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茜·佩洛西
蘭茜·帕特里夏·佩洛西(英語:Nancy Patricia Pelosi,/pəˈloʊsi/;1940年3月26日—),本姓達歷山德羅(D'Alesandro),美國民主黨籍政治人物,2007年至2011年以及2019年至2023年擔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自1987年起獲選為美國眾議院議員(加利福尼亞州選區)。佩洛西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眾議院議長,這段期間在美國總統繼任順序中排名第二,2020年至2023年僅次於美國首位女性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賀錦麗。[1]
蘭茜·佩洛西 Nancy Pelosi | |
---|---|
美國第52、55任眾議院議長 | |
任期 2019年1月3日—2023年1月3日 | |
前任 | 保羅·瑞安 |
繼任 | 謝麗爾·強森(代理) 奇雲·麥卡錫(正任) |
任期 2007年1月4日—2011年1月3日 | |
前任 | 丹尼士·哈斯特爾特 |
繼任 | 約翰·博納 |
美國眾議院少數黨領袖 | |
任期 2011年1月3日—2019年1月3日 | |
副職 | 士丹利·霍耶 |
前任 | 約翰·博納 |
繼任 | 奇雲·麥卡錫 |
任期 2003年1月3日—2007年1月3日 | |
副職 | 士丹利·霍耶 |
前任 | 迪克·格普哈特 |
繼任 | 約翰·博納 |
眾議院民主黨黨團領導人 | |
任期 2003年1月3日—2023年1月3日 | |
副職 | 士丹利·霍耶 |
前任 | 迪克·格普哈特 |
繼任 | 哈基姆·傑弗里斯 |
美國眾議院少數黨黨鞭 | |
任期 2002年1月15日—2003年1月3日 | |
領袖 | 迪克·格普哈特 |
前任 | 大衛·博尼奧爾 |
繼任 | 士丹利·霍耶 |
美國聯邦眾議員 | |
現任 | |
就任日期 1987年6月2日 | |
前任 | 薩拉·伯頓 |
選區 | |
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主席 | |
任期 1981年2月27日—1983年4月3日 | |
前任 | 李察·奧尼爾 |
繼任 | 彼得·凱利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Nancy Patricia D'Alesandro 1940年3月26日 美國馬利蘭州陶森 |
國籍 | 美國 |
政黨 | 民主黨 |
配偶 | 保羅·佩洛西(1963年結婚) |
兒女 | 5名,包括克麗絲汀·佩洛西和亞歷珊卓·佩洛西 |
父母 | 小湯馬士·達歷山德羅(父) |
親屬 | 湯馬士·達歷山德羅三世(兄) |
居住地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三藩市 |
學歷 | 華盛頓聖三一大學 B.A. |
獲獎 | 總統自由勳章(2024年) |
簽名 | |
網站 |
她跟隨父親小湯馬士·達歷山德羅進入政壇,1987年成為國會議員,2021年起已是第18個任期。其父曾擔任美國眾議院議員(馬利蘭州選區)和巴爾的摩市長。佩洛西是加利福尼亞州國會代表團團長。[註 1]她最早屬於加州第五選區(1987-1993年)。1990年人口普查後選區重劃,她被分入第八選區(1993-2013年),2013年後又被劃入第十二選區,該選區包含三藩市五分之四的市郡。她自2003年起擔任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是第一位女性眾議院政黨領袖,其中2003年至2007年以及2011年至2019年間為少數黨領袖。
佩洛西反對發動伊拉克戰爭,也反對布殊政府試圖將社保部分私有化。她在第一個議長任期內積極推動了許多奧巴馬政府的法案,包括平價醫療法案、多德-弗蘭克法案、「不問,不說」廢除法案、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以及2010年減稅法案。
因共和黨在2010年中期選舉中贏得眾議院多數席位,佩洛西失去了議長職位,成為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仍為眾議院民主黨黨團領袖。2018年眾議院選舉後,民主黨重新控制眾議院。[2]2019年1月3日,第116屆國會召開,佩洛西再次當選議長[3],成為1955年的森姆·雷伯恩之後第一個重返原職的前議長。[4]在佩洛西的領導下,眾議院於2019年和2021年兩度彈劾總統特朗普,但都未能在參議院通過門檻而宣判無罪。[5]自拜登就任總統以來,她積極推動了拜登政府的一系列法案,包括美國投資法與美國救援方案法。
個人經歷
編輯1940年,蘭茜·亞歷山德羅生於馬利蘭州陶森的馬利蘭大學聖約瑟醫療中心[6],是家裏唯一的女孩,也是七個孩子中最年幼的。母親安農恰塔·達歷山德羅(Annunciata M. "Nancy" D'Alesandro,本姓隆巴爾迪 (Lombardi))生於意大利的福爾內利[7][8],父親小湯馬士·達歷山德羅(Thomas D'Alesandro Jr.)是生於巴爾的摩的意大利裔美國人,曾任美國眾議院議員和巴爾的摩市長[9][10][11]。其兄湯馬士·達歷山德羅三世亦於1967至1971年任巴爾的摩市長[12]。佩洛西很早就投身於政治,但不是親自參選——她幫助父親競選,亦出席了約翰·甘迺迪總統的就職典禮[9]。
1958年,佩洛西畢業於巴爾的摩的一所天主教女子高中——聖母學院。1962年,她以政治學文學學士的身份從華盛頓聖三一大學畢業[13]。1960年代,她與後來的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士丹利·霍耶一起在參議員丹尼爾·布魯士特身邊實習[14]。
1963年9月7日,她與商人保羅·佩洛西在巴爾的摩主教座堂結婚,並改本姓為夫姓佩洛西。在29歲那年,他們共已經有了五個孩子。從政前24年,佩洛西都在拉拔這些孩子,她曾打趣地表示全職媽媽的經歷使她懂得刻苦耐勞,人生印象中這段帶5個孩子的時期確實是最困難的,對比之下(當美國國會議長)看起來「相對簡單,不是嗎?」[15]。
財務狀況
編輯作為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領取每年21萬美元的薪水。
她的丈夫保羅·佩洛西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創立了美國三藩市風險投資公司「融資租賃服務」(Financial Leasing Services)。據估計佩洛西家庭財富淨值約1.35億美元(約合9.11億人民幣)。[17]她是當前國會最富有的議員之一。
國會議員從事股票交易一直是被大眾和媒體高度關注的話題。保羅是一位活躍的投資人,多年來一直頻繁進行股票、期權的交易。據報道他個人僅在2021年就進行上百萬美元的交易,交易標的包括谷歌、亞馬遜、美國運通等公司。這使蘭茜受到很多指責。2021年12月,蘭茜在被問及是否應該允許國會議員交易股票時表示,「我們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國會議員應該有權利參與其中。」[18]但迫於同僚和輿論壓力,她在2022年2月表示並不排除支持國會相關的限制。[19]2022年7月,蘭茜否認了其丈夫利用她所掌握的內幕信息進行交易的說法。
2022年6月,保羅·佩洛西購入了美國知名晶片公司英偉達價值高達五百萬美元的股票,一個月後,美國國會通過「晶片法案」,半導體行業股票全線上漲。股票提前購入的時間與法案投票時間前後相繼,佩洛西夫婦收穫暴利,這在美國國內引發了有關「內線交易」的巨大爭議。[20]
根據數據收集平台「白宮股票觀察者」(House Stock Watcher)的記錄,蘭茜及其家庭自2020年起一共進行了72筆交易,交易金額約為7,700萬美元(約合5億2千萬人民幣),其投資組合即使受到疫情衝擊也能獲利。[21]自 2020 年以來佩洛西和她丈夫幾乎所有的重點投資都有十分可觀的回報。他們2021 年投資組合回報超過50%,大幅跑贏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 28%。[22]
政治生涯
編輯成為議長前
編輯自1987年起任加利福尼亞州國會眾議員,2001年成為史上首位少數黨女黨鞭[23],2003年成為眾議院少數黨領袖,是民主黨歷來最為自由派的少數黨領袖,亦是首位女性眾議院少數黨領袖[24]。
眾議院議長(2007-2011)
編輯2006年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在選舉中獲勝,成功奪回失去12年的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作為眾議院民主黨領袖的佩洛西於2007年1月4日成為美國國會成立218年來首位女性、加州人和意大利後裔的議長,也是歷來職位最高的女性聯邦官員。她在當選後的致辭中提到作為首位女議長的歷史意義,內容大致如下:
「 | 對國會和女性國民而言,這是歷史性時刻,也是我們等了過200年的時刻。我們在多年爭扎中堅守信念後,才能取得自身的權益。但是,婦女在這個過程中並非白等,她們一直在爭取權益。我們抱持着為了兌現美國的承諾—男女皆生而平等的信念,一直奔馳效勞。我們為了自己的女兒和孫女們,在今日打破了玻璃天花板。對我們的女性後代而言,天空才是極限,故凡在天下的事皆可能。[25] | 」 |
回任眾議院少數黨領袖(2011-2019)
編輯民主黨在2010年美國中期選舉後失去對眾議院的控制權,她卸任議長一職,由共和黨的約翰·博納接任。她繼續擔任眾議院少數黨領袖。
2011年11月美國CBS《60分鐘》新聞節目揭露佩洛西和其他幾位國會議員利用職務所知道的未公開資訊參與股市內線交易撈錢,雖然她本人否認,不過當時美國國會議員若參與股市內線交易並未違法,但一般美國民眾若參與金融內線交易卻會被判重刑,2012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停止利用國會見聞交易法案》(英語全名:Stop Trading on Congressional Knowledge Act),才正式禁止美國國會議員做金融內線交易。
2018年2月,佩洛西曾於就移民政策議題發言超過八小時,打破了院內最長發言時間的紀錄。
再任眾議院議長(2019-2023)
編輯由於民主黨在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中獲勝,成功奪回失去8年的國會眾議院的控制權,領袖佩洛西於次年1月3日獲得民主黨眾議院黨團提名,成為第116屆國會及第55任美國眾議院議長[26][27]。同月因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拒絕通過美墨邊境圍牆撥款,促成史上最長聯邦政府停擺,佩洛西以眾議院議長身分拒絕當勞·特朗普總統到院內發表國情咨文,直到迫使他簽署臨時撥款恢復政府運作、另循緊急狀態取得圍牆撥款才結束停擺[28][29]。
在這次任期中,她推動兩次的對特朗普的總統彈劾案,第一次在2019年,第二次在2021年,但兩次皆在參議院的審判後的投票中未達到三分之二的門檻,皆未通過彈劾。
國內政治
編輯佩洛西支持寬鬆的移民政策,她反對2017年簽署的第13769號行政命令。儘管是天主教徒,但她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等性少數族群權利,亦支持加強槍械管制。並支持晶片與科學法。(於2022/8/9由祖·拜登總統簽署)。
外交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蘭茜·佩洛西擔任眾議員以來,以一直關注中國大陸人權見稱,是一個屬於對華強硬派的美國政治人物,十多年來一直投票反對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惠國待遇、申辦北京奧運會等,在2007年6月12日即以眾議院議長身分發表聲明要求美國介入調查中國大陸廠商的剝削童工。[30][31]
1989年6月21日,天安門運動遭武力鎮壓後,在眾議院年資尚淺的佩洛西協助主導,提出「1989年緊急中國移民救濟法案」(Emergency Chinese Immigration Relief Act of 1989, H.R.2712),允許約3萬2千名持有J-1簽證的中國學者在簽證過期後,無須回到中國兩年,而能繼續留在美國,且讓他們在返回中國時免於可能的迫害,俗稱「佩洛西法案」。[32][33][34]
1991年9月4日早上,時任加州眾議院議員的佩洛西與民主黨議員本·瓊斯、共和黨議員約翰·米勒趁着在北京訪問時,與ABC、CBS、CNN等美國媒體記者一同到天安門廣場手執白花,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一側放置白花,悼念六四死難者,並打出黑底白字手寫橫幅「獻給中國民主事業犧牲的烈士」,但隨即被現場公安民警驅離現場,過程中CNN記者曾被拘留一個半小時後被釋放[35][36][37][38],而佩洛西等人則因此被驅逐出境。[39][40]
佩洛西亦提出了為參與過六四事件的中國大陸學生提供庇護的《中國學生保護法案》。1992年,佩洛西獲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頒發第7屆傑出民主人士獎。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出訪美國前夕,佩洛西請求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副總統戈爾敦促朱鎔基承認六四學運為民主運動。[41]
佩洛西曾兩度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公開會面,一次是在2002年,當時她將四封要求釋放中國大陸及西藏異議人士的信件交給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的胡錦濤,但被胡錦濤拒收;另一次在2009年,那時她又將一封信件交給胡錦濤,以此要求釋放劉曉波等異見人士。[30]
2008年3月21日,佩洛西在印度達蘭薩拉與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和藏人行政中央官員會晤後,批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2008年西藏騷亂的處理,並呼籲「熱愛自由」的全世界人民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42]
2008年10月24日,佩洛西讚揚歐洲議會授予異見者和人權活動人士胡佳薩哈羅夫思想自由獎這個「大膽的決定」。她在聲明中說:「我對我國政府呼籲立即無條件地釋放胡佳和尊重所有中國人民的基本自由。」[43]
2010年9月22日,佩洛西對於中國貨幣法案表示支持,其表示「是到了通過一項法案,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滿足出口商的時候了。「[44]
2015年9月,時任眾議院少數黨領袖的佩洛西在國會山莊與訪問美國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面[45]。同年11月,佩洛西率領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訪華,並被安排訪問西藏。佩洛西結束西藏之行後在北京會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平時,張平問她,西藏之旅怎麼樣。在會議現場的記者聽不到佩洛西當時的回答。西藏官方報紙說佩洛西讚賞西藏的變化和宗教自由,但外媒並沒有聽到佩洛西發表訪問西藏的評論[46][47]。
2017年8月,佩洛西批評參與重奪「公民廣場」行動的香港民主活動人士被監禁,她稱該裁決不公正。[48]
在當勞·特朗普政府於2018年3月下旬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起美中貿易戰前,佩洛西和其他民主黨人敦促特朗普更加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施加實際懲罰,履行自己的競選承諾,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向美國施壓使科技公司放棄知識產權。佩洛西敦促特朗普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公平競爭行為採取堅決立場。[49][50][51][52]
2019年6月4日,佩洛西在一次聽證會中鑒於「中國近日對香港的舉動(China’s actions in Hong Kong these days)」,贊揚香港維園六四燭光晚會中的發聲(speaking out)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a beautiful sight to behold)」。[53][54]
2019年6月12日,佩洛西發表聲明,聲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香港示威者,並稱「美國與香港市民同在」。[55]
2019年6月19日,佩洛西在基督科學箴言報贊助的早餐會上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違反一國兩制。記者提問香港局勢,佩洛西指「200萬人上街反對引渡條例(參見「譴責鎮壓,撤回惡法」大遊行),佔全香港四分之一人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a beautiful sight to behold)」[56][57][58]。
2019年9月,佩洛西在國會山莊見了香港民運人士黃之鋒。佩洛西力挺反送中,表示國會兩黨將審議《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59]
2020年4月,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大型搜捕15名民主派知名人士,佩洛西促白宮執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60]。
2022年8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宣佈對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採取制裁措施。[61]
中華民國
編輯2022年4月,多次傳出佩洛西計劃訪問台灣的消息[6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警告,如果佩洛西訪台灣,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採取強有力的措施」[63]。
2022年7月29日,佩洛西率團啟程出訪亞洲,並計劃途中訪問台灣。8月2日晚間,佩洛西乘專機抵達中華民國空軍松山基地。[64]自1997年紐特·金里奇後時隔25年訪台,佩洛西是美國第二個訪台議長。在佩洛西抵達台北後發推文表示,我們的訪問重申美國與台灣站在一起,台灣是蓬勃有力的民主體制,且是我們在印太區域的重要夥伴[65]。
Nancy Pelosi | ||
---|---|---|
@SpeakerPelosi |
Our delegation’s visit to Taiwan honors America’s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supporting Taiwan’s vibrant Democracy.
Our discussions with Taiwan leadership reaffirm our support for our partner & promote our shared interests, including advancing a free & open Indo-Pacific region.
我國代表團對台灣的訪問兌現了美國對支持台灣充滿活力的民主的堅定承諾。
我們與台灣領導人的討論重申了我們對合作夥伴的支持並促進我們的共同利益,包括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
2022-08-02 11:00 PM[66]
8月3日,佩洛西拜會中華民國立法院,並至總統府與蔡英文總統會面[67]。在聲明中表示,「雖然他們(中國大陸)也許會阻止台灣派領導人出席全球論壇,但他們無法阻止世界領導人或任何人前往台灣。」[68]
北韓
編輯佩洛西是極少數去過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美國國會議員之一。她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進行核擴散的危險以及北韓不斷的飢餓和壓迫問題表示關切。[69][70]
2017年8月特朗普警告北韓「如果進一步威脅美國,北韓將遭受前所未有的大火和憤怒」,佩洛西表示不讚賞這些評論。並稱特朗普總統衝動的言論削弱了美國的信譽。[71]
2017年11月五角大樓致信國會議員,稱地面入侵是銷毀北韓所有核武器的唯一途徑,佩洛西呼籲美國要「用其它辦法解決」。[72]
2018年6月在特朗普讚揚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之後,佩洛西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特朗普總統急於達成協議,同時保持了北韓政權的現狀。[73]
敘利亞及利比亞
編輯佩洛西支持《敘利亞問責製法案》和《伊朗自由與支持法案》。佩洛西在2005年AIPAC年會上的講話中說,「太久以來,雙方領導人都做得不夠」,向對伊朗提供有關核問題和導彈技術信息的俄羅斯和中國施加壓力。「如果發現其他國家參與伊朗核計劃,我將堅持要求政府在確定美國如何在其他問題上與該國打交道時,使用這些證據。[74]
佩洛西支持2011年北約領導的對利比亞的軍事干預[75]。她贊成武裝敘利亞反對派[76]。
2019年1月,佩洛西批評特朗普總統計劃從敘利亞和阿富汗撤軍的計劃。她稱特朗普的計劃是「送給普京的聖誕禮物」。[77]2019年10月,佩洛西譴責特朗普總統拋棄美國的庫爾德盟友,企圖安撫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並認為該決定對區域安全與穩定構成了威脅,並向伊朗和俄羅斯以及美國的盟友發出危險信息,即美國不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78]
土耳其
編輯2007年10月中旬,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通過一項決議,將1915年被鄂圖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的殺害定為種族滅絕,佩洛西保證將付諸表決這項決議。[79]決議草案引起布殊總統的警告和土耳其的批評,土耳其總理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表示,批准該決議將危及美土關係。[80]在眾議院的支持減弱後,該決議的聯署議員們撤回了付諸表決的要求,十月下旬,佩洛西同意擱置此案。[81]
該決議在佩洛西第二任議長期間獲得通過。眾議院於2019年10月以405票贊成對11票反對,確認了該決議。[82]
榮譽
編輯其他國家和地區勳章獎章
編輯- 意大利共和國功績軍官勳章(意大利,2001年6月2日公佈[83])
- 意大利共和國功績騎士大十字勳章(意大利,2007年6月2日公佈[84])
- 金心勳章(菲律賓,2008年6月23日公佈[85])
- 旭日大綬章(日本,2015年4月29日公佈[86])
- 三等奧爾加大公夫人勳章(烏克蘭,2022年4月30日公佈[87],同日於基輔頒發[88])
- 特種大綬卿雲勳章(臺灣,2022年8月3日頒發)[89]
- 二等智者雅羅斯拉夫王公勳章(烏克蘭,2022年10月21日公佈[90])
其他
編輯軼事
編輯手撕特朗普國情咨文
編輯2020年2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到國會發表國情咨文,進場後先將備份講稿交給坐在後方的副總統彭斯和眾院議長佩洛西,步上講台時,佩洛西伸手準備與他握手,特朗普卻視而不見。佩洛西在特朗普演講結束後,當眾撕掉特朗普的講稿備份文件。記者其後追問佩洛西舉動用意,佩洛西表示「這已是十分客氣的做法」,又稱國情咨文內容沒有一頁是真話。[92][93]
反對白人優越主義
編輯佩洛西反對南北戰爭時期,主張白人優越主義的不平等理念的美利堅聯盟國領導人雕像立於美國國會大廈。在2017年,佩洛西呼籲當時的眾議院議長保羅·萊恩採取拆除雕像的行動。2020年6月10日,佩洛西在與密蘇里州羅伊·布倫特參議員和加利福尼亞州眾議員素兒·洛夫格倫的信中表示:
The statues which fill the halls of Congress should reflect our highest ideals as Americans. Today, I am once again calling for the removal from the U.S. Capitol of the 11 statues representing Confederate soldiers and officials. These statues pay homage to hate, not heritage.
翻譯:
美國國會大廈的雕像理應反映我們作為美國人的最高理想。今天,我再次呼籲從美國國會大廈撤下代表美利堅聯盟國士兵和官員的11尊雕像。這些雕像是向仇恨致敬,而不是傳承。
——蘭茜·佩洛西,2020年6月10日發表的文章
佩洛西認為,「主張殘酷和野蠻行為以實現如此明顯的種族主義目的的人的紀念碑是對美國種族平等理念的侮辱。 」[94]
丈夫遭反對者入室打傷
編輯2022年10月28日,一名42歲男子持錘子闖入保羅在三藩市的家,不斷大喊「蘭茜在哪裏」,之後用錘子打傷了保羅[95][96],導致保羅顱骨骨折、雙手及右臂受重傷[97]。男子隨後被警方當場逮捕,保羅則因鈍器傷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98][99],而襲擊發生的時候蘭茜在華盛頓[98]。後來三藩市警方為涉案男子做筆錄,當中男子表示自己原本打算脅持蘭茜,因為蘭茜是「謊話連篇」的民主黨領袖,想質問一下,如果說謊就要打斷她的膝蓋骨,讓她坐輪椅回國會上班[97]。但由於蘭茜沒在家,男子便叫醒了保羅,用錘子敲了保羅的頭蓋骨,之後看着保羅打電話報警[97]。10月31日,三藩市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對德帕普提出六項重罪指控,包括謀殺未遂、入室盜竊、虐待老人、使用致命武器襲擊、非法監禁老人和威脅公職人員家屬[97]。
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參見美國法典第3編 § 第19節
- ^ Barabak, Mark Z. TJ Cox beats Republican Rep. David Valadao to give Democrats gain of 40 House seats, seven i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Times. 2018-11-28 [2019-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
- ^ DBonis, Mike; Sullivan, Sean. Pelosi re-elected as House speaker as 116th Congress opens. 聖何西信使報. 2019-01-03 [2019-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8).
- ^ Riley, Tonya. Nancy Pelosi Is Voted Speaker of the House, Which Means Democrats Are Officially in Control. Mother Jones. 2019-01-03 [2019-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7).
- ^ Fandos, Nicholas. Trump Impeached for Inciting Insurrection. The New York Times. 2021-01-13 [2021-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Page, Susan. Madam Speaker: Nancy Pelosi and the Lessons of Power.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2021-04-20 [2022-01-06]. ISBN 978-1-5387-5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0) (英語).
- ^ Cassie, Ron. The Gavel Goes Back to Nancy D'Alesandro Pelosi of Little Italy. Baltimore Magazine. 2019-01-04 [2019-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
- ^ Stated on Finding Your Roots, January 12, 2021
- ^ 9.0 9.1 Ball, Molly. Nancy Pelosi Doesn't Care What You Think of Her. Time. 2018-09-06 [2019-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5) (英語).
- ^ Puzzanghera, Jim. Pelosi's aim for center may steer pundits wrong. San Jose Mercury News. 2002-11-14 [2010-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3).
- ^ Baltimore City History of Mayors—Thomas J. D'Alesandro III. [2011-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0).
- ^ Meyer, Lawrence. Schaefer favored in Baltimore Race. The Washington Post, Times Herald. 1971-11-02.
- ^ Clymer, Adam. A new vote counter—nancy patricia pelosi.. The New York Times. 2001-10-11.
- ^ Jonathan Weisman; Lois Romano. Pelosi Splits Democrats With Push For Murtha. 華盛頓郵報. 2006-11-16 [2006-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 ^ 當了24年全職媽媽 佩洛西:沒什麼比帶5個孩子還困難了!
- ^ Grayer, Annie; Foran, Clare. Nancy Pelosi tests positive for Covid-19, spokesman says. CNN. 2022-04-07 [2022-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2).
- ^ Bennett, Steve. Nancy Pelosi Net Worth 2022: Salary Stock Portfolio Wealth. 2022-07-17 [202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3) (美國英語).
- ^ Hall, Madison. See every stock trade House Speaker Nancy Pelosi's husband has made since 2021. Business Insider. [2022-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5) (美國英語).
- ^ Levinthal, Dave. Pelosi, McCarthy, McConnell, and Schumer all say they're open to a congressional stock-trade ban. But details could derail this rare bipartisanship.. Business Insider. [2022-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3) (美國英語).
- ^ 佩洛西丈夫涉嫌內線交易 國會法案成為牟利工具 (平浩東). [2022-08-10].
- ^ House Stock Watcher - See What Your Representative Is Trading. housestockwatcher.com. [2022-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5) (英語).
- ^ 美國政界女股神 佩洛西年回報69% 跟政客投資日漸成風. [202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0).
- ^ Eilperin, Juliet. Democrats Pick Pelosi as House Whip; Top Rank Ever for Woman in Congress. The Washington Post. 2001-10-11 [2022-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1).
- ^ About. 2012-12-03 [2019-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9).
- ^ Text of Nancy Pelosi's speech. 2007-01-04 [2019-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30).
- ^ 美國眾議院. Speakers of the House (1789 to present). [2019-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英語).
Speaker Pelosi is the 52nd individual to serve as Speaker of the House. In total, 54 Representatives have served as Speaker.
- ^ Jacob Pramuk. Nancy Pelosi reclaims House speaker’s gavel as Democrats prepare to take on Trump. CNBC. 2019-01-03 [2019-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7) (英語).
- ^ Editor-at-large, Analysis by Chris Cillizza, CNN. How Nancy Pelosi broke Donald Trump. 有線電視新聞網. [2019-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
- ^ Paul LeBlanc. Trump tweeted a photo attacking Nancy Pelosi. She made it her Twitter cover photo. CNN. [2019-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30.0 30.1 Nancy Pelosi's long history of opposing Beijing. BBC News. 2022-07-29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 ^ Pelosi: China Olympic Merchandise Labor Abuses Must End. Congresswoman Nancy Pelosi. 2007-06-11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1).
- ^ 周世惠. 倡議民主人權 裴洛西曾槓上老布希、歐巴馬. 中央社. 2022-08-03 [202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5).
- ^ 裘兆琳. 天安門事件後美國府會關係演變: 「一九八九年緊急中國移民救濟法案」個案研究 (PDF). 美國研究. 1989-12, 19 (4): 33–80 [2022-08-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8-04).
- ^ Nancy Pelosi. H.R.2712 - Emergency Chinese Immigration Relief Act of 1989. Congress.gov. [202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4).
- ^ Nancy Pelosi twitter. 2019-06-05 [202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8).
- ^ What Does Nancy Pelosi Think She’s Doing in Taiwan?. FOREIGN POLICY magazine. 2022-07-26 [202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9).
- ^ 曾拍攝裴洛西到天安門廣場拉布條 CNN前記者談她訪問台灣的目的. 風傳媒. 2022-07-28 [202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9).
- ^ 长年为人权发声的佩洛西早已是北京眼中钉. 美國之音. 2022-08-03 [2022-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0).
- ^ 南希∙ 佩洛西 - 守护自由与公义的女神. [2019-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3).
- ^ 佩洛西:天安门广场精神长存但挑战仍在. BBC. 2014-07-29 [2022-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9).
- ^ Greene, David L. Pelosi still fighting for human rights progress in China; Congresswoman delivers biting message to Clinton as he readies to meet Zhu. Baltimore Sun. 1999-04-08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1).
- ^ Pelosi calls on nations to protest China's hold on Tibet. CNN. 2008-03-20 [2019-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1).
- ^ Pelosi, Nancy. Pelosi Statement on Chinese Human Rights Activist Hu Jia Receiving Sakharov Prize for Freedom of Thought (新聞稿).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2008-10-24 [2019-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30).
- ^ Pelosi backs China currency bill.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2010-09-22 [202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
- ^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领导人. 新華網. 2015-09-26 [2022-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6).
- ^ 佩洛西率團到訪中國被允許先期前往西藏. RFI. 2015-11-13 [2022-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3).
- ^ China insists US lawmaker Pelosi did praise it on Tibet. 2015-11-17 [202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Cheung, Karen. US Democratic leader says Occupy activists' sentencing should 'shock the conscience of the world'. Hong Kong Free Press. 2017-08-18 [2018-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Pelosi Letter to President Trump: Raise Human Rights in China During President Xi's U.S. Visit. Nancy Pelosi. 2017-04-06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 ^ Pelosi Statement on China Trade Investigation Memo. Nancy Pelosi. 2017-08-14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30).
- ^ Pelosi: You Can Almost Hear Leadership Of Chinese Government Laughing At Trump. Real Clear Politics. 2017-11-09 [2018-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7).
- ^ Democrats target Trump on trade. The Washington Post. 2017-09-02 [2018-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Pelosi Remarks at Congressional 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 and Tom Lantos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Hearing. 美國國會. 2019-06-04 [2020-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英語).
- ^ Echols, William. Pelosi Accused of Applauding Hong Kong Violence Over Tiananmen Candle Vigil Praise. Polygraph.info. [2020-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7) (英語).
After being shown a picture of a candlelight vigil in Hong Kong’s Victoria Square, where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had peacefully gathered to pay their respects to the victims of the Tianamen Square massacre, Pelosi said: 'It is a beautiful sight to behold and I commend the courage of the people there for speaking out in light of China’s actions in Hong Kong these days...'
- ^ Pelosi Statement on Hong Kong Protests and Extradition Bill. 2019-06-12 [2019-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 ^ Richard Cowan. U.S. House Speaker Pelosi backs bill aimed at protecting Hong Kong rights. Reuters. 2019-06-19 [2020-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英語).
- ^ 中國歪曲「美麗的風景線」再演繹成自己的版本. 上報. 2020-06-04 [2021-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反送中】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支持美國政界 提關注香港人權法案.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6-20 [2020-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洪翠蓮. 美眾議長裴洛西接見黃之鋒 推進香港人權民主法案. Newtalk新聞. 2019-09-19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30).
- ^ RFI: 佩洛西促白宮執行《香港人權民主法》 香港逮捕民主人士美政界反應強烈. [2020-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1).
- ^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实施制裁_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www.mfa.gov.cn. [2022-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7).
- ^ 习近平对美发难被怀疑国内出了问题.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22-07-29 [2022-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30).
- ^ 美国里根号航母打击群驶向台湾.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22-07-28 [2022-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9) (中文(簡體)).
- ^ 佩洛西台湾之行即时报道. 美國之音. [202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中文).
- ^ 羅苑韶. 裴洛西抵台秒推文 「信守美國支持台灣蓬勃民主的承諾」. 上報 (世代傳媒). 2022-08-03 [2022-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5).
- ^ Nancy Pelosi [@SpeakerPelosi]. Our delegation’s visit to Taiwan honors America’s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supporting Taiwan’s vibrant Democracy (推文). 202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7) –透過Twitter (美國英語).
- ^ 感謝裴洛西!蔡英文授「特種大綬卿雲勳章」見面親自頒發. 三立新聞網. 2022-08-03 [2022-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0) (中文(臺灣)).
- ^ 裴洛西訪台後發聲明 強調中共「無法阻止任何人前往台灣」. 上報 (世代傳媒). 2022-08-04 [202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5).
- ^ Democrats Won't Back Farm Bill, Leader Pelosi Says. C-SPAN. [2021-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5).
- ^ Transcript of Pelosi Press Conference Today—Democratic Leader Nancy Pelosi. speaker.gov. 2017-07-13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 ^ Top Democrats Knock Trump for 'Fire and Fury' Threat Against North Korea. The Weekly Standard. 2017-08-09 [2018-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Pelosi: Must 'exhaust' diplomatic options on North Korea. CNN. 2017-11-05 [2018-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4).
- ^ Dems rip Trump concessions, 'embarrassing' rhetoric with Kim. The Hill. 2018-06-12 [2028-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Nancy Pelosi: Israel, don't fear Dems in Congress. Ynetnews. 2006 [2007-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 ^ Nancy Pelosi Stands by Obama on Libya.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11-03-23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Who to Blame If Arming the Syrian Rebels Goes Wrong. The Atlantic. 2014-09-18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2).
- ^ Keating, Joshua. Are Democrats Hypocrites for Criticizing Trump's Troop Withdrawals?. Slate. 2018-12-21 [201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1).
- ^ Brufke, Juliegrace. Pelosi accuses Trump of deserting Kurds in 'foolish attempt to appease an authoritarian strongman'. The Hill. 2019-10-08 [2019-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9).
- ^ US House Speaker: Armenian Genocide Measure Will Go Forward. [2007-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3).
- ^ Turkey's PM says U.S. relations in danger. Reuters. 2007-10-12 [2007-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3).
- ^ Walsh, Diedre. Vote on Armenian 'genocide' resolution put off. CNN. 2007-10-25 [2007-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4).
- ^ Edmondson, Catie; Gladstone, Rick. House Passes Resolution Recognizing Armenian Genocide. The New York Times. 2019-10-29 [2019-11-14].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30) (美國英語).
- ^ (意大利文)Pelosi On. Nancy. Presidenza della Repubblica. [2022-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5).
- ^ (意大利文)Pelosi On. Nancy. Presidenza della Repubblica. [2022-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3).
- ^ The Order of the Golden Heart. Official Gazette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June 23,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7, 2017).
- ^ (日語)平成27年春の外国人叙勲受章者名簿 (PDF). 內閣府. 2015-04-29 [2022-05-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3-02).
- ^ (烏克蘭語)УКАЗ ПРЕЗИДЕНТА УКРАЇНИ №288/2022. Президент України. 2022-04-30 [2022-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4).
- ^ (烏克蘭語)Президент України зустрівся зі спікером Палати представників Конгресу США. Президент України. 2022-05-01 [2022-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5).
- ^ 總統頒授特種大綬卿雲勳章 讚佩洛西是台灣最堅定友人[失效連結]
- ^ (烏克蘭語)Указ Президента України №734/2022. Президент України. 2022-10-21 [2023-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5).
- ^ 凱迪. 魏京生基金会为美荣休议长佩洛西颁发民主人权终身奖. 自由亞洲電台. 2023-06-07 [2023-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9).
- ^ 佩洛西欲握手被特朗普“无视” 撕碎手中演讲稿, [20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3) (中文(中國大陸))
- ^ 影/撕掉川普國情咨文講稿 波洛西:夠客氣了. 聯合新聞網. 2020-02-05 [20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Santucci, Jeanine. House Speaker Nancy Pelosi calls for Confederate statues to be removed from Capitol Building. USA TODAY.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3) (美國英語).
- ^ Freking, Kevin; Balsamo, Michael; Long, Colleen. Paul Pelosi, speaker's husband, beaten with hammer at home. Associated Press. 2022-10-28 [2022-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31).
- ^ Scott, Eugene; Caldwell, Leigh Ann. Husband of House Speaker Pelosi attacked during break-in of California home, office says. Washington Post. 2022-10-28 [2022-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9).
- ^ 97.0 97.1 97.2 97.3 Browning, Kellen; Thrush, Glenn; Arango, Tim. Intruder Wanted to Break Speaker Pelosi’s Kneecaps, Federal Complaint Says. The New York Times. 2022-10-31 [202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1).
- ^ 98.0 98.1 AP source: Assailant shouted ’Where is Nancy?” in attack. Associated Press. 2022-10-28 [2022-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31).
- ^ Holpuch, Amanda. Intruder Assaults Nancy Pelosi’s Husband in Their San Francisco Home. The New York Times. 2022-10-28 [2022-10-28].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9) (美國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英文)蘭茜·佩洛西議長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英文)美國眾議院 - 蘭茜·佩洛西議員
- (英文) 蘭茜·佩洛西的X(前Twitter)帳戶
- C-SPAN內的頁面(英文)
- 蘭茜·佩洛西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政黨職務 | ||
---|---|---|
美國眾議院 | ||
前任者: 薩拉·布頓 |
美國眾議院議員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第五國會選區 1987–1993 |
繼任者: 松井武男 |
前任者: 羅恩·德勒姆斯 |
美國眾議院議員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第八國會選區 1993–2013 |
繼任者: 保羅·庫克 |
前任者: 傑基·斯貝爾 |
美國眾議院議員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第十二國會選區 2013–2023 |
繼任者: 芭芭拉·李 |
前任者: 馬克·德索尼爾 |
美國眾議院議員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第十一國會選區 2023–至今 |
現任 |
前任者: 大衛·博尼奧爾 |
少數黨黨鞭 2002–2003 |
繼任者: 士丹利·霍耶 |
前任者: 李察·格普哈特 |
少數黨領袖 2003–2007 |
繼任者: 約翰·博納 |
前任者: 約翰·博納 |
少數黨領袖 2011–2019 |
繼任者: 奇雲·麥卡錫 |
官銜 | ||
前任者: 丹尼士·哈斯特爾特 |
美國眾議院議長 2007–2011 |
繼任者: 約翰·博納 |
前任者: 保羅·瑞安 |
美國眾議院議長 2019–2023 |
繼任者: 奇雲·麥卡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