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英語:Articulation),狹義上也被稱為發音[1]:14,在語音學上指發音的時候,通過調動等調音器官(Articulator),在聲道中製造不同種類的阻礙(Obstruction 或 Stricture)來改變聲道形狀、影響氣流,從而改變音色,發出各種語音元音輔音)的生理活動。[1][2][3]:276阻礙出現的位置稱為調音部位,製造阻礙的方法稱為調音方法,調音常根據這兩個要素分類。

調音與氣流發聲機制一同,都是形成語音的重要要素,故三者都是發音的下位概念。[1]:14

調音部位

編輯
人類發聲構造;此圖顯示「齶」與「顎」為不同部位。
一個官話話者的實時核磁共振成像]

調音部位(英語:place of articulation)即輔音發音時,口腔或者咽腔中受到阻礙的位置。當兩個調音器官相互靠近時,就會形成阻塞。這兩個調音器官裡面,通常運動的器官被視為主動調音部位,靜止的器官被視為被動調音部位,故所謂調音位置,指的是這兩者的組合。例如,[f] 即為唇齒音,以下唇為主動調音部位,上齒為被動調音部位。下唇還可以是其他部位的主動調音部位,如雙唇音 [b] 。同樣地,上齒也可以是其他部位的被動調音部位,如清齒擦音 [θ]

協同調音

編輯

如果有多於一個以上的調音部位參與調音(儘管很少超過兩個),這種情況就稱為協同調音。[3]:266, 271

協同調音分為兩類,其中一種的兩個調音部位阻礙相同量的氣流,稱為雙協同調音。[2]:329例如清唇軟齶塞音 [k͡p],這個音相當於是同時以硬齶嘴唇同時發出清軟齶塞音 [k]清雙唇塞音 [p]

另外一種協同調音裡面,一個調音部位會比另一個調音部位阻礙更多的氣流[2]:329,前者稱為主要調音英語primary articulation(primary articulation),後者則為次要調音(secondary articulation)[4]。常見的包括唇音化、俄語的軟音化等。例如英語 w,常包括軟齶的主要調音和嘴唇的次要調音,因為嘴唇的圓角會導致阻塞減少;又如「quit」中的 qu唇音化[kʷ]),具有完全相同的主要和次要調音部位,但它們不僅僅阻礙氣流,甚至在軟齶處完全阻塞氣流。(qu 常被分析為ku 的音列,但這兩個部分實際上是同時發音的。[w])不過有時也會將 u/w 處理成與協同調音非常相像的濁圓唇軟齶近音 [w],見下文。[4]同樣地,濁圓唇硬齶近音 [ɥ] 通常被視為協同調音,但有時也會單獨列作鼻音

搭嘴音會有兩個調音位置同時閉塞,故也屬於協同調音。

調音方法

編輯

調音方法(manner of articulation)指發音時調動舌頭、唇部及其他以上的調音器官對發聲器官流出的氣流進行各種阻礙,以改變其共振,發出不同語音的辦法。對於任一個調音部位,存在若干種調音方法,而因此有若干個同位輔音。

調音方法的一特徵為阻礙程度,即調音器官之間的相近程度。如果兩個調音器官達到最大阻塞位置(Location of maximum obstruction),則調音就可以成立。[5]:48由阻礙程度最大排至最小,發音可以被分成塞音擦音無擦通音甚至元音。塞音會出現聲道的完全阻塞,故會有一個成阻、持阻、除阻的過程。擦音通過氣流摩擦調音部位調音。塞擦音則通常表現得像是介於塞音和擦音之間的發音,但在語音學上,其為連續塞音及擦音的發音。

調音還包括其他特徵,也都涉及氣流的阻塞,包括閃音顫音擦音的有噝等。通常鼻音化邊音也被認為包括在調音方法內,朱曉農等語言學家會將其劃為「響音」,即無准隨機波但有聲道阻礙的音(其他的則是「阻音」,即既有准隨機波也有聲道阻礙的音)[1]:55, 134;但一些語音學家彼得·拉迪福傑德英語Peter Ladefoged認為它們是獨立於調音方法之外的[4]。歷史上,發音會移向較小阻礙的發音,此一過程稱為輔音弱化

元音的調音

編輯

元音一般認為其發音過程中沒有調音,因為沒有任何調音器官能達到相互的最大阻塞位置,故調音也不成立。通常使用前後、開閉、圓唇非圓唇等,而非調音部位和調音方法來描述元音。語音生理學很難解釋元音的調音,因為這與一般的聽覺印象相悖。

一些近音跟元音在聽覺上相似,故也會被記作元音。如硬齶近音 [j]閉前不圓唇元音 [i]濁圓唇軟齶近音 [w]閉後圓唇元音 [w]濁圓唇硬齶近音 [ɥ]閉前圓唇元音 [y]軟齶近音 [ɰ]閉後不圓唇元音 [ɯ]、以及齒齦近音 [ɹ]兒化元音 [ɚ] 的對應關係。不過,兩者相比較而言,近音的阻塞更加強一些。[2]:32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朱曉農. 语音学. 商務印書館. 2010. ISBN 9787100066815. 
  2. ^ 2.0 2.1 2.2 2.3 Pullum, Geoffrey K.; Ladusaw, William A. Phonetic Symbol Guid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ISBN 4385107564. 
  3. ^ 3.0 3.1 Pullum, Geoffrey K.; Ladusaw, William A. 世界音声記号辞典. 由土田滋, 福井玲, 中川裕翻譯. 三省堂. 2003. ISBN 4385107564. 
  4. ^ 4.0 4.1 4.2 Pullum, Geoffrey K.; Ladusaw, William A. Phonetic Symbol Guid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ISBN 4385107564. 
  5. ^ Rogerson-Revell, Pamela. English Phonology and Pronunciation Teaching.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1. ISBN 1623567173. 

參照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