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元老院

東羅馬元老院拜占庭元老院希臘語Σύγκλητος羅馬化Synklētos,音譯為辛克利托斯,或希臘語Γερουσία羅馬化Gerousia),是羅馬元老院的延續,其在4世紀由君士坦丁一世建立,並存續了多個世紀。儘管理論上具有的權力有限,元老院仍舊變得越來越無關緊要,直到約14世紀最終消失。

元老院的象徵。來自525年西奧多·菲洛克塞努斯(Theodore Philoxenus)的執政官對摺畫英語Consular diptych

東羅馬元老院最初由住在帝國東部或是想要移居君士坦丁堡的羅馬元老組成,還有其他一部分被任命為元老的官員。君士坦丁向願意搬到東方的任何羅馬元老提供免費的土地和穀物。在君士坦丁建立東部的元老院時,它更像一些重要城市如安條克的議會而非羅馬元老院。其子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將其從市政當局提升為帝國機構的地位,但是君士坦丁堡元老院實質上擁有的權力和羅馬的元老院同樣有限。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還將自己的朋友、朝臣以及許多行省官員選拔進元老院,使元老數目達到了兩千人。

入選與組成

編輯

元老在原則上是世襲的,通過擔任公職而成為元老院的一員這一傳統途徑仍舊完全行之有效[1]。到395年羅馬帝國永久東西分治時,民選官已經淪為單純的市政官員[1]。他們的唯一職責就是管理比賽展覽或公共工程的資金支出。不過,隨着諸如護民官在內的傳統羅馬官職地位下降,民選官仍舊是貴族進入東西元老院的重要途徑。護民官是一個花銷昂貴的職位,因為他們被期望自掏腰包來履行市政職責。已知東羅馬帝國有8位民選官來分擔費用。後期的東羅馬元老院與共和國時期的大不相同,因為市政官護民官這些職位早已被中止,到了4世紀末,財務官也即將消失,只剩下行省的裁判官得以保留[1]。皇帝或元老院本身可以簽署法令,允許某人在元老院獲得一席之地。通常以這種方法成為元老可以免於那些花費昂貴的職位。

 
公元517年羅馬執政官雙聯畫中的執政官阿納斯塔修斯英語Anastasius (consul 517)。他手上握着執政官權杖,權杖頂端是一隻鷹和馬帕(mappa,用來表示競技場比賽開始的布)標誌着執政的開始。

元老院主要由大臣與官員組成,職位從帝國最重要的大臣國務總長英語Magister officiorum陸軍總長英語Magister Militum到行省總督再到退休的公務員。與西部帝國的元老們相比,東部元老的家族不那麼富有與顯赫(西部的元老院席位在4世紀也增加到了2000個)。一些貴族試圖通過成為元老院的成員,來逃避戴克里先等帝國晚期皇帝施加給他們的艱難處境:士紳(curiales,羅馬中產階級)經常被迫成為城鎮議員(decurions),他們參加政府需要自掏腰包,負責徵稅並自己補足虧欠的稅款。眾所周知,許多在元老院尋求席位的人目的主要是逃避城鎮議員的苛刻職責。故狄奧多西一世頒佈法令要求他們即便成為了元老,也需要參與地方的事務。

元老院由君士坦丁堡市長英語Eparch of Constantinople領導,並由後者與皇帝進行一切溝通。元老院成員由三個等級組成:傑出者英語Vir illustris可敬者英語vir spectabilis聞名者英語vir clarissimus。「傑出者」為掌管着東羅馬帝國的最高職位的人,如陸軍總長(Master of Soldiers)和近衛大區總長(Praetorian Prefects)等;「可敬者」組成了元老院的中間階級,由資深執政官代理官英語Vicarius、行省的軍事長官等重要的政治人物組成;「聞名者」為元老院的最低階層,成員為行省總督以及其他低微的官員。較低的兩個階級的元老可以居住於帝國以內的任意地區,通常不很活躍。元老院中活躍的主要是「傑出者」,他們的重要職位通常設於君士坦丁堡,故可以頻繁出席元老院的會議。到了5世紀末,下邊兩個階級被完全排除在元老院之外。在查士丁尼一世時期,「聞名者」的成員顯著增加,使得許多官員晉升為「可敬者」,也使先前曾為元老院精英階層的「傑出者」增多。結果催生出了新的等級「榮耀者英語Vir gloriosus」以容納最高等級的元老。值得注意的是,對大多數元老院成員來說,擔任元老通常是次要職業,他們通常在帝國的行政機構中擔任着重要職位。

職權與功能

編輯
 
慶祝利奧二世登基的索利都斯(Solidus,古羅馬時期的金幣),皇帝頭像旁邊鑄有文字「共和國救世主」——帝國「共和傳統」理論上的延續

儘管元老院的權力有限,但是皇帝可能採納和頒佈的決議在詔令的名義上還是需要通過元老院的決議(senatus consulta)。元老院可以為帝國立法提出建議,並時不時充當諮詢機構。一些法令以「元老院致辭(Orations to the Senate)」的形式,在元老院大聲宣讀。西羅馬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於446年制定的一項立法程序中,元老院被賦予了部分權力,該程序中新法令需要先經過元老院和樞密院(Council)之間的會議討論,方可由皇帝簽署。這一程序法被收錄進了查士丁尼法典中,但是尚不清楚該它是否在帝國東部完全實行。除此之外皇帝亦會將元老院作為裁決法庭,對叛國罪的審判有時在此進行。普通罪行也會由市長和抽籤選出的五名元老組成的法庭裁決。元老院還保持着憲政意義,因為正式的皇帝是由元老院與軍隊選出的,但皇位通常是世襲的。

與皇帝的衝突

編輯
 
兩希拉克略身着執政官長袍的金索利都斯

在一些時間中,元老院亦會與皇帝對抗,並意圖主張其關於皇帝繼承的憲政權威性。457年他們提出讓陸軍總長(Master of Soldiers)阿蘭阿斯帕 (東羅馬帝國)登基,但是最終身為其下屬的護民官兼元老利奧一世繼承了皇位。532年,一些元老為尼卡暴動的暴動者們提供支持,對抗查士丁尼一世,後者對富有的元老院既不喜歡也不信任。541年之後,元老院因鼠疫流行損失了許多成員;隨後的經濟動盪中,查士丁尼沒收了許多剩餘元老的財產。608年福卡斯統治期間,老希拉克略和他的兒子希拉克略在迦太基的元老們的支持下宣稱為執政官。希拉克略隨後被選為皇帝。前皇帝福卡斯被元老院罷免,並在教堂中被兩位元老逮捕[2]

641年希拉克略去世時,他將帝國留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第一場婚姻中與歐多基亞英語Eudokia (wife of Heraclius)所生的君士坦丁三世,以及第二場婚姻中與馬爾狄娜英語Martina (empress)所生的赫拉克洛納斯。皇后馬爾狄娜尋求獲得授予自己帝國的權利(儘管可能是為了幫助她的兒子),並在於君士坦丁堡競技場舉行的,元老院、其他高階官員以及君士坦丁堡市民參與的一場盛大典禮上宣佈此事。但是元老院以及人們對此強烈反對,要求只有希拉克略的兒子來統治帝國,馬爾狄娜以失敗告終,被迫返回君士坦丁堡大皇宮。然而,君士坦丁三世僅在四個月之後就去世,其兄弟赫拉克洛納斯成為唯一的統治者,馬爾狄娜暗殺了君士坦丁的傳言開始蔓延。不久瓦倫提努斯英語Valentinus (usurper)將軍起義,赫拉克洛納斯被迫接受與君士坦丁之子君士坦斯二世共同統治。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赫拉克洛納斯的胞弟提比略英語Tiberius (son of Heraclius)也加冕為共治皇帝。但這並未平息元老院與人們的不滿,不久之後元老院廢黜了赫拉克洛納斯。他的鼻子被割掉英語Political mutilation in Byzantine culture,馬爾狄娜被割去舌頭,兩人被一併流放到了羅得島。在元老院攝政之下,君士坦斯二世成為了唯一的皇帝。

沒落

編輯
 
狄奧多拉皇后與元老院會談,來自《斯基里澤斯編年史彩色插圖手稿

隨着歷史的變遷,元老院的勢力逐漸衰落,但直到13世紀其依舊存在。自7世紀起,這裏可以說更像是一個權貴階層,而非一個機構[3],因為其許多權力都在巴西爾一世利奧六世改革法令時廢除。元老院本身還保留着極大聲望,尤其在11世紀,「宮廷派」於巴西爾二世去世後掌權。隨着軍事派別的阿萊克修斯一世掌權,元老院開始逐漸淡出,元老頭銜甚至可以向皇帝購買。1197年元老院與首都內的神職人員以及行會成員被召集起來,以批准一項特別賦稅——阿勒曼尼亞貢賦英語Alamanikon(為防止神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入侵而向其繳納貢金的徵稅)。元老們拒絕徵稅,因為這與傳統不符。皇帝只得將首都除外,只向行省徵稅[4]。元老院最後的已知行動是在第四次十字軍期間選尼古拉烏斯·卡納波斯英語Nikolaos Kanabos為皇帝,以對抗伊薩克二世阿萊克修斯四世[5]。在巴列奧略王朝時期元老這一頭銜繼續保留了一段時間,但在14世紀中期的危機中,元老院最終永遠地消失了。

駐所

編輯

元老院在君士坦丁堡有兩處駐所,一處由君士坦丁建造並由查士丁尼重建,位於奧古斯塔廣場東側,臨近瑪格瑙拉宮;另一處在君士坦丁廣場北側。6世紀元老院失去了其駐所,自此之後開始在君士坦丁堡大皇宮集會。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Bury, J.B.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Volume 1, Chapter 1.
  2. ^ Judith Herrin. The Formation of Christendo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Gilbert Dagron, Emperor and Priest: The Imperial Office in Byzantiu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03697-9, page 324
  4. ^ Brand, Charles M. Byzantium Confronts the West, 1180–1204.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121. 
  5. ^ Phillips, Jonathan.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iege of Constantinople. 2004. pp. 222-226.

延伸閱讀

編輯
  • Bury, J. B.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Volum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