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姑出生在一個信仰道教的官宦之家,父親鮑靚,對道教的教義詮釋,影響鮑女的思想興趣。
- 葛洪拜南海太守鮑靚為師,學習煉丹術,鮑靚見葛洪好學,相當器重他,便將女兒鮑姑嫁給他。嫁給葛洪後,和葛洪共同行醫,葛洪著作中許多灸法急救術,與鮑姑之灸術有關。與弟子黃初平共同幫助葛洪研究煉丹術,且為百姓治病。
- 東晉元帝大興二年(319年),鮑靚為其女鮑姑修道行醫而建造道院,其名稱為越崗院(即今廣州市越秀區三元宮)。[3]
- 東晉建元元年(343年),葛洪在羅浮山逝世,鮑姑和弟子黃初平到廣州越崗院,一面為百姓治病,一面修整陌道。她繼承父親及丈夫的醫術,與自己的鑽研,醫術更加精進。因藥到病除,百姓稱她為鮑仙姑。
- 鮑姑去世後,百姓特地在越崗院興建「鮑姑祠」來紀念她。
晉代著名煉丹術家、精通灸法,是我國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家。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該書有針灸醫方百九條,其中灸方竟佔九十餘條,並對灸法的效果、作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都有較全面的論述。洪並不擅長灸法,主要集中於煉丹和養生上。故書中中收入如此豐富的灸方,可能與擅長灸法的鮑姑有密切的關係。[5][6]
爲覓丹砂到海濱,空山廢井已生塵。
不將一滴蘇焦槁,神艾虛傳解活人。
滿目江山海氣陰,鮑姑祠畔客登臨。
欲尋越井岡頭艾,多恐神龍病已深。
錘煉丹砂有昧能,深層儷影救塵生。
一滴活水舒焦槁,鍼艾盈留昊世情。
- ^ 《針灸,歷史與理論》:魯桂珍、李約瑟著,周輝政、洪榮貴譯,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109頁。
-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獻:《墉城集仙錄》卷7:鮑姑者,南海太守鮑靚之女,晉散騎常侍,葛洪之妻也。
- ^ 《三元宮歷史大略記》碑文:三元宮在越秀山麓,東晉時南海太守鮑靚建,名越崗院。
- ^ 豆瓣上《艾草仙姑》. [2017-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 ^ 葛洪《肘後備急方》。
- ^ 《太平廣記.崔煒傳》記載,把鮑姑的越崗山艾,當成神艾,反映鮑姑炙術名不虛傳,她制的越崗山艾,療效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