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屯隧道群

白沙屯隧道群是位於臺灣苗栗縣後龍鎮的3座單線鐵路連續隧道,屬於海線鐵路龍港車站白沙屯車站區間,分別於1920年及1921年完工[2]、1922年通車營運,並於1973年配合臺灣鐵路局改良行車效益另闢新路線後停用廢棄[5],2009年起由苗栗縣政府將隧道整理成自行車道,並於2015年公告指定為苗栗縣歷史建築,命名後龍過港隧道[6]

白沙屯隧道群
(後龍過港隧道)
第一白沙屯隧道(北口)
概覽
正式名稱第一白沙屯隧道、第二白沙屯隧道、第三白沙屯隧道(1922–1973)[1]
別稱白沙屯一號隧道、白沙屯二號隧道、白沙屯三號隧道、好望角隧道群、過港一號隧道、過港二號隧道、過港三號隧道
地點 臺灣苗栗縣後龍鎮
座標24°35′50″N 120°43′26″E / 24.597278°N 120.723851°E / 24.597278; 120.723851
系統臺灣鐵路管理局
鐵路線海線鐵路
起點龍港車站
終點白沙屯車站
營運數據
動工於1902年4月15日
貫通於1921年(第一、第二隧道)[2]
1920年(第三隧道)[3]
啟用於1922年10月11日
關閉於1973年
業主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22–1945)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45–2023)
施工單位鹿島組[3]
營運單位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22–1945)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45–1973)
通行類別鐵路(1922–1973)
自行車(2011–)
技術數據
軌道數目單線鐵路
軌距1,067毫米(3英尺6英寸)
電氣化方式非電氣化
坡度3.3‰及9.1‰[1]
後龍過港隧道
第一白沙屯隧道、第二白沙屯隧道、第三白沙屯隧道[1]
好望角隧道群
隧道內部
位置 臺灣苗栗縣後龍鎮
材料上部紅磚拱、下部混凝土側壁[2][3]
建成時間1920年、1921年
官方名稱後龍過港隧道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產業
詳細登錄資料
白沙屯隧道群(後龍過港隧道)
(往龍港、基隆)
第一白沙屯隧道[1][4] 295m
第二白沙屯隧道[1][4] 162m
第三白沙屯隧道[1][4] 56m
(往白沙屯、高雄)

歷史

編輯

日本時代

編輯

1919年8月1日起,海線鐵路開工,由南北兩端的王田(今成功車站西側)及中港(今竹南車站)向中間推進興建[7][註 1],其中公司藔(今龍港站)至白沙屯站間行經過港地區的路段,東為丘陵、西鄰海岸沙丘,如果鐵路沿海岸興建,容易受冬季東北季風颳起的海沙侵襲,掩蓋路基,有行車安全疑慮,所以將鐵路定線於丘陵側,並開挖隧道通過[2]

此處丘陵段原本只打算開鑿1座100.4公尺的短隧道,後來又重新定線,決定挖掘3座隧道,分別命名為第一白沙屯隧道(295m)、第二白沙屯隧道(162m)、第三白沙屯隧道(56m)[1][2][3],其中第三白沙屯隧道先於1920年完工,另2座山洞隨後於隔(1921)年竣工。在隧道施工期間,發現土壤滿是貝殼化石,因此,日本政府將其命名為「過港貝化石層」,並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設立過港貝化石層石碑,明令不得濫墾濫伐。

1922年10月11日,白沙屯隧道群隨著海線鐵路全線通車而啟用[9]

民國時期

編輯
  • 1971年8月14日,由於龍港站白沙屯站間路線坡陡、彎急、隧道多、淨空小、運轉時間長等因素,為改善行車效能,臺灣鐵路局於此日完成基隆起點148.8km至149.6km間(即隧道前後路段)改線的路基工程,預定將鐵路西遷,藉以緩和坡度、加大彎道半徑[10]
  • 1973年12月,新線鋪軌竣工,同時將白沙屯北號誌站由原基隆起點151km附近往北延伸到新線(基隆起點149km附近)[5]。自此,白沙屯隧道群停用廢棄,鋼軌枕木陸續拆除,之後漸漸成為當地農民休憩與倉儲處所[2]
  • 2009年~2011年,苗栗縣政府補助後龍鎮公所,將廢棄的舊隧道整建為鐵路懷舊步道與自行車道[11]
  • 2015年11月20日,苗栗縣政府公告舊隧道群登錄為歷史建築,取名「後龍過港隧道」[6][12]
  • 2017年,苗栗縣後龍鎮公所向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爭取經費,於舊隧道內增設LED燈光及音樂演出[13],目前3座舊隧道已成為苗栗縣旅遊景點之一。

構造設計

編輯

白沙屯3座隧道(後龍過港隧道)為單線鐵路隧道,洞口與內部下半部襯砌為混凝土結構,上半部圓拱則使用紅磚砌築,各個隧道口的造型都不相同,以順應此處不穩的地層,其中第一白沙屯隧道南口更因怕海風夾帶砂土造成行車困擾,由洞口下半部往外延伸約20公尺,像是伸出雙臂一般。

本隧道因地形因素,第一隧道由北而南為3.3‰上坡,第二及第三隧道為9.1‰下坡[1];第一及第二隧道內為半徑402公尺彎道,因此行車效率不佳,且1970年代隧道外側(西側)的海岸已衍生出海埔地,所以臺鐵局為增進行車效能,於1971年~1973年著手改線工程,將鐵路西移,因此舊隧道於1973年底停用廢棄。

周邊

編輯
  • 半天寮休閒文化園區-好望角
  • 後龍清海宮

相關條目

編輯

註解

編輯
  1. ^ 中央研究院有《臺灣日日新報》數位典藏資料。不過,但不可能得到個別且固定URL。因此,請在網站內直接查看[8]

引用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臺灣鐵路管理局,《臺灣鐵路路線圖(西線)》,1965年5月(繁體中文)
  2. ^ 2.0 2.1 2.2 2.3 2.4 2.5 鄧志忠,〈海線隧道走透透〉,《鐵道情報》105期,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1998年11-12月號,頁20~28(繁體中文)
  3. ^ 3.0 3.1 3.2 3.3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第22年報(大正九年度)》. 臺北: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21年12月30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頁59、60 [2021年3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1月21日) (日語). 
  4. ^ 4.0 4.1 4.2 文化資產名稱為「後龍過港隧道」。
  5. ^ 5.0 5.1 中華民國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華民國63年《交通年鑑》,頁152~153、照片,臺北市,1975年7月(繁體中文)
  6. ^ 6.0 6.1 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後龍過港隧道〉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7. ^ 〈海岸線の概況〉,《臺灣日日新報》,1922年10月10日海岸線開通紀念號4版(日語)
  8. ^ 臺灣日日新報 「關鍵詞查詢」. 中央研究院 (中文(臺灣)). [失效連結]
  9. ^ 〈龍港車站〉,《臺灣驛站之旅》網站. 2020年.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2). (繁體中文)
  10. ^ 中華民國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華民國62年《交通年鑑》,頁162,臺北市,1974年10月(繁體中文)
  11. ^ 蘇木春,〈後龍過港貝化石層石碑 恐遭土埋〉,《聯合報》,2013年10月14日B1版(繁體中文)
  12. ^ 彭健禮. 〈半天寮舊海線隧道 可望登錄歷史建築〉. 《自由時報》. 2015-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4) (中文(臺灣)). 
  13. ^ 范榮達,〈500親子拿網提桶 後龍石滬捕魚〉,《聯合報》,2017年9月18日B2版(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