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由InternetArchiveBot在話題外部連結已修改上作出的最新留言:6 年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香港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香港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香港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此條目建議

編輯

條目中立性欠佳,框架也有些問題,現提出建議如下:

  1. 請正確分清評價和反應,如民眾發起遊行、建立某某組織等,此為反應,而非評價,反應表示事實性陳述,評價為觀點性陳述,兩者不可混為一談。現版本將許多反應放在評價部分,十分不妥。
  2. 請正確分清政府和官員,政府,是指能夠代表政府意見的話語,而非每個官員都能代表政府,如現版本評價部分的香港政府部分,梁振英的話能代表政府,但其他部分均不能代表政府。你不能因為一名官員支持政府的做法,就將其歸入香港政府的態度或評價。

不太同意上部的意見,官員以官方身份發表的言論,實際上便是代表著政府/某政府部門的發言。Yaupopoqoo留言2012年10月8日 (一) 04:38 (UTC)回覆

  1. 建議將評價部分分為支持、反對、中立部分,此既能讓大家直觀的感受到其中的力量對比,又會顯得更加條理清晰。
  2. 應加入中國政府和民間以及國際上的相關評價,不能因為只是發生在香港就把其他方面的評價給屏蔽掉。
  3. 建議加入比較深層次的討論,如民眾為何對此反感,對中國政府的不信任、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種種矛盾等。
  4. 十分不建議加入(如六四事件、程翔、趙連海被拘禁事件)的後面兩起事件,這兩個事件重要性、知名度、影響力皆不足以入選課本,另外,中國負面消息非常多,單純的加入一兩起個人事件,不如說沒有提及政府腐敗狀況、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更加有力。
  5. 中立性,不說裡面的內容取捨比例,單說現版本的架構就有很多問題,如,將支持部分大多放在反對部分後,或者在支持部分後緊接着加入反駁該觀點的意見等。
  6. 由於本人大陸人士,怕多加修改會引起香港同胞反感,所以我就不動手自己修改了。——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吶親 2012年9月2日 (日) 02:41 (UTC)回覆

謹覆:

  1. 已改「評價」為包括言論及行為的「回應」。
  2. 已改「政府」為「政府行政會議成員」。另,總書記趙紫陽代表共產黨,軍委主席鄧小平不代表?
  3. 這是因為同一個論點有不同觀點反覆辯論。當然可作討論。
  4. 我不清楚,只聽說大陸網友於微博聲援學民思潮被刪了。歡迎加入。
  5. 我個人認為跟恐共情緒有關,但沒有來源,不是我說了算。歡迎加入。
  6. 就是說了有毒奶粉出現影響中國製造信譽,沒說共產黨政府哪裡做錯。為毒奶粉受害者討公道的趙連海被拘禁,是近年最荒唐的拘禁。
  7. 總要有一個先一個後呀。
  8. 謝過大陸同胞,相信你很了解大陸的「思想與政治教育」。 ——CommInt'l留言2012年9月2日 (日) 08:42 (UTC)回覆

需要加入{{breaklink}}或{{breakchar}}

編輯

為了保證大陸讀者能直接閱讀該條目,建議在和諧詞添加以上模板。东云实验室所长 博士留言/贡献2012年9月4日 (二) 05:01 (UTC)回覆

現可能需要添加的內容

編輯

主要是《中國模式》發布前的社會各界反應,如:

  1. 教協曾一直支持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
  2. 發布前後的民意對比;
  3. 各媒體的評論等。——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吶親 2012年9月4日 (二) 17:30 (UTC)回覆
  • 教協雖一直支持國教,但不是完全支持國教科,這點必須要留意。
  • 正式的國教指引在中國模式發佈前數個月才推出,此因素不能被忽略。(因為在國教指引推出前,社會大眾都難以對此科目進行準確的評估)Yaupopoqoo留言2012年10月8日 (一) 03:16 (UTC)回覆

請另開詞條討論《國情專題教學手冊》

編輯

本詞條介紹的內容是2012年6月出版的香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課程指引》。為什麼要把對《國情專題教學手冊》的意見放入本詞條?建議移除無關內容,或者另開詞條介紹。 --Voodoowiki留言2012年9月7日 (五) 19:49 (UTC)回覆

這個詞條討論的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這個科目,不是課程指引,也不是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對這本手冊的資料應寫進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裡。Silvermetals留言2012年9月7日 (五) 20:50 (UTC)回覆
你是要爭議性課程內容完全消失嗎?如果有另一位朋友同意,我會刪除所有非政府出版的教材。 -CommInt'l留言2012年9月8日 (六) 10:24 (UTC)回覆

一個爭議的科目當然要加入受爭議的教材,不然我們那知道爭議點在那裡?Yaupopoqoo留言2012年10月8日 (一) 03:05 (UTC)回覆

國民教育科 與 洗腦

編輯

整理了一下全文脈絡,發現反對方對於國民教育科會「洗腦」的指控說到底只歸結為一點:沒有關於六四的內容。

個人理解一般對於洗腦的指控好像應該是:你強迫我們相信XXX,所以我們被你洗腦了。或者另外的說法可以是:你強迫我們不可以相信XXX,所以我們被你洗腦了。現在香港反對方的抱怨好像是:你沒有強迫我們相信XXX,所以我們被你洗腦了……真擰巴呀,攤手。

既然特區政府說了,國民教育科不強制指定教材,教師可以自由發揮,如果對有些內容存在爭議,完全可以提出來商討修改,那麼你想講六四,就自己找教材講好了。

沒規定你不准講什麼,也沒規定你必須講什麼,就這樣都能被洗腦了?! OMG

上面是誰的留言?...Yaupopoqoo留言2012年10月8日 (一) 03:18 (UTC)回覆

國情範疇學習,重視「情懷」、注重「情感」、本於「真情」:

「要推展國情學習,師生的投入不可或缺,還需要互相感動和激勵。要成功推動國民教育,教師要有感動學生之心,才能對學生產生感染力。國民教育並非單求知識累積,而是需要以互動方式,彼此激勵,孕育真情,成為推動國民教育的原動力。」

——— 《課程指引》第120頁

這是以感動為目標的科目 —CommInt'l留言2012年9月8日 (六) 10:27 (UTC)回覆

原文「要推展國情學習,師生的投入不可或缺,還需要互相感動和激勵。」 「需要感情」,與「以感情為目標」是不同的概念。舉例:兩人結婚需要物質,但並不能說他們的結合就是以物質為目標的。請釐清最基本的邏輯。 --Voodoowiki留言2012年9月8日 (六) 10:37 (UTC)回覆

OK,在婚姻裡物資是不可或缺;在這科目裡感動是不可或缺—CommInt'l留言2012年9月8日 (六) 12:44 (UTC)回覆

  • 書中寫的是要注重情感,而你說的是「以感動為目標」,這是完全不合邏輯的。人活着,吃飯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呢?吃飯就是人活着的目標了?美國的歷史、國情教育也一定會摻有情感因素,你能說那就是「以感動為目標的科目」嗎?事實上國教的宗旨寫得非常清楚:「本科旨在透過提供持續及有系統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幫助他們養成良好品德和國民素質,從而豐富生命內涵,確立個人於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範疇的身份認同。」 混淆國教的真正目標,無非是在為它是「洗腦科」尋找藉口罷了。希望給位編輯者摒棄成見,尊重事實,共同維護詞條的準確性。謝謝 --Voodoowiki留言2012年9月9日 (日) 20:40 (UTC)回覆
  • 我們反對美國歷史教育的Lies部份,反對香港國民教育的情感觸動部份,反對大陸思想政治教育的謊言部份、情感觸動部份。你比我清楚。
請珍惜網上的言論自由。 —CommInt'l留言2012年9月10日 (一) 16:59 (UTC)回覆
  • 你反對還是不反對美國歷史課本中的Lies我並不關心,我只請問你包含了謊言和偏見的美國歷史課本,算不算在給美國小學生洗腦?算還是不算?請用一個或者兩個字回答。當然,你有權不回答,你懂的;) --Voodoowiki留言2012年9月10日 (一) 17:33 (UTC)回覆

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 與 香港政府

編輯

請CommInt'l討論: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的言行與決定,能否代表香港政府? --Voodoowiki留言2012年9月8日 (六) 11:46 (UTC)回覆

  • 當然代表,直至梁離任。我的改動,是因為有政府官員及行政會議的評論寫了在建制派之下。 -CommInt'l留言2012年9月8日 (六) 12:04 (UTC)回覆
    • 現有框架是我修改的,當初我將政府官員及行政議員放至建制派下,是因為考慮到在原先的版本中,有部分不能代表政府的建制派人員的言論也放在政府官員的標題下面。我對於政府官員或公務人員的發言放於建制派/泛民主派還是政府官員的標題下的意見是,特首、管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領導級官員(如教育局局長)在參加相關公務活動時的發言(此類發言能代表政府態度),皆可放之於政府態度下面,其他活動或以其他身份(如以私人身份發言等,此類發言一般不會被認為是政府態度)和其他的公務人員的發言,皆可放之於建制派/泛民主派標題下面。——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吶親 2012年9月8日 (六) 12:18 (UTC)回覆

關於「科目內容 」條目的討論,請CommInt'l 來回復

編輯

為什麼這個科目內容只針對讓一個人來討論?現在維基百科是用來給你們玩筆戰的嗎?Yaupopoqoo留言2012年10月8日 (一) 03:26 (UTC)回覆

為不引起編輯戰,對你的誤區討論如下:你自己說「課程內容應包括為國民教育設計的教材」。然而《中國模式》並非是國情教育所要採用的官方教材,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已經反覆重申:「教材由學校訂製,並無固定官方教材」。請問你執意將《中國模式》歸為國民教育科要採用的教材,算不算是歪曲事實?私以為撒謊並非維基精神。

同理適用於:《我學會了唱國歌》、《我為國家隊打氣》、《建國60周年》與《改革開放30周年》,這些都不是國民教育科規定或者強推使用的教材。把2003年的出版物說成是為2012年的國民教育科「設計的教材」,不荒唐可笑嗎? --Voodoowiki留言2012年9月8日 (六) 11:54 (UTC)回覆

  • 我說《中國模式》是為國民教育設計的教材,沒有說必須使用。條目亦有引用官員說不是必須使用。
你如果認為所有非官方教材都不宜在條目出現,我沒有異議。請留言確認。 -CommInt'l留言2012年9月8日 (六) 12:04 (UTC)回覆
  • 事實上《中國模式》的原文中寫道,適用課程:「德育及公民教育科」。將其歸為「國民教育科」的適用教材,本來就已經很勉強了。既然港府已經一再強調不設官方教材,那麼我認為本着實事求是的精神,的確應該將以上教材全部移出該條目。謝謝。--Voodoowiki留言2012年9月8日 (六) 12:15 (UTC)回覆

建議舉報 Freeonline1999 和IP用戶:108.85.31.114 挑起編輯戰

編輯

使用有傾向性的文字,對本詞條進行破壞性複製粘貼修改,且不給出任何資料出處(後查其來源是傾向性極強的法輪功網站網貼)。3次撤銷他人操作,且有使用傀儡的嫌疑。 --Voodoowiki留言2012年9月8日 (六) 21:56 (UTC)回覆

閣下自2012年10月6日至10月7日與CommInt'l,不斷修改本條目,難度不是編輯戰,如果你真細看過備注內的資料,CommInt'l 已經提供證據去說明另一方面的聲音。希望你做人不要太CCTV。Ykh留言2012年10月7日 (日) 14:43 (UTC)回覆

你把CCTV看成法輪功,作為出生於香港的中國人,只能說你是愛國賊。第一,香港修練"法輪功"的人比例上比內地人觀看CCTV比例少得多。第二,你之前的修改活動如郭美美事件西藏騷亂都在中國內地發生,我說你不要CCTV,就是希望你可以抽離內地的觀點,公正地列明理據。你叫我少練法輪功,就證明你不信任香港維基人、不信任維基百科、不信任鄧老一國兩制的智慧,意圖河水犯井水,把一切不符合你觀點的人,打擊為造反派、破壞派,從中央政府觀點來說,你是落實一國兩制的重大障礙,從香港人觀點來說,你離間香港維基人與祖國的關係,不信任香港的高度自治。 說回正題,你要把"泛民"加在教協身上,如果要符合維基百科中立性原則,你要把"愛國愛港"加給教聯會,因為這團體的章程列明他們是"愛國愛港",而教協的主要人物被公認為香港民主派一員,但民主派一員可以是其他專業人士。你要認清香港民主派可以不是教協(有其他團體如人民力量公民黨工黨等),相對而言教協會員可以不是香港民主派一員。你要把"泛民""教協"混為一談,就正如把"共青團""中國共產黨"混為一談一樣。 而且你的編輯戰導致本條目封鎖,我認為你要向所有參與過本條目編輯的維基人道歉。最後希望你尊重自己、尊重中華民族。Ykh留言2012年10月9日 (二) 15:40 (UTC)回覆

V君迴避第一句之後的問題。V君認為F君是"傀儡",難度不是人身攻擊,看看老祖宗的智慧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usa/uslocal/singtao/20101209/08252068335.html 。看來孔老二是"人生"攻擊的專家了,國民教育不單談今,更要談古,希望一個尊重中華民族國民教育能夠出現。 最後補回一句:要不是V君導致本條目封鎖,我早就把最新發展在維基百科記錄喇!要求V君道歉!Ykh留言2012年10月9日 (二) 16:41 (UTC)回覆

關於民意調查的建議

編輯

建議在有關民意調查中,要加入確切的調查時間或調查公布時間。——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吶親 2012年9月9日 (日) 12:42 (UTC)回覆

反對按個人偏好,對《課程指引》內容的介紹進行刪減修改

編輯

煩請CommInt'l指教:你為何不願讓讀者看到本科的課程宗旨?為何要用延伸學習內容取代主要學習目標?是不是偏離了某人口味和偏好的事實就不再是事實?如此大費周折地反覆修改課程指引,壓制主要內容,而揪住細枝末節里的一兩句話放到最前最突出位置,大做文章,究竟為何?你在怕什麼嗎? --Voodoowiki留言2012年9月10日 (一) 14:05 (UTC)回覆

我當然反對按個人偏好修改。

  1. 你說甚麼?「課程宗旨」開宗明義就說了,我弄不見了嗎?
  2. 延伸學習內容哪有取代主要學習目標?請你先看一遍哪句不見了。「主要學習目標」包括自然國情、當代國情、人文國情、歷史國情4部份,「延伸學習內容」包括自然國情、當代國情、人文國情、歷史國情4部份。按照自然國情、當代國情、人文國情、歷史國情4部份分類,絕對是方便讀者。
  3. 是誰大費周折地反覆修改課程指引?最前最突出位置從來都是「2012年6月,教育局出版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我絕對贊成把課程指引還原到大家修改前!
  4. 你怕甚麼?隨便把修訂取消了 -CommInt'l留言2012年9月10日 (一) 14:27 (UTC)回覆

請按照《指引》的PDF文檔客觀介紹之。

編輯
  1. 是的,你刪除了:「課程宗旨」 的標題。還刪除了:本科旨在透過提供持續及有系統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幫助他們養成良好品德和國民素質,從而豐富生命內涵,確立個人於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範疇的身份認同。而且你並未解釋為何要刪除這麼關鍵的內容。
  2. 把「主要學習目標」與「延伸學習舉例」混為一談合適嗎?你確定?亦或你想代替《指引》向維基讀者強調「認識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性?
  3. 你的意思是只要把《指引》PDF的鏈接放置最前,那麼這個段落的內容怎麼隨心所欲的修改都可以是嗎?「大家修改前的版本」即是你滿意的版本吧?但是現在被你修改刪除的這個版本明顯更客觀,更能反映《指引》原文的全貌。不喜歡?把能反映自己價值觀和傾向的內容拼命提前、放大,把自己不願意看到的內容向後整合或者直接刪除…… 對了,你知道「洗腦」的定義是什麼嗎?
  4. 我在本詞條進行的每一個修改都給出了具體理由,我從未「隨便」取消別人的修改。而且我認為爭議應該在討論區解決,而不是進行編輯戰。--Voodoowiki留言2012年9月10日 (一) 14:58 (UTC)回覆


1. OK,你的個人偏好是寫兩遍,你說出來就可以了,相信維基沒規定一定不可寫兩遍。
  • 自然國情(大地恩情):從認識國家的山川地貌、天然資源、古蹟文物等,提升對國家的歸屬感。
從不同角度了解地域、山川地貌、省份、自治區和城市的發展。
  • 當代國情(基礎與展望):體會國家當代發展,培養反思精神,建立國民身份認同。
認識現任的國家領導人(如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等),了解領導人作出的努力和貢獻,以及面對的困難和挑戰。
  • 人文國情(民族與風俗):從追溯中國傳統習俗和自己/同儕的祖籍及家鄉,萌發對國家、家鄉、居住地的歸屬感。
從不同層面了解節日習俗的內涵。
  • 歷史國情(延續與承傳):向國家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借鏡,學習他們的品格情操,體會延續與承傳。
探討歷史名城的發展過程,例如:西安、南京、北京等,了解它們配合現代社會而不斷發展,體現歷史發展中延續與承傳的特色。

—— 《課程指引》第26-28頁

2. 上文強調了「認識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性?
你想強調「認識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性?可不是每個讀者都看討論頁的。
3. 明顯更客觀、更能反映《指引》原文的全貌,誰說的?
要不索性寫一節「《課程指引》爭議部份」放置你後面,那你不願意看到的內容就永遠在你後面。
4. 不取消修改就會不有編輯戰。你懂的。 -CommInt'l留言2012年9月10日 (一) 15:39 (UTC)回覆

罷課指引不等如要求校長點算穿黑衣人數.

編輯

校長收到的電郵和電話的確無被要求點算人數. 神話的搜尋者留言2012年9月10日 (一) 17:45 (UTC)回覆

  1. 如果你說是真的,不應寫「而亦無證據顯示有校長收到如此指示」,而是「有校長收到的電郵和電話無被要求點算人數」。前句的寫法指沒有校長收到任何指示,與有人說有收到「限閱文件」的供詞不符。
  2. 請舉證支持「官校校長有一部份未有收到如此的指示」。
  3. 在沒來源的情況下使用「實際上」、「的確」、「無證據」等用詞,合理嗎?
  4. 6小時內不加來源及更正用詞,我會再修訂 -CommInt'l留言2012年9月11日 (二) 03:33 (UTC)回覆
  • 大家想過這是無中生有的「白色恐怖」嗎?--Kamyakwongetto留言2012年9月11日 (二) 05:02 (UTC)回覆
      1. 從來沒有證據表明校長有收到要求點算人數的"限閱文件", 講有校長收到的資料只是教師.
      2. 直接向官校校長詢問後得到的資料. 不過實際上您要我舉證才搞笑, 我不可能證明不存在的東西, 反而您應該要舉證證明校長真的有收到. 現在您有的證據只是"有人懷疑校長收到的限閱文件為被要求點算人數"而不是"校長收到限閱文件被要求點算人數". 舉證責任在於證明事物/事件存在的一方. 現時上面唯一一段報紙報道均沒有提及校長放出資料, 全部都是報紙記者不知從何處得到資料, 然後極端跳躍式思考, 文件中的隻字片語"文件寫明,「倘有教師罷教」、「拒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工作」等情況,教育局將「視乎個案的實際情況考慮如何處理」。" 根本就沒有甚麼"明令調查"卻被記者無限上綱至調查. 然後就是寫有教師因擔心而詢問政府學校教師協會, 根本就和事實有否此事無關. 我在文中就說了, 教局的電郵內容是發出指引, 讓校長知道如果有發生罷教和罷課的話要怎麼處理, 這是教局一直以來在任何事件發生時, 不論是全港性的還是單一學校發生都會使用的方式, 這稱為line to take, 是為了讓官校全體用同樣的行動, 與及同樣的回應方式來處理事件. 這亦是之後您貼的881的新聞內教局的回應.
      3. 事實上您的確沒有給予證據和來源證明有"要求點算", 頂多就是經過兩重轉述的傳聞證供. 您能給予"校長/教局承認有被要求/有要求點算人數"的證據時, 自然我就不能說是實際上和無證據. 但現時點事實上就是不管是您還是新聞報導中, 都無證據顯示校長有收過. 而我直接詢問一些官校校長也的確是說沒被要求點算人數, 亦無調查的要求, 單純就是只有平常都會有的line to take.
      4. 校長互傳的電郵中, 的確有在提白色恐怖, 不過那是指傳媒現在所做的行為. 神話的搜尋者留言2012年9月11日 (二) 07:50 (UTC)回覆
      • 命令紀錄取態也沒有證據, 報導中無消息來源, 只是記者講自己獲悉, 然後下面完全不提到底哪裏得到這資料. 這根本完全不能作為證據. 單純只是記者把一份普通的指引無限上綱, 取片面之詞加以煽情化. 所引用的文件句子也完全未能證明文件如何是命令紀錄取態, 反而都只是在指引中不可能不出現的當時狀況必有用詞而已. 神話的搜尋者留言2012年9月12日 (三) 06:52 (UTC)回覆
  • 那請你修飾用詞吧!(而非作反方向煽情化) -CommInt'l留言2012年9月12日 (三) 14:29 (UTC)回覆

討論:是否有必要將各校選用教材內容列入本條目?

編輯

個人觀點:不必要,會造成條目過於龐雜。且各校選用教材為該校教育人士的自主選擇,與港政府推行國民教育科的政策無關。 --Voodoowiki留言2012年9月15日 (六) 13:01 (UTC)回覆

  1. 原文是指「推行學校使用的教材」,從來沒有說是指定教材。
  2.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沒有官方教材,由學校自選,而且推行學校的選擇對未來開科的學校有示範作用,所以社會關注率先推行的學校究竟使用甚麼教材。
  3. 當然引起社會爭論,「內容公開後,引起家長關注,網民紛紛網絡熱議」:洗腦教材籲聽国歌要哭 網友:亡國了嗎. 大紀元. 2012年9月6日. 

CommInt'l留言2012年10月7日 (日) 15:50 (UTC)回覆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請正確分清行為和評價

編輯

請正確分清評價和推行過程,如政府上載參考教材上網、建立某某組織等,此為行為,而非評價,行為表示事實性陳述,評價為觀點性陳述,兩者不可混為一談。現版本將許多評價放在推行過程部分,十分不妥。 -CommInt'l留言2012年9月18日 (二) 09:24 (UTC)回覆

  • 請分清楚政策推行過程中的政策解釋(類似於釋法)與個人對某事件的評論和觀點的區別。大陸豈止聽不了香港電台,連互聯網和電力都沒有呢。這幾天你跟風車戰鬥得蠻開心的 XD --Voodoowiki留言2012年9月18日 (二) 09:47 (UTC)回覆

個人以為政府對相關內容的解釋不屬於觀點,觀點通常是特定的某些人或某些組織提出的,而政府(或者能代表政府的官員)在作出相關解釋時,其身份是「政府」這一強制機器,而非特定的個人或組織。不過,此只適用於一般情況,國際上的國家之間的互相解釋,則可以歸於觀點,因為在這時,國家在作出解釋的時候,對其他國家並不具備強制力,其身份已經屬於「特定的組織」。——Langer Lee-本人所主編春社條目正在進行特色條目評選歡迎大家提出意見 2012年9月18日 (二) 10:40 (UTC)回覆

應該將《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從新引入至條目

編輯

《國情專題教學手冊》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爭議中不可分割的部份, 如果爭議被包括在此條目內就應該《國情專題教學手冊》的內容就應該被包括其中, 最少也應該有短文簡介和連結。--Alfred2002留言2012年10月24日 (三) 07:37 (UTC)回覆

抱歉之前沒有加簽名,《國情專題教學手冊》相當重要,它是爭議的導火線,我亦找了兩篇新閒文書來指出它的重要性。 另為平衡教育局否定的立場,亦有指出局長的言論。不知道有沒有人認為中立性不足,本人認為可以修改,但是不能刪除它的篇幅,並應該指出其重要性。--Alfred2002留言2012年10月24日 (三) 07:37 (UTC)回覆

自「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條目被保護後修改條目的需求

編輯

{{Editprotected}} 以"擱置課程指引"為題

2012年10月8日上午推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進行會議,會後委員會主席胡紅玉宣佈委員會建議政府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其後特首梁振英於下午5時於政府總部召開記者會,宣佈接納委員會建議,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1]

國民教育關注大聯盟就政府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的決定,有以下回應:第一,大聯盟認為政府已經達到大聯盟部份要求,第二、大聯盟取消原定10月17日包圍政府總部行動(改為舉行集思會)第三、大聯盟將改變策略,專注留意各學校教材及活動是否包括"洗腦式內容"。[2][3]

另一方面,部份人如田北辰梁紀昌認為政府擱置的行動較為軟弱,令政府失去威信。[4]

原因:基於事態發展而更改。 Ykh留言2012年10月9日 (二) 15:53 (UTC)回覆

  1. 更正「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另無須內連。
  2. 會後委員會主席胡紅玉宣佈由於現存國教科課程指引令人不安,委員會建議政府擱置課程指引[5]
  3. 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教育局不再以此作視學依據。〈同一來源〉
  4. 更正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

CommInt'l留言2012年10月9日 (二) 20:31 (UTC)回覆

抱歉,沒明白要改什麼,未完成。--Jimmy Xu  ·  · 2012年10月11日 (四) 10:07 (UTC)回覆

置於「推行過程」一節之後 <--

擱置課程指引

編輯

2012年10月8日上午,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進行會議,委員會主席胡紅玉宣佈由於現存國教科課程指引令人不安,委員會建議政府擱置課程指引。下午5時特首梁振英於政府總部,宣佈接納委員會建議,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教育局不再以此作視學依據[6][7]

國民教育關注大聯盟就政府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的決定,有以下回應:第一、大聯盟認為政府已經達到大聯盟部份要求;第二、大聯盟取消原定10月17日包圍政府總部行動,改為舉行集思會;第三、大聯盟將改變策略,專注留意各學校教材及活動是否包括「洗腦式內容」。[8][9]

另一方面,部份人如田北辰梁紀昌認為政府擱置的行動較為軟弱,令政府失去威信[10]

-> 多謝 -CommInt'l留言2012年10月11日 (四) 15:58 (UTC)回覆

完成,另請留意修改請求後務重新加入{{editprotected}},否則難以注意到。--Jimmy Xu  ·  · 2012年10月13日 (六) 14:54 (UTC)回覆

本人認為管理員要求不合理,事件已於10月8日有新進展,卻於10月9日"保護"本修目十二日,完全忽略維基百科提供準確資訊的標準,要求由其他管理員處理。Ykh留言2012年10月14日 (日) 03:08 (UTC)回覆

應該推薦條目為優良條目

編輯

我認為經過大量修訂後,條目已經成形並符合優良條目的所有要求。--Alfred2002留言2013年1月25日 (五) 12:0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中的4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2日 (六) 04:17 (UTC)回覆

返回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