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楷(237年—291年),字叔則,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晉朝官員、名士。祖父裴茂,漢尚書令。父裴徽,魏冀州刺史。從兄裴秀。裴楷是西晉時傑出人物的代表之一,在西晉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名望於當世。他相貌英俊,氣質卓越,學識廣博,精擅《老子》《易經》,年少時即出名,當時人們稱他為「玉人」[1],與王戎王濟和嶠等齊名。

仕宦經歷 編輯

曹魏時期 編輯

裴楷年少時,受到鍾會推薦,司馬昭任裴楷為相國掾,後任尚書郎賈充修訂律令,裴楷任定科郎參與修訂。晉武帝擔任撫軍時,任命他為參軍。後又經鍾會推薦,任吏部郎

晉武帝時期 編輯

西晉初年,裴楷任中書郎。不久拜散騎侍郎,累官散騎常侍河內太守,入朝為屯騎校尉、右軍將軍,轉侍中

晉惠帝時期 編輯

晉惠帝即位,外戚楊駿執政,裴楷雖然與楊駿有姻親關係,但關係不和,裴楷改任衛尉太子少師等,實為閒職。楊駿被誅,裴楷受牽連被免官。在衛瓘司馬亮等推薦下,裴楷受封臨海侯,食邑二千戶。任尚書。因為八王之亂的關係,裴楷擔心朝局不安,請求外放,還未出發,楚王司馬瑋作亂。司馬瑋被誅後,裴楷任中書令,加侍中,與張華、王戎掌握朝政大權。後加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言行風度 編輯

裴楷相貌出眾,風度翩翩,精於理義,晉武帝登基占卜世數(即推測晉朝可傳幾世),僅為一,裴楷以言語化解,君臣皆悅。長於朗誦,武帝時改訂律令,由裴楷朗誦,「左右矚目,聽者忘倦」。雖然不尚節儉,頗好珍玩,但同時樂善好施,謂「損有餘以補不足,天之道也」。性情寬厚,安於毀譽。楊駿事發,大肆誅戮,裴楷受牽連被捕,舉止自若。尤善知人,對樂廣鍾會夏侯玄山濤等有所評鑒,病重時又對時為黃門郎王衍表示賞識,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一時名士。唐蒙求有詩曰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形容裴楷說理明白通達。

其他 編輯

河東裴氏琅邪王氏兩家在曹魏西晉時期興盛,當時的人以八裴比擬八王,裴楷比擬王衍[2][3]

家庭 編輯

夫人 編輯

子女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晉書·卷三十五》:「楷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群書,特精理義,時人謂之『玉人』,又稱『見裴叔則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2. ^ 《晉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五》:初,裴、王二族盛於魏晉之世,時人以為八裴方八王、徽比王祥,楷比王衍,康比王綏,綽比王澄,瓚比王敦,遐比王導,頠比王戎,邈比王玄雲。
  3. ^ 《世說新語·品藻第九·6》:正始中,人士比論,以五荀方五陳:荀淑方陳寔,荀靖方陳諶,荀爽方陳紀,荀彧方陳群,荀覬方陳泰。又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綏,裴綽方王澄,裴瓚方王敦,裴遐方王導,裴頠方陳王戎,裴邈方王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