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 (1987年電視劇)

中国1987年电视剧

紅樓夢》是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拍攝的電視劇,1984年9月開始拍攝,1987年在中國中央電視台全國首播。該劇根據紅學周汝昌等人的意見,沒有按照清代以來通行的程高本後四十回的情節拍攝,對結尾部分作了重大改動。

紅樓夢
海報
海報
類型古裝、名著改編
原作曹雪芹
編劇蔣和森、劉耕路周雷周嶺
導演王扶林
主演歐陽奮強陳曉旭張莉
東方聞櫻郭霄珍鄧婕
配音吳珊(配音導演)
製作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普通話
字幕中文
集數36集
主題曲《枉凝眉》(陳力演唱)
作曲王立平
製作
製作人戴臨風
製作公司
發行許可(央)劇審字(2006)第026號[1]
播出資訊
首播頻道中國中央電視台
亞洲電視本港台
播出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香港
播出日期1987年5月2日—
外部連結
IMDb 介紹

該劇由多位文藝界泰斗如啟功沈從文王崑崙等人擔任顧問,於中國大陸各地遴選演員,僅林黛玉一個角色就有三萬餘人參選,並專門花時間對演員進行培訓。其製作極為嚴謹,僅為不到一分鐘的撫琴鏡頭就專門為演員聘請古琴老師進行教學。且專門建造榮國府北京大觀園作為拍攝基地,並在黃山長江蘇州園林等名勝古蹟處取景。該劇的拍攝集中了當時大陸電視業界和紅學界的諸多力量,在大陸電視劇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本劇播出後即紅極一時,並多次重播,成為經典劇集。劇中的《枉凝眉》、《葬花吟》等歌曲也廣為傳唱。

拍攝過程

編輯
  • 1979年,導演王扶林提議將古典名著《紅樓夢》以電視劇的形式搬上熒幕,此想法得到了中央電視台紅學界的支持。
  • 1981年11月,中央電視台召開了關於《紅樓夢》拍攝成電視劇的專題會議,專門研究改編問題。
  • 1983年2月籌備組成立,5月編劇組成立,8月劇組顧問委員會成立,《紅樓夢》電視劇拍攝進入實質性階段。12月,劇本初稿正式確定。
  • 與此同時,劇組採取海選形式在全國各地選拔演員,引起熱烈反響,一百多個演員席位爭奪的異常激烈。
  • 1984年春夏期間,劇組在北京圓明園舉辦了兩期紅樓夢劇組演員學習班,主要學習內容為研究原著,分析角色,亦學習琴棋書畫,增強藝術修養。通過學習,才慢慢確定了最終的演員人選。同時,劇組為了拍攝的需要,按照原著的描述,在北京市宣武區建立了大觀園,即現在的北京大觀園;出於北京用地緊張的考慮,劇組另外在河北正定縣建造了寧國府榮國府寧榮街等景址,如今都成為旅遊風景區。同年2月9日,開始試拍。
  • 1984年9月10日,本劇在安徽黃山正式開機,錄下了第一組鏡頭,1987年上半年完成拍攝,總投資為680萬人民幣[2]。整個拍攝過程歷時三年之久,劇組先後走遍全國10個省市的41個地區的219個景點,拍攝鏡頭近萬個。[3]
  • 總製片人任大惠透露,本劇片酬最高的是他和導演王扶林,每集70元人民幣。歐陽奮強陳曉旭張莉鄧婕四位主演為每集60元人民幣,其他演員則分別是每集50元、40元、30元、20元不等。[4]

外景地

編輯
電視劇外景地不完全列表

劇本

編輯

本劇劇本由劉耕路周雷周嶺三位編劇根據紅學家周汝昌的意見進行編寫。由於通行程高本後40回作者爭議極大,部分人認為仍是曹雪芹著高鶚整理,部分人認為是高鶚自續,部分人認為是無名氏續高鶚整理,而本劇重要顧問周汝昌認為《紅樓夢》總共應該只有108回,因此,本劇的總體原則為「忠於原著」(指被學界普遍認定為曹雪芹所著的前八十回),而對80回以後的情節,則採取「重視續作」的原則,通行的程高本後40回中他們認為凡與前80回相契合處就採用,而他們認為與前80回相悖謬處則被摒棄。他們自稱其改寫主要是根據前八十回的伏線,根據脂硯齋的提示,參考通行的程高本後40回和紅學家多年來的研究成果,採用電視劇本的形式合理構想80回以後的故事。不過限於20世紀80年代電視劇拍攝的局限,原著中的不少內容被略過,比如「賈寶玉夢遊太虛境」等都沒有在電視劇上反映出來。

劇本於1983年3月6日起稿,當年底完成初稿,1984年3月完成二稿,直到1986年1月才最終定稿,歷時兩年零二個月。在此期間,周汝昌、吳世昌、朱家溍、楊乃濟、阮若琳、王立平、戴臨風、導演王扶林等人都提出了許多建議和意見。全劇本最終由周嶺統一修改並定稿。

電視劇劇本列表
目錄 作者 目錄 作者
片頭 第十五集 探春理家 周雷
序集 劉耕路 第十六集 怡紅夜宴 周雷
第一集 黛玉進府 劉耕路 第十四集 晴雯補裘 周雷
第二集 金玉初識 劉耕路 第十七集 三姐飲劍 周雷
第三集 淫喪天香樓 周嶺 第十八集 二姐吞金 周雷
第四集 協理寧國府 劉耕路 第十九集 抄檢大觀園 周雷
第五集 元妃省親 劉耕路 第二十集 寶玉探晴雯 劉耕路
第六集 寶玉參禪 劉耕路 第二十一集 諸芳流散 周嶺
第七集 姑嫂染恙 劉耕路 第二十二集 誤竊通靈 周嶺
第八集 黛玉葬花 劉耕路 第二十三集 探春遠嫁 周嶺
第九集 寶玉受笞 劉耕路 第二十四集 黛玉之死 周嶺
第十集 二進榮國府 劉耕路 第二十五集 賈府抄沒 周嶺
第十一集 鳳姐潑醋 劉耕路 第二十六集 獄廟相逢 周嶺
第十二集 鴛鴦抗婚 周雷 第二十七集 懸崖撒手 周嶺
第十三集 踏雪尋梅 周雷

分集列表

編輯

紅樓夢顧問

編輯

主任委員

編輯

副主任委員

編輯
  • 王朝聞(1909-2004),美學家、文藝評論家、雕塑家。《紅樓夢》研究方面有《論鳳姐》一書行世。

顧問

編輯
  • 朱家溍(1914-2003)文物專家、明清史及戲曲研究專家,九三學社文教委員會委員。
  • 成蔭(1917-1984)編劇、導演。時為北京電影學院院長。
  • 林辰夫(1924-2006),編劇。首任中國視協電視劇戲曲藝術研究委員會會長。
  • 阮若琳(1929-2010),時為中央電視台副台長、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首任中國視協兒童電視藝術研究會會長。
  • 沈從文(1902-1988),著名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作品有《邊城》、《中國服飾史》等。紅樓夢服飾考證,多出其手。
  • 啟功(1912-2005)書畫家和文物鑑定家。 九三學社中央顧問。
  • 吳世昌(1908-1986),文學史研究家,《紅樓夢》研究家。
  • 吳冷西(1919-2002)時為廣播電視部部長、黨組書記。
  • 周揚(1908-1989),文藝理論家、文學翻譯家、文藝活動家。中科院院士。時任中國文聯主席、黨組書記,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 周汝昌(1918-2012),著名紅學家、書法家。
  • 楊乃濟(1934-),著名旅遊學家,北京大觀園的設計者。
  • 楊憲益(1914-2009)著名翻譯家。曾與夫人戴乃迭英國人)合作翻譯中國古典小說全本《紅樓夢》,由於譯文準確生動,在國外獲得好評,並有廣泛影響。
  • 趙尋(1920-2010),戲劇評論家。
  • 鍾惦棐(1919-1987),影視評論家。小說家阿城之父。
  • 曹禺(1910-1996),中國當代著名劇作家。《雷雨》、《日出》作者。
  • 蔣和森(1928-1996),紅學家。
  • 戴臨風(1920-2009),紅樓夢監製、時為中央電視台副台長。

演員表

編輯
 
寶黛共讀西廂

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演員角色151人、演員154人(其中3人與他人共飾一角)。截止2017年,已有9人去世:賈母扮演者李婷(1921年-1994年)、賈瑞扮演者馬廣儒(1962年-1995年)、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1965年-2007年)、林如海扮演者鄭乾龍(1943—2007)、小板兒扮演者李玥(1979-2008)、封氏扮演者陳祖榮(1942-2009)、焦大扮演者孔芮(1923-2014)、趙嬤嬤扮演者金雅琴(1925-2016)、賈赦扮演者李頡(1925-2016)、倪二扮演者馬增壽(1940-2017)。

寶玉與金陵十二釵

編輯

榮國府眾人

編輯

寧國府眾人

編輯

薛家

編輯

其他

編輯

相關軼事

編輯

本劇演員的大海選是一次真正意義上面對民間的選拔,其中有戲曲演員、幹事、接線員、售貨員、皮鞋廠工人、中學生等。持續三年的劇組工作、生活,讓這一批演員深深地被《紅樓夢》所影響——妙玉扮演者姬培傑改名姬玉晴雯扮演者張靜林改名安雯鴛鴦扮演者鄭錚則說:「鴛鴦對我的影響是絕對的,影響了至少十年」。

雖說本劇的熱播讓許多原本是普通人的新演員有了一個較高的起點,但除了鄧婕袁玫閻青金莉莉等少數演員,多數人在後來的演藝道路上表現平平,或不甚成功。一是角色被定型的原因,如陳曉旭歐陽奮強雖然表演很成功,但都難以擺脫劇中角色的影子,之後一個下海經商,一個轉行做導演;二是導演王扶林帶有濃厚理想主義的選才方式,為了追求演員扮相高度契合原著小說,多數演員的外表宜古不宜今,此後的戲路受到很大制約。

拍完《紅樓夢》後出國的有:薛寶釵扮演者張莉賈元春扮演者成梅、秦可卿扮演者張蕾、尤二姐扮演者張明明、紫鵑扮演者徐麗霞、嬌杏扮演者張麗玲等。

轉行經商的有: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賈迎春扮演者牟一、賈惜春扮演者胡澤紅薛蟠扮演者陳洪海等。

繼續留在演藝圈的有:賈寶玉扮演者歐陽奮強賈迎春扮演者金莉莉賈探春扮演者東方聞櫻王熙鳳扮演者鄧婕賈璉扮演者高宏亮、平兒扮演者沈琳、襲人扮演者袁玫晴雯扮演者張靜林香菱扮演者陳劍月、鴛鴦扮演者鄭錚妙玉扮演者姬培傑賈蓉扮演奢楊俊勇賈薔扮演者羅立平、賈芸扮演者吳曉東尤三姐扮演者周月、柳湘蓮扮演者侯長榮、秋桐扮演者沈璐、寶蟾扮演者閻青等。

返鄉回到地方劇團的有:史湘雲扮演者郭霄珍小紅扮演者劉繼紅等。

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賈瑞扮演者馬廣儒的人生境遇則真有些印證了人生如戲,尤其是後者,出演賈寶玉未成,入戲太深,之後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異常坎坷,角色落選、愛情失意、父親去世。1995年,年僅32歲的馬廣儒酗酒而死,只留下一部《紅樓夢》和一支洞簫。而王熙鳳的有力候選樂韻為了香港演員羅烈而辭演,後因感情不順,在香港跳樓自殺,年僅29歲。

對於這些,鄭錚有感:「對好多人來說,那紅樓老在心口上,太疼了」。[5]

職員表

編輯

參演職員共163人,其中參加演出和配音的共21人。 標註「已故」為2010年統計

  • 編劇:劉耕路周雷周嶺
  • 監製:戴臨風
  • 副監製:胡文彬
  • 總製片人:任大惠
  • 製片人:王扶林
  • 民俗指導:鄧雲鄉
  • 表演教師:李頡、李婷
  • 導演:王扶林
  • 副導演:馬加奇、孫桂珍
  • 導演助理:顧鳳莉、潘欣欣
  • 總攝像:李耀宗
  • 攝像:李雲軍、趙建軍、周志泉
  • 攝像助理:霍康力、宋亮、許富強、祖克勤
  • 美術監製:劉寶俊
  • 美術設計:風雷、郭大有、劉寶俊、馬強、馬月芳(已故)
  • 美術助理:白波、陳欣、鄂建林、龔巍、桂笑莽、韓春啟、洪彥松、李瑞泉、劉震州、史建全、孫寶池、王洪躍、嚴世善、楊柱、余傳生、周一莎
  • 總剪輯:付正義
  • 剪輯:江兆建、田韶春
  • 錄象:范青、何新河、梁福泰、梁平基、王鳳蘭、肖月桂、徐國慶、張平
  • 服裝設計:史延芹
  • 服裝:鮑來福、蔣金銳、林立鸞、呂自敏、馬桂英、戚杰、沈為、孫美玲、王小芬、殷新英、張宏義、張偉燕
  • 化妝設計:王希鍾、顏碧君、楊樹雲
  • 化妝:蔡玉蓮、杜曼芹、胡焰、蘭嵐、樂月娟、勵敏、梁青梅、劉芳、劉麗慧、馬延芹、歐陽新霞、任一功、楊丹丹、鄭希琳
  • 燈光設計:高金卓、李榮惠、張海山
  • 燈光:高秋林、蔣躍林、唐四清、田廣志、田士合、辛向陽、張蘇、趙志強
  • 道具:勛身、白雨玲、邊英凱(已故)、高伯龍、郭華生、洪吉坤、焦美琪、李愛華、勵珊、劉伯元、劉啟新、劉勇、滿四紀、任辨、尚克元、王殿印、王桂芳、徐奎俊、許靜、尤萬祿、鄭連彬
  • 裝置:霍洪斌、劉夢雄、張廷貴
  • 場記:車莉、李曼、邱佩寧、吳曉東、吳燕妮
  • 片頭題字:沈尹默
  • 字幕題寫:李純博
  • 旁白:張家聲
  • 作曲:王立平
  • 音樂編輯:郭融融
  • 指揮:趙寶昌
  • 獨唱:陳力
  • 錄音:孟健
  • 音樂錄音:胡小偉、吳承本
  • 劇務主任:王慧春
  • 劇務:段意平、侯時英、康少祥、李軍如、劉加平、劉興斌、柳甬華、羅立平、馬英、宋麗雲、王東風、徐奇、楊振武、葉振發、翟保勛、張寶珍、周振清、宗一召
  • 製片主任:蔡世富、韓淮、任大惠、鄭燕昌
  • 配音導演:吳珊
  • 配音錄音:劉紅、張偉
  • 配音擬音:桂斌
  • 配音合成:孟健
  • 配音技術指導:王躍、竺聆
  • 配音劇務:關秉宏

音樂

編輯

《紅樓夢》的音樂是由著名詞曲作家王立平創作而成。1984年,王立平向《紅樓夢》劇組自薦獲准,此後歷時四年,耗盡心力完成了《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紅豆曲》、《秋窗風雨夕》、《晴雯歌》、《聰明累》、《分骨肉》、《嘆香菱》、《題帕三絕》、《好了歌》13首歌曲,其中僅一首《葬花吟》就費時一年零九個月,用他自己的話形容「這是我投入感情最多、面臨壓力最大、遇到困難最多的一次創作」。

《序曲》以古箏開篇,用一段幽怨、婉轉的女聲獨唱,表達了一段催人淚下的嗟嘆情感,其後用弦樂的變調引出《紅樓夢》的主旋律;《引子》則秉承《序曲》的基調,給人以廣闊的遐想空間,演繹了金陵十二釵無可奈何的傷感;《枉凝眉》是最廣為流傳的一首,曲調纏綿動人,主題正是寶黛悲劇愛情。

歌曲的女聲原唱者是陳力,男聲原唱者是王潔實和葉茅。陳力原是一名普通的女工歌手,因其嗓音符合王立平對音樂的期待,故被選中。當時的陳力因丈夫意外過世,將自己的經歷、情感完全注入歌聲之中,唱出了滄桑淒感、動人魂魄的天籟悲音。[6]另,陳力在劇中客串了後廚「柳嫂子」一角,表現出色。

其它

編輯

導演王扶林在談及拍攝本劇的原因是20世紀80年代一份調查報告給他的觸動,該報告顯示國內某名牌大學的中文系學生,竟然沒看過一部中國的四大名著,這令他非常吃驚,從而萌發利用電視劇這一傳媒形式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榮譽

編輯
獲獎與提名
評獎名稱 獎項 獲得者 結果
第五屆中國電視金鷹獎 優秀連續劇 獲獎
最佳女配角 鄧婕 獲獎
第七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優秀連續劇-特等獎 獲獎
最佳女配角 鄧婕 獲獎

聚會

編輯

2003年12月6日,CCTV-3藝術人生》節目組錄製《藝術人生—紅樓夢再聚首》,導演王扶林、編劇周嶺、製片人戴臨風、主演歐陽奮強陳曉旭鄧婕東方聞櫻、其餘演員、幕後工作人員等共計70多位嘉賓到場回顧了本版電視劇拍攝前後的種種故事。在該節目上,一度消失很久的薛寶釵飾演者張莉和歌手陳力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另外,由於節目錄製人員的保密工作,嘉賓在節目前並不知曉其他人的到來,故在節目現場製造了不少驚喜。該節目於2004年1月9日在CCTV-3首次播出。[7]

12月7日,在節目錄製完畢後的第二天,眾人又重遊當年拍攝場景地大觀園,大家皆感慨萬分,回憶二十年前拍攝工作、生活中的一系列故事。[8]

2007年6月1日,紀念林黛玉飾演者陳曉旭(當年5月13日逝世)的追思會在北京大觀園舉行,歐陽奮強周嶺鄧婕張莉吳曉東、沙玉華等劇組主創人員到場哀悼。[9]

2012年9月26日、10月10日,北京電視台播出《影視風雲路》紅樓夢劇組再聚首[10]

2012年12月2日,北京衛視《大戲看北京》播出《紅樓夢》紅樓憶夢 情未了[11]

2012年12月30日、2013年1月6日,CCTV-4播出《中國文藝》紅樓不了情[12]

2017年3月15日、22日,天津衛視播出《群英會》紅樓夢中人。

2017年6月17日,由歐陽奮強策畫的《1987,我們的紅樓夢音樂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或闊別多年、或移居海外的百餘位演員皆蒞臨到場。[13]

2017年7月23日、30日,CCTV-8播出《劇說很好看》紅樓夢劇組。

2017年9月3日,石家莊市正定縣召開首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並舉辦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14]

2017年9月9日、16日,CCTV播出《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

評價

編輯

本劇在1987年剛剛播出時,就受到觀眾極大的歡迎,但也引起不小爭議。1987年6月20日至6月24日相關部門在北京舉行電視劇《紅樓夢》學術研討會,與會的專業人士對此劇既有肯定也有批評,認為改編成電視劇是一次可貴的嘗試,但仍有不少不足之處[15]。儘管本劇相比原著不完美,但依舊紅遍全國,到現在依然重播不斷,成為大陸影視劇經典劇作之一,劇中多名角色(如陳曉旭扮演的林黛玉鄧婕扮演的王熙鳳歐陽奮強扮演的賈寶玉)深入人心,喜愛者甚多。據電視劇發行商北京華錄百納有限公司的統計,本版《紅樓夢》到2010年已重播1000餘次。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在當年曾這麼描述過此劇的影響力:「《紅樓夢》小說有史以來最大的普及。當時確實書店裡的書搶購一空,這是對的。以前都是摺子的、片斷的表演,我們是全本搬演,第一次把《紅樓夢》的人物在屏幕上定了位」。可以說87版《紅樓夢》的播出對原著小說的推廣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中國大陸1970年代和1980年代出生的群體中有着深遠的影響力。

2010年9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在《2010版紅樓夢》熱播時做了一項調查,發現逾八成讀過原著者更喜歡1987版《紅樓夢》。公眾肯定1987版《紅樓夢》的亮點有「深得原著精髓」、「敘事好、吸引人」、「服飾、道具、布景等精緻逼真」、「台詞白話、容易理解」、「沒有拘泥於原著,有自己的探索創新」。而1987版《紅樓夢》的音樂更是被大家認為無法超越的部分,如《枉凝眉》等歌曲更是成為了經典之作。

周邊產品

編輯

電視劇音樂

編輯
發行日期 專輯名稱 備註
2008年4月 《1987年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音樂欣賞》
製作
  • 作詞:曹雪芹
  • 作曲:王立平
  • 演唱:陳力、王潔實、葉矛、中國電影樂團合唱隊
  • 演奏:中國電影樂團
  • 指揮:趙寶昌
  • 錄音監製:王立平
  • 音樂錄音:寇淳、徐偉勝
  • 音樂編輯:郭融融
  • 錄製時間:1987年
  • 錄製出版:中國電影出版社
  • 海外發行:新加坡ALSHIRE(愛銷私人)有限公司
  • 由CCTV音樂台、CCTV4在2008年4月推出
曲目
  1. 晴雯歌 3:23"
  2. 聰明累 2:57"
  3. 葬花吟 6:03"
  4. 秋窗風雨夕 4:24"
  5. 枉凝眉 2:55"
  6. 紫菱洲歌 2:22"
  7. 嘆香菱 3:17"
  8. 紅豆曲 4:35"
  9. 引子 4:24" (含「序曲」)
  10. 題帕三絕 3:40"
  11. 分骨肉 4:47"
  12. 好了歌 1:33"
《<紅樓夢>電視原聲音樂》
曲目
  1. 紅樓夢曲(引子)
  2. 序曲
  3. 紅豆曲
  4. 晴雯曲
  5. 聰明累
  6. 紫菱洲歌
  7. 題帕三絕
  8. 嘆香菱
  9. 葬花吟
  10. 分骨肉
  11. 秋窗風雨夕
  12. 枉凝眉
  13. 好了歌
  14. 葬花吟(洞簫)
  15. 紅豆曲(洞簫)
  16. 分骨肉(洞簫)
  17. 秋窗風雨夕(洞簫)
  18. 枉凝眉(洞簫)
《永遠的紅樓夢》
製作
  • 樂器:張宏光
  • 錄音師:李小沛
  • 古箏演奏家:常靜
  • 民族聲樂:曲丹
  •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出版
曲目
  1. 紅樓夢主題變奏曲 5:32
  2. 引子 1:55
  3. 枉凝眉 2:58
  4. 紅豆曲 4:35
  5. 葬花吟 6:54
  6. 題帕三絕 4:13
  7. 秋窗風雨夕 4:34
  8. 晴雯歌 3:21
  9. 紫菱洲歌 2:18
  10. 嘆香菱 3:18
  11. 分骨肉 4:29
  12. 聰明累 2:53
  13. 枉凝眉(民樂版) 5:12
  14. 葬花吟(民樂版) 7:17
磁帶《紅樓夢》電視連續主題歌

影像製品

編輯

收藏物

編輯
  • 紅樓夢劇照版掛曆 長春市集郵公司(1989年-1990年)
  • 2010年,新版紅樓夢的播出引起人們對87版的懷念,87版紅樓夢舊掛曆叫出400元驚人高價,金陵十二釵的郵票發行價也漲1000多元一套。[16]
  • 1987年版紅樓夢極限明信片

參考來源

編輯
  1. ^ 发行许可证查询结果.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2024-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4). 
  2. ^ 楊勁松; 卜昌偉. 艺术人生:“红楼”明星20年后再聚首. 京華時報. 2003-12-08 [2010-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中文(簡體)). 
  3. ^ 组图:87版《红楼梦》金陵12钗选角内幕. 騰訊網. 2006-09-27 [2014-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9) (中文(簡體)). 
  4. ^ 红楼儿女20年后聚首 岁月不仁但真情依旧(组图). 京華時報. 2003-12-07 [2021-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中文(簡體)). 
  5. ^ 86版《红楼梦》留在心口 一入红楼"误"了终身. 瀋陽今報. 2006-10-30 [2006-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4) (中文(簡體)). 
  6. ^ 楊勁松. 红楼明星20年后再聚首(再聚红楼). 京華時報. 2003-12-07 [2015-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7. ^ 賈妍. “红楼”人物聚首《艺术人生》(图). 西安晚報電子版 (西安新聞網). 2004-01-05 [2020-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中文(簡體)). 
  8. ^ 李俊. 《红楼梦》剧组20年重游大观园. 青年報社電子報刊. 2003-12-08 [2005-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5-27) (中文(簡體)). 
  9. ^ 87版《红楼梦》剧组重聚 雨中追思陈晓旭. 新浪娛樂. 2007-06-02 [2010-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7) (中文(簡體)). 
  10. ^ 87《紅樓夢》再聚 群星懷念陳曉旭. 北京新浪網. 2012-09-24 [2019-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1) (中文(簡體)). 
  11. ^ 20121201 经典《红楼梦》拍摄内幕曝光 黛玉陈晓旭珍贵演唱视频曝光. 搜狐視頻. 2012-12-01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中文(簡體)). 
  12. ^ 《中国文艺》周末上演《红楼不了情》 怀旧经典. 2012-12-28 (中文(簡體)). 
  13. ^ 陳龍獅. 特稿:87版电视剧《红楼梦》开播30周年再聚首纪念音乐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紅網. 2017-06-23 [2019-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1) (中文(簡體)). 
  14. ^ 俱凝搏. 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主题音乐会正定举行带观众重温经典. 中新網河北. 2017-09-04 [2019-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中文(簡體)). 
  15. ^ 楊冬霞. 87版《红楼梦》当年评论界观点精编 与新版境遇有多相似?. 國際在線. 2010-09-10 [2016-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30) (中文(簡體)). 
  16. ^ 張杰. 红楼梦旧挂历叫出400元高价 十二钗邮票身价翻400多倍. 鳳凰網. 2010-09-14 [2020-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中文(簡體)).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節目變遷

編輯
  重溫經典頻道 電視劇劇場一 週一至週日 19:00-21:00
上一節目紅樓夢
(2024.2.1- 2024.2.18)
下一節目
西遊記
(2024.2.19- 20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