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的風暴
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於2005年6月1日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發展的時間段,但由於風暴實際活動的持續存在,颶風季一直持續到了2006年1月。
截至2014年,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仍然是有紀錄以來最活躍的大西洋颶風季,屢次打破歷史紀錄。全季共形成28場熱帶或亞熱帶風暴,其中又有15場成為颶風,兩項數字都創下新紀錄。這些颶風中又有7場達到大型颶風標準,5場成為四級颶風,4場達到五級颶風標準,這其中四級颶風數量追平歷史紀錄,五級颶風數量創下新紀錄。全部4場五級颶風中,颶風威爾瑪則是有紀錄以來最強烈的北大西洋熱帶氣旋。
本季最具影響的風暴分別是颶風丹尼斯、颶風艾米莉、颶風卡特里娜、颶風麗塔和颶風威爾瑪,其中除丹尼斯是四級颶風外,另外4場都是五級颶風,此外,颶風斯坦也造成了顯著影響。這些風暴先後12次以大型颶風強度登陸古巴、墨西哥和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造成至少2048人喪生,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2005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1560億美元)。
目錄 | |||||||||||||||||||||||||||||||||||||||||||||||||||||||||||||||||||||||||||||||||||
---|---|---|---|---|---|---|---|---|---|---|---|---|---|---|---|---|---|---|---|---|---|---|---|---|---|---|---|---|---|---|---|---|---|---|---|---|---|---|---|---|---|---|---|---|---|---|---|---|---|---|---|---|---|---|---|---|---|---|---|---|---|---|---|---|---|---|---|---|---|---|---|---|---|---|---|---|---|---|---|---|---|---|---|
|
|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 ||||||
TD | TS | C1 | C2 | C3 | C4 | C5 |
風暴
編輯熱帶風暴阿琳
編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6月8日-6月13日 |
---|---|
強度 | 70 mph(110 km/h)(一分鐘) 989 mbar(hPa) |
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剛一開始,洪都拉斯以北海域就有低氣壓區形成並持續存在。雖然受到中等強度風切變的不利影響,但低氣壓還是得以組織,於6月8日成為第一號熱帶低氣壓。系統進一步增強,於次日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阿琳」(Arlene)。氣旋接下來轉向北上,穩步加強的同時也給開曼群島和古巴帶去熱帶風暴強度大風和暴雨。阿琳以風速每小時80公里強度從科連特斯角(Cabo Corrientes)附近登陸古巴。6月10日早上,風暴進入墨西哥灣,外界環境中的風切變減弱,氣旋達到風力時速110公里的最高強度,只略低於颶風標準。[1]
6月11日,阿琳以風速每小時95公里強度從佛羅里達州彭薩科拉以西不遠處登陸。進入陸地上空後,氣旋在熱帶低氣壓強度下又持續了兩天時間,先後經過印第安納州和密芝根州,最終於6月14日被加拿大東南部上空的一片鋒面系統吸收。[1]
佛羅里達州邁亞密海灘有一名女學生因遇上阿琳產生的離岸流而遇難,這裏距風暴的環流中心還有相當遠的距離[2]。阿琳一共造成1180萬美元損失(2005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1841萬美元)[3]。
熱帶風暴布雷特
編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6月28日-6月30日 |
---|---|
強度 | 40 mph(65 km/h)(一分鐘) 1002 mbar(hPa) |
經過約半個月的沉寂,坎佩切灣內發展出擾動天氣區並迅速得以組織,於6月28日晚成為第二號熱帶低氣壓。兩小時後,颶風獵人偵察機的數據表明系統已增強成熱帶風暴,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將其命名為「布雷特」(Bret)。2005年由此成為1986年以來第一個在6月形成兩場熱帶風暴的大西洋颶風季,從1851年至2014年,這種情況一共還只出現過13次。[4]
由於風暴發展的海域距陸地非常近,布雷特只向西北偏西方向行進了很短時間,於6月29日清晨以弱熱帶風暴強度從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的圖斯潘(Tuxpan)附近登陸。氣旋繼續向內陸進發,在韋拉克魯斯州上空降下暴雨,最終於6月29日晚在聖路易斯波托西州山區上空消散。數以百計的房屋受損,包括坦皮科以南約95公里的納蘭霍斯(Naranjos)和奇南帕(Chinampa)在內的多個小鎮爆發嚴重洪災,納蘭霍斯有一輛車被洪水捲走,車上兩人遇難。[4][5]
颶風辛迪
編輯1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7月3日-7月7日 |
---|---|
強度 | 75 mph(120 km/h)(一分鐘) 991 mbar(hPa) |
7月3日,第三號熱帶低氣壓在加勒比海形成,但次日尚未增強就進入尤卡坦半島上空。7月4日,系統進入墨西哥灣,這時其北部邊緣已發展出新的環流中心,在這天早上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名「辛迪」(Cindy)。風暴快速穿越墨西哥灣,於7月5日晚以颶風強度的最低標準從路易斯安那州格蘭德艾爾附近登陸,氣象機構在當時的實際操作中認為辛迪登陸時尚屬熱帶風暴強度,但在風暴過後的重新分析時認定氣旋已升級成颶風。風暴在陸地上空減弱,於7月7日在南、北卡羅萊納州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6]
以熱帶低氣壓強度深入內陸期間,辛迪催生出一場藤田級數為F2的龍捲風,對佐治亞州亨利縣西南部城市漢普頓(Hampton)的多處地標式建築構成破壞,其中單亞特蘭大賽道就受到4000萬美元損失。雖然熱帶天氣系統經常會催生龍捲風,但在這種情況下催生出F2級龍捲風的情況並不多見。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和馬利蘭州部分地區降下創紀錄的暴雨,部分地點降雨量超過130毫米。辛迪一共導致3人遇難,其中佐治亞州2人,阿拉巴馬州1人。[6]
颶風丹尼斯
編輯4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7月4日-7月13日 |
---|---|
強度 | 150 mph(240 km/h)(一分鐘) 930 mbar(hPa) |
7月4日晚,第四號熱帶低氣壓在東南加勒比海形成。次日清晨,系統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名「丹尼斯」(Dennis)。風暴開始迅速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於7月6日下午逼近伊斯帕尼奧拉島南岸期間達到颶風強度。次日,丹尼斯迅速強化成四級颶風。7月7日,風暴從牙買加和海地之間經過,並在古巴以南洋面達到930毫巴的中心最低氣壓,刷新8月前北大西洋熱帶氣旋的強度紀錄,只是該紀錄只保持了8天就被颶風艾米莉打破。7月8日,颶風從古巴上空經過,行進路線接近該國首都夏灣拿。7月9日,氣旋在北上逼近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時再度進入爆發性增強期,以三級颶風強度從佛羅里達州彭薩科拉東南方向不遠處登陸。[7]
丹尼斯奪走了至少88條人命,其中海地56人、古巴16人、美國15人、牙買加1人。損失總額估計在40至60億美元,其中美國遭受了22.3億美元損失,其他則在加勒比地區。颶風在古巴產生的破壞最為嚴重,大量柑橘作物毀於一旦。風暴來襲時,古巴的旱季即將結束,農民被氣旋帶來的暴雨殺了個措手不及。氣象機構將丹尼斯對美國的影響同前一年的颶風伊萬相提並論,但颶風登陸時的強度和規模與伊萬相比均有不及,之後造成的破壞程度也相差甚遠,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受伊萬襲擊的地區尚未完成重建。[7]
颶風艾米莉 (Emily)
編輯5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7月11日-7月21日 |
---|---|
強度 | 1610 mph(2595 km/h)(一分鐘) 929 mbar(hPa) |
7月11日,小安地列斯群島以東的第五號熱帶低氣壓發展成熱帶風暴艾米莉。氣旋向西移動,於7月14日以一級颶風強度吹襲格林納達。風暴接下來進入加勒比海並開始快速增強,於7月15日達到四級颶風標準。7月16日,艾米莉達到最低氣壓929毫巴,持續風速每小時260公里的最高強度,打破颶風丹尼斯8天前創下的紀錄,成為8月前形成的最強大西洋風暴。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原以為艾米莉達到最高強度時仍屬四級颶風,但部分數據表明系統曾短暫達到五級標準,[8]系統也在風暴過後的重新分析中被升級成五級颶風[9]。氣旋接下來略有減弱,從牙買加以南海域和開曼群島經過後,於7月18日早上以四級颶風強度從圖盧姆附近登陸尤卡坦半島。進入坎佩切灣後,艾米莉又以三級颶風強度從塔毛利帕斯州博卡馬德雷(Boca Madre)鄉間登陸墨西哥東北部。[9]
這場颶風至少奪走了14人的生命,其中格林納達1人,牙買加4人,加勒比地區7人,墨西哥2人。估計風暴還造成5.5億美元損失,其中絕大部分發生在格林納達和墨西哥的金塔納羅奧州。艾米莉最後一次登陸還在墨西哥東北部和德薩斯州最南端引發輕度洪災,但造成的破壞程度很輕。[9]
熱帶風暴富蘭克林
編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7月21日-7月29日 |
---|---|
強度 | 70 mph(110 km/h)(一分鐘) 997 mbar(hPa) |
7月21日下午,巴哈馬近海的一股東風波組織成第六號熱帶低氣壓,並且僅兩小時後就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富蘭克林」(Franklin),創下大西洋颶風季中形成日期最早的第6場命名風暴紀錄。氣旋從巴哈馬海域北上,然後又在大西洋上空朝東北方向移動。受風切變和乾燥空氣的不利影響,系統結構到7月24日時已經變得混亂。富蘭克林的前進方向變得很不規則,其強度在逼近百慕達期間已接近熱帶風暴下限。百慕達出現些許強烈陣風,但沒有受到其它影響。氣旋加速北上,然後又轉向東北,前進路線和美國東岸基本平行,一度強化到接近颶風標準。最終,富蘭克林在諾華斯高沙和紐芬蘭島海岸沿線轉變成溫帶氣旋。[10]
熱帶風暴格特
編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7月23日-7月25日 |
---|---|
強度 | 45 mph(75 km/h)(一分鐘) 1005 mbar(hPa) |
穿越洪都拉斯和尤卡坦半島後,一股東風波於7月23日在坎佩切灣組織成第七號熱帶低氣壓。次日清晨,低氣壓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格特」(Gert),刷新大西洋颶風季中形成日期最早的第7場命名風暴紀錄。風暴略有增強,於7月24日以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70公里、中心最低氣壓1001毫巴(百帕,29.6吋汞柱)強度從坦皮科以南登陸墨西哥海岸。氣旋繼續向墨西哥中部上空移動,於7月25日逐漸消散。[11]
格特襲擊的地區在4天前剛剛經受過颶風艾米莉的摧殘,引發對土壤含水量飽和導致洪災和山泥傾瀉的擔憂。為防萬一,納蘭霍斯和塔米亞瓦(Tamiahua)附近低洼地區的企業和居民區有約1000人疏散。[11]
熱帶風暴哈維
編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8月2日-8月8日 |
---|---|
強度 | 65 mph(100 km/h)(一分鐘) 994 mbar(hPa) |
7月22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並且穿越大部分大西洋期間沒有出現顯著發展。7月28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開始更為密切地監控正逼近背風群島的系統,但東風波這段時間也沒有出現發展。到了8月2日,對流開始增多,系統於當晚在百慕達西南方向約595公里洋面發展成第八號熱帶低氣壓。次日,低氣壓進一步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哈維」(Harvey)。[12]受強烈的風切變影響,風暴呈現出亞熱帶氣旋特徵[13]。
8月4日清晨,哈維以中等熱帶風暴強度從百慕達以南約75公里海域經過[14]。氣旋接下來有進一步強化,於當晚達到風力時速100公里的最高強度。雖然受到強烈風切變的不利影響,但哈維在接下來3天裏並沒有顯著減弱。8月9日清晨,系統轉變成溫帶風暴並逐漸減弱,於8月14日在亞速爾群島西北方向洋面消散。[12]氣旋在百慕達產生暴雨,百慕達國際機場的降雨量達到128毫米,導致部分道路被淹。此外,島上的持續風速還達到每小時75公里[12]。
颶風艾琳
編輯2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8月4日-8月18日 |
---|---|
強度 | 105 mph(165 km/h)(一分鐘) 970 mbar(hPa) |
8月4日下午,維德角以西海域的一股東風波發展成第九號熱帶低氣壓,成為本季第二場維德角型風暴。系統轉向西北期間遭遇乾燥空氣和風切變,結構和發展因此大受影響。雖然組織結構混亂,還有風切變的不利影響,氣旋還是於8月7日發展成熱帶風暴艾琳。接下來氣旋結構被風切變和乾燥空氣破壞,艾琳於8月8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15]
艾琳的強度接下來出現顯著波動,8月10日早上,風暴組織已非常混亂,以至氣象機構考慮要宣佈氣旋已經消散[16]。但是,低氣壓繼續向西移動,進入更有利於發展的海域後重新達到熱帶風暴強度,再於8月14日進一步強化成一級颶風。之後,由於風切變少,還有上層反氣旋這樣的利好因素,艾琳繼續增強,於8月16日短暫達到二級颶風強度。此後不久,颶風因行經海域水溫降低而開始減弱,於8月18日在紐芬蘭島開普雷斯(Cape Race)東南方向洋面轉變成溫帶氣旋,自始至終沒有對陸地構成威脅。[15]
第十號熱帶低氣壓
編輯熱帶低氣壓(SSHWS) | |
持續日期 | 8月13日-8月14日 |
---|---|
強度 | 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8 mbar(hPa) |
8月13日,第十號熱帶低氣壓在小安地列斯群島以東約1770公里海域發展形成。受強烈垂直風切變的不利影響,系統很快四分五裂,到了次日,已經沒有跡象表明系統中還有組織起來的深層對流存在,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因此停止發佈公告。第十號熱帶低氣壓的殘留繼續向西北方向飄流,在背風群島以北洋面退化成東風波。殘餘的中層環流最終與另一天氣系統融合,之後發展成第十二號熱帶低氣壓,再進一步發展成颶風卡特里娜。[17]
熱帶風暴何塞
編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8月22日-8月23日 |
---|---|
強度 | 60 mph(95 km/h)(一分鐘) 998 mbar(hPa) |
8月22日,第十一號熱帶低氣壓在坎佩切灣形成,並於當晚在墨西哥灣的溫暖洋流影響下增強成熱帶風暴何塞,達到風力時速95公里的最高強度,再於8月23日從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登陸。氣旋在向該國內陸移動期間迅速減弱,很快就在墨西哥上空消散。何塞在該國墨西哥灣沿岸逗留期間迫使韋拉克魯斯州約2萬5000居民背離家園。瓦哈卡州降下暴雨,造成8人遇難,其中6人是由風暴直接導致,另外還有2人失蹤。[18][19]。墨西哥一共遭受了4500萬美元損失[20]。
之後的重新分析表明,何塞在登陸兩小時前還有較為良好的組織結構,一度形成風眼,但風速一直低於颶風標準[21]。針對風暴的最後一份報告顯示,氣旋以風速每小時95公里強度登陸,但之後還快速增強了一段時間,直至完全離開海面[19]。
颶風卡特里娜
編輯5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8月23日-8月30日 |
---|---|
強度 | 175 mph(280 km/h)(一分鐘) 902 mbar(hPa) |
8月23日,巴哈馬上空的一片擾動天氣區發展成熱帶低氣壓,並且次日就成為熱帶風暴,25日達到颶風標準。8月25日,卡特里娜登陸佛羅里達州南部,再於數小時後進入墨西哥灣。颶風迅速強化,於8月28日早上達到五級颶風標準,成為有紀錄以來的第四強大西洋颶風。風暴轉向北上並減弱成四級颶風,再進一步弱化成三級颶風,以風力時速200公里強度從路易斯安那州東南部登陸。氣象機構起初認為氣旋登陸時有四級強度,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經過重新分析後在風暴過後的報告中確認,卡特里娜是以三級颶風強度登陸。數小時後,颶風穿過布雷頓灣,其強度基本保持不變,以風速每小時190公里強度從密西西比州漢考克縣皮爾林頓(Pearlington)附近登陸。[22]
氣旋產生高達9米的風暴潮,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海岸沿線受到災難性破壞。紐奧良避開了卡特里娜最具破壞性的部分,但墨西哥灣沿海水道、第17街運河和倫敦大道運河的大堤還是被風暴潮突破,全城約80%的地區被淹,美國7個州內確認有1836人遇難。颶風卡特里娜共計造成約812億美元的巨額損失,無論致死人數還是損失數額都刷新美國歷史上自然災害的紀錄,並且其損失和傷亡數據至今仍然不夠完整。[22]
熱帶風暴李
編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8月28日-9月2日 |
---|---|
強度 | 40 mph(65 km/h)(一分鐘) 1006 mbar(hPa) |
8月24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在穿越大西洋期間發展成低氣壓區,再於8月28日在小安地列斯群島以東約1550公里洋面組織成第十三號熱帶低氣壓[23]。受東北向風切變影響,系統環流和對流分離,低氣壓於8月29日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多個預報模型認為風暴會就此消散,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卻認為系統會略有增強[24]。
受非熱帶天氣系統影響,殘留低氣壓向北移動,之後轉向東北。對流出現增長,於8月31日再生成熱帶低氣壓。當天下午,低氣壓進一步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名「李」(Lee),然後在百慕達和亞速爾群島之間洋面達到風力時速65公里的最高強度。[23]氣象機構在確定風暴強度上存在困難[25],而且系統強度很快就回落到熱帶低氣壓水平。氣旋圍繞前文所述的非熱帶天氣系統移動到該系統西側,導致氣象機構難以確認這時李到底還是不是熱帶氣旋[26]。9月1日晚,風切變再次將低氣壓的對流剝離,氣旋退化成殘留低氣壓,直至9月4日被冷鋒吸收[23]。系統沒有對陸地產生影響,也沒有任何報道表明氣旋有造成損失或人員傷亡[23]。
颶風瑪麗亞
編輯3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9月1日-9月10日 |
---|---|
強度 | 115 mph(185 km/h)(一分鐘) 962 mbar(hPa) |
9月1日,背風群島以東約1770公里洋面的一股東風波發展成第十四號熱帶低氣壓,再於次日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瑪麗亞」(Maria)。9月4日清晨,瑪麗亞成為本季第5場颶風。9月5日,氣旋短暫達到三級颶風標準,成為本季第4場大型颶風。系統接下來逐漸減弱,於9月8日降級成熱帶風暴。[27]
9月10日,系統在開普雷斯和亞速爾群島之間的中途海域轉變成溫帶氣旋。瑪麗亞在熱帶天氣系統階段沒有對陸地構成威脅,但轉變成溫帶風暴後依然強勁,並在逼近冰島期間再度達到颶風風速。[27][28]瑪麗亞的殘留在挪威引起山泥傾瀉,導致3人遇難[27]。
颶風內特
編輯1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9月5日-9月10日 |
---|---|
強度 | 90 mph(150 km/h)(一分鐘) 979 mbar(hPa) |
9月5日,百慕達西南偏南方向約560公里洋面一片層次分明的低氣壓系統組織成熱帶低氣壓,並於當晚升級成熱帶風暴內特。風暴繼續增強,所處位置基本保持不變,於9月7日成為本季第6場颶風[29]。9月8日,颶風從百慕達以南約200公里海域經過並達到風力時速160公里的最高強度。氣旋接下來開始減弱,轉向北上後於9月10日在大西洋中部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29]
多艘皇家加拿大海軍船隻裝載颶風卡特里娜善後所需的救災物資前往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但為了避開颶風內特和颶風奧菲利亞而不得不減速行駛[30]。
颶風奧菲莉亞
編輯1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9月6日-9月17日 |
---|---|
強度 | 85 mph(140 km/h)(一分鐘) 976 mbar(hPa) |
9月6日,第十六號熱帶低氣壓在巴哈馬北部上空形成,並於次日清晨組織成熱帶風暴奧菲莉亞,8日達到颶風標準。風暴在佛羅里達州近海停留了兩天時間,激起的海浪引發嚴重沿海侵蝕。9月12日,氣旋開始緩慢逼近北卡羅萊納州,奧菲莉亞的前進勢頭時斷時續,強度也在熱帶風暴和颶風間波動。系統最終沒有登陸,但其西側風眼牆一度到達北卡羅萊納州沿海地區,在外灘群島和恐怖角(Cape Fear)引發大面積破壞。氣旋繼續北上,於9月17日晚在諾華斯高沙附近海域轉變成溫帶氣旋並繼續向東北方向移動,在加拿大大西洋省份上空產生狂風暴雨。[31]
佛羅里達州有1人直接因風暴產生的大浪喪生,北卡羅萊納州有1人因交通事故遇難,諾華斯高沙還有1人摔死,後兩人屬奧菲莉亞間接導致的人員傷亡。估計颶風一共造成約7000萬美元損失,其中大部分發生在北卡羅萊納州,同時巴哈馬、諾華斯高沙和佛羅里達州海岸也蒙受了一定程度損失。風暴造成損失數額的初步預測結果高達10億美元,但經過重新分析後認定,這一數據存在過分高估。[31]
颶風菲利普
編輯1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9月17日-9月23日 |
---|---|
強度 | 80 mph(130 km/h)(一分鐘) 985 mbar(hPa) |
9月17日,一股強勁的東風波在背風群島以東數百哩洋面組織成第十七號熱帶低氣壓,並於當晚升級成熱帶風暴。這也是大西洋風暴自1950年開始按字母順序命名以來第3次使用字母「P」開頭的名稱為風暴命名,之前兩次分別是1995年的「帕布羅」(Pablo)和2003年的「彼得」(Peter)。之後還會用到「P」開頭名稱命名的風暴包括2008年的帕洛瑪(Paloma)、2010年的保拉(Paula)和2012年的帕蒂(Patty)。[32]
9月18日,菲利普升級成颶風,成為本季第5場颶風。9月20日下午,氣旋降級成熱帶風暴,並於3天後在百慕達以南洋面消散。[32]
颶風麗塔
編輯5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9月18日-9月26日 |
---|---|
強度 | 180 mph(285 km/h)(一分鐘) 895 mbar(hPa) |
9月18日,本季第十八號熱帶低氣壓在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上空形成,並於當晚發展成第十七場熱帶風暴,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命名為「麗塔」(Rita)。氣旋緩慢增強,於9月20日成為颶風,並在行進至佛羅里達礁島群以南洋面期間達到二級颶風標準。9月20日,麗塔在進入墨西哥灣後迅速強化,於9月21日達到五級颶風標準,而且也是有紀錄以來大西洋盆地形成的第三強颶風,中心氣壓低於895毫巴,不過這一紀錄之後不久就被颶風威爾瑪超越。風暴接下來在緩慢行經墨西哥灣期間逐漸減弱,於9月24日以強勁三級颶風強度從路易斯安那州接近該州和德薩斯州邊界的卡梅倫堂區登陸。[33]
德薩斯州的阿瑟港和博蒙特爆發嚴重洪災,路易斯安那州的卡梅倫堂區和卡爾克蘇堂區也變得滿目蒼夷,卡梅倫和霍利海灘完全被毀。颶風沿途的海上石油平台也受到嚴重破壞,不過位於侯斯頓的煉油廠雖然預計會受到麗塔的強烈衝擊,但實際上卻得以逃過一劫。颶風麗塔經確認直接造成7人死亡,估計整場風暴一共造成高達100億美元的巨額損失,並且這些損失幾乎全部集中在德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據報道,氣旋間接導致55至112人喪生,其中大部分是在侯斯頓居民疏散過程中發生的事故所致,之前的天氣預報稱風暴會襲擊該市。大量人員逃離侯斯頓之際,一輛大客車發生火災,許多人都是因這起火災遇難。[33]
第十九號熱帶低氣壓
編輯熱帶低氣壓(SSHWS) | |
持續日期 | 9月30日-10月2日 |
---|---|
強度 | 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6 mbar(hPa) |
一股東風波在維德角群島最西南端以西約1075公里海域發展出低氣壓系統,並於9月30日發展成熱帶低氣壓。低氣壓向西北方向移動,於10月1日達到風力時速55公里、最低中心氣壓1006毫巴(百帕,29.7吋汞柱)的最高強度。受強烈的風切變影響,氣旋開始消散,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於次日中止發佈公告。第十九號熱帶低氣壓始終沒能達到熱帶風暴強度,也沒有對任何陸地構成威脅,所以氣象機構沒有發佈任何熱帶氣旋警告。[34]
颶風斯坦
編輯1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0月1日-10月5日 |
---|---|
強度 | 80 mph(130 km/h)(一分鐘) 977 mbar(hPa) |
10月1日,西加勒比海有東風波組織成第二十號熱帶低氣壓,並於次日在尤卡坦半島近海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斯坦」(Stan)。風暴登陸該半島後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但在進入坎佩切灣後又快速增強,於10月4日達到颶風標準,於當天早上以一級颶風強度從韋拉克魯斯以南登陸墨西哥中東部海岸。[35]
這段時間裏,氣旋與墨西哥和中美洲上空一片組織混亂但規模非常龐大的暴雨帶相互關聯,其覆蓋區域因傾盆大雨引發災難性的洪災和泥石流,在6個國家造成至少1662人遇難,其中單危地馬拉就有1500人死亡。起初的報道中認為颶風斯坦直接導致上千人喪生,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之後認為,這其中絕大多數死難者都是被另一個更大規模的天氣系統奪去生命,直接因斯坦死亡的人數還不到100。斯坦的熱帶氣旋報告中沒有確認這一推論,但其中認定風暴直接導致的喪生人數在80至100之間。[35]
除大量人員遇難外,還有超過10萬人被迫撤離。聖安娜火山於10月1日噴發,令中美洲的災情雪上加霜。[35]
無名亞熱帶風暴
編輯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0月4日-10月5日 |
---|---|
強度 | 50 mph(85 km/h)(一分鐘) 997 mbar(hPa) |
經過颶風季後的重新分析,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認定本季還存在一場當時未經發現的亞熱帶風暴。這場風暴於10月4日形成,經過亞速爾群島後,於次日被不具備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的低氣壓區吸收。聖瑪麗亞島測得的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60公里。吸收這場風暴的低氣壓,之後會發展成為颶風文斯。這場亞熱帶風暴達到的最強風速為每小時80公里,最低中心氣壓997毫巴。沒有報道表明風暴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36]
熱帶風暴泰米
編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0月5日-10月6日 |
---|---|
強度 | 50 mph(85 km/h)(一分鐘) 1001 mbar(hPa) |
巴哈馬以北的一股熱帶擾動表現出存在層次分明下層環流的跡象,且已經具備足夠風速,於協調世界時10月5日上午11點30分在佛羅里達州以東洋面直接跳過熱帶低氣壓階段,升級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名「泰米」(Tammy)。這也是繼1995年的颶風譚雅(Tanya)以來首次有風暴以「T」開頭的名稱命名,之後還會有2010年的颶風托馬斯(Tomas)和2012年的熱帶風暴托尼(Tony)達成這一目標。[37]
10月5日晚,泰米從距佛羅里達州積遜威爾不遠的梅波特海軍站附近登陸,然後快速向內陸行進,經過佐治亞州南部和阿拉巴馬州,最終退化成殘留低氣壓並向南飄移到墨西哥灣。登陸後,氣旋環流和雨帶分離,佐治亞州和南卡羅萊納州普降暴雨,北卡羅萊納州也有部分地區受到影響。風暴殘留與鋒面系統合併,在美國東北部引發洪災。[37]
第二十二號亞熱帶低氣壓
編輯副熱帶低氣壓(SSHWS) | |
持續日期 | 10月8日-10月10日 |
---|---|
強度 | 35 mph(55 km/h)(一分鐘) 1008 mbar(hPa) |
10月8日,百慕達東南方向約725公里洋面有不含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的低氣壓區發展成第二十二號亞熱帶低氣壓。由於外界環境不利,系統於UTC10月9日凌晨3點消散,氣象機構也中止發佈公告。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繼續監控朝美國東海岸逼近的氣旋殘留。系統轉變成溫帶氣旋,令熱帶海域的水分北上,並在此期間達到熱帶風暴強度。[38]這場溫帶風暴和熱帶風暴泰米一起對10月上旬到中旬紐約州、新澤西州和紐英倫爆發的嚴重洪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38],美國東北部部分地區10月的降雨量因此創下新紀錄[39]。
颶風文斯
編輯1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0月8日-10月11日 |
---|---|
強度 | 75 mph(120 km/h)(一分鐘) 988 mbar(hPa) |
10月9日,熱帶風暴文斯在東大西洋亞速爾群島東南偏東方向的馬德拉附近海域形成,並於當晚升級成颶風。不過經過重新分析,氣象機構認定風暴於9日形成時尚屬亞熱帶風暴。文斯的規模很小,持續時間也不長,在颶風強度下保持的時間更短,但這場風暴是在東大西洋發展形成,距大部分大西洋風暴形成的位置還有很遠距離,很可能是大西洋盆地形成位置最偏東面和北面的熱帶氣旋。[40]
10月11日,文斯在降級成熱帶低氣壓後不久從西班牙韋爾瓦附近登陸伊比利亞半島,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一個登陸西班牙的熱帶氣旋。除部分地區出現洪水外[41][42][43],沒有報道表明這場風暴有造成人員傷亡或經濟損失[40]。
颶風威爾瑪
編輯5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0月15日-10月25日 |
---|---|
強度 | 185 mph(295 km/h)(一分鐘) 882 mbar(hPa) |
10月15日,第二十四號熱帶低氣壓在牙買加西南海域形成,並於10月17日升級成熱帶風暴。10月18日,風暴發展出尺寸很小而且層次分明的風眼,並進入爆發性增強期,於10月19日達到五級颶風強度,氣壓低至882毫巴,刷新最強大西洋颶風紀錄。威爾瑪在24小時內從熱帶風暴增強成五級颶風,強化速度也創下大西洋風暴新紀錄,在全球範圍也僅次於1983年的颱風佛瑞特。[44]氣旋緩慢向尤卡坦半島飄移並減弱,於10月22日以四級颶風強度先後登陸科蘇梅爾島和尤卡坦州海岸。風暴在半島上空繼續緩慢前進,給僅3個月前經受過颶風艾米莉重創的地區帶去狂風暴雨,艾米莉之前也曾直接從科蘇梅爾上空經過。威爾瑪以二級颶風強度離開尤卡坦半島,然後快速向東北方向移動並略有增強,於10月24日以三級颶風強度從佛羅里達州南部登陸。穿越佛羅里達州後,氣旋又在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下再度增強成三級颶風,然後快速進入大西洋,最終在吸收熱帶風暴阿爾法的殘留後不久轉變成溫帶氣旋。[44]
經過確認,颶風威爾瑪共導致62人喪生,其中28人直接因風暴死亡,另外34人屬間接引起,美國有35人遇難,佔總數的一半以上。風暴在加勒比地區、墨西哥和佛羅里達州一共造成288億美元的巨額損失,其中佛羅里達州就佔了206億,威爾瑪因此成為有紀錄以來對美國造成損失數額第3高的颶風。風暴沿途地區在颶風來襲前及時疏散,使死亡人數顯著降低。[44]
熱帶風暴阿爾法
編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0月22日-10月24日 |
---|---|
強度 | 50 mph(85 km/h)(一分鐘) 998 mbar(hPa) |
10月22日,加勒比海東部有東風波組織成本季第二十五號熱帶低氣壓。當晚,系統在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期間強化成熱帶風暴阿爾法。[45]10月23日早上,氣旋以風力時速85公里強度從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巴拉奧納附近登陸,然後進入海地上空。阿爾法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的陡峭山脈上空降級成熱帶低氣壓,最終在返回大西洋後被颶風威爾瑪吸收。[45]
熱帶風暴阿爾法是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第22個獲得命名的天氣系統,打破1933年大西洋颶風季保持的紀錄(21個),並且也是有紀錄以來每一個以希臘字母命名的熱帶風暴[45]。這場風暴一共造成43人死亡,其中大部分都在海地[45]。
颶風貝塔
編輯3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0月26日-10月31日 |
---|---|
強度 | 115 mph(185 km/h)(一分鐘) 962 mbar(hPa) |
10月26日晚,加勒比海西南部有大規模低氣壓區發展成第二十六號熱帶低氣壓,並且6小時後就升級成熱帶風暴貝塔,再於10月29日達到颶風標準。10月30日,氣旋的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185公里左右,成為大型颶風,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的大型颶風數至此達到7場,與1950年大西洋颶風季保持的紀錄只差1場。[46]
貝塔將熱帶風暴阿爾法創下的紀錄進一步擴展,這也是首次「貝塔」(Beta)首次用於為熱帶天氣系統命名。氣象機構起初以為貝塔是2005年的第13場大西洋颶風,打破1969年12場的紀錄,但之後的重新分析結果表明熱帶風暴辛迪有達到颶風標準,所以破紀錄的第13場颶風實際上是威爾瑪。不過,貝塔仍然是有紀錄以來首場以希臘字母命名的颶風和大型颶風。[46]
距尼亞加拉瓜海岸還有約230公里的哥倫比亞普羅維登西亞島受到持續數小時的颶風強度狂風吹襲,風暴中心以非常緩慢的速度從島上經過。報道顯示島上通訊中斷,大量民宅受到嚴重破壞。[46]
熱帶風暴伽瑪
編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1月14日-11月21日 |
---|---|
強度 | 50 mph(85 km/h)(一分鐘) 1002 mbar(hPa) |
沉寂了約兩星期後,第二十七號熱帶低氣壓於11月13日晚由聖盧西亞西南偏西方向約185公里洋面的東風波發展形成。系統途經小安地列斯群島期間降下暴雨並引發泥石流,造成兩人喪生。[47]之後的重新分析表明系統曾短暫達到熱帶風暴標準(但沒有命名),只是因風切變的影響無法得到進一步發展。11月16日,氣旋在牙買加京士頓東南方向約491公里海域失去閉合環流,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也相應中止公告發佈。[47]
系統殘留繼續沿洪都拉斯北岸向西移動,與更大規模的低氣壓系統合併,但不確定到底是風暴殘留吸收低氣壓系統,還是反之。新的天氣系統逐漸增強,於11月18日發展出閉合環流,再次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名「伽瑪」(Gamma)。風暴再生後從洪都拉斯北面登陸,引發的洪災奪走該國34條人命。伽瑪在加勒比海蜿蜒行進了較短時間後開始緩慢減弱,最終於11月20日退化成殘留低氣壓。整場風暴一共直接造成37人死亡,間接導致4人喪生。[47]
熱帶風暴德爾塔
編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11月22日-11月28日 |
---|---|
強度 | 70 mph(110 km/h)(一分鐘) 980 mbar(hPa) |
11月23日,亞速爾群島附近一股不具備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的強勁低氣壓向南飄流,並因行經海域水溫漸高而發展出熱帶系統特徵,熱帶風暴德爾塔隨之形成[48]。
德爾塔緩慢向南飄移,前進方向很不穩定,然後加速向東北方向移動,之後又轉向東面的加那利群島和北非前進。在此期間,系統兩次接近颶風強度,但始終未能達標。10月28日,氣旋與加那利群島西北方向的鋒面系統融合,成為強勁的溫帶風暴。風暴對加那利群島構成嚴重破壞,奪走至少7條人命[49],其中有6人是在乘船從非洲前往該群島的途中溺斃[50]。上帝的手指是加那利群島重要地標,是一塊在海中屹立上千年並指向天空的岩石,但其尖端(指尖)也在風暴期間折斷掉入大海[51][52]。德爾塔還導致約20萬居民失去供電,機場被迫關閉[48][53]。
德爾塔的殘留之後進入摩洛哥上空,給當地帶去急需的降水。系統沒有對該國造成不利影響,當地報道稱其為「正常大氣波動」。[48][54]
颶風艾普塞朗
編輯1級 颶風(SSHWS) | |
持續日期 | 11月29日-12月8日 |
---|---|
強度 | 85 mph(140 km/h)(一分鐘) 981 mbar(hPa) |
11月29日,熱帶風暴艾普塞朗在大西洋中部形成,形成過程與之前的熱帶風暴德爾塔基本相同,也是由百慕達以東較遠處洋面的低氣壓系統發展出熱帶天氣系統特徵。12月2日,氣旋達到颶風強度,成為本季第15場颶風,也是繼1998年的颶風妮科爾以來第一場在颶風季正式結束後達到颶風強度的熱帶氣旋。[55]
艾普塞朗接下來繼續強化,達到風力時速137公里的最高強度,成為有紀錄以來大西洋在12月形成的第2強颶風,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12月颶風。受風切變的不利影響,還被逐漸逼近的鋒吸收,氣旋終於瓦解,自始至終沒有對陸地構成威脅。美國國家颶風的氣象專家對這場風暴的整個發展過程都感到難以理解。[55]
熱帶風暴澤塔
編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5年12月30日-2006年1月6日 |
---|---|
強度 | 65 mph(100 km/h)(一分鐘) 994 mbar(hPa) |
12月29日晚,大西洋中東部在颶風季正式結束近一個月後發展出熱帶擾動。系統結構很快得到改善,成為第三十號熱帶低氣壓,並於次日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澤塔」(Zeta)。風暴轉向西進,但移動速度很慢並逐漸減弱,最終在2006年1月6日逐漸消散。[56]
澤塔是有紀錄以來在自然年中形成和發展時間最晚的北大西洋熱帶氣旋之一,僅次於1954至1955年間的颶風愛麗絲,估計後者是在UTC1954年12月30日凌晨1點成形。澤塔也是颶風愛麗絲後唯一一場跨年的北大西洋熱帶氣旋。此外,澤塔還超越愛麗絲,成為12月形成並持續到1月的風暴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而且也是1月持續時間最長的熱帶氣旋。[56]
風暴時間表
編輯風暴名稱
編輯以下列出2005年用來給北大西洋熱帶氣旋命名的名稱,與1999年大西洋颶風季使用的名稱相同,所有未予退役的名稱會在2011年再度使用。「富蘭克林」(Franklin)、「李」(Lee)、「瑪麗亞」(Maria)、「內特」(Nate)、「奧菲莉亞」(Ophelia)、「菲利普」(Philippe)、「麗塔」(Rita)、「斯坦」(Stan)、泰米(Tammy)、「文斯」(Vince)和「威爾瑪」(Wilma)都是首次使用。此外,由於形成的風暴較多,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還用完了常規的英語名稱,所以之後的風暴不得不改用希臘字母表示,如「阿爾法」(Alpha)、「貝塔」(Beta)、「伽瑪」(Gamma)、「德爾塔」(Delta)、「艾普塞朗」(Epsilon)和「澤塔」(Zeta)。列表中沒有命名的名稱將以灰色顯示。[57][58]
希臘語名稱
|
|
退役
編輯2006年春,世界氣象組織將本季使用過的5個颶風名稱退役,分別是丹尼斯、卡特里娜、麗塔、斯坦和威爾瑪。這5個名稱在2011年時分別以「唐」(Don),「卡蒂亞」(Katia),莉奈(Rina),肖恩(Sean)和惠特尼(Whitney)取代。[59]這也超越1955、1995和2004年大西洋颶風季保持的4個名稱退役紀錄,創下單季退役名稱數量的新紀錄[60]。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Lixion A. Avila and Daniel P. Brow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Arlene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7-20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Bill Kaczor. Panhandle Braces for Tropical Storm Arlene. Associated Press. ABC News. 2005-06-11 [2005-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1-12).
- ^ Storm Data and other unusual phenomena, June 2005. Look Smart and Thomson Gale. 2005 [2015-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透過HighBeam Research.
- ^ 4.0 4.1 Richard J. Pasch.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Bret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01-23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Bret Recap. Palm Beach Post. 2005 [2012-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5).
- ^ 6.0 6.1 Stacy R. Stewa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Cindy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02-14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7.0 7.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Dennis (PDF). NOAA. 2005 [2014-06-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6-02).
- ^ James L. Franklin. HURRICANE EMILY DISCUSSION NUMBER 26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7-17 [2015-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1).
- ^ 9.0 9.1 9.2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Emily (PDF). NOAA. 2006 [2013-1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12).
-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Franklin (PDF). NOAA. 2006 [2006-03-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1-05).
- ^ 11.0 11.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Gert (PDF). NOAA. 2005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12.0 12.1 12.2 Richard D. Knabb.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Harvey (PDF)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James L. Franklin. Tropical Depression Eight Discussion Number 1 (TXT)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8-02 [2015-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8).
- ^ Lixion A. Avila. Tropical Storm Harvey Discussion Number 9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8-04 [2015-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8).
- ^ 15.0 15.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Irene (PDF). NOAA. 2006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James L. Franklin. TROPICAL DEPRESSION IRENE DISCUSSION NUMBER 23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9).
-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Depression Ten (PDF). NOAA. 2006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Tropical storm Jose hits Mexico, loses power. [200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0-23).
- ^ 19.0 19.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Jose (PDF). NOAA. 2006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Estiman daños en Veracruz por 500 millones de pesos. Teorema Ambiental. 2005 [2009-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1).
- ^ Beven. TROPICAL STORM JOSE DISCUSSION NUMBER 5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5-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0).
- ^ 22.0 22.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Katrina (PDF). NOAA. 2005 [2015-02-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2-12).
- ^ 23.0 23.1 23.2 23.3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Lee (PDF). NOAA.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Discussion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Thirteen, 5:00 a.m. EDT, August 29, 2005. NOAA. [2015-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0).
-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Discussion for Tropical Storm Lee, 5:00 p.m. EDT, August 31, 2005. NOAA. [2015-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0).
-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Discussion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Lee, 5:00 a.m. EDT, September 1, 2005. NOAA. [2015-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0).
- ^ 27.0 27.1 27.2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Maria (PDF). NOAA. 2006 [2013-06-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6-16).
- ^ Ramblings' Journal: Five-day track on Hurricane Maria puts it near ICELAND!. [2014-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1).
- ^ 29.0 29.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Nate (PDF). NOAA. 2005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Jim Fox. Storms slow Canada aid. St. Petersburg Times. 2005-09-11 [2015-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 ^ 31.0 31.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Ophelia (PDF). NOAA. 2006 [2015-02-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2-24).
- ^ 32.0 32.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Philippe (PDF). NOAA. 2006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33.0 33.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Rita (PDF). NOAA. 2006 [2006-03-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3-09).
-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Depression Nineteen (PDF). NOAA. 2006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35.0 35.1 35.2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Stan (PDF). NOAA. 2006 [2013-10-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20).
-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Unnamed Subtropical Storm (PDF). NOAA. 2006 [2013-11-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1-07).
- ^ 37.0 37.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Tammy (PDF). NOAA. 2006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38.0 38.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Subtropical Depression Twenty-Two (PDF). NOAA. 2006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Preliminary Local Climatological Data (PDF). Mount Washington Observatory. [2006-09-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9-29).
- ^ 40.0 40.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Vince (PDF). NOAA. 2006 [2013-11-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1-06).
- ^ F. J. Poyato. La conexión de la Ronda de Poniente con la red viaria tardará en cerrarse más de un año. ABC.es. 2008-02-05 [2009-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4).
- ^ Staff Writer. Problemas en varias carreteras de la provincia. Diario Cordoba. 2005-10-13 [2015-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 ^ Staff Writer. Llueve en sólo dos días más que en todo el verano. 20 minutos. 2005-10-13 [2015-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7).
- ^ 44.0 44.1 44.2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Wilma (PDF). NOAA. 2006 [2013-12-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2-07).
- ^ 45.0 45.1 45.2 45.3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Alpha (PDF). NOAA. 2006 [2013-10-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29).
- ^ 46.0 46.1 46.2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Beta (PDF). NOAA. 2006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47.0 47.1 47.2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Gamma (PDF). NOAA. 2005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48.0 48.1 48.2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Delta (PDF). NOAA. 2006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Reuters AlertNet — Canary Islands storm hits power, communications. [2005-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2-01).
- ^ Reuters AlertNet — Six immigrants drown in Canary Island storm waves. [2006-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1-05).
- ^ THE "DEDO DE DIOS". [2007-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8).
- ^ JOSé MANUEL BUSTAMANTE. Gran Canaria pierde el 'Dedo de Dios'. El Mundo. 2005-11-29 [2015-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2).
- ^ Jonathan Gould. Planet Ark : Canary Islands Struggle to Restore Power After Storm. Planet Ark. 2005-11-30 [2015-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 ^ Cape Times — Canary Islands feel the full force of deadly Storm Delta. [2008-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0).
- ^ 55.0 55.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Hurricane Epsilon (PDF). NOAA. 2006 [2013-10-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29).
- ^ 56.0 56.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ropical Storm Zeta (PDF). NOAA. 2006 [2013-02-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25).
-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hurricane best track (HURDAT version 2) (TXT).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5-05-07 [2015-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0).
-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Worldwide Tropical Cyclone Nam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8 [2014-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8).
-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Dennis, Katrina, Rita, Stan and Wilma "Retired" From List Of Storm Names. 2006 [2015-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1).
- ^ Retired Hurricane Names Since 1954.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1-03-16 [2015-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