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章(863年—923年11月15日[1][2][3]),賢明子明[4],為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後梁一位將領。根據歷史記載及傳說,王彥章以驍勇善戰及忠於後梁政權著稱。在後梁滅亡時,被夏魯奇俘虜,因不肯降於後唐政權而被殺。

王彥章
出生863年
鄆州壽張縣
逝世923年11月15日
後唐鄆州中都縣
職業將領

生平

編輯

王彥章祖籍鄆州壽張縣,祖父王秀及父親王慶宗皆未曾擔任官職。王彥章獲重用後,兩人分別被追封為左散騎常侍及右武衛將軍[5]

他年輕時加入朱全忠的軍隊,由於戰功卓著,王彥章受到朱全忠建立的後梁政權重用。最初王彥章任開封府押牙(押衙),開平二年(908年)十月遷任左龍驤軍使,次年兼任左監門衛上將軍。乾化元年(911年)再兼任行營左先鋒馬軍使,並被封為金紫光祿大夫及檢校司空。次年(912年)朱友珪加封王彥章為檢校司徒。朱友貞(即後梁末帝)奪得政權後,王彥章於乾化三年(913年)被委任為濮州刺史及馬步軍都指揮使。次年(914年)遷任澶州刺史,並被封為「開國伯」[6]

乾化五年(915年)三月,後梁朝廷決議分魏州為兩個鎮,為防備當地人叛變,派遣王彥章率領五百騎兵駐守鄴城金波亭,預防突發情況。魏州人於該月月底叛變,投降晉國後唐前身)。王彥章因軍隊受到攻擊而率軍向南逃走,其家屬被晉軍俘虜。晉國方面為了招降王彥章,優待他的家屬,又派人離間王彥章。王彥章把晉國的使者斬首,斷絕往來[7]。同年九月,王彥章被委任為汝州防禦使、檢校太保。貞明二年(916年)四月,遷任鄭州防禦使。

與晉軍的戰鬥

編輯

後梁失去魏州後,不時與晉國(後唐)軍隊於黃河兩岸戰鬥,王彥章常在這些戰事中擔任先鋒[8]。其官職時有調動:貞明三年(917年)十二月,王彥章遷為西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檢校太傅,繼續留守鄭州。不久兼任行營諸軍左廂馬軍都指揮使。貞明五年(919年)五月,遷任許州兩使留後,並保留之前的軍職。次年(920年)正月,正式擔任許州匡國軍節度使,加封「開國侯」,隨後擔任北面行營副招討使。貞明七年(921年)正月,改駐滑州[6]

此時,晉國軍隊已佔領黃河北岸全部地區,並於德勝口設立鐵鎖截斷航道及跨河築城。而後梁朝廷的執政者趙巖張漢傑等人向後梁末帝建議疏遠資歷較深的大臣,故王彥章雖然身為高級將領,但朝廷並未採用他所提議的戰術[9]

龍德三年(923年)四月初,後唐軍隊攻佔鄆州。該消息使後梁朝廷產生恐慌[10]宰相敬翔在後梁末帝前自殺被阻,隨後向梁末帝建議起用王彥章。梁末帝採納其建議,於五月委任王彥章為北面招討使,取代戴思遠[11],並派段凝作其副手。王彥章向後梁末帝表示用三天時間即可擊敗敵軍,梁末帝身邊的大臣不相信他的保證而發笑[12]

王彥章認為趙巖等人敗壞朝政、令國力削弱,臨行前向親信表示,若得勝回朝,將要處死朝廷內的「奸臣」[13]。趙巖、張漢傑得知後,感到恐懼,並認為與其被王彥章處死,不如被沙陀人後唐軍隊)殺害[14],於是與段凝合謀,設法阻撓王彥章的軍事行動[15]

德勝口之戰

編輯

王彥章離開朝廷,兩天後到達滑州,在設宴的同時,暗中派遣六百名手,及冶鐵人員,乘船前往德勝口。王彥章在宴會中途託言更衣離場,率領數千人沿黃河往德勝口。船上士兵燒斷鐵鎖、並以斧斬斷浮橋,王彥章則率兵攻破南城。這時距離王彥章離朝之日剛好三天。李存勗得悉王彥章被任命後,認為王彥章會立刻攻擊德勝口南城,立刻引騎兵增援,但在到達時,南城已被王彥章攻佔[16]

李存勗拆掉北城,建造木筏,退守楊劉,沿途與王彥章隔河對戰超過一百次。戰事持續約兩個月,期間王彥章的軍隊曾幾乎攻陷楊劉,直至李存勗於博州的黃河東岸建造堡壘協助防守,形勢開始改變。王彥章之軍隊先進攻該堡壘而未能攻入,及後重新進攻楊劉而戰敗[17]

後梁朝廷得到戰報後,即召還王彥章,委派段凝代替其招討使職務。史稱段凝向朝廷大臣行賄,又與趙巖、張漢傑等人合謀向後梁末帝隱瞞王彥章的戰功,又於王彥章戰敗時誣陷他飲酒輕敵,因此得到兵權[18]。及後由於段凝無法抵禦後唐軍隊的進攻,後梁在他就任後不足一百天滅亡[19]

王彥章回到汴梁後,在朝廷上力言自己的戰功。趙巖等人指使有關部門彈劾他「不恭」,迫令他回家[20]

被俘與被殺

編輯

其後,後唐軍隊向兗州進攻,後梁末帝再委派王彥章迎戰。這時後梁的主力皆隨段凝出征,故朝廷把首都汴梁剩下的五百名新經招募的騎兵守禦都交給王彥章,另委派張漢傑監軍[21]。王彥章率軍渡過汶水,計劃進攻鄆州,於遞坊鎮被後唐軍隊襲擊[22]。王彥章因兵少戰敗,撤退至中都[23]

十月四日(公曆923年11月14日),李存勗率領軍隊到達中都,與王彥章軍交戰。唐軍將領夏魯奇曾為朱全忠效力,與王彥章相識[24],聽到王彥章說話後將他認出,以刺傷他後將他擒獲[25]

李存勗與王彥章見面,問他為何防守沒有防禦工事的中都而不前往兗州防守。王彥章回應指自己受制於形勢而無能為力[26]。王彥章看不起李存勗和李嗣源。李存勗在勸說王彥章投降被拒絕後,又派李嗣源勸說他。王彥章因傷重不能起床行走,李嗣源走到王彥章的病榻前,被王彥章以小字「邈佶烈」稱呼,以示輕蔑[27]

次日,李存勗命人以肩輿送王彥章至任城,王彥章以傷患痛楚為由不肯出發[28]。李存勗派人問王彥章此行能否成功,王彥章稱段凝麾下六萬軍隊並不會輕易叛變,因此難以成功。李存勗取得回應後,知道王彥章肯定不會歸順,下令把他斬首[3]。王彥章享年六十一歲[1]

評價

編輯

史稱王彥章驍勇善戰及擁有強大臂力。他作戰時以鐵槍為武器攻擊敵方,而其他人無法舉起他的鐵槍[29]。軍中稱他為「王鐵槍」。

石敬瑭建立後晉後,為嘉許王彥章對後梁的忠誠,追封王彥章為太師,並尋訪其後人,授以官職[30]

歐陽修認為王彥章忠於職守而死,死得其所[31];並於新五代史中,特為王彥章另立一傳,稱為「死節傳」[32]

傳說

編輯

據《五代史補》記載,王彥章能赤腳於佈滿荊棘之地行走,因此被朱全忠賞識[33]

在《水滸傳》中,宋江稱王彥章曾於極短的時間內連打三十六名後唐將領[34]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出現的嘉興鐵槍廟被稱為紀念王彥章而建。內裏供奉王彥章所用鐵槍,後來被江南七怪之首柯鎮惡取用,成為鐵杖[35]。而該鐵槍廟最後成為《射鵰英雄傳》中大反派楊康中毒身亡的地方。

註釋

編輯
  1. ^ 1.0 1.1 舊五代史》及《新五代史》記載王彥章被殺時「年六十一」,該出生年份由其去世年推算所得。
  2. ^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 2005年11月13日 [2009年3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29日). 
  3. ^ 3.0 3.1 《資治通鑑》:「甲戌旦,遇梁兵,一戰敗之,追至中都,圍其城。……彥章重傷,馬躓,遂擒之,……乙亥,帝發中都,舁王彥章自隨,遣中使問彥章曰:『吾此行克乎?』對曰:『段凝有精兵六萬,雖主將非材,亦未肯遽爾倒戈,殆難克也。』帝知其終不為用,遂斬之。」
  4. ^ 《舊五代史》記載為「賢明」;《新五代史》記載為「子明」。
  5. ^ 《舊五代史》:「王彥章,字賢明,鄆州壽張縣人也。祖秀,父慶宗,俱不仕。以彥章貴,秀贈左散騎常侍,慶宗贈右武衛將軍。」
  6. ^ 6.0 6.1 所有職位及封爵參考自《舊五代史》。《新五代史》有記載職銜而未有記載有關委任年份。
  7. ^ 《舊五代史》記載晉國後來因王彥章不肯歸順而殺死他的家屬。《新五代史》未載有此說。
  8. ^ 《新五代史》:「自梁失魏、博,與晉夾河而軍,彥章常為先鋒。」
  9. ^ 《新五代史》:「是時,晉已盡有河北,以鐵鎖斷德勝口,築河南、北為兩城,號『夾寨』。而梁末帝昏亂,小人趙巖、張漢傑等用事,大臣宿將多被讒間,彥章雖為招討副使,而謀不見用。」
  10. ^ 《舊五代史》:「龍德三年四月晦,晉師陷鄆州,中外大恐。」
  11. ^ 《舊五代史》:「五月,以彥章代戴思遠為北面招討使。」
  12. ^ 《新五代史》:「宰相敬翔顧事急,以繩內靴中,入見末帝,……乃引繩將自經。末帝使人止之,問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彥章不可!」末帝乃召彥章為招討使,以段凝為副。末帝問破敵之期,彥章對曰:『三日。』左右皆失笑。」
  13. ^ 《舊五代史》:「先是,趙、張二族撓亂朝政。彥章深惡之,性複剛直,不能緘忍。及授招討之命,因謂所親曰:『待我立功之後,回軍之日,當盡誅奸臣,以謝天下。』」;《新五代史》:「是時,段凝已有異志,與趙巖、張漢傑交通,彥章素剛,憤梁日削,而嫉巖等所為,嘗謂人曰:『俟吾破賊還,誅奸臣以謝天下。』」
  14. ^ 《舊五代史》:「趙、張聞之,私相謂曰:『我輩寧死於沙陀之手,不當為彥章所殺。』」
  15. ^ 《新五代史》:「巖等聞之懼,與凝力傾之。」
  16. ^ 《新五代史》:「彥章受命而出,馳兩日至滑州,置酒大會,陰遣人具舟於楊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載冶者,具韝炭,乘流而下。彥章會飲,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數千,沿河以趨德勝。舟兵舉鎖燒斷之,因以巨斧斬浮橋,而彥章引兵急擊南城。浮橋斷,南城遂破,蓋三日矣。是時莊宗在魏,以朱守殷守夾寨,聞彥章為招討使,驚曰:『彥章驍勇,吾嘗避其鋒,非守殷敵也。然彥章兵少,利於速戰,必急攻我南城。』即馳騎救之,行二十里,而得夾寨報者曰:『彥章兵已至。』比至,而南城破矣。」
  17. ^ 《舊五代史》:「晉人遂棄北城,並軍保楊劉。彥章以舟師沿流而下,晉人盡徹北城,拆屋木編筏,置步軍於其上,與彥章各行一岸。每遇轉灘水彙,即中流交鬥,流矢雨集,或舟筏覆沒,比及楊劉,凡百餘戰。彥章急攻楊劉,晝夜不息,晉人極力固守,垂陷者數四。六月,晉王親援其城,彥章之軍,重壕複壘,晉人不能入。晉王乃於博州東岸築壘,以應鄆州。彥章聞之,馳軍而至,急攻其柵,自旦及午,其城將拔,會晉王以大軍來援,彥章及 退。七月,晉王至楊劉,彥章軍不利,遂罷彥章兵權,詔令歸闕,以段凝為招討使。」;《新五代史》:「莊宗(李存勗)徹北城為筏,下楊劉,與彥章俱浮於河,各行一岸,每舟抃相及輒戰,一日數十接。彥章至楊劉,攻之幾下。晉人築壘博州東岸,彥章引兵攻之,不克,還擊楊劉,戰敗。」
  18. ^ 《新五代史》:「是時,段凝已有異志,與趙巖、張漢傑交通,……其破南城也,彥章與凝各為捷書以聞,凝遣人告巖等匿彥章書 而上己書,末帝初疑其事,已而使者至軍,獨賜勞凝而不及彥章,軍士皆失色。及楊劉之敗也,凝乃上書言:『彥章使酒輕敵而至於敗。』趙巖等從中日夜毀之,乃罷彥章,以凝為招討使。」
  19. ^ 《舊五代史》:「時段凝以賄賂交結,自求兵柄,素與彥章不協,潛害其功,陰行逗撓,遂至王師不利,竟退彥章而用段凝。未及十旬,國以之亡矣。」
  20. ^ 《新五代史》:「彥章馳至京師入見,以笏畫地,自陳勝敗之跡,巖等諷有司劾彥章不恭,勒還第。」
  21. ^ 《新五代史》:「唐兵攻兗州,末帝召彥章使守捉東路。是時,梁之勝兵皆屬段凝,京師只有保鑾五百騎,皆新捉募之兵,不可用,乃以屬彥章,而以張漢傑監之。」
  22. ^ 《舊五代史》:「彥章渡汶,以略鄆境,至遞坊鎮,為晉人所襲。」
  23. ^ 《新五代史》:「彥章至遞坊,以兵少戰敗,退保中都」
  24. ^ 《舊五代史》:「魯奇嚐事太祖,與彥章素善」
  25. ^ 《新五代史》:「唐將夏魯奇素與彥章善,識其語音,曰:『王鐵槍也!』舉槊刺之,彥章傷重,馬踣,被擒。」
  26. ^ 《新五代史》:「莊宗見之,曰:『爾常以孺子待我,今日服乎?』又曰:『爾善戰者,何不守兗州而守中都?中都無壁壘,何以自固?』彥章對曰:『大事已去,非人力可為!』」
  27. ^ 《舊五代史》:「晉王又謂李嗣源曰:『爾宜親往諭之,庶可全活。』時彥章以重傷不能興,嗣源至臥內以見之,謂嗣源曰:『汝非邈佶烈乎?』邈佶烈,蓋嗣源小字也。彥章素輕嗣源,故以小字呼之。」
  28. ^ 《舊五代史》:「晉王命肩輿隨軍至任城,彥章以所傷痛楚,堅乞遲留。」
  29. ^ 《新五代史》:「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佗人莫能舉也。」
  30. ^ 《舊五代史》:「晉高祖遷都夷門,嘉彥章之忠款,詔贈太師,搜訪子孫錄用。」;《新五代史》:「晉高祖時,追贈彥章太師。」
  31. ^ 《新五代史》:「其食人之祿者,必死人之事,如彥章者,可謂得其死哉!」
  32. ^ 《新五代史》:「語曰:『世亂識忠臣。』誠哉!五代之際,不可以為無人,吾得全節之士三人焉,作《死節傳》。」
  33. ^ 《五代史補》卷一:「王彥章之應募也,同時有數百人,而彥章營求為長。眾皆怒曰:『彥章何人,一旦自草野中出,便欲居我輩之上,是不自量之甚也!』彥章聞之,乃對主將,指數百人曰:『我天與壯氣,自度汝等不及,故求作長耳。汝等咄咄,得非勝負將分之際耶!且大凡健兒開口便言死,死則未暇,且共汝輩赤腳入棘針地走三五遭,汝等能 乎?』眾初以為戲,既而彥章果然,眾皆失色,無敢效之者。太祖聞之,以為神人,遽擢用之。」
  34. ^ 《水滸傳》回目〈沒羽箭飛石打英雄‧宋公明棄糧擒壯士〉:「我聞五代時大梁王彥章,日不移影,連打唐將三十六員;今日張清無一時連打我一十五員大將,真是不在此人之下,定當是個猛將。」
  35. ^ 《射鵰英雄傳》〈鐵槍廟中〉:「柯鎮惡聽得鴉聲,已知到了鐵槍廟附近。那鐵槍廟祀奉的是五代時名將鐵槍王彥章。」

延伸閱讀

編輯

[]

 舊五代史·卷21》,出自薛居正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卷32》,出自歐陽修新五代史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文獻

編輯
  1. 舊五代史》卷二十一
  2. 新五代史》卷三十二
  3. 資治通鑑》卷二七二
  4. 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5. 射鵰英雄傳》第三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