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頭份溪橋
台鐵海線鐵路下頭份溪橋是位於台灣苗栗縣中港溪上的一座鐵路橋樑,連接苗栗縣竹南鎮竹南車站與造橋鄉談文車站,1991年重建通車。
下頭份溪橋 | |
---|---|
座標 | 24°39′59″N 120°52′28″E / 24.666279°N 120.874448°E |
承載 | 台鐵海線 |
跨越 | 中港溪 |
地點 | 中華民國(臺灣)苗栗縣竹南鎮 |
官方名稱 | 下頭份溪橋[1][2] |
其他名稱 | 中港溪鐵橋、縱貫線頭份溪橋、中港溪橋、下中港溪橋[註 1] |
維護單位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
設計參數 | |
橋型 | 上部結構:上承式預力混凝土梁 下部結構:單柱懸臂式混凝土橋墩 |
全長 | 435.6米(1,429英尺) |
闊度 | 雙線橋樑 |
最大跨度 | 19.8米(65英尺) |
跨數 | 22 |
橋墩數 | 21 |
歷史 | |
施工單位 | 行政院退輔會榮工處 |
開通日 | 1922年 |
重建日 | 1991年 |
地圖 | |
沿革與設計
編輯第一代橋
編輯台灣鐵路海線自1919年8月1日開工興建[3],該鐵路中港站(今竹南站)至淡文湖站(今談文站)區間跨越中港溪的「下頭份溪橋」,建設於山線鐵路頭份溪橋下游側一旁,為16孔每孔跨度19.2公尺的上承式鋼鈑梁橋[4],長307公尺,基礎為9.47至10.82公尺之沉箱[1],工程由技師島崎二郎負責[5],1922年4月完成鋼鈑梁架設,並隨着海線鐵路於同年10月11日全線通車而啟用[6]。
第一代橋橋台與橋墩採用紅磚砌築,橋墩墩身為橢圓形;鋼鈑梁採用大阪汽車製造合資會社的產品。橋樑下部結構完成後,以架梁列車牽引吊掛鋼樑放置橋墩頂端,花費數日即完成上部結構,其中1日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部長新元鹿之助、技師音羽守、技師小山三郎等人均到場視察[7]。
改良
編輯- 1958年9月26日10時55分至14時35分封鎖鐵路,抽換一孔鋼樑[8][9]。
- 1958年10月2日、5日兩天10時55分至14時35分封鎖鐵路,抽換三孔鋼樑[10]。
- 部分橋墩頂部加建帽梁[11],年代待考。
鐵路電氣化
編輯1978年6月1日,包含第一代橋在內的海線鐵路完成電氣化接電試車,本橋增設電車線電桿等設備[12]。
第二代橋
編輯台鐵局自1980年代起大規模重建各路線舊橋,其中下頭份溪橋因梁底高度不足,洪水來襲時岌岌可危,橋墩長期經水流沖刷有淘空之虞,影響穩定性,且橋樑南端路線為半徑400公尺彎道,需予以改善,於是納入「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計劃中重建。
第二代橋配合海線鐵路雙軌工程,重新選線遷建於第一代橋下游側約330公尺之處,由退除役官兵輔導會榮民工程處承包興建,下部結構為單圓柱懸臂式橋墩及直徑6公尺開口圓形沉箱基礎(平均深20公尺)、上部結構則為上承式預力混凝土簡支梁,橋樑全長435.6公尺,計22孔橋孔,每孔19.8公尺,橋寬採複線化設計,自1988年8月7日開工,期間遭遇用地問題、民眾抗爭陳情、沉箱挖掘遭遇毒氣等阻礙,至1991年3月13日始完工切換西主正線通車,並停用第一代橋[1],橋面鋪設傳統道碴式軌道。
二代橋完工後,台鐵於北橋台路線西側設置大理石橋名牌,北面題「下頭份溪橋」,南面則題有「頭份山水」四字[1]。
其他紀事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臺灣鐵路管理局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處. 《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總報告》第4冊技術篇. 臺北市. 1991年5月31日 (中文(臺灣)).
- ^ 臺灣鐵路局,《臺灣鐵路路線圖(西線)》,1965年5月(繁體中文)。
- ^ 〈海岸線の概況〉,《臺灣日日新報》第8036號,1922年10月10日,第4版。(日語)
-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第廿一年報(大正八年度)》. 臺北: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20年12月30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頁48 [2022年7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7月17日) (日語). 。
- ^ 5.0 5.1 5.2 蔡龍保. 《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1910-1936)》 二版一刷. 臺北市: 臺灣書房. 2007年7月. ISBN 978-986-6764-00-4 (中文(臺灣)).
- ^ 〈談文車站〉. 《臺灣驛站之旅》網站. 2004-2018年.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中文(臺灣)).
- ^ 〈海岸線橋桁作業〉,《臺灣日日新報》第7867號,1922年4月24日,漢文第6版。(繁體中文)
- ^ 〈頭份溪橋抽換鋼樑 路線暫時封鎖〉,《聯合報》,1958年9月26日,第6版(繁體中文)。
- ^ 〈頭份溪橋今換鋼樑 竹南淡文間 火車暫停駛〉,《徵信新聞報》,1958年9月26日,第3版(繁體中文)。
- ^ 〈頭份溪橋抽換鋼樑 列車時間變更〉,《聯合報》,1958年10月1日,第6版。(繁體中文)
- ^ 黃智偉:〈東港溪橋——僅存的大正風〉,《鐵道情報》212期,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高雄市,2013年3~4月號,頁78照片。(繁體中文)
-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大事紀要〉,中華民國67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報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272. 1979年6月 [2022-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9) (中文(臺灣)).
- ^ 中華民國交通部: 96年度《交通年鑑》、97年度《交通年鑑》,第三篇 鐵路,第一章臺灣鐵路,第一節路線,臺北市。(繁體中文)
- ^ 許洋豪:〈竹南=談文間雙線化〉,《鐵道情報》182期,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2008年3~4月號,頁4。(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