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日政變

八月十八日政變是指日本江戶時代末期文久3年(舊曆)8月18日(1863年9月30日),由德川慶喜以及薩摩藩會津藩公武合體派將尊皇攘夷派勢力的長州藩從政治中心京都驅逐出去的政變事件。又因是文久年間發生的,也稱作文久政變堺町門之變

堺町御門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八月十八日の政変
假名はちがつじゅうはちにちのせいへん
平文式羅馬字Hachigatsujūhachinichi no seihen

經過 編輯

借着大和行幸的機會,尊皇攘夷派的長州藩和一部分公家孝明天皇獻策,希望向幕府將軍以及各大名下達攘夷的命令。此時,德川幕府也認為假如不服從這個命令的話,長州藩將向關東進軍、顛覆德川政權。然而,這種預謀被薩摩藩(此時尚與長州藩對立)所察覺。薩摩藩以及會津藩(其藩主松平容保時任京都守護職的)一起,聯合對尊皇攘夷派的行為也不甚高興的孝明天皇和公武合體派的公家,計劃挫敗該預謀,並在朝廷上一掃尊皇攘夷派的勢力。

文久3年8月18日,由會津藩與薩摩藩等的藩兵對御所九門進行警衛,公武合體派的中川宮朝彥親王以及近衛忠熙近衛忠房父子等入朝進言,最終決定對尊皇攘夷派的公家以及長州藩主毛利敬親毛利定廣父子加以處罰等;同時,解除長州藩兵在堺町御門的警備任務,並須離開京都。被放逐的尊皇攘夷派的三條實美澤宣嘉等公家7人,遂偕同長州藩兵一起逃走了。

經此事件,原本控制京都政權的尊皇攘夷派失勢,並成為了之後的池田屋事件禁門之變的契機。

被處罰的人物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