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lwave(最初被認為是glo-fi和催眠流行音樂的同義詞)是2000年代末美國出現的一種小眾電子音樂類型,節奏一般慢到中等,音效柔和且帶低傳真效果。Chillwave具懷舊元素,讓人想起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的流行樂。特徵包括褪色或夢幻般的復古流行聲音、逃避現實的歌詞(常提及海灘夏天)、使用混響和老式合成器

Chillwave是最早主要透過互聯網發展的音樂類型之一,這個詞是由部落格Hipster Runoff於2009年創造來諷刺「聲音類似於1980年代VHS磁帶中的配樂」的獨立音樂微流派。在此之前,這些音樂會被歸類成夢幻流行瞪鞋搖滾環境音樂獨立電子樂[17] 此音樂類型較知名的創作者包含Neon Indian英語Neon IndianWashed Out英語Washed OutToro y Moi英語Toro y Moi,他們在2009年的「Chillwave之夏」中受到關注。Washed Out 2009年的歌曲〈Feel It All around英語Feel It All around〉仍然是最知名的chillwave歌曲。[18]

由於此流派風格簡單、成本低,吸引了許多創作者,導致作品數量的飽和,最終迎來衰退。因為音樂被認為淺薄且依賴懷舊,chillwave一詞被用作貶義,批評者也認為這個詞是媒體編造的。到2010年代中期,chillwave漸漸不再流行,大多數的創作者和聽眾往其他音樂類型發展,然而chillwave仍啟發了2010年代崛起的眾多網絡音樂微類型英語microgenre,例如合成波英語synthwave蒸汽波

名稱

編輯
 
Neon Indian英語Neon Indian表演,攝於2010年

Chillwave一詞首次出現於部落格Hipster Runoff英語Hipster Runoff的化名管理員查爾斯(Charles)於2009年7月撰寫的一篇文章。[6]該網站活躍於2008年至2013年間,以其諷刺「另類」趨勢的貼文而著稱。[18]在這篇文章〈WashedOut是下一個Neon Indian/Memory Tapes嗎?〉中,查爾斯使用這個名稱來描述許多彼此相似的新興樂團。[6] 反思一種涉及「音樂圈」的新生趨勢,尋找一種「新的『正宗、地下產品』,而不是像AnCo英語AnCo / GrizzBear英語Grizzly Bear (band) / 等這樣的大品牌……這有點『概念性』,但也表明你的樂隊具有『流行敏感性』或其他東西。」[19]他還提出了一個音樂類型名稱列表,包括不少具侮辱性的字眼,像是「forkshit」和「CumWave」.[20]文章的結論是:

感覺我將來可能會稱之為「chillwave」音樂。感覺「chillwave」由「厚/冷合成器」主導,而概念核心仍在嘗試「使用真實的樂器/聲音,就像在自然界中記錄的一樣」。感覺chillwave聽起來應該像是在「你在閣樓裏發現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舊VHS磁帶」的背景中播放的東西。[19]

2009年8月,音樂雜誌《The Wire》記者大衛·肯恩(David Keenan)創造了「催眠流行音樂英語Hypnagogic pop」一詞來描述2000年代低保真和後噪音音樂的趨勢,這些獨立音樂開始融入文化懷舊、童年記憶和過時的錄音技術。[21]Chillwave最初被歸類在「催眠流行」和「glo-fi」之下,[2]然而「glo-fi」一詞很快就不再使用了。[15]

雖然chillwave和催眠流行音樂都與19801990年代的文化有關,但chillwave擁護一種更商業化的聲音,強調「俗氣」的混響效果等。[22]根據Pitchfork的邁爾斯·包威(Miles Bowe)的說法,chillwave構成了一種貶義,指的是對催眠流行音樂人「憤世嫉俗」的品牌重塑,他們「簡化了他們的風格以找到真正的流行音樂成功」。[23]直到2010年初,這個用語才成為主流,當時它成為《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文章的主題。[24]

歷史

編輯

起源

編輯
20年來,一些可以被認為是今天的「Chillwave」的東西已經存在,廣泛而穩定地流通,幾乎每時每刻,而且大多是一些老掉牙的音效,以至於沒有人會想到具體命名它。
Nitsuh Abebe,Pitchfork,2011年7月[17]

Chillwave被歸類為迷幻音樂 [5]電子流行 [10]。起源於合成器流行獨立電子樂臥室流行音樂英語Lo-fi_music#Bedroom_pop[13]等流派。據網絡媒體PitchforkNitsuh Abebe所言,這種風格從1990年代已開始出現,原因是:「醉醺醺、快樂的大學生在入睡時聽着唱片。」[17]最早表現出此流派特徵的音樂是海灘男孩1970年的歌曲〈All I Wanna Do〉。[25][26]而海灘男孩的歌曲往往提及海灘和夏日,主唱布萊恩·威爾森又有心理問題及毒癮,被認為影響了chillwave的主題。[27]

 
布萊恩·威爾森,被認為和chillwave的主題有關

阿里爾·平克英語Ariel PinkAriel Pink)常被稱為「chillwave教父」。[28]他在2000年代中期透過一系列自製專輯而獲得認可,這些專輯在低保真效果下重新營造了1970年代的廣播搖滾和1980年代的新浪潮音樂[29]發行平克專輯的唱片公司由Animal Collective英語Animal Collective經營,Animal Collective對平克的錄音印象深刻,並從2000年的《The Doldrums英語The Doldrums》開始與平克簽約。[28]Pink的音樂對後續的創作者如Toro y Moi和Washed Out等樂團產生了很大的影響。[30] [31]

2007年3月,Animal Collective英語Animal Collective成員Panda Bear英語Panda Bear (musician)諾亞·雷諾斯,Noah Lennox)發行了個人專輯《Person Pitch》,該專輯被譽為開創了chillwave風格。[32][33][10]這張專輯廣泛影響了後來的獨立音樂,[34]其音效成為chillwave和許多類似音樂的主要靈感來源。[33]根據Flavorwire英語Flavorwire的湯姆·霍金(Tom Hawking)的說法,chillwave將Animal Collective的風格轉化為一個完整的流派,然而「Animal Collective從來都不是那個場景的真正一部分,事實上,它們更像是它的精神霸主」。[35]

流行

編輯

Chillwave在2008年和2009年蓬勃發展,[32]以2009年的「Chillwave之夏」達到頂峰,其特徵是大量創作者的名字和歌曲標題都提到了夏季、海灘或衝浪[27]歌曲的節奏通常為中等至中等偏慢,[36]並結合了復古的模擬樂器,讓人想起1970、80年代的流行音樂。[37]雖然chillwave沒有具體的起源地,但主要流行於美國南部東部海岸,[6]其中以紐約布魯克林最為突出。[32] Neon Indian英語Neon Indian (艾倫·帕洛莫,Alan Palomo)、Washed Out英語Washed Out (歐內斯特·格林,Ernest Greene) 和Toro y Moi英語Toro y Moi(查茲·邦迪克,Chaz Bundick) 被認為是Chillwave運動的先驅。[38] [10][39]這三人都是來自美國南部的表演者,其中格林和邦迪克還是合作者。[40]

Neon Indian的首張專輯《Psychic Chasms英語Psychic Chasms》(2009年10月)是早期該流派的代表專輯,[31]Toro y Moi的專輯《Causers of This英語Causers of This》(2010年1月)因其老式的低保真流行風格而引起關注,這張專輯也得到了評論家的正面評價,並得到了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的認可,這使得作品更加受歡迎。《滾石》雜誌更進一步稱Toro y Moi為「chillwave 教父」。[41]網絡雜誌《立體膠》的伊恩·柯恩(Ian Cohen)在2019年撰文,認為Memory Tapes英語Memory Tapes(戴夫·霍克,Dayve Hawk)是這個時代第四好的chillwave樂團。科恩將霍克2009年的《Seek Magic英語Seek Magic》評為「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chillwave專輯。」 [15]

衍生

編輯

蒸汽波是另一個電子音樂微類型,起源於chillwave的諷刺變體。[42]它大致源自阿里爾·平克和詹姆斯·費拉羅英語James Ferraro等催眠藝術家的作品,其特點是使用復古流行文化[22]以及chillwave場景的「模擬懷舊」。[43]強化了催眠流行音樂的實驗音樂傾向,[44]蒸汽波是乾淨地產生的,並且幾乎完全透過取樣組成。[45]它仰賴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流暢爵士英語smooth jazz電梯音樂節奏藍調舞曲音樂等來源,[45]以及斬波、減速、螺旋技術、循環和其他效果的應用。[45][46]

蒸氣波的流行程度在2012年上升,在Reddit4chan等網站上建立了受眾。[46][47]線上論壇對蒸氣波的描述之一是「馬克思主義者的chillwave」。[16]蒸氣波大量的子類型和分支很快便隨之而來,其中一些故意表現出這個類型的戲謔性。[48]

衰退

編輯

Chillwave的流行約在2010年達到頂峰[38] ,同時它也受到了廣泛批評。[29]部落格文章中對這種音樂的描述越來越陳腔濫調,例如「音景」、「夢幻」、「鬱鬱蔥蔥」、「發光」和「陽光親吻」。[49]2009年12月,《村聲》雜誌表示:「90%有關glo-fi的文章都以某種方式提到了夏天,而夏天已經過去了大概四個月了。」[49][50]

Chillwave場景最終「枯萎而死」,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製作過程簡單,導致創作者的過度飽和。[51]在解釋為什麼這種流派失去公眾青睞時,邦迪克推測冷浪「做了它的事情,一旦它成為一種東西,人們就不再在乎它了,甚至是(製作它的)音樂人。」[52]

在該流派衰退的2010年代中期,「神聖三巨頭」Washed Out、Toro y Moi和Neon Indian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職業生涯。[51]湯姆·霍金在Flavorwire上預測道:「Chillwave時代很可能成為音樂史的一個腳註,在每個人都感到恐懼的時代,中產階級焦慮的微弱爆發。但這並不意味着它不值得研究,因為它簡單的存在比音樂本身更能說明一代人的心聲。」[32]

影響與評論

編輯
無論是在聲音上還是在向過去凝視的精神上,這種流派都源於一種世代隱退的感覺——一種可能回到子宮的集體願望,或者至少是找到一個讓我們獨自存在的滿足感的地方隱約令人愉快的停滯。
拉里·菲茨莫里斯,《Vice》,2015 年[53]

Chillwave逃避現實的元素被認為和2007年次級房屋信貸危機時的中產階級有關,[32]表達了人們對於模糊童年理想化的懷舊。[54]喬恩·帕雷萊斯英語Jon Pareles在《紐約時報》表示這種音樂類型的共通點為:「他們是獨奏表演或小型樂團,通常以筆記型電腦為核心,他們利用電子流行音樂的記憶進行交易:1980年代,充滿跳躍感的舞曲音樂(通常還有音量較弱的主唱),這是經濟衰退時期的音樂——成本低且適合跳舞。」[9]

Chillwave是最早在互聯網上獲得名稱的音樂類型之一,[55] 也是Twitter成為主要社群媒體前,最後出現的獨立音樂現象之一,[15]此流派的傳播和音樂部落格有關。[6]這是互聯網取代地理位置連結音樂趨勢的一個例子。[56]Chillwave及其分支例如蒸氣波YouTube上廣受歡迎,它們通常以諷刺歌曲或迷因形式出現。[57]在《衛報》的艾米莉·弗里德蘭德(Emilie Friedlander)的描述下,chillwave是「一種網絡電子微流派,它衍生出了一百種網絡電子微流派」。 [56]

到了2015年,大多數人認為chillwave是一種捏造的非流派。2016年,Neon Indian的成員帕洛莫亦表達了對「chillwave」和「蒸氣波」標籤的反對,並且稱他對chillwave的失勢「感到非常高興」。[58]同為相關音樂創作者的邦迪克則持正面看法,他說:「我喜歡我與它相關的事實,這很酷。沒有多少藝術家有機會成為這種音樂類型的一部分,所以我想在某種程度上我非常榮幸能被認為是其中的一部分。」 [52]戴夫‧席林(Dave Schilling)在Grentland英語Grentland上說道:

Chillwave既是音樂部落格圈的決定性時刻,也是最後的喘息。Gorilla vs. Bear和Pitchfork等網站一度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華爾街日報》等傳統媒體出版物中嚴肅的文章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Chillwave是下一個音樂大趨勢嗎?」 它永遠不可能成為一種正確的趨勢,因為它的製造過程是透明的。[59]

參考來源

編輯
註腳
  1. ^ Cragg, Michael. Neon Indian: Psychic Chasms. The Guardian. 2010-10-16 [2015-08-21]. 
  2. ^ 2.0 2.1 Weiss, Dan. Slutwave, Tumblr Rap, Rape Gaze: Obscure Musical Genres Explained. LA Weekly英語LA Weekly. 2012-07-06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1). 
  3. ^ 3.0 3.1 3.2 3.3 Turner, David. Is Indie Rock Over the White Male Voice?. MTV News. 2016-03-14 [2016-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9). 
  4. ^ Trainer 2016.
  5. ^ 5.0 5.1 Pounds, Ross. Why Glo-Fi's Future Is Not Ephemeral. The Quietus英語The Quietus. 2010-06-30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9).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Pirnia, Garin. Is Chillwave the Next Big Music Trend?.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0-03-13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5). 
  7. ^ The Week Staff. Washed Out: Within and Without. The Week英語The Week. 2011-07-22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30). 
  8. ^ 8.0 8.1 Despres, Sean. Whatever you do, don't call it 'chillwave'. The Japan Times. 2010-06-18 [2016-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9). 
  9. ^ 9.0 9.1 Pareles, Jon. Spilling Beyond a Festival's Main Courses.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3-21 [2010-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3). 
  10. ^ 10.0 10.1 10.2 10.3 Cox, Jamieson. Neon Indian's first album in four years is out this October. The Verge. 2015-08-14. 
  11. ^ 11.0 11.1 11.2 Hinkes-Jones, Llewellyn. Downtempo Pop: When Good Music Gets a Bad Name. The Atlantic. 2010-07-15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12. ^ Cornelis, Kris. Q&A: Toro y Moi's Chaz Bundick on Being 'Straight-Up Tired of Music'. Rolling Stone. 2013-05-29 [2016-11-08]. 
  13. ^ 13.0 13.1 Harris, Lev. Life, Leisure & Loads Of Reverb: An Interview With Washed Out. The Quietus英語The Quietus. 2011-08-11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7). 
  14. ^ Phaneuf, Whitney. Toro Y Moi Eases Into Adulthood. East Bay Express英語East Bay Express. 2013-01-09. 
  15. ^ 15.0 15.1 15.2 15.3 Cohen, Ian. Chillwave At 10: The Essential Tracks. Stereogum. 2019-06-25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16. ^ 16.0 16.1 Shah, Neil. ynthwave, the Sound of an '80s Childhood, Goes Mainstream.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9-01-28 [2019-03-31]. 
  17. ^ 17.0 17.1 17.2 Abebe, Nitsuh. Chillin' in Plain Sight. Pitchfork. 2011-07-22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9). 
  18. ^ 18.0 18.1 Merchant, Brian. The Last Relevant Blogger. Vice. 2015-01-30. 
  19. ^ 19.0 19.1 Carles. Is WASHED OUT the next Neon Indian/Memory Cassette?. Hipster Runoff. 200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7). 
  20. ^ Joyce, Colin. Chillwave Was the First Great Genre of the Internet Era. Vice. 2019-08-23. 
  21. ^ Trainer 2016,第409–410, 416頁.
  22. ^ 22.0 22.1 Trainer 2016,第416頁.
  23. ^ Bowe, Miles. Macintosh Plus Floral Shoppe. Pitchfork. 2019-04-21. 
  24. ^ Hood, Bryan. Vulture's Brief History of Chillwave. Vulture. 2011-07-14. 
  25. ^ Song Premiere: The Bright Light Social Hour "All I Wanna Do" (Beach Boys Cover). Relix. 2016-03-14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4). 
  26. ^ Polinice. Gli Uomini del Capitano: pezzi scritti dai membri secondari di una band. Polinice. 2013-11-25 [2016-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7). 
  27. ^ 27.0 27.1 Richardson, Mark (編). In My Room (The Best Coast Song): Nine Fragments on Lo-fi's Attraction to the Natural World. Pitchfork. 2009-11-12. 
  28. ^ 28.0 28.1 Raffeiner, Arno. Interview: Ariel Pink. Red Bull Music Academy. 2017-09-14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29. ^ 29.0 29.1 Reynolds, Simon. Leave Chillwave Alone. The Village Voice. 2011-01-19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30. ^ Richards, Sam. Ariel Pink's Haunted Graffiti – Before Today. Uncut英語Uncut (magazine). 2010-06-07 [2017-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2). 
  31. ^ 31.0 31.1 Williott, Carl. Interview: Cellars Gets To The Heart Of Chillwave On Her Ariel Pink-Produced LP 'Phases'. Idolator英語Idolator (website). 2016-04-14. [失效連結]
  32. ^ 32.0 32.1 32.2 32.3 32.4 Hawking, Tom. What Did Chillwave Mean, Anyway?. Flavorwire英語Flavorwire. 2012-04-27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7). 
  33. ^ 33.0 33.1 Carew, Anthony. Perfecting the pitch.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1-05-20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31). 
  34. ^ Reges, Margaret. Panda Bear. AllMusic.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0). 
  35. ^ Hawking, Tom. Why Do Animal Collective Suddenly Sound So Dated?. Flavorwire英語Flavorwire. 2015-01-14. 
  36. ^ Hobbes. Clubbers' Decktionary: Chillwave. The List. 2011-10-17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4). 
  37. ^ Liedel, Kevin. Washed Out: Paracosm. Slant Magazine. 2013-08-11 [2014-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38. ^ 38.0 38.1 Eady, Ashley. Chillwave: Has The Next "Big Thing" Arrived?. WRVU Nashville. 2014-02-14 [2024-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2). 
  39. ^ Friedlander, Emilie; McDermott, Patrick D. A Recent History of Microgenres. The Fader.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4). KEY ARTISTS: Neon Indian, Washed Out, Toro y Moi 
  40. ^ Guan, Frank. Chillwave Is Back ... or Is It?. Vulture. 2017-07-12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1). 
  41. ^ McGregor, Nick. Toro y Moi freezes out chillwave as a genre. Orlando Weekly英語Orlando Weekly. 2014-02-11. 
  42. ^ Coleman, Jonny. Quiz: Is This A Real Genre. Pitchfork. 2015-05-01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 
  43. ^ Schilling, Dave. Songs of the Week: Skylar Spence, Vampire Weekend's Chris Baio, and the Return of Chillwave. Grantland英語Grantland. 2015-09-18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9). 
  44. ^ Bowe, Miles. Band To Watch: Saint Pepsi. Stereogum. 2013-07-26 [2016-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1). 
  45. ^ 45.0 45.1 45.2 Harper, Adam. Comment: Vaporwave and the pop-art of the virtual plaza. Dummy. 2012-12-07 [2014-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1). 
  46. ^ 46.0 46.1 Galil, Leor. Vaporwave and the Observer Effect. Chicago Reader英語Chicago Reader. 2013-02-19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6). 
  47. ^ Harper, Adam. Essay: Invest in Vaporwave Futures!. Dummy Mag. 2013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6). 
  48. ^ Arcand, Rob. Inside Hardvapour, an Aggressive, Wry Rebellion Against Vaporwave. Vice. 2016-07-12 [2016-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1). 
  49. ^ 49.0 49.1 Britton, Luke Morgan. Music Genres Are A Joke That You're Not In On. Vice. 2016-09-26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31). 
  50. ^ Weingarten, Christopher R. The Decade in Music Genre Hype. Village Voice. 2009-12-22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2). 
  51. ^ 51.0 51.1 Fitzmaurice, Larry. Tame Impala, Chillwave, and Other Dispatches from the Vibe Generation. Vice. 2015-12-18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1). 
  52. ^ 52.0 52.1 Prickett, Sam. Toro Y Moi asks the big question: What For?. Weld for Birmingham. 2015-10-13 [2016-05-06] (美國英語). 
  53. ^ Fitzmaurice, Larry. Tame Impala, Chillwave, and Other Dispatches from the Vibe Generation. Vice. 
  54. ^ Grandy, Eric. Triumph of the Chill. The Stranger英語The Stranger (newspaper). 2009-11-12 [2016-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1). 
  55. ^ Scherer, James. Great artists steal: An interview with Neon Indian's Alan Palomo. Smile Politely. 2016-10-26. 
  56. ^ 56.0 56.1 Friedlander, Emilie. Chillwave: a momentary microgenre that ushered in the age of nostalgia. The Guardian. 2019-08-19. 
  57. ^ Beran, Dale. It Came from Something Awful: How a Toxic Troll Army Accidentally Memed Donald Trump into Office 1st. New York: All Points Books. 2019-07-30: 16. ISBN 978-1-250-21947-3. 
  58. ^ Prickett, Sam. Neon Indian's Lurid Nightlife. Weld for Birmingham. 2016-04-11 [2016-05-06] (美國英語). 
  59. ^ Schilling, Dave. That Was a Thing: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Totally Made-Up Chillwave Music Genre. 2015-04-08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9). 
書目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