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巴里斯坦(現代波斯語تاریخ تبرستان,羅馬化:Ṭabarestān;馬贊德蘭語:تبرستون,羅馬化:Tabarestun;二者都源自中古波斯語,羅馬化:Tapur(i)stān),又譯泰百里斯坦,《新唐書》譯作「陀拔思單」,是伊朗歷史上的一個地區,為裏海南岸厄爾布爾士山脈的南北山麓,大致相當於今馬贊德蘭省,但也包括吉蘭省戈勒斯坦省塞姆南省的部分土地。

塔巴里斯坦地圖
北部伊朗地圖

早期歷史

編輯

另請參見:古裏海人英語Caspians

 
塔普里 (Tapuri) 的位置,在 吉蘭省 和 希爾卡尼亞 (古代行省) 之間
 
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地圖,塔普里亞明顯位於裏海南岸

塔巴里斯坦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時代屬於希爾卡尼亞省。在後來的塞琉古帝國阿爾沙克王朝時期,看起來塔巴里斯坦並沒有被這些政權有效控制,而是接近獨立的。

據信阿瑪蒂人英語Amardians是現代馬贊德蘭和吉蘭所在地區的最早居民。他們那時建立的一個偉大的王國叫希爾卡尼亞王國(約在公元前第一個千年之內),建都在 Sadracarta(靠近現代的薩里市(Sari,現今馬贊德蘭省的省會)。王國的版圖之大,以致幾個世紀以來裏海被稱為希爾卡尼亞海洋。第一個已知的王朝是法拉塔王朝(Faratatians)[來源請求],他們在公元年代開始前在這裏統治了幾個世紀。在安息帝國崛起的期間,許多阿瑪蒂人被迫流放到厄爾布爾士山脈的南坡,即今天被稱為瓦拉明加姆薩爾的地方,而塔巴里人(他們當時居住在今天以北是亞涅赫·薩爾英語Yaneh Sar,和以南是沙赫魯德之間的地方)在這個地區就取代了阿瑪蒂人。

在當地的古什那派王朝(Gushnaspian dynasty)時期,[來源請求]很多人都接受基督教的信仰。公元418年,塔普里亞曆法英語Tapurian calendar(也稱裏海曆法,屬於太陽曆,與亞美尼亞曆法類似),被制定與使用。古什那派王朝統治這個地區,直到528年,經過長時間的戰爭後,薩珊王朝國王卡瓦德一世終於擊敗了最後的古什那派王朝國王,將之消滅。

塔普里 (Tapuri) 或 塔皮里 (Tapyri)[1] 是托勒密和阿里安提到的裏海以南米底斯的一個部落。[2] 克特西亞斯 指的是位於 卡杜西 (Cadusii) 和 希爾卡尼亞 (古代行省) (Hyrcania) 兩地之間的 塔普里(Tapuri) 土地。[3]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塔普里人的名稱和可能的居住地似乎已經沿着從亞美尼亞到阿克薩斯河東側的廣闊國家空間延伸。 斯特拉波 將他們放置在裏海門和 Rhagae 旁邊,在帕提亞或在 德比斯 (Derbices) 和 希爾卡尼亞 (古代行省) (Hyrcani) 之間,或者與 Amardi 和裏海南岸的其他人一起; 其中最後一個觀點 昆圖斯·庫爾提烏斯·魯福斯、狄奧尼修斯 和 老普林尼 可以被認為是一致的。托勒密在一處將他們視為米底部落並在另一處將他們歸於馬吉亞納。 他們的名字寫在不同的作者有一些差異;因此 Τάπουροι 和 Τάπυροι 出現在斯特拉博;普林尼和庫爾提斯的塔普里; Τάπυρροι 在斯蒂芬。 B. sub voce 毫無疑問,現在的 塔巴里斯坦 (Taberistán) 地區的名字來源於他們。 愛蓮 對居住在媒體的塔普里人進行了特殊的描述。[2]

中世紀

編輯
 
塔巴里斯坦的鍍銀盤,約公元7到8世紀。這種工藝傳統始於薩珊王朝,在阿拉伯伊斯蘭侵入後仍繼續保留。盤中靠坐者旁邊有中古伊朗語文字。大英博物館收藏。

在6世紀上半葉,薩珊王朝卡瓦德一世真正把併入波斯帝國;然而,薩珊王朝是通過本地王公來間接統治的。薩珊王朝陷落後,其末代君主伊嗣俟三世逃至塔巴里斯坦,意圖借強悍的馬贊德蘭人抵抗阿拉伯人的入侵。在633年—651年間,薩珊王朝被阿拉伯帝國相繼吞滅後,塔巴里斯坦再次成為一個獨立的王國,由本地的一個王朝統治。該王朝定都於阿莫勒。在這一時期,當地的一些商人來到了中國,因而在中國古籍中出現了該國的名字。在中國史書中,塔巴里斯坦被寫為「陀拔思單」,「在疏勒西南二萬五千里,東距勃達國,西至涅滿國,皆一月行,南至羅剎支國半月行,北至兩月行。」[4]。在這時期,當地人改信拜火教

塔巴里斯坦的獨立地位至少維持到761年,在那以後,765年為伊期蘭勢力攻佔[5],然後開始由阿拉伯帝國派來的總督親自統治。

從錢幣學看來,第一任阿拉伯總督是奧馬爾·伊本·阿拉,然而他的統治始於771年,關於761年至771年的形勢,仍缺少足夠證據。關於獨立時期的塔巴里斯坦的王公們,幾乎完全依靠他們發行的錢幣來進行考證,因而沒有一個清晰的世系關係。這一時期塔巴里斯坦發行的錢幣上使用巴列維字母,並且繼續在幣面上刻印薩珊王朝的最後一個強大的國王霍斯勞二世的頭像。

後來,什葉派扎伊迪派[6]阿拉菲德王朝在塔巴里斯坦建立,塔巴里斯坦仍然獨立於哈里發政權[7]

薩珊王朝滅亡前,它的末代君王伊嗣俟三世在公元645年下令當地統治者阿達哈·瓦拉什英語Adhar Valash,割讓該領地,給予名為吉爾·加夫巴拉英語Gil Gavbara斯帕巴德吉蘭西部和南部,以及吉爾·加夫巴拉領地的其他部分合併為Tapuria。公元647年,他選擇阿莫勒作為合併的Tapuria(United Tapuria)的首都。吉爾·加夫巴拉的王朝在吉蘭被稱為Gavbareh,在Tapuria東部則被稱為達布依王朝

馬贊德蘭人(Mazandaranis)和吉蘭人(Gilaks)是伊朗人中最早與阿拉伯伊斯蘭教作戰對抗的群體。塔巴里斯坦是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歷程中,最後被征服的部分,他們的抵抗維持直到761年為止(參見塔巴里斯坦的庫爾希德英語Khurshid of Tabaristan),當地統治者成為阿拔斯王朝的附庸。[5] 即使在此之後,塔巴里斯坦仍基本上不受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直接控制,並進行了無數次權力鬥爭和叛亂。[8][頁碼請求]

例如,在9世紀初期,一個信奉瑣羅亞斯德教,名為馬茲雅英語Mazyar的人發動叛亂,控制了塔巴里斯坦,迫害當地的穆斯林,直到839年他最終被處決為止(請參考卡倫文德王朝)。之後,這個地區被巴文德王朝所統治,巴文德王朝以居於後續幾個帝國,有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王朝蒙古帝國的附庸國的身份在當地統治。塔巴里斯坦地區很快獲得了大批什葉派的跟隨者,到900年,在阿拉菲德王朝時期建立了信奉什葉派下的支系宰德派的王國。[9]

在公元930年,一位信奉瑣羅亞斯德教名叫馬爾達維季英語Mardavij的軍事統帥建立了齊亞爾王朝,並短暫征服了波斯北部大部分地區,然後他在935年被出賣並被殺害。齊亞爾王朝繼續統治塔巴里斯坦的大部分地區,直到公元1090年滅亡為止。

達布依王朝控制裏海低地時,索赫拉依人(Sokhrayans)則統治了山區。卡倫文德王朝文德·霍爾木茲英語Vindadhhurmuzd統治這個地區約50年,直到1034年。公元1125年(這年馬爾達維季被施以詭計遭刺殺)之後,大批當地人皈依伊斯蘭教終於得以實現,這不是靠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王權,而是靠伊瑪目派遣的傳教士努力的結果。

現代

編輯

薩非王朝沙阿阿拔斯一世於1596年併吞其母親的祖家時,塔巴里斯坦一直都維持其相對獨立的地位。薩非王朝的吞併,令到原來國內的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人庫爾德人突厥人湧至塔巴里斯坦定居。這情況一直維持到現在,令現代的塔巴里斯坦至餘下其高峰期時最北部的小部分地區。

Tapuria(塔巴族的土地)一直保持獨立[來源請求],直到公元1596年,當時母親為馬贊德蘭人的阿拔斯一世將馬贊德蘭併入他的薩法維王朝版圖內,迫使許多亞美尼亞人切爾克斯人英語Circassians喬治亞人、庫爾德人卡扎爾土耳其人移往馬贊德蘭定居。一位意大利音樂作曲家皮耶特羅·德拉·瓦勒英語Pietro della Valle於1618年到馬贊德蘭比羅茲科夫英語Firuzkuh, Iran附近的一個小鎮參觀,他指出,馬贊德蘭的婦女從不戴面紗,很大方地與外國人交談。他還指出,該地區有大量的切爾克斯人和喬治亞人,他從未遇到過像馬贊德蘭人那樣斯文的人。

今天,波斯帝國,法爾斯,在裏海邊的馬贊德蘭,和帝國的許多其他地方都住了不少喬治亞人,和切爾克斯人。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直到今天仍然是基督徒,但是以非常原始的方式來從事信仰,因為他們既沒有神父也沒有牧師來引導他們。 —皮耶特羅·德拉·瓦勒

薩法維王朝時期之後,卡扎爾王朝的阿迦·穆罕默德·汗在1782年將馬贊德蘭併入,然後從馬贊德蘭往南征服。1782年3月21日,阿迦·穆罕默德·汗宣佈薩里為他的帝國首都。由於薩里是當年戰爭熱點,導致後來皇帝法特赫-阿里沙·卡扎爾將首都從薩里遷移到德黑蘭

註釋

編輯
  1. ^ Tapuri. The mountains inland from the coast of Hyrcania are called the 「Tapurian mountains」 by Arrian, after the people there, settled in the mountains between the Derbices and the Hyrcanii (Str., 11.9.1, 11.11.8). They are spread toward the Caspian Gates and Rhaga in Media (Ptol., 6.2.6).These western Tapuri could have resulted from a tribal division north of the Sarnius/Atrak river—another, perhaps ancestral, group, the Tapurei, is located by Ptolemy (6.14.12) in Scythia. The remainder moved south and east into Margiana (「between the Hyrcani and the Arii,」 Str., 11.8.8; Ptol., 6.10.2) along the Ochus/Arius (mod. Tejen/Hari-rud) river into Aria (cf. Polyb., 10.49). The Tapuri on the Caspian could, alternatively, represent a later westward migration along the main east-west highway from Margiana. These Tapuri furnished 1,000 cavalry for the battle of Gaugamela (Curt., 3.2.7), apparently aligned with the Hyrcanii (the 「Topeiri,」 Arr., An. 3.8.4). Alexander later subdued them (Arr., An. 3.23.1-2; Polyb., 5.44.5; Curt., 6.4.24-25). A separate satrap administered them at the time of Alexander’s arrival, and this official was assigned the Caspian Mardi as well (Arr., An. 3.22.7, 24.3; 4.18.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RANICAONlINE IRAN v. PEOPLES OF IRAN (2) Pre-Islamic
  2. ^ 2.0 2.1 存档副本. www.perseus.tufts.edu. [2022-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2). 
  3. ^ Of the lands which lie on the sea and of the others which border on these, Ninus subdued Egypt and Phoenicia, then Coele-Syria, Cilicia, Pamphylia, and Lycia, and also Caria, Phrygia, and Lydia; moreover, he brought under his sway the Troad, Phrygia on the Hellespont, Propontis, Bithynia, Cappadocia, and all the barbarian nations who inhabit the shores of the Pontus as far as the Tanais; he also made himself lord of the lands of the Cadusii, Tapyri, Hyrcanii, Drangi, of the Derbici, Carmanii, Choromnaei, and of the Borcanii, and Parthyaei; and he invaded both Persis and Susiana and Caspiana, as it is called, which is entered by exceedingly narrow passes, known for that reason as the Caspian Gates. 4 Many other lesser nations he also brought under his rule, about whom it would be a long task to speak. But since Bactriana was difficult to invade and contained multitudes of warlike men, after much toil and labour in vain he deferred to a later time the war against the Bactriani, and leading his forces back into Assyria selected a place excellently situated for the founding of a great city.. Diodorus Siculus, Library 1-7 (2.2.3)
  4. ^ 新唐書卷四十三下(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廣州通海夷道
  5. ^ 5.0 5.1 Seif, Asad. Islam and poetry in Iran. Iran Chamber Society. Iran Chamber Society. [2011-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0) (英語). 
  6. ^ Dizadji 2010,第53頁
  7. ^ Inostranzev, M. Tabaristan. IRANIAN INFLUENCE ON MOSLEM LITERATURE, PART I. Project Gutenburg. [2011-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2) (英語). 
  8. ^ Inostranzev, M. Tabaristan. IRANIAN INFLUENCE ON MOSLEM LITERATURE, PART I. Project Gutenburg. [1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2). 
  9. ^ Goldschmidt, Arthur.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 .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2002: 84. ISBN 0-8133-3885-9. 

參考書目

編輯
  • Dizadji, MD H. Journey from Tehran to Chicago: My Life in Ir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Brief History of Iran. Trafford Publishing. 2010. ISBN 1426929188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