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活·「活地」·亞倫(英語:Heywood "Woody" Allen,1935年12月1日),本名亞倫·史超活·柯尼斯堡(英語: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美國電影導演編劇演員喜劇演員作家劇作家音樂家,其職業生涯已逾50年。亞倫獨具風格的電影,範疇橫跨戲劇、脫線性喜劇,讓他成為了美國在世最受尊敬的導演之一。

活地·亞倫
Woody Allen
活地·亞倫於2015年第68屆康城影展
導演
英文名
Woody Allen
出生
Allen Stewart Konigsberg

(1935-12-01) 1935年12月1日89歲)
職業演員導演編劇喜劇演員音樂家劇作家
配偶哈琳·羅珊
1956年結婚—1962年結束)

路易斯·拉塞爾
1966年結婚—1970年結束)

順宜·普列文1997年結婚)
兒女Moses Farrow(養子,1978年-)
Dylan Farrow(養女,1985年-)
Satchel Farrow(1988年-)
Bechet Dumaine Allen(養女,1998年-)
Manzie Tio Allen(養女,2000年-)[1]
父母Martin Konigsberg(1900年-2001年)
Nettie Konigsberg(1906年-2002年)
親屬Letty Aronson英語Letty Aronson (妹妹)
活躍年代1950年至今
網站www.woodyallen.com
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
1977年 《安妮·霍爾
最佳導演
1977年 《安妮·霍爾
最佳原創劇本
1977年 《安妮·霍爾
1986年 《姊妹情深
2011年 《情迷午夜巴黎
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導演
1977年 《安妮·霍爾
1986年 《姊妹情深
最佳劇本英語BAFTA Award for Best Screenplay
1977年 《安妮荷爾
1979年 《曼克頓
最佳原創劇本
1984年 《百老匯的丹尼·羅斯英語Broadway Danny Rose
1985年 《戲假情真
1986年 《姊妹情深
1992年 《夫妻們英語Husbands和Wives
最佳影片
1985年 《戲假情真
學院院士獎
1997年 終身成就獎
凱撒電影獎
最佳外語片
1979年 《曼克頓
1985年 《戲假情真
金球獎
最佳劇本
1985年 《戲假情真
2011年 《情迷午夜巴黎
終身成就獎
2014年

亞倫也以他飛快的電影拍攝速度與數量繁多的電影作品著名,迄今為止亞倫已執導了四十多部影片。亞倫的電影常包辦編劇、導演,有時甚至自己上陣演出。靈感方面亞倫則汲取自文學哲學心理學古希臘猶太身分歐洲藝術電影英語European art cinema,以及他的出生地與一生的居所:紐約市

亞倫從1950年代起就開始給電視節目和出版物寫短篇笑話。1960年代初他參演了一些滑稽戲。他經常演一些不安的、煩躁的以及帶有神經質的角色,並且堅持將這些角色與現實中的自己完全區分開。[2]2004年,[3]喜劇中心將亞倫評為百大滑稽演員(stand-up comics)第四位,一項英國的票選則將亞倫位列最偉大喜劇演員第三位。[4]

到1960年代中期,亞倫開始編導一些鬧劇式的喜劇電影(slapstick comedies)。進入70年代,受歐洲藝術電影影響亞倫的影片向更具藝術性與戲劇性的電影風格轉變。亞倫通常被認為是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後期時的美國新浪潮電影監製之一。[5] 亞倫經常主演自己的影片,像早年一樣,他飾演的角色通常具有悲觀、不安和神經質特質。他最出名的影片包括《安妮荷爾》(1977年)、《曼克頓》(1979年)、《姊妹情深》(1986年)、《情迷午夜巴黎》(2011年)等。影評人羅渣·埃伯特形容亞倫為 「影壇瑰寶」(a treasure of the cinema)。[6]

至今亞倫已獲得23項奧斯卡獎提名,並奪得4項奧斯卡獎:三項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及一項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安妮荷爾》),其三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及16次被提名的記錄至今無人能及。同時亞倫已贏得九項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BAFTA)。作為一名爵士單簧管樂手,亞倫每周都要去曼克頓一所酒店演奏單簧管。[7]2011年公共電視網(PBS)美國導演大師系列出品的《記錄活地·亞倫》記錄了亞倫作為演員、作家和導演的職業生涯及對美國流行文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8]

2014年1月,活地獲頒金球獎施素德美獎(終身成就獎)。

早年生活

編輯
 
活地·亞倫的高中畢業照(1953年)

亞倫·史超活·康尼斯堡生於紐約市布朗克斯區伊雲山綜合醫院[9],在布魯克林區長大。母親內蒂(Nettie Cherry,1906年11月8日-2002年1月27日)在家族經營的熟肉店裏做會計,父親馬田·康尼斯堡(Martin Konigsberg,1900年12月25日-2001年1月13日)則是一名珠寶雕刻師和服務員。[10] 亞倫的家族是阿什肯納茲猶太人,祖父母是俄羅斯奧地利移民,說意第緒語希伯來語德語[11][12] 亞倫的父母均出生在曼克頓下東城[11]亞倫有一個妹妹Letty英語Letty Aronson,1943年出生,在布魯克林Midwood社區長大。

亞倫的童年不算特別愉快:父母不和,母子間關係也很僵硬。[13] 亞倫小時候常說德語。[14]希伯來語學校英語Hebrew school學習了8年之後,他進入了99公立學校(即現在的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學與文學學院)[15]和Midwood米德活高中。[16]那時的他對棒球更為着迷,希望能練就一副強壯的手臂以保證被校隊選中。[17][18] 亞倫在牌技與魔術方面表現出的過人天賦也給他的同學留下了深刻印象。[19]

為了賺錢,亞倫給經理人David O. Alber寫笑話,後者再轉賣給報紙專欄作家。他開始自稱活地·亞倫。17歲時,他把自己的本名改為Heywood Allen。[20] 那時他的收入已經超過了他父母收入的總和。[17]

高中畢業後,亞倫就讀於紐約大學,學習通信與電影專業。之後他進入紐約市立學院學習,但沒過多久就退學了。[21] 後來亞倫通過自學學習了課程,而不是在教室裏。[18]他最後在紐約新學院任教。他還跟隨寫作老師拉約什·埃格里英語Lajos Egri學習寫作。[18]p.74

影視生涯

編輯

作家與喜劇演員

編輯

19歲時,他被聘為幽默作家(humorist)赫伯·希里納(Herb Shriner)的全職寫手,一星期能掙得25美元。[22]他開始為《The Ed Sullivan Show》、《The Tonight Show》等一些電視節目寫腳本。[18][23]p.111尤其在給席德·西澤的《Caesar's Hour》寫腳本時每周能掙1500美元;同事丹尼·西蒙(Danny Simon)也為他今後寫作風格的形成提供了幫助。[22][24]

1961年,亞倫作為喜劇演員在格林尼治村俱樂部首次亮相。[22] 他發行了三張夜總會現場錄音的LP專輯:同名專輯《Woody Allen》(Colpix 518,1964年)、《Volume 2》(Colpix 488,1965年)和《The Third Woody Allen Album》(Capitol 2986,1968年)為尤金·麥卡錫的總統競選籌款。這些專輯的素材被剪接後收錄在了雙LP專輯《Standup Comic》和《Nightclub Years 1964–1968》中,包括與米奇·羅斯英語Mickey Rose合寫的「The Moose」片段。[25] 亞倫與他的經理設計出一種充滿神經質與不安的知識分子形象——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轉型,使得亞倫在夜總會與電視表演中站穩腳根。他的這種創新被認為對獨角類型喜劇(comedy monologue genre)與棟篤笑(Stand-up comedy)產生了重要影響。[26]

亞倫還為流行電視秀Candid Camera撰寫腳本,並在其中幾集裏出鏡。[27][28][29]

亞倫開始給諸如《紐約客》等雜誌寫短篇故事和漫畫題標(cartoon captions)。他從《紐約客》的四位幽默大師:S.J.佩雷爾曼英語S. J. Perelman佐治·S·考夫曼英語George S. Kaufman羅拔·本奇利還有馬克斯·舒爾曼英語Max Shulman身上汲取靈感,並將他們的素材時代化。[30][31][32][33][34]他早期作品中雙關等幽默元素受S.J.佩雷爾曼英語S. J. Perelman的影響尤甚。亞倫是個全才作家,那時他已經出版了四本短文集:[35][36]《Getting Even》、《Without Feathers》、《Side Effects》和《Mere Anarchy》。2010年,亞倫從他四本著作中挑選了73篇文章誦讀並製作成數字誦讀版本在Audible.com和iTunes上發行。亞倫亦因此獲格林美最佳誦讀專輯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Spoken Word Album提名。[37]

劇作家

編輯
 
活地·亞倫與《呆頭鵝》的演員們(1969年)

1966年,亞倫的第一部舞台劇成名作《別喝生水英語Don't Drink the Water (play)》,由盧·雅各比(Lou Jacobi)、凱·梅德福德(Kay Medford)、阿尼塔·吉萊特(Anita Gillette)以及亞倫未來的搭檔托尼·羅拔斯英語Tony Roberts (actor)主演。侯活·莫里斯(Howard Morris)導演的《別喝生水》電影版於1969年上映,積·格里森(Jackie Gleason)主演。亞倫很不喜歡這部1969年的電影版,因此1994年亞倫又自導自演了第三個版本在電視中放映,由馬伊姆·拜力克米高·J·霍士主演。

亞倫編劇的《呆頭鵝》(Play It Again, Sam)於1969年2月12日在百老匯上演並大獲成功。黛安·基頓托尼·羅拔斯英語Tony Roberts (actor)亦主演了此劇。三人隨後出現在了由夏拔·羅斯英語Herbert Ross導演的《呆頭鵝英語Play It Again, Sam (film))》電影版中。亞倫登上了1969年3月21號的《生活雜誌》封面。[38] 1981年,他編劇的《The Floating Light Bulb》在百老匯上演,但只演了65場。儘管評論褒貶不一,但這是一次難得的對亞倫童年身臨其境式的體驗,尤其是他對魔術的着迷。亞倫也寫了不少獨幕劇,比如《老塞布魯克鎮》(Old Saybrook),還有《濱河大道》(Riverside Drive)。[39]

2011年10月20日,亞倫的獨幕劇《Honeymoon Motel》作為劇集《Relatively Speaking》的一幕在百老匯上演。另兩幕分別由伊蓮·梅伊頓·高安編劇。[40]

早期電影

編輯
 
亞倫在《傻瓜入獄計》(Take the Money and Run,1969年)

亞倫編劇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是1965年的《風流紳士英語What's New Pussycat?》。[8] 他對最終的成片感到很失望,這也使得他下定決心:今後所有他編劇的電影必須也由他導演。[8] 亞倫執導的第一部作品是1966年的《莉莉虎,怎麼啦?》。這本來是一部已經發行的日本電影,被亞倫配上了全新的英語喜劇對白。1967年,他在一部另類的007影片《007別傳之皇家夜總會》中出演一個角色。

1969年,亞倫與米奇·羅斯合寫了《傻瓜入獄計英語Take the Money and Run》劇本,由亞倫導演並任主角一職。電影上映後反響不錯。之後亞倫與聯美公司簽訂了一份協議合作拍攝多部影片,這些影片即後來的《傻瓜大鬧香蕉城》(1971年,與羅斯合作編劇)、《情慾奇譚》(1972年)、《傻瓜大鬧科學城》(1973年)和《愛與死》(1975年)。[8] 《傻瓜大鬧科學城》是亞倫首次與馬歇爾·布瑞克曼英語Marshall Brickman合作編寫劇本。

1977年亞倫進入黃金時期。電影《安妮荷爾》包攬四項奧斯卡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主角。《安妮荷爾》為現代浪漫喜劇電影樹立了榜樣,基頓在片中的男性化着裝(那條羊毛衫上的領帶是基頓自己的)也引爆了當時的時尚潮流。影片拍攝期間的暫命名為「Anhedonia」,聽上去就像是「毫無愉快感的兇殺謎案」。拍攝工作結束後,亞倫將重點放在了男女主角間的浪漫喜劇上,對影片進行重剪,同時增加了很多笑料。剪接後的新版本被命名為「安妮荷爾」(安妮是基頓的暱稱,霍爾是她的姓)。該片名列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百年百大電影第35位,以及百年百大喜劇電影第4位。

1979年的《曼克頓》是一部常被視為向紐約致敬的黑白電影。許多亞倫電影中的主角都是美國中產階級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子的愛恨觀也成了亞倫電影的一大特徵,包括《歡情太暫》和《安妮荷爾》。《曼克頓》講述了一個中年知識分子與她17歲女友和他朋友的情人之間的複雜關係。

其間,亞倫還拍了一部陰鬱的悲劇《我心深處》(1978年)。此片深受瑞典導演英瑪·褒曼的影響。《我心深處》代表着亞倫從早期的搞笑電影風格中脫離了出來。

1980年代

編輯

亞倫1980年代的電影,即便是喜劇,也滿是憂鬱而富有哲學意味。那時期亞倫深受歐洲導演的影響,特別是英瑪·褒曼費德里柯·費里尼。《星塵回憶錄》模仿了費里尼的《八部半》和褒曼的《野草莓》;《仲夏夜性喜劇》改編自《夏夜的微笑英語Smiles of a Summer Night》;《姊妹情深》在影片結構和背景上借鑑了《芬妮和亞歷山大》;《無線電時代》受到《想當年》啟發;而《情懷九月天》則類似《秋之奏鳴曲》。亞倫使用了《野草莓》的諸多元素。在《歡情太暫》中,亞倫直接借用了《野草莓》中的一個場景。

《仲夏夜性喜劇》是亞倫拍的第13部電影,這也是美雅·花露第一次主演亞倫的影片。自從黛安·基頓參拍《亂世情天》之後,美雅·花露接替她成為了亞倫的新女神。

星塵回憶錄》的主角Sandy Bates(活地·亞倫飾)是一個早期靠拍攝滑稽電影聲名鵲起的電影監製,但他開始對他的觀眾感到厭倦和怨恨,因為他不想再拍這種電影。受一位朋友病逝的影響,Bates宣佈:「我再也不拍搞笑滑稽的電影了。」然而所有人都過來跟他說(包括外星人),「我們喜歡你的電影,尤其是你以前拍的那些滑稽的電影。」[41] 亞倫說《星塵回憶錄》是他拍的最好的電影之一。[42]

在《姊妹情深》和《歡情太暫》中,亞倫將悲劇與喜劇元素柔和在了一起。《歡情太暫》裏兩個不相干的故事在結尾處匯合了。他還製作了一部生動而可笑的紀錄片——《西力傳》。

另外他還拍了三部關於影視業的影片:《意馬心猿》,他在其中扮演一個紐約的演出商代理;《戲假情真》,講述了大蕭條時期電影院的重要性;以及《無線電時代》,一部關於他在布魯克林童年時期的經歷和電台重要性的影片。《戲假情真》被時代雜誌選入歷來百部最佳影片。亞倫也認為《戲假情真》、《星塵回憶錄》和《迷失決勝分》是他最好的三部影片。[43](亞倫認為的「最好」並非指質量,而是因為這三部影片最接近他的設想。)

1989年,亞倫與法蘭斯·哥普拉馬田·史高西斯合作並拍攝了《紐約故事》,一部關於紐約人的多段式電影。其中亞倫導演的短片《俄狄浦斯的煩惱》,講了一個神經質的律師與他喋喋不休的母親的故事。

1990年代

編輯

1992年拍攝的《影與霧英語Shadows and Fog》是一部向德國表現主義致敬的黑白電影,並使用了庫特·魏爾的音樂劇。亞倫隨後拍攝了廣受好評的《丈夫和妻子》(1992年),並獲得了兩項奧斯卡提名:最佳女配角(朱迪·戴維斯)和最佳原創劇本(活地·亞倫)。電影《曼克頓神秘謀殺案》(1993)結合了懸疑與黑色喜劇,並標誌着黛安·基頓亞倫·艾爾達安傑麗卡·侯斯頓的回歸。

之後亞倫轉向相對更輕鬆的影片,如《子彈橫飛百老匯》(1994年),這也使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提名。在隨後的音樂電影《為你唱情歌》(1996)中,歌唱和舞蹈場面與佛烈·雅士提琴吉·羅渣士主演的許多音樂劇相類似。在喜劇《無敵愛美神》(1995年)中,希臘戲劇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美娜·蘇雲露也憑藉此片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1999年亞倫的爵士喜劇《甜蜜與卑微》也被提名了兩項奧斯卡獎,分別是辛·潘(最佳男主角)和薩曼莎·莫頓英語Samantha Morton(最佳女配角)。1990年代末,亞倫從這些輕鬆喜劇轉向拍攝較為深刻的諷刺影片,如《解構愛情狂》(1997年)和《名人百態》(1998年)。

2000年代

編輯

亞倫的《業餘小偷》(2000年)與1942年S.J.佩雷爾曼英語S. J. Perelman編劇的《盜竊公司》劇情上非常相似。[44] 亞倫從來沒有談到過這是否是故意為之或是受其啟發。《業餘小偷》是亞倫與夢工場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代表着一種方向的轉變:亞倫開始參與更多的訪談,並試圖回歸他早先的搞笑路線(slapstick roots)。該片票房還算成功,國內票房收入達1,700萬美元。但亞倫接下來的四部影片票房則不盡如人意——包括亞倫預算最高的影片——《玉蠍子的魔咒》(2600萬美元預算),以及《荷里活式結局》、《奇招盡出》、和《美蓮達與美蓮達》。這些影片在電影評論網站爛番茄上均被標示為「爛」(rotten)的評級,平均國內票房不足四百萬美元。[45] 一些影評家稱亞倫的影片自從1999年的《甜蜜與卑微》以來就一直欠佳,並表示亞倫電影的黃金時代已離他遠去。[46] 亞倫還讓他的教子昆西·羅斯(Quincy Rose,米奇·羅斯的兒子)在《美蓮達與美蓮達》中飾演了一個角色。2001年亞倫當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47]

迷失決勝分》(2005年)是亞倫這十年間最成功的影片,好評如潮。[48] 拍攝地設在倫敦,並由尊立頓·麥亞斯施嘉莉·祖安遜主演。《迷失決勝分》的劇情明顯比亞倫的前四部夢工場電影更為陰暗。在《迷失決勝分》中,亞倫的主角設定從智慧的紐約上層階級轉向富有的倫敦上層階級。該片國內票房超過2300萬美元(比他20年來拍攝的任何一部影片都要多),全球票房超過6200萬美元。[49] 《迷失決勝分》為亞倫贏得了自1998年以來的第一個奧斯卡獎提名——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同時也獲得了自1987年以來第一次金球獎提名——最佳導演提名和最佳劇本提名。亞倫在接受《首映》雜誌採訪時稱,這是他所拍過的最棒的一部電影。[50]

亞倫繼續回到在倫敦拍攝的影片《遇上塔羅牌殺手》,主演仍是施嘉莉·祖安遜,還有伊恩·麥沙尼曉治·積曼奇雲·麥克納利英語Kevin McNally和亞倫自己。該片於2006年7月28日上映,評價褒貶不一。他還在倫敦拍攝了《迷失愛與罪》,2007年11月上映,由哥連·費路伊雲·麥葵格湯·韋堅遜主演。

在結束了他的第三部倫敦電影之後,亞倫前往西班牙。他簽訂了一項協議——在阿維萊斯巴塞隆拿奧維耶多拍攝電影《情迷巴塞隆拿》。該片於2007年7月9日開拍,由施嘉莉·祖安遜、查維爾·巴頓莉碧嘉·荷爾彭妮露·古絲主演。[51][52] 亞倫在談到該片的拍攝經驗時稱:「對我來說西班牙是一個有着特殊意義的國家。我很高興來到西班牙,並且第一次與Mediapro(Mediapro是西班牙的一個電影電視交流合作組織,1994年成立於巴塞隆拿)合作拍攝影片。」《情迷巴塞隆拿》獲得一致好評,並贏得了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電影。彭妮露·古絲憑藉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亞倫說他在歐洲市場上「倖存」了下來。歐洲觀眾似乎更易接受亞倫的電影,尤其在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那兒有他的大批粉絲(《荷里活式結局》中的玩笑)。 「美國已變得與以前完全不同了,如今很難拍好一部小製作電影,」亞倫在2004年的一次訪談中說到。「貪得無厭的工作室不是不關注好片。如果拿到一部好片他們會更高興,但能賺錢才是他們的目標。他們只希望這100萬能變成5億美元。」[53]

2008年4月,他開始拍攝瞄準老年觀眾群的影片《總之得就得》,由拉里·大衛柏翠茜亞·格遜[54]伊雲·麗素·活主演。[55] 該片於2009年上映,[56]是一部劇情從拙劣的自殺企圖轉向凌亂三角戀的黑色喜劇。亞倫在1970年代就完成了《總之得就得》的劇本,其中拉里·大衛所飾演的角色最早是為澤羅·莫斯苔英語Zero Mostel準備的,後者於《安妮荷爾》上映那年去世。

2010年代

編輯

遇見陌生人》,又一部在倫敦拍攝的影片,由安東尼奧·班達拉斯佐斯·布連安東尼·鶴健士阿努潘·凱爾英語Anupam Kher芙蕾達·平托娜奧美·屈絲主演。影片於2009年7月開拍。2010年9月23日在美國上映,2010年5月亮相康城影展後,2010年9月12日入圍多倫多國際影展。亞倫宣佈,他的下一部電影將命名為《情迷午夜巴黎》,[57]主演艾哲倫·保迪奧雲·韋遜瑪莉安·歌迪雅麗素·麥雅當絲嘉菲·貝茨米高·辛蓋得·艾馬勒以及時任法國第一夫人的卡拉·布魯尼。電影跟隨一對年輕未婚夫婦在巴黎看到自己的人生轉變。2011年5月12日,該片作為第64屆康城影展的開幕影片亮相。在記者招待會上,亞倫說他想「向人們動情地展示這座城市」。「我只想讓這部電影成為我看巴黎的方式——讓巴黎盡收眼底。」[58] 《巴黎午夜》已經超越《姊妹情深》成為亞倫在本土最賣座的電影,[59]收穫一致好評,並已被許多評論家認為此片標誌着亞倫的回歸。[60]他的下一部電影,《情迷羅馬》,是一部2012年上映的羅馬喜劇集。此片由四組故事組成,使用意大利語和英語對話。這也是亞倫自《遇上塔羅牌殺手》之後首次參演自己的影片。[61]

2013年7月上映的作品《情迷藍茉莉》在三藩市和紐約拍攝[62],由姬蒂·白蘭芝艾力·寶雲莎莉·霍金斯主演,講述紐約貴婦茉莉在家庭破敗後投奔妹妹的故事,表現了茉莉經歷的人生巨大落差和心理崩潰的過程。[63]《情迷藍茉莉》收穫了普遍的好評,布蘭切特也因其精彩的演繹收穫了廣播影評人協會獎第71屆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等在內的許多影后殊榮。

2014年10月上映的《月光下的魔法》由愛瑪·史東哥連·費夫主演,[64] 背景設定在1930年代的法國。[65]

未來項目

編輯

多年來亞倫一直想拍一部關於爵士樂新奧爾良起源的電影,暫名《美國藍調》。電影講述路易斯·岩士唐西德尼·白塞英語Sidney Bechet完全不同的職業生涯。亞倫表示影片預算在8000萬至1億美元左右,因此難以開拍。[66]

2022年9月,活地·亞倫表示,當其完成第50部電影《Wasp 22》後便會退休。[67]該片即後來的《迷失幸運兒》,入選第80屆威尼斯影展非競賽單元,2023年9月27日在法國上映。

舞台劇生涯

編輯

作為名電影導演的同時,亞倫也是一位成功的劇作家,早在1960年他就為滑稽戲《From A to Z》寫過小品。他的首次成功是1966年的《別喝生水》,近兩年時間內在百老匯演出了598場。1969年,他編劇的《呆頭鵝》上演並再次大獲成功,也捧紅了亞倫和黛安·基頓。此劇連演453場並獲三項東尼獎提名,儘管亞倫本人並未獲得任何提名。[68]

1970年代亞倫寫了許多獨幕劇,尤其是《God》和《Death》。這兩部劇後來被收錄在1975年出版的短文集《Without Feathers》中。1981年,亞倫的《The Floating Light Bulb》在百老匯上演。儘管收穫兩項東尼獎提名和一項托尼最佳表演獎,但是此劇叫好不叫座,只演了62場。[69]1995年,在離開劇場舞台許多年後,亞倫帶着他的新獨幕劇《中央公園西路》(Central Park West)——作為由亞倫、大衛·馬梅英語David Mamet伊蓮·梅合作的《Death Defying Acts》的其中一幕重返劇場。[70]

接下來的許多年裏,亞倫並未直接地參與舞台劇,只有一些他以往的作品被舞台劇化並上演。作品《God》在里約熱內盧巴西銀行文化中心上演[71],電影《子彈橫飛百老匯[72]和《情懷九月天[73] 被改編後分別搬上了意大利和法國的劇場舞台。這些作品的舞台劇化亞倫均未參與。1997年有傳言稱亞倫將重返劇場舞台,而且讓他的現任妻子順宜·普列文擔任主角,不過該傳言被證偽。[74]

2003年亞倫終於重返舞台——《文思枯竭》(Writer's Block),一場由兩部獨幕劇《老塞布魯克鎮》(Old Saybrook)與《濱河大道》(Riverside Drive)組成的戲劇晚會在外百老匯上演。門票很快銷售一空。[75]這場演出標誌着亞倫作為戲劇導演的首次亮相。[76]同年有報道稱,亞倫基於《子彈橫飛百老匯》又寫了一部音樂劇,不過該劇從未露面。[77] 亞倫自1981年以來的首部多幕劇《A Second Hand Memory[78],由亞倫導演,於2004年在外百老匯上演。[75]

2007年6月,據稱亞倫又將在戲劇生涯中增加兩個創舉,導演一部不是他寫的作品以及導演一部歌劇——改編自普契尼著名歌劇《賈尼·斯基基[79],並於2008年9月6日在多蘿西·錢德勒劇院上演。[80] 此劇後來成為2009年6月在意大利城市斯波萊托舉辦的兩個世界音樂節的開幕劇。[81]2011年10月,亞倫的獨幕劇《Honeymoon Motel》出現在百老匯獨幕劇集《Relatively Speaking》中[82],由約翰·特托羅導演,伊蓮·梅伊頓·高安亦參演了此劇。[83]

紀錄亞倫的電影及著作

編輯

除了《野人藍調》,還有許多記錄活地·亞倫的作品,包括2002年由時代雜誌電影評論家李察·什克爾英語Richard Schickel執導的電視紀錄片《活地·亞倫:忘我奇緣》,該片反覆穿插對亞倫的訪談與他的電影片段,另外還包括一部由法國導演尚盧·高達執導的採訪短片《Meetin' WA》。2011年公共電視網美國導演大師系列出品了一部更為全面的紀錄片《記錄活地·亞倫》,該片由羅拔·B·維德英語Robert B. Weide導演。[8]

艾力·萊克斯英語Eric Lax編寫了《Woody Allen: A Biography》一書。[84] 1976年至1984年Stuart Hample編繪了一系列基於活地·亞倫電影角色的漫畫《Inside Woody Allen》。

個人生活

編輯

婚姻及情人關係

編輯

亞倫結過三次婚:分別與哈琳·羅珊英語Harlene Rosen(1956年至1962年),路易斯·拉塞爾英語Louise Lasser(1966年至1970年)和他的現任妻子順宜(1997年至今)。亞倫雖然與米亞·法羅有着長達12年的情人關係,但兩人從未結婚。亞倫也與黛安·基頓斯泰西·內爾金英語Stacey Nelkin保持了10年的情人關係。

哈琳·羅珊

19歲時,亞倫與16歲的哈琳·羅珊英語Harlene Rosen結婚。[85] 婚姻自1954年起至1959年止。

路易斯·拉塞爾

亞倫於1966年與路易斯·拉塞爾英語Louise Lasser結婚。他們在1969年離婚。至1997年為止亞倫一直都未再娶。離婚後,拉塞爾參演了亞倫的三部電影——《傻瓜入獄記》,《傻瓜大鬧香蕉城》,和《情慾奇譚》,並客串過後來的《星塵回憶錄》。

黛安·基頓

1970年,黛安·基頓出演了亞倫的百老匯劇《呆頭鵝》。排練過程中,她與亞倫彼此吸引成為情侶。即使在他們分手一年後,她仍繼續主演了亞倫的許多電影。《安妮荷爾》對她與亞倫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影片。據說安妮這個角色是專門為她而寫的,黛安·基頓本名就叫黛安·霍爾。隨後她在影片《內心深處》中飾演一個詩人角色。再接下來則是影片《曼克頓》。1987年,她在影片《無線電時代》中客串了一個角色。她還接替了與亞倫爆發矛盾衝突的米亞·法羅出演了影片《曼克頓神秘謀殺案》。在這之後基頓沒有再出演過亞倫的影片,不過他們自情人關係結束後一直保持着親密的友誼。[86]

斯泰西·內爾金

洛杉磯時報》稱,[87] 電影《曼克頓》就是基於女演員斯泰西·內爾金英語Stacey Nelkin與亞倫之間的情人關係所寫成的,儘管亞倫從未公開承認他們間的關係。斯泰西·內爾金原本在《安妮荷爾》中有戲份,不過後來被剪去。據報道,她認識亞倫那時才17歲,是紐約史岱文森高中的學生。[88][89][90]

米亞·法羅

 
米亞·法羅(攝於2008年班吉)

1980年左右,亞倫開始與美雅·花露交往。她主演了亞倫從1982年到1992年的大部分電影。法羅與亞倫從未結婚,並保持分居。[91]他們領養了兩個孩子,迪倫·法羅和摩西·法羅。他們也有一個親生孩子羅南·法羅。然而據2003年《名利場》雜誌報道稱,法羅認為羅南「有可能」是她與她第一任丈夫法蘭·仙納杜拉的孩子。法羅說她與西納特拉「從未真正分手」。[92]

亞倫沒有領養法羅其餘的子女,包括順宜·法羅·普列文(法羅和安德烈·普列文的養女,即順宜·普列文)。1992年,法羅發現了亞倫所拍的順宜的裸照,那時順宜才20歲。隨後法羅與亞倫分手。[93][94] 在她的自傳 《What Falls Away》 中,法羅說亞倫承認了與順宜的不正當關係。[95]

法羅與亞倫分手後,一場關於三個孩子監護權的漫長爭奪戰開始了。在訴訟過程中,法羅稱亞倫性騷擾他們的養女迪倫,而迪倫當時只有7歲。法官最終判決性騷擾指控不成立。[96]不過法羅最終贏得了子女的監護權。亞倫被剝奪了對迪倫的探視權,並被令只限在監督下探視羅南。14歲的摩西選擇不見亞倫。[97]

2005年《名利場》採訪時稱,[98]亞倫認為儘管與養女的醜聞已經損害到了他的名聲,但法羅所發現的順宜的裸體照片「只是一場偶然,這甚至是一件幸事......是我人生中的一個轉捩點」。在談到他與法羅的關係時,他說,「好多事情要放到現在我肯定不會那麼做......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早點和法羅分手的好。」 2001年6月22日路透社援引亞倫的話說,「什麼是醜聞?我愛上了這個女孩,我娶了她。到現在我們已經結婚15年了。根本不存在什麼醜聞,但人們喜歡把這看作是醜聞——我並不反感,因為等我快去世時我也可以說,我也曾經有過醜聞。」[99]

順宜·普列文

 
活地·亞倫和順宜·普列文出席2009年的翠貝卡電影節

1992年,在亞倫與米亞·法羅分手後,亞倫繼續與順宜保持情人關係。雖然亞倫與法羅從未結婚,[91][100]且不是順宜的合法繼父,但亞倫與順宜經常被說成繼父與繼女相戀,因為順宜是法羅的合法養女也是亞倫兒子的姐姐。[101]

1991年亞倫剛和順宜相戀時,亞倫56歲而順宜只有21歲。當被問及年齡差異是否有礙於他們平等關係的維繫時,亞倫說平等並非是必需品,「你遇見某人並愛上了她,這就夠了。」[102]亞倫與順宜於1997年結婚。[103]

羅南·法羅公開譴責亞倫,並稱根本不想再見到他。2012的父親節時他發了一條推文諷刺亞倫:「父親節快樂——或者說,姐夫節快樂。」[104]

順宜和亞倫有兩個養女,分別是Bechet Dumaine(1999年生於中國)和Manzie Tio(2000年生於德克薩斯州)。

單簧管樂手

編輯
 
活地·亞倫在2003年9月維也納爵士音樂節上與Jerry Zigmont和Simon Wettenhall演奏

亞倫是一個充滿激情的爵士樂迷。這可以從他的電影配樂上看出來。他從小就開始吹單簧管,還給自己起了一個藝名叫Woody Herman。[105]自20世紀60年代後期起他就開始公開演奏,特別是與典藏廳爵士樂團一起為影片《傻瓜大鬧科學城》配樂。[106]

每周一晚,亞倫與他的新奧爾良爵士樂隊都會在曼克頓的卡萊爾酒店演出。[107]紀錄片《野人藍調》(芭芭拉·庫珀英語Barbara Kopple導演)記錄了亞倫和他的樂隊在1996年時的歐洲巡演,包括他與順宜的關係。到目前為止新奧爾良爵士樂隊已經發行了兩張專輯:《The Bunk Project》(1993年)和《the soundtrack of Wild Man Blues》(1997年)。

2008年6月,亞倫和他的樂隊連續兩晚在蒙特利爾國際爵士音樂節上演出。[108]

關於精神分析

編輯

亞倫已經看了超過37年的精神分析師,他的影片中也經常出現精神分析相關的內容。甚至於在為動畫《蟻哥正傳》配音時亞倫依然用他經典的神經質腔調。

約翰·巴克斯特英語John Baxter (author)在《Woody Allen: A Biography》一書中寫道:「亞倫顯然覺得精神分析很刺激,甚至很興奮。」[109]亞倫說他自從娶了順宜就再沒看過精神分析師。他說他仍有幽閉恐懼症廣場恐懼症[98]亞倫在2008年的一次採訪時將自己描述為「Militant Freudian Atheist」(好戰的佛洛伊德式無神論者)。[110]

性騷擾指控

編輯

早於1992年,亞倫的養女狄倫·法羅(Dylan Farrow)就指控過亞倫曾對自己性騷擾。亞倫全盤否認,並指出這是美雅·花露因一己之私而對狄倫所作出的惡意操控,亞倫後在1993年對米亞提起對於狄倫、羅南及摩西的一方監護權訴訟。1993年3月,經過耶魯紐哈芬醫院兒童性虐待部門長達6個月的調查後,結論為:狄倫未被性騷擾。1993年6月,法官駁回亞倫的一方監護權請求,並指出:雖不認為亞倫對於狄倫的行為是帶有性意味的,但是是「嚴重不適當的」。刑事方面,於1993年9月,聯邦檢察官說明,雖然具有相當理由認為亞倫的性騷擾犯罪嫌疑成立,但基於「避免將兒童置於訴訟過程中的嚴苛與不確定之不合理風險」,他不會起訴。

2014年2月,狄倫在一封公開信中再度重申自己以前做過的指控。「只要[她]能記得」亞倫讓她感到不舒服,她舉例說,亞倫會穿着內衣和她上床睡覺,為了躲他,她會躲起來[111]。亞倫稱這些指控「不真實和可恥的」[112][113]。與亞倫關係疏遠的兒子羅南·法羅表示他相信狄倫的說法[114]。 2017年,法羅在自己工作的《紐約客》上揭發了哈維·溫斯坦性騷擾事件[115]。在溫斯坦爭議爆發後,幾位演員也表示,他們後悔與亞倫合作,在將來也不會再和他共事;包括格里芬·紐曼英語Griffin Newman[116]愛倫·比芝[117]大衛·克倫荷茨[118]姬蒂·嘉域[119]美娜·蘇雲露[120]

軼事

編輯

關於奧斯卡頒獎典禮

編輯

亞倫的電影屢受奧斯卡青睞,但亞倫幾乎從不參加包括奧斯卡在內的電影頒獎典禮。亞倫給出的公開解釋是:他要參加周一晚上的單簧管演出。早在1973年,活地亞倫在自己的電影《傻瓜大鬧科學城》未獲奧斯卡提名後,就第一次明確表達了這種想法:「評獎什麼的最傻了,我沒法忍受別人評價我,如果他們說你配得到這個獎你就接受了,那麼下次他們說你不配的時候,你也得接受。」[121] 唯一一次例外是在2002年第7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亞倫受組委會之邀請來做「關於紐約的電影」這一環節的介紹嘉賓。亞倫申明說:「我不必給予什麼,也不必接受什麼。我只想談一談紐約市。」[122] 亞倫出場時全會場起立鼓掌歡迎。[123] [124] 之後大屏幕播放了一部由許多紐約取景影片的片段剪接而成的短片,片首片尾均出自亞倫的影片《曼克頓》。

關於片頭字體

編輯

亞倫經常使用一種名為溫莎英語Windsor (typeface)(Windsor)的字體,從《安妮荷爾》開始(除《內心深處》外),影片片頭均使用了這種字體或其變體。[125] 據稱當時亞倫正在為《愛與死》尋找合適的字體。一次早餐上亞倫遇見了美國字體設計師Ed Benguiat,他向亞倫推薦了這款字體。亞倫很喜歡,並在之後幾乎所有的影片中使用了這種字體。溫莎字體亦成為亞倫電影的標誌之一。[126]

得獎與提名

編輯

影視作品

編輯

執導電影

編輯

電影劇本

編輯
  • 1965年 :《風流紳士》(What's New Pussycat?),由Clive Donner執導
  • 1969年 :《別喝生水》(Don't Drink the Water),由Howard Morris執導
  • 1965年 :《呆頭鵝》(Play It Again, Sam),由夏拔·羅斯執導

電視電影

編輯

短片

編輯

電視

編輯
時間 節目名 任職
1950年-1955年 《The Colgate Comedy Hour》 腳本作者
1956年 《Caesar's Hour》 腳本作者
1964年 《The Tonight Show》 嘉賓主持
1970年–1971年 《Hot Dog》 主持人
2011年 《記錄活地·亞倫》(Woody Allen: A Documentary)
美國大師系列(American Masters) (PBS & WNET)[127]
紀錄片主角,由羅拔·B·維德英語Robert B. Weide執導

舞台劇作品

編輯
年份 劇目 任職 演出地
1960年 From A to Z 編劇 傑拉德·舍恩費爾德劇院(原普利茅斯劇院,Plymouth Theatre)
1966年 別喝生水》(Don't Drink the Water) 編劇 佛羅里達州椰林劇場(Coconut Grove Playhouse)
1969年 呆頭鵝》(Play It Again, Sam) 編劇,演員(飾演Allan Felix) 伯德赫斯特劇院(Broadhurst Theatre)[128]
1975年 God 編劇
1975年 Death 編劇
1981年 The Floating Light Bulb 編劇 維維安·博蒙特劇院(Vivian Beaumont Theater)
1995年 中央公園西路》(Central Park West) 編劇 Variety Arts Theatre
2003年 《老塞布魯克鎮》(Old Saybrook) 編劇,導演 大西洋戲劇協會(Atlantic Theatre Company)
2003年 《濱河大道》(Riverside Drive) 編劇,導演 大西洋戲劇協會(Atlantic Theatre Company)
2004年 A Second Hand Memory 編劇,導演 大西洋戲劇協會(Atlantic Theatre Company)
2011年 《Honeymoon Motel》 編劇 布魯克斯·阿特金斯劇院(Brooks Atkinson Theatre)
2013年 《子彈橫飛百老匯》(Bullets Over Broadway) 編劇 聖占士劇院(St. James Theatre)

相關書目

編輯

劇作

編輯
  • 《Don't Drink the Water: A comedy in two acts》 (1967年), ASIN B0006BSWBW
  • 《Play It Again, Sam》 (1969年), ISBN 978-0-394-40663-3
  • 《God: A comedy in one act》 (1975年), ISBN 978-0-573-62201-4
  • 《The Floating Light Bulb》 (1981年)
  • 《Three One-Act Plays: Riverside Drive / Old Saybrook / Central Park West》 (2003年), ISBN 978-0-8129-7244-3
  • 《Writer's Block: Two One-Act Plays》 (2005年), ISBN 978-0-573-62630-2 (包含 Riverside DriveOld Saybrook
  • 《A Second Hand Memory: A drama in two acts》 (2005年)
  • 獨幕劇作《God》與《Death》均包含在亞倫1975年出版的短文集《Without Feathers》中 (見「短文集」列)
  • 《中央公園西路》 (2010年,譯者:寧一中), ISBN 978-7-5327-5046-7 (包含三部獨幕劇:《中央公園西路》、《老塞布魯克鎮》與《濱河大道》)

短文集

編輯

合集

編輯
  • 《Complete Prose of Woody Allen》 (1992年), ISBN 978-0-517-07229-5 (亞倫三部短文集:《Getting Even》、《Without Feathers》與《Side Effects》的合集)
  • 《The Insanity Defense: The Complete Prose》。 New York: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2007年, ISBN 978-0-8129-7811-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ilverman, Steven. Woody's New Girl. People. 1997-11-06 [2008-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9). 
  2. ^ Gross, Terry (2009–12). "Woody Allen: Blending Real Life With Fiction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9-11". Fresh Air英語Fresh Air. Retrieved April 7, 2012.
  3. ^ Comedy Central's 100 Greatest Stand-Ups of all Time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7-15. Everything2 (April 18, 2004). Retrieved 2012-05-04.
  4. ^ Thorpe, Vanessa. Cook tops poll of comedy greats. The Guardian (London). 2005-01-02 [2013-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1). 
  5. ^ Newton, Michael. Woody Allen: cinema's great experimentalist. The Guardian (Guardian News and Media). 2012-01-13 [201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1). In the 1970s, Allen looked irreverent, hip, a part of the New Hollywood generation. In an age of 'auteurs', he was the auteur personified, the writer, director and star of his films, active in the editing, choosing the soundtrack, initiating the projects 
  6. ^ Midnight in Paris :: rogerebert.com :: Reviews. Rogerebert.suntimes.com. 2011-05-25 [2011-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9). 
  7. ^ Kelly, Nathan. An evening with Woody. 雪梨晨鋒報. 2009-06-20 [2012-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2). 
  8. ^ 8.0 8.1 8.2 8.3 8.4 Weide, Robert B. (Director). Woody Allen: A Documentary (Television). PBS, November 21, 2011. [2012-07-20]. (" 原始內容 請檢查|url=值 (幫助)存檔於2015-08-18) (英語). 
  9. ^ 存档副本. [2020-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3). 
  10. ^ Woody Allen Biography (1935–). Filmreference.com.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11. ^ 11.0 11.1 The religion of Woody Allen, director and actor. [200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12. ^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Jewish history – Stephen Harlan Norwood, Eunice G. Pollack – Google Books. Books.google.ca. [2013-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2). 
  13. ^ The Unruly Life of Woody Allen. The New York Times. 2000-03-05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7). 
  14. ^ The Religious Affiliation of Woody Allen, Influential Director and Actor. Adherents.com.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15. ^ Meade, Marion. The unruly life of Woody Allen: a biography. New York: Scribner. 2000: 31. ISBN 978-0-684-83374-3. OCLC 42291110. 
  16. ^ The principal of P.S. 99 was Mrs. Eudora Fletcher; Allen has used her name for characters in several of his films.
  17. ^ 17.0 17.1 Woody Allen on Life, Films And Whatever Works. 2009-06-15 [2013-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7). 
  18. ^ 18.0 18.1 18.2 18.3 Lax, Eric. Woody Allen: a biography 2nd. Da Capo Press. 2000-12-26. ISBN 978-0-306-80985-9. OCLC 45714340. 
  19. ^ Woody Allen : Comedian Profile. [200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6). 
  20. ^ Woody All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1. ^ Schmitz, Paul. Lessons from famous college dropouts. cnn.com. CNN. [2013-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22. ^ 22.0 22.1 22.2 Woody Allen: Rabbit Running. 時代雜誌. 1972-07-03 [2007-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0). 
  23. ^ IMDb: Woody Allen. [2008-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6). 
  24. ^ Bernstein, Adam. TV Comedy Writer Danny Simon Dies. The Washington Post. [2008-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25. ^ Michael Barrie "Mickey Rose (1935–201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Huffington Post, April 15, 2013
  26. ^ Scanzi, Andrea. Man on the moon, interview with comedian Daniele Luttazzi英語Daniele Luttazzi. Il Mucchio Selvaggio. 2002 (意大利語). Woody Allen per un monologhista è fondamentale. E' la forma aurea del monologo. Se uno vuole fare il monologhista, che è un genere a parte come il mimo, deve ispirarsi a Woody Allen. Non ci si improvvisa monologhisti. Dalla scelta di argomenti alla loro esposizione, lui è il modello. [...] Woody Allen ha fatto cose molto nuove. Negli anni si è spostato verso la commedia sofisticata alla Lubitsch, o alla Wilder, perdendo però quell'aspetto surreale che era ciò per cui più lo amavo. Il mio film della vita è Ciao Pussycat. C'era il meglio di quella generazione, che proprio allora si affacciava alla vita artistica. Era un film surreale, assurdo. Allen lo ha sconfessato, dicendo che era senza capo né coda. Ma no, Ciao Pussycat era una formless comedy. Una "commedia senza forma", come quella dei fratelli Marx. Un film comico non-ha bisogno della trama, quella deve essere esilissima, il resto devono essere tutte intuizioni comiche. All'epoca lui faceva film meravigliosi che erano una sequenza continua di gag. Oggi ha aggiunto la trama, la storia, sottraendo le invenzioni comiche. Volendo essere per forza Lubitsch, ha finito col non-essere più Woody Allen. Prendi i soldi e scappa, Il dormiglione, Amore e guerra erano eccezionali. 
  27. ^ Woody Allen Candid Camera Must See. YouTube. 2009-02-15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28. ^ O'Connor, John J. TV Reviews; 'Candid Camera' Marks 40 Years With a Special. The New York Times. 1987-02-17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5). 
  29. ^ Woody Allen = IMDb.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3). 
  30. ^ Daniele Luttazzi英語Daniele Luttazzi, preface to the Italian translation of Allen's trilogy Complete prose, ISBN 978-88-452-3307-4 p. 7 quote: "Uno dei tanti meriti di Allen e' quello di aver reso moderno l'arsenale comico della tradizione cui si ispira, quella dei monumentali umoristi della rivista New Yorker (Perelman, Kaufman, Benchley e Shulman)". [1]. Retrieved December 1, 2010.
  31. ^ Allen, W. (October 24, 2004) "I Appreciate George S. Kaufm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32. ^ Woody Allen: Rabbit Running. Time. July 3, 1972. pp. 5–6 quote: "I never had a teacher who made the least impression on me, if you ask me who are my heroes, the answer is simple and truthful: George S. Kaufman and the Marx Brothers."
  33. ^ 角谷美智子 (1995) "Woody All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is interview is part I of the series The Art of Humor, published by Paris Review英語Paris Review 37(136):200 (Fall, 1995).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4. ^ Galef, David. Getting Even: Literary Posterity and the Case for Woody Allen. South Atlantic Review (South Atlantic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2003-02-21, 64 (2): 146–160. JSTOR 3201987. doi:10.2307/3201987. 
  35. ^ Amazon.com: The Insanity Defense – The Complete Prose. amazon.com.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5). 
  36. ^ Amazon.com: Woody Allen plays: Books. Amazon.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5). 
  37. ^ Itzkoff, Dave. Immortalized by Not Dying Woody Allen Goes Digital.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7-20 [2012-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0). 
  38. ^ 1969 LIFE Magazine Cover Art. [2010-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7). 
  39. ^ 中央公园西路 Three One-Act Plays. [2013-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40. ^ Official Website. [2013-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41. ^ Stardust Memories review. [2008-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42. ^ Kamp, David. Woody Talks. The New York Times. 2007-11-18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43. ^ Matloff, Jason. Woody Allen Speaks!. 首映. [201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17). 
  44. ^ Robert Osborne英語Robert Osborne of 特納經典電影頻道 on June 15, 2006
  45. ^ Woody Allen – Rotten Tomatoes Celebrity Profile. [2008-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5). 
  46. ^ Melinda and Melinda review (2004) Woody Allen – Qwipster's Movie Reviews. [2008-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8). 
  47. ^ Book of Members, 1780–2010: Chapter A (PDF).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11-04-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2-18). 
  48. ^ Match Point Reviews. Metacritic. [2011-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49. ^ Box Office Mojo – People Index. [2008-01-17]. 
  50. ^ Matloff, Jason. Woody Allen's European Vacation. Premiere. February 2006, 19 (5): 98–101 [2013-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I think it turned out to be the best film I've ever made. 
  51. ^ Woody Allen's Next Star: Penelope Cruz – Celebrity Gossip. FOX News. 2007-02-01 [2008-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6). 
  52. ^ Hopewell, John. Spain woos Woody. Variety. 2006-01-02 [2008-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2). 
  53. ^ Garfield, Simon. Why I love London. The Guardian (UK). 2004-08-08 [2008-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5). 
  54. ^ Watch out for our Emma in Woody Allen's next movie. Daily Mail (London). 2008-03-07 [2008-03-08]. 
  55. ^ Larry David, Evan Rachel Wood to star in Woody Allen's next movie. Hollywood Insider. [2008-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8). 
  56. ^ Mark Harris. Twilight of the Tummlers. New York. 2009-05-24 [2009-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57. ^ McNary, Dave. Woody Allen reveals details of upcoming pic. Variety. 2010-04-22 [2010-04-22]. 
  58. ^ Woody Allen's film featuring Carla Bruni opens Cannes Film Festival.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1-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6). 
  59. ^ How Did 'Midnight in Paris' Become Woody Allen's Top-Grossing Movie. Moviefone英語Moviefone.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6). 
  60. ^ Zacharek, Stephanie (May 19, 2011). REVIEW: Woody Allen Returns to Form For Real This Time With Midnight in Par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ovie-Line. Retrieved November 20, 2011.
  61. ^ Woody Allen adds himself to the cast of his next picture. National Post. 2011-05-09 [2013-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2). 
  62. ^ Brody, Richard, "Woody Allen's 'Blue Jasm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New Yorker, July 25, 2013. Retrieved 2013-08-08.
  63. ^ Kilday, Gregg. Believe It: Woody Allen's Next Movie Features Louis C.K., Andrew Dice Clay.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2-06-04 [2012-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64. ^ IMDB:Magic in the Moonlight. [2013-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5). 
  65. ^ WOODY ALLEN 2014 FILM UPDATE: MORE IMAGES FROM ANTIBES AND NICE, FRANCE. [2013-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66. ^ Lax, Eric. Conversations with Woody Allen. Alfred A. Knopf. 2007. pp. 315–316 ISBN 978-1-4000-3149-8.
  67. ^ 活地亞倫宣布退休不再拍戲 從他一句說話細味人生如電影【哲錄】. [2022-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5). 
  68. ^ The Broadway League. Internet Broadway Database: Play It Again, Sam Production Credits. Ibdb. 1970-03-14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6). 
  69. ^ The Broadway League. Internet Broadway Database: The Floating Light Bulb Production Credits. Ibdb.com.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6). 
  70. ^ Death Defying Acts and No One Shall Be Immune – David Mamet Society. Mamet.eserver.org.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4). 
  71. ^ Allen's God Shows Up in Rio, Jan. 16. Playbill. 1998-01-15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6). 
  72. ^ Playbill News: Woody Allen Adaptation Debuts at Italian Theater Festival, Aug. 1. Playbill. 1998-07-31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6). 
  73. ^ Playbill News: Stage Version of Woody Allen's September to Bow in France, Sept. 16. Playbill. 1999-09-15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7). 
  74. ^ NY Post: Woody Allen Penning Play for Soon-Yi Previn. Playbill. 1997-12-31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6). 
  75. ^ 75.0 75.1 Playbill News: Two Weeks Added to Woody Allen's New Play, Second Hand Memory, at Off-Bway's Atlantic. Playbill.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7). 
  76. ^ Playbill News: Woody Allen's Writer's Block, with Neuwirth and Reiser, Opens Off Broadway May 15. Playbill.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7). 
  77. ^ Playbill News: Work Continues of Musical Version of Bullets Over Broadway. Playbill. 2003-07-17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7). 
  78. ^ Playbill News: Woody Allen Directs His Second Hand Memory, Opening Nov. 22 Off-Broadway. Playbill.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7). 
  79. ^ Woody Allen makes debut at opera. BBC News (BBC). 2008-09-08 [200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3). 
  80. ^ Tommasini, Anthony. Puccini With a Sprinkling of Woody Allen Whimsy.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9-07 [200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81. ^ Itzkoff, Dave. Woody Allen's Puccini Goes to Spoleto.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5-07 [2010-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82. ^ Relatively Speak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lativelyspeakingbroadway.com. Retrieved January 4, 2012
  83. ^ Isherwood, Charles. Each Family, Tortured in Its Own Way. The New York Times. 2011-10-20 [2013-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2). 
  84. ^ Lax, Eric. Woody Allen: a biograph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1. ISBN 978-0-394583495. OCLC 22662351. 
  85. ^ Woody Allen: Rabbit Running. 時代雜誌. 1972-07-03: 3 [2009-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0). 
  86. ^ Q&A: Diane Keat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BS News. February 18, 2004. Retrieved February 21, 2006.
  87. ^ Stacey Nelkin. Los Angeles Times. [2010-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8). 
  88. ^ Fox, Julian. Woody: Movies from Manhattan. New York: Overlook Press, 1996. pp. 111–112 ISBN 978-0-87951-692-5.
  89. ^ Baxter, John. Woody Allen: A Biography. New York: Caroll & Graf., 1998. pp. 226, 248, 249, 250, 253, 273–4, 385, 416 ISBN 978-0-7867-0807-9.
  90. ^ Bailey, Peter J. The Reluctant Film Art of Woody Allen.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p. 61 ISBN 978-0-8131-9041-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91. ^ 91.0 91.1 Lax, Eric. Woody and Mia: A New York Story. The New York Times. 1991-02-24: 5 of 12 [2011-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8). They are not married, neither do they live together; their apartments face each other across Central Park. 
  92. ^ Exclusive: Mia Farrow and Eight of Her Children Speak Out on Their Lives, Frank Sinatra, and the Scandals They’ve Endured. Vanity Fair. 2013-10-02 [2013-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1). 
  93. ^ Harrison, Kathryn. Intimate Strangers. The New York Times.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8). 
  94. ^ Orth, Maureen. Mia's Story. Vanity Fair. November 1992 [201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1). Nobody knows how old Soon-Yi really is. Without ever seeing her, Korean officials put her age down as seven on her passport. A bone scan Mia had done on her in the U.S. put her age at between five and seven. In the family, Soon-Yi is considered to have turned 20 this year, on October 8 [1992]. 
  95. ^ Gliatto, Tom. A Family Affair. People.com.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5). 
  96. ^ Brozan, Nadine (May 13, 1994). "Chronic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97. ^ Marks, Peter. Allen Loses to Farrow in Bitter Custody Battle. The New York Times.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6). 
  98. ^ 98.0 98.1 Biskind, Peter. Reconstructing Woody. Vanity Fair. December 2005 [201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1). 
  99. ^ Kearney, Christine. Just A Minute With: Woody Allen on nostalgia, scandal. Reuters. 2011-06-22 [201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100. ^ Collins, Glenn (December 25, 1997). "Mixed Reviews Greet Woody Allen Marria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January 23, 2010.
  101. ^ Hornblow, Deborah. "Entertain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Los Angeles Times, August 30, 2001.
  102. ^ Isaacson, Walter; Allen, Woody (August 31, 1992). "The heart wants what it wan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ime.
  103. ^ Woody Allen marries Soon-Yi in Veni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NN, (December 24, 1997). Retrieved July 24, 2013.
  104. ^ 存档副本. [2013-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105. ^ Gonzalez, Victor. Woody Allen and His New Orleans Jazz Band Announce Miami Beach Haunukkah Show. Miami New Times. 2011-09-19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6). 
  106. ^ Stafford, Jeff. Sleeper. Turner Classic Movies.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107. ^ Olsen, Erik. New York City: Catch Woody Allen at the Cafe Carlyle. gadling.com. 2005-10-19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108. ^ Concert: Woody Allen And His New Orleans Jazz Band –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Jazz de Montreal. Montreal Jazz Festival.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31). 
  109. ^ Moment Mag. [2008-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1). 
  110. ^ YouTube. 2008-05-19 [2008-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3). 
  111. ^ Farrow, Dylan. Dylan Farrow’s Story.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2-01 [201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112. ^ Woody Allen Calls Sexual Abuse Claims ‘Untrue and Disgraceful’. Variety. 2014-02-02 [201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5). 
  113. ^ Allen, Woody. Woody Allen Speaks Out.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2-07 [201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114. ^ Farrow, Ronan. My Father, Woody Allen, and the Danger of Questions Unasked (Guest Colum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5-11 [201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9). 
  115. ^ Ronan Farrow on how the Harvey Weinstein scandal broke open. CBS News. 2017-11-29 [201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116. ^ Wilkinson, Alissa. Why Woody Allen hasn't been toppled by the #MeToo reckoning — yet. Vox. 2018-01-11 [201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117. ^ Ellen Page says working with Woody Allen ‘is the biggest regret of my career’. Women in the World. 2017-11-10 [201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5). 
  118. ^ Verhoeven, Beatrice. ‘Wonder Wheel’ Actor Calls Working With Woody Allen ‘One of My Most Heartbreaking Mistakes’. TheWrap. 2018-01-06 [201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119. ^ Harmon, Steph. Greta Gerwig regrets Woody Allen film: 'I will not work for him again'. The Guardian. 2018-01-11 [201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120. ^ Sorvino, Mira. Exclusive: Mira Sorvino’s Open Letter To Dylan Farrow. HuffPost. 2018-01-11 [201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0). 
  121. ^ Woody Allen: Oscar No-show Despite Winning Screenplay Award. Contactmusic.com Ltd. [2013-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122. ^ Deconstructing Woody.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3-02-21 [201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123. ^ 伍迪艾伦 74届奥斯卡. [2013-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5). 
  124. ^ YouTube上的Woody Allen at the 74th Academy Awards (2002)
  125. ^ windsor. [2013-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7). 
  126. ^ allentype. [2013-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127. ^ PBS.org American Masters, Woody Allen: A Documentary – About the Fil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1 July 2011; Note: the two part film first aired on November 20 & 21, 2011.
  128. ^ Woody Allen Biography (1935–). filmreference.com. [2008-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129. ^ Remnick, David (ed.). Wonderful Town. New York Stories from The New Yorker.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2001. 48–53.

延伸閱讀

編輯
  • 《戲假情真:活地·亞倫的忘我奇緣》,1994年,Eric Lax著,曾偉禎等譯,ISBN 978-957-32-2179-1
  • 《活地·亞倫:忘我奇緣》,2006年,李察·席克爾著,伍芳林譯,ISBN 978-7-5633-6055-0
  • 《活地·亞倫與哲學:你說我的謬論一無是處》,Mark T.Conard、Aeon J.Skoble著,李宏宇譯,ISBN 978-7-108-03322-2
  • 《Woody Allen – A Biography》,John Baxter (1999) ISBN 978-0-7867-0666-2
  • 《Woody Allen: Conversations with Filmmakers Series》,ed. R. E. Kapsis and K. Coblentz,(2006),ISBN 978-1-57806-793-0
  • 《Woody Allen on Location》,by Thierry de Navacelle (Morrow, 1987),a day-to-day account of the making of 《Radio Days》 (1987)
  • 《Woody Allen on Woody Allen: In Conversation With Stig Bjorkman》 (1995), ISBN 978-0-8021-1556-0
  • 《Woody Allen: Profane and Sacred》,Richard A. Blake (1995),ISBN 978-0-8108-2993-0

外部連結

編輯
資料
語錄
訪談
其他

Template: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得主 Template: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 Template:英國電影學院獎終身成就獎 Template: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 Template:國家評論協會最佳導演 Template:影評人選擇大獎最佳劇本 Template:倫敦影評人協會獎年度導演 Template: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劇本 Template:金球獎最佳劇本 Template:導演協會獎最佳導演 Template:Authority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