侘寂

以接受短暫和不完美為核心的日本美學觀點

侘寂(日語:侘び寂び Wabi-sabi)是一種以接受短暫和不完美為核心的傳統日本美學。侘寂的美,有時被描述爲不完美、不恆常、不完全的。[2]侘寂的概念源於佛教三法印,即無常、苦、空。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侘び寂び
假名わび・さび
平文式羅馬字Wabi-sabi
位於京都府京都市的龍安寺禪院。陶土牆上因年代久遠形成的斑駁痕跡體現了「寂」。園中岩石則象徵着「侘」。[1]
慈照寺的銀閣是「侘寂」的經典
位於石川縣金澤市兼六園中的茶屋代表着「侘寂」的美學

侘寂的特徵包括不對稱,粗糙或不規則,簡單,經濟,低調,親密和展現自然的完整性。

意涵

編輯

侘寂美學是日本傳統美學中最顯著的特點。它在日本的審美價值中的地位,大致相當於希臘對於美和完善的理想在西方的地位。[2]如果一個物體可以在我們內心帶來寧靜的憂鬱和精神嚮往的感覺,那麼它可以說是「侘寂」。[3]侘寂接受生活是複雜的,但崇尚簡單。它承認三個簡單的事實:沒有什麼能長存,沒有什麼是完成的,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接受這三樣事實,就能接受滿足是一種成熟的快樂。[4]

文化研究者戶倉恆信,他主張將「侘」視為「問如何(How)的對象,而非問什麼(What)」的概念。於是在美學範疇裏,將不完全與完全的顛覆過程之中,認識主體逐漸產生「侘」的美意識,而「侘」未必存在於外在世界。例如,能夠體現「侘」空間,如「茶禪一味」一詞,以茶人所建作的「小間茶室」作為代表。在不到兩坪的極小空間裏,茶人佈下顛覆舊與新、劣與優等相對概念的契機。[5]鈴木大拙解釋「侘」的意義是「簡樸」、「非時尚」,不依賴世間諸法(如財富、權力、名譽),但內心體驗到最高的價值。[6]千利休千宗旦英語Sen no Sōtan說知「侘」者離貪、暴力、憤怒、怠惰、不安和愚痴,與佛教的戒波羅蜜相應。[7]

日本藝術中的體現

編輯

日本藝術禪宗觀念影響。因此在日本藝術作品中,接受事物的缺憾和無常便是一大主題和內涵,可以用「侘寂」概括。例如:

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被視為日本當代文學對於「侘寂」的詮釋。

影響

編輯

「侘寂」經由各國學者推介,已經成為談論日本美學時經常被提及的概念,在全球藝術、科技、媒體和醫療等領域都有影響。

心理健康領域以「侘寂」概念抵消「事事追求完美」的思維[9]

設計師倫納德·科倫英語Leonard Koren於1994年所著之《侘寂:致藝術家,設計師,詩人和哲學家》(Wabi-Sabi for Artists, Designers, Poets & Philosophers)以英語嘗試解釋侘寂之概念,將之與西方美學觀念並立對比。佩內洛普·格林撰文指出,科倫的著作成為了「鋪張浪費的文化在懺悔時的談資,各路設計師的試金石」[10]

日本的陶器風格亦影響現代西方制陶工藝,英國陶藝家伯納德·利奇英語Bernard Leach吸納許多日本陶藝審美觀念,可從其著作《制陶師之書》(A Potter's Book)中窺見一斑。美國設計師約翰·康奈爾英語John Connell (artist)亦受侘寂概念影響[11]反觀念主義電影導演傑西·理查茲英語Jesse Richards的作品帶有日本風格的侘寂和物哀理念色彩。

敏捷軟件Wiki語言中,開發者以「侘寂」解釋其編程是持續不完善的[12]

2009年3月16日,BBC第4台播出節目《探尋侘寂》("In Search of Wabi Sabi"),攝製組在日本各地旅行,試圖以「侘寂」概念了解日本人的審美情趣。主持人馬塞爾·塞魯(Marcel Theroux)在節目開頭驗證金太郎英語Taro Gold所著《侘寂生活》(Living Wabi-Sabi)一書中的假設,詢問日本街頭的民眾「如何解釋侘寂」;正如金太郎所預測的那樣,「他們很可能會給你一個禮貌的聳肩,並解釋說,侘寂根本無法解釋[13]」。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森神逍遙(2015年)
  2. ^ 2.0 2.1 Koren(1994年)
  3. ^ Juniper(2003年)
  4. ^ Powell(2004年)第19頁
  5. ^ 日本人都會搖頭,躊躇猶豫的「侘」. 自由時報. [2016-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6). 
  6. ^ Suzuki(2019年)第23頁
  7. ^ Suzuki(2019年)第288頁
  8. ^ John, Joseph D. Experience as Medium: John Dewey and a Traditional Japanese Aesthetic. The Journ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 2007, 21 (2): 83–90. ISSN 1527-9383. 
  9. ^ Mathews, John. Wabi Sabi: The Simple Beauty of Serene Melancholy. Virginia Counseling. February 23, 2016 [July 7,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4). 
  10. ^ Green, Penelope. An Idiosyncratic Designer, a Serene New Home. New York Times. [2012-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8). 
  11. ^ Hess Art Collection, Hatje Cantz, 2010
  12. ^ Wabi Sabi. [2006-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5). 
  13. ^ Gold, Taro. (2004) Taro Gold英語Taro Gold's Living Wabi Sabi (Kansas City: Andrews McMeel Publishing英語Andrews McMeel Publishing, ISBN 0-7407-3960-3), p. 6.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