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素文字

字母表示單詞或詞素

語素文字(英語:logogram,logograph,lexigraph)又稱意音文字[1]詞符文字[2],舊稱表意文字[3],是表示語素(語言的最小語義單位)的文字。其符號可同時表示語詞和音節,即表意也表音,故又被稱為「意音文字」。


文字
文字史
字位
文字列表
拼音文字相關
字母
字母的歷史
文字系統類型維基數據所列Q119520394
表音文字
全音素文字
輔音音素文字
元音附標文字
半音節文字
特徵文字
音節文字
語素文字
輔助使用
速記
音標
特殊使用
數字
盲文
相關條目
象形文字
形意文字
搭配使用的符
附加符號
標點符號
可轉換為文字
的其他使用
電報編碼
字符

語素文字和表音文字主要不同在於:前者以表達語義為重,後者以表達語音為重。另外,這不代表語素文字完全不體現讀音、表音文字完全不體現詞義。

詞源

編輯

術語 logogram 的詞根 logo- 和 -gram 源自古希臘語 λόγος(lógos;word,speech)「詞,言語」之義,和 γράμμα(grámma;written character,letter)「書寫字符,字母」之義。

區分

編輯

語素文字是記錄語義文字,和語言有嚴格的對應關係。

一般來說語素文字可以分解為字位,一個字位代表一個語素,當然也可能出現一個字位代表幾個語素和幾個字位代表一個語素的情況。語素文字容易與象形符號形意符號觀念相混淆,三者的區別主要有兩點:

  1. 象形符號只是用圖畫來表示物體,形意符號只是表達一種意思,這兩種都不一定用來記錄語言。符號「↑」表示向上,但這個符號不被視為文字。
  2. 目前已知的語素文字都不局限於表形和表意,而是有表音的成分:因此,語素文字也稱為意音文字。語素文字的出現代表文字史走出原始時期並進入古典時期。

範疇

編輯

語素文字一般指最小單位為語素的文字(如漢字在漢語中除遇連綿詞外均對應語素且無法細分)。韓語新綴字法藏文等雖帶有一定的語素信息,但由於每個語素單位都能細拆出古音位信息(且多音節語素量遠超漢語)而不被歸入語素文字。

各種語素文字

編輯

已失傳

編輯

很多語素文字發展得早且在文明長河中漸漸失傳。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楔形文字瑪雅文明瑪雅文字古埃及文明埃及文字早已不再使用。

契丹文(限契丹大字契丹小字為拼音文字)、女真文西夏文越南喃字(字喃)等,均是模仿漢字創造的語素文字。現在契丹文、西夏文已經失傳,而越南於19世紀被法國殖民統治後,法國殖民當局在越南開始推廣由拉丁字母組成為基礎的越南國語字喃字(字喃)便不再使用。

漢字(簡體繁體)主要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等地使用。

日本朝鮮半島越南曾長期使用漢語文言文和漢字。日文平假名片假名音節文字)分別源自漢字的草書楷書大化革新時傳入),現代日文也使用漢字穿插其中,是世界上少有的同時使用兩種文字、三種形式(平假名片假名和日本化和製漢字)的語言。過去在朝鮮文中通常用漢字來書寫由漢語、日語傳入的漢字詞(漢字語),但如今大韓民國中國朝鮮族已很少用,一般都轉由諺文(朝鮮語音素文字)書寫。現在韓國仍會在特定的地方,如傳統活動、詞典和需要用漢字消歧義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則完全不用漢字;儘管如此,由於金日成的指示,從50年代後期以「漢文」的名義恢復了漢字教學,在中學到大學階段是必修課[4]

彝文也是一種語素文字。而現時流通於四川涼山規範彝文,是一種人為改造的音節文字,幾乎沒有表意的功能。雲南規範彝文仍然是語素文字,但使用不廣泛。位於雲南麗江東巴文也是語素文字之一,目前仍然頻繁地被使用着。水書也是語素文字。

參考

編輯
  1. ^ 謝書民. 錯誤的 「意音文字」 文字類型觀及其辨正[J]. 學術探索, 2012 (2): 150-153.
  2. ^ 吳結評. 中西民族語言對話篇[J]. 黑龍江民族叢刊, 2008 (6): 113-116.
  3. ^ [1]黃伯榮,戚曉傑.為什麼還說漢字是表意文字?——兼評漢字是意音文字,語素文字[J].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2):4.DOI:10.3969/j.issn.1003-6873.2011.02.016.
  4. ^ 한자·한문 교육. KBS. [2022-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8) (韓語). 

參考書籍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