇禎帝一旦出現在京城之外,國之龍虎必起而響應,陛下遂可握天下於股掌之中。但是李明睿又斗膽警告說,如果崇禎帝仍在京城廝守尊位,則明朝必亡。崇禎帝頗為其言所動,簡短答道:知道了。遂令三人退下。自己返回後宮[參13]

當晚,崇禎皇帝又召李明睿進宮參加另一次秘密會議,並於會後將這位翰林學士單獨留下,向他提出了一連串問題。中途接應部隊的安排,統領人員,中途在駐紮地點,李明睿打算先秘密派遣將領至濟寧部署接應部隊,並在比較安全的濟寧、淮安兩地安排駐地。崇禎帝又問接應部隊從哪裡調集,李明睿承認,所有明軍主力不是用於鎮守關口,抵禦義軍,就是在邊地抗擊清軍。京城關門兵也不能全部抽出,因為必須留下部分軍隊護衛留守北京的官員。所以只能暗中派遣一些朝中官員從京畿八府徵募新兵[參14]

從這裡可以看出崇禎帝是想要南遷,因為江南形勢和條件比久經戰亂的北方要好,而且在當時的江北各地尚有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左良玉高傑五位總兵駐守,顯然比北京安全。而舉朝大臣竟然沒有一個人給崇禎台階下,不支持崇禎南遷的想法。

第三次

編輯

一直到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份,李自成在此時已經攻陷山西,距離崇禎帝煤山殉國只有一月左右,左都御史李邦華和左中允李明睿再次上疏請「太子監國南都」和主張「皇上自然守社稷」[參15],崇禎帝看了李邦華的奏疏之後表示「得疏意動,繞殿行,且讀且嘆,將行其言」[參16],然後對南遷議案在朝堂上充分討論,以給事中光時亨為代表的多數廷臣持反對態度,「給事中光時亨以倡泄密糾之」,光時亨指責「李明睿南遷為邪說。」、「不殺明睿,不足以安人心!」[參17],但是他受到了崇禎帝的訓斥[參18]。就這樣大臣遂不敢議論南遷之事。而在輿論脅迫下的崇禎皇帝只得堅守北京,直至煤山自縊。

在崇禎帝面前振振有詞阻撓南遷計劃的光時亨在城破後,率先投降了李自成。而倡議南遷的李邦華在城破之後殉國了。

評價

編輯

崇禎帝面對內憂外患,南遷之議提上日程並且歷時兩個月之久[參19],但最終未付諸行動,究其原因崇禎本人負有很大責任,他的猶疑態度和剛愎自用斷送了南遷計劃,最終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滅亡[參20]

崇禎帝殉國後,明朝的遺民們想起這件事無不惋惜。在計六奇的《明季北略》的《附記南遷得失》中寫道:「當自成踰秦入晉,勢已破竹,惟南遷一策,或可稍延歲月。」而對光時亨則痛恨不已「且先帝身殉社稷,假令時亨罵賊而死,雖不足以贖陷君之罪,尚可稍白始志之靡他,而竟躬先從賊,雖寸磔亦何以謝帝與地下乎?」

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建都》條云:「當李賊之圍京師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懸絕北,音塵不貫,一時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達,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

影響

編輯

美國漢學三傑之一的魏斐德在《洪業——清朝開國史》指出:崇禎帝拒絕了南遷的建議,既不遣太子去南京,他本人也不離京。這對後來滿清占領北京時的形勢產生了深遠影響。滿清比較完整地接管了明朝的中央政府,遂擁有了他們頗為缺乏的東西,由此接收了明朝幾乎全部漢族官吏,依靠他們接管天下並最後征服南方。崇禎帝的決定還導致諸多皇室宗親之繼承權利的曖昧不定,以致派系傾軋削弱了南明政權。此外,復明陣營也因之少了一批立志恢復失地,渴望對清朝發動反攻以便光復家園的北方人。崇禎帝這一自我犧牲的決定,就這樣最終毀滅了後來復明志士堅守南方的許多希望[參21]

注釋

編輯

    註:

  1. ^ 對此次密談描述最詳細的是《明季遺聞》和《明季北略》,兩書記載基本相同,而以前者為詳。鄒漪是吳偉業的門生,而吳偉業又是李明睿的好朋友,所以鄒漪的描述多有褒詞。不過,李明睿是力主崇禎帝遷都南京的主要人物,這看來是不成問題的[參6]。比較公允的描述,還可見戴笠、吳殳:《懷陵流寇始終錄》,第79頁;錢甹只:《甲申傳信錄》,第63頁也提及此事。
  2. ^ 李明睿勸說崇禎帝:「惟命不於常,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天命微密,全在人事,人定勝天。皇上此舉,正合天心,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知幾其神,況事勢已至此極。詎可輕忽因循,一不速決,異日有噬臍之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上可內斷之聖心,外度之時勢,不可一刻遲延者也!」[參10]

參考文獻

編輯

    參:

  1. ^ 《明史·莊烈帝紀》:崇禎十七年二月丁亥,「命廷臣上戰守事宜。左都御史李邦華、右庶子李明睿請南遷及太子撫軍江南,皆不許。」
  2. ^ 周啟志,《崇禎末年「南遷之議」評析》,《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2 , 20 (2) :84-85。
  3. ^ 《平寇志》卷二
  4. ^ 李清,《三垣筆記》:「上以邊寇交熾,與周輔延儒議南遷,命無泄。」
  5. ^ 李清,《三垣筆記》:「此周延儒誤皇叔也!宗廟陵寢在此,遷安往?」
  6. ^ 鄒漪:《明季遺聞》,第18—20頁;計六奇:《明季北略》,第393—394頁。
  7. ^ [清]計六奇,《明季北略·二十》:「臣自蒙召以來,探聽賊信頗惡,今且近逼畿甸,此誠危急存亡之秋,只有南遷一策,可緩目前之急。」。
  8. ^ 計六奇:《明季北略》,第393頁。
  9. ^ 鄒漪:《明季遺聞》第一卷,第18頁。
  10. ^ 鄒漪:《明季遺聞》第一卷,第18頁。
  11. ^ (清)鄒漪,《明季遺聞·卷一北都》
  12. ^ 計六奇:《明季北略》,第393頁。
  13. ^ 鄒漪:《明季遺聞》,第19—20頁。
  14. ^ 鄒漪:《明季遺聞》,第20頁。
  15. ^ 《皇明李忠文先生集》卷六
  16. ^ 《明史·列傳第一百五十三》
  17. ^ 蔣德璟:《愨書》卷十二》
  18. ^ 《清史編年 第一卷 順朝》:「阻朕南遷,本應處斬,姑饒這遭。」
  19. ^ 談遷《國榷》:「命府部大臣各條戰守事宜。上候於文華殿,各札入。左都御史李邦華、少詹事項煜、右庶子李明睿各言南遷及東宮監撫南京,上驟覽之,怒甚。曰:『諸臣所言者謂何』。稍間,色漸平。亦以寇氛日劇,言或可采也。而竟中寢。」
  20. ^ 高小娥,《試論1644年南遷之議》,《史志學刊》 , 2008 (4) :19-20。
  21. ^ 魏斐德. 《洪业——清朝开国史》第四章第二节. 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17-02-01: 153—154. ISBN 9787513323802.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