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之歌》(Cantus Arcticus),作品61,是芬蘭近代作曲家勞塔瓦拉管絃樂團以及錄音帶而寫成的音樂作品,創作於1972年。樂譜首頁寫上是為奧盧大學所創作[1],並且題獻及當時的芬蘭總統烏爾霍·吉科寧。本曲是勞塔瓦拉較為人認識的作品[2]。樂曲中描述了於北極圈內的雀鳥生活,其中作曲家把部份雀鳥所發出的聲音都收錄起來,並利用錄音帶於樂團演奏期間播放,因此作曲家給作品起了一個副題,稱為《雀鳥協奏曲》(Concerto for Birds and Orchestra)。

作品於1972年10月18日於奧盧大學的首屆博士班畢業典禮中作首演,奧盧交響樂團英語Oulu Symphony Orchestra演奏,並由史博文英語Stephen Portman擔任指揮。

結構

編輯

全曲共分為三個樂章:

  • 第1樂章:「沼澤」(The Bog
以模仿雀鳥叫聲的樂器群與錄音中的鳥聲呼應(包括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小號長號)開始,其後旋律及伴奏樂器加入,在鳥聲的伴奏下,主旋律和副旋律互相交織下,最後以第1單簧管的華彩樂段下安靜地完結。作曲家特意在利明卡沼澤地帶採錄那裏棲息的雀鳥聲音。
  • 第2樂章:「憂鬱的」(Melancholy
角百靈的聲音開始,及後2部小提琴以4聲部同行和聲帶出稍為憂鬱的旋律,低音絃樂器及後加入作為和聲伴奏,最後其他樂器則於樂章末端一併作簡短的加入,最後以大提琴低音提琴的延長音結束。
  • 第3樂章:「天鵝遷徙」(Swan migration
開章開首仍以錄音帶先播放,採用了芬蘭國鳥黃嘴天鵝的聲音,在小提琴和中提琴碎音下,及後先由單簧管帶出16分音符的連奏,長笛和雙簧管亦加入對應,其他樂器以伴奏方式陸續加入,並由圓號帶出主要旋律,其他樂器則以此主旋律加以變化。與前兩樂章相同,隨樂器不斷的減少,最後在豎琴鋼片琴和弦下寧靜地完結。

全曲總長度約為18分鐘

配器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Morrison, Chris. Cantus Arcticus (Concerto for Birds & Orchestra). AllMusic. [8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2. ^ Cantus arctic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usic Finland網站介紹。(芬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