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青銅文化
相關考古發現
編輯有中日學者認為,在遼寧省喀左縣平房子鄉北洞村出土殷晚期青銅器中,方鼎內底中心有銘文「其侯」,佐證是在箕子之國發掘,而箕子朝鮮實際為侯國。 箕子朝鮮從中原遷出之際,燕國、孤竹國等地也有大量華夏移民進入箕子朝鮮地區,而此段時期正為青銅器文化的頂峰。 [1]
其他青銅器發現
編輯遼寧青銅器文化的代表作品是1975年5月在遼寧喀左縣北洞村二號坑出土的商代晚期「其侯」方鼎和1955年在凌源縣海島營子村發掘的西周早期燕國匽侯銅盂,其考古,文物價值都很重要。[2]
除了對於遼寧青銅文化主歸屬有重要意義的「其侯」和「匽侯」青銅禮器 [1] 出土外,遼寧瀋陽[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莊河[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葫蘆島[4][永久失效連結] 等地也如需出土青銅器時代的各樣文物。很多東亞學者認為此處出土青銅器與中國周朝的諸侯國箕子朝鮮、燕國、孤竹國等地關聯甚大。 [3]
遼寧博物館館藏青銅器中禮器風格與中原相當,部分兵器如北方戎狄民族使用的琵琶形曲刃劍有地方特色。[5] 日本學者把這種短劍稱為「遼寧式銅劍」,中國學者則稱之為「雙側曲刃短劍」、「丁字形青銅短劍」或「短莖式曲刃短劍」。這種銅器發源於中國遼寧地區,並逐步向其他地區擴展,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朝鮮半島乃至日本都被發現,國際上學者多認為是東胡、山戎以及穢貉等古代中國北方戎狄民族的遺物。
韓國主張
編輯近代韓國學者主張琵琶型曲刃銅劍在朝鮮半島青銅文化中最具代表性。
琵琶型曲刃劍的生產主要是在公元前8到7世紀,這種銅劍最早在遼寧生產,後來逐步向朝鮮半島擴展。近代韓國學者李忠奎將琵琶形銅劍文化分成5個發展階段:第一,二階段主要是以琵琶型[4] 銅劍為代表;第四,五階段以較為細長的銅劍為代表;第三階段則是前兩者的過渡階段;第一,二和三階段的銅器在今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都有發現;第四和五階段的銅器則只有在朝鮮半島發現。韓國學者李忠奎認為此類青銅器的含鋅量比其周邊國家與地區的青銅器含鋅量高,並主張琵琶形銅劍文化的晚期只在朝鮮半島內發現,琵琶形銅劍文化的晚期因此也被韓國學者稱為朝鮮青銅器文化。此類青銅器在忠清南道的錦江流域為最多。而琵琶形銅劍文化被韓國學者認為與朝鮮半島南部的辰國吻合。
遼寧青銅文化與韓國
編輯而近期在中國遼寧出土的青銅器也被韓國方面宣稱為其先民所有,並在教科書上把該國的青銅器年代上推了一千年。[5]
從考古上看,位於朝鮮半島南端的辰國是遼寧青銅器文化的外延,其中忠清道,全羅道發現的類似於遼寧青銅器的文物最多。而從20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韓國學者忽視漢文史籍中的箕子朝鮮為中國商朝後裔的事實,片面認為遼東地區為今天的朝鮮族先民的活動場所,製造遼寧青銅器主權歸屬的爭議。
也有觀點認為,在衛滿滅亡箕子朝鮮後,箕子朝鮮的准王逃亡馬韓部落建立的國家被稱為辰國,其地理位置也大體相當。[6]故而辰國也是遼寧青銅器文化,箕子之國的延續。
韓國教育人力資源部在2007年23日表示,新教科書將朝鮮半島青銅器時代的開始時間從「公元前10世紀(公元前1000年)」修改為「公元前20世紀(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世紀(公元前1500年)」。而舊教科書的原文是「繼新石器時代後,朝鮮半島在公元前10世紀左右進入青銅器時代,滿洲地區在公元前15世紀-公元前13世紀左右進入青銅器時代。」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Lee, C.-k. (1996). The bronze dagger culture of Liaoning province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Korea Journal 36(4), 17-27. [6]
- Lee, K.-b. (1984). A new history of Korea. Tr. by E.W. Wagner & E.J. Schulz, based on 1979 rev. ed. Seoul: Ilchogak. ISBN 89-337-0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