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道教是傳入日本的道教文化總稱,主要是以思想影響日本的文化,而非作為一個宗教進入日本社會。日本是中國隔海相望的鄰國,其古代文明起步較晚,但由於受到以中國為代表的大陸文化的影響,發展速度很快[來源請求]在古代中日交往和文化交流中,道教亦曾起過重要作用[來源請求]。道教也將庚申信仰等系列道教文化傳到日本,使得尊崇天皇的信仰體制也是依據諸多道教元素建構[1]

埼玉縣坂戶市聖天宮

發展

編輯

中國道教是否傳入日本,日本學術界有兩種相反的意見。一種認為日本古代政府拒絕道教的傳人,淡海三船的《唐大和尚東征傳》及《古事類苑》和《群書類聚》等典籍中都有明記[2]。另一種意見認為,「道教作為宗教,其教典、道士、道觀等成體系的組織形態,並沒有直接傳進日本,關於這一點,目前確實無史料可證。但是道教作為思想給日本以影響,可以說已是難以否定的事實」[3]。道教在日本的傳播,沒有帶有建立道觀道士佈教等形式的教團道教傳到日本來。但是早在公元前2世紀前後,道家思想藉由漢字漢字文化圈的朝鮮半島傳播到了日本[來源請求]

到公元5世紀前後的應神天皇仁德天皇年間,又有大量渡來人來自以半島為中心的地區和中國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他們帶來大陸文化[4]。在奈良、平安朝時代,日本用類似民間習俗的『托盤』,從來自朝鮮半島或中國大陸的歸化人以及隨遣隋使遣唐使去中國的留學生和留學僧帶回來的道德經典中,學習到漢字成語或知識,也接受了部分唐宋時期盛行的道教信仰,形成了一種道教思想形態;但江戶時代的道教形態與此不同,到了江戶時代,日本接受的是禪宗僧侶們帶來的、明代盛行的『善書』等民間道教。這些『善書』類是從日本人群眾性的國民道德意識之『托盤』較多的地方開始接受的,其中也有幕府大名的支持。由於印刷術的發達,這些『善書』不斷出版發行,一般民眾也容易看到。因此,對日本一般社會的影響也與以往不同[5]

而早在大約在七世紀,道教神仙長生思想和方術即已傳往日本。日本留學生曾在中國學習道教方技,並把道教經典帶回日本。從平安時代起,道教守庚申的信仰在日本頗為流行[6]。《古事記》、《日本書紀》亦有記載的古代道教思想,日本最早史書中主要闡述「觀」和「天皇」幾個術語。飛鳥時代天武天皇因喜歡道教而使用天皇作為君主的尊號[來源請求]。日本的修驗道入山修行前念的真言(臨兵鬥者皆陳列在前)與抱朴子中內篇第四登涉篇的(臨兵鬥者皆陳列前行)幾乎一樣[7]

相關著作

編輯
  • 鄭素春:《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2)。
  • 窪德忠著,蕭坤華譯:《道教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 傅勤家:《中國道教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 Timothy H. Barrett著,曾維加譯:《唐代道教——中國歷史上黃金時期的宗教與帝國》(濟南:齊魯書社,201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福永光司,《日本古代史與中國道教》,杭州大學出版社,1991年。
  2. ^ 見福井文雅:《道教研究在日本》,《文史知識))1996年5期
  3. ^ 千田稔:《中國道教在日本》,《文史知識》1997年第2期
  4. ^ 參見駒澤大學教授中村璋八於1983年為《道教》第三卷《道教的傳播》撰寫了《日本的道教》一文
  5. ^ 《日本文化通史》王勇 著
  6. ^ 道通天地-日本的道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繁體中文)
  7. ^ 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注卷下. 明倫海會全球資訊網. 2006-04-30 (中文(臺灣)). [永久失效連結]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