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力民辦事處

桃力民辦事處原是抗日戰爭中期,綏遠省政府第三行政專員公署下轄的行政機構。是為滿足伊克昭盟,動員當地漢族民眾參加抗戰的需求而設[1]。因伊克昭盟各旗抵制,其轄區未能正式置[2],故以桃力民辦事處作為行政區的代稱。當地民眾或依辦事處駐地姆呼爾梢村[註 1],稱姆呼爾梢辦事處[3]。轄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杭錦旗境內,管轄杭錦旗黃河以南地區近三分之一面積。

背景

編輯

桃力民是鄂托克旗木凱淖爾鎮的一個自然村,桃力民來源於蒙古語「查漢桃日莫(或察干桃日莫[3][註 2]」,意為「向陽的白泥壕[4]」。桃力民及附近地區屬伊克昭盟管轄。抗日戰爭開始後,成為抗日前沿地帶。當地蒙古王公或投靠日本,或態度曖昧[3]中國共產黨亦積極爭取此地。1938年6月,中國共產黨綏蒙工作委員率部進駐桃力民地區的克泊爾廟(在今木凱淖爾鎮大克泊爾村)。中共綏蒙工委以八路軍綏蒙游擊司令部政治部名義對外展開工作,主任白如冰,並創建桃力民抗日根據地。1939年11月,在大青山建立中共綏遠省委,中共綏蒙工委撤消。其後,在桃力民地區的烏素加汗村建立中共伊盟工委,受陝甘寧邊區黨委領導,對外稱八路軍聯絡參謀處。而隨着國共摩擦加劇,八路軍於1941年撤出桃力民地區,並撤消中共伊盟工委[5]

桃力民辦事室

編輯

當時,為了更好的管理地方及民眾,國民政府伊克昭盟部分蒙旗實行蒙漢分治。1941年春,綏遠省政府在東勝組建第三行政專員公署,負責管理伊克昭盟。專員公署下轄七旗一縣,及耳字壕民眾組訓處、桃力民辦事室[3]

桃力民辦事室負責人劉實朴,駐地姆呼爾梢村。管轄地區,包括今杭錦旗南部和東部的亞斯圖、四十里梁、勝利、阿門其日格、特然高勒等鄉鎮(蘇木),北部的杭錦淖、獨貴特拉、永勝、吉爾格朗圖、巴拉貢呼和木獨、建設等鄉鎮,鄂托克旗東部和北部的漢族聚居開墾的糧地(或稱明地)地區,包括今公其日格、早梢、沙井等鄉及木肯淖部分地區。最初劃分三個區,以保甲制管理[3]

建立及廢置

編輯

1943年,綏遠省政府將桃力民辦事室升級為縣級編制的行政機構——桃力民辦事處。當時,桃力民辦事處夾在杭錦旗、鄂托克旗、烏審旗郡王旗東勝縣達拉特旗之間,將諸旗縣全部分隔。而桃力民辦事處所轄地區,又將杭錦旗黑地(未開墾的蒙地)包圍[3]。除了動員漢族民眾參加抗日戰爭的需要外[1],有認為綏遠省政府的劃分與杭錦旗末代扎薩克阿拉坦敖其爾投靠蒙疆政權有關[3]

桃力民辦事處首任處長傅觀瀾,是當時綏遠省主席傅作義的親信。辦事處下設五科:民政、財政、建設、教育、軍事,一個會計室(實即辦公室)。另有警察局、法院、監獄[3]

辦事處原管轄的三個,後改為十個。十個鄉,分別是杭錦旗的慧民鄉、慧成鄉、慧德鄉,梁外地區的民泰鄉、民樂鄉、民興鄉、民立鄉、民和鄉、民福鄉和隆興鄉,並設立鄉公所[6]。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又合併為七個鄉。1949年時,所轄七鄉[註 3]:惠民鄉、隆興鄉、民樂鄉、民立鄉、民和鄉、民泰鄉[1]。共轄三十三個保,一百九十六個甲,共計三千一百六十六戶。駐地仍是姆呼爾梢村[3]。1948年4、5月間,傅觀瀾奉綏遠省保安司令部委任,組建桃力民自衛一團、二團。同年,王培仁任接任辦事處處長[7]。辦事處機構規模類似於乙級縣,1949年1月、6月有過兩次精簡。至12月時,內設一室二科(秘書室、政務科、軍事科),另有財糧等附屬機構,以及司法處、警察局[1]

1949年9月,綏遠省主席董其武投降中共,宣佈綏遠省起義,即九·一九起義。桃力民辦事處奉命等待解放軍接收[3]。1949年末,仍為綏遠省伊克昭盟管轄。12月21日,綏遠省軍政委員會發出《關於解決烏伊兩盟問題紀要》,其中決定取消桃力民辦事處和達拉特旗組訓處兩個特殊的縣級行政區,將桃力民辦事處轄區劃回杭棉旗和鄂托克旗[8]。27日,綏遠省軍政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副主席高克林在講話中明確了綏遠省軍政委員會管轄的行政區,確定取消桃力民辦事處、達拉特旗組訓處[1]

1950年3月8日,綏遠省人民政府設立桃力民中心區人民政府。王得勝為中心區人民政府代理主任。王得勝等人通過解放軍的協助,在第二次接收時,完成了對桃力民辦事處的接收工作。原辦事處長王培仁已在此前出走。3月18日,桃力民中心區人民政府正式辦公。至5月4日,完成各鄉交接手續,任命新的鄉長,而大部分職員自願留用。不久,轄下的惠民鄉改屬杭錦旗。其餘的鄉改為區,以數字命名。同時,廢除保甲制,改保為行政村,甲為自然村。1951年5月4日,綏遠省人民政府撤消桃力民中心區人民政府,轄區歸屬原旗[3]

備註

編輯
  1. ^ 何知文的文章未提及現今姆呼爾梢村的具體位置,僅知在桃力民村東十來華里處,位於杭錦旗和鄂托克旗交界處,靠近鄂托克旗一邊。
  2. ^ 字面意思為白色的泥土
  3. ^ 李中林的原文遺漏一個鄉。

註釋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李中林. (史志资料)桃力民办事处和达拉特旗组训处. 內蒙古區情網,來源:內蒙古地方志2004年(第五期). 2011-04-14 [2018-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2) (簡體中文). 
  2. ^ [组图]第三章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地方政府 第一节 绥远省政府. 內蒙古區情網,來源:內蒙古自治區志. 2011-04-14 [2018-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簡體中文).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何知文. 《桃力民办事处和中心区人民政府》.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丛书》历史类. 內蒙古自治區: 鄂爾多斯市鄂爾多斯學研究會. 2012: 248–252 [2018-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2) (簡體中文). 原載《鄂爾多斯學研究》2004年第1期 
  4. ^ 木凯淖尔镇桃力民村概况. 鄂爾多斯木凱淖爾黨政網. 2011-12-06 [2018-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2) (簡體中文). 
  5. ^ 仁慶道爾吉. 草原深处的抗战记忆——鄂托克旗桃力民地区的抗日活动. 責任編輯:魏莉. 內蒙古新聞網,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2015-09-01 [2018-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2) (簡體中文). 
  6. ^ 崔永峰. 巴拉亥“独贵龙”运动. 朔方網——杭錦旗新聞地情網,來源:《杭錦簡史》. 2016-06-12 [2018-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2) (簡體中文). 
  7. ^ 国民党桃力民自卫一团第一大队反抗整编事件. 朔方網——杭錦旗新聞地情網,選自《杭錦文史》第一輯. 2015-03-09 [2018-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2) (簡體中文). 
  8. ^ 伊克昭盟当代行政区划调整. 鄂爾多斯市地情網,來源:《內蒙古自治區志·行政區域建制志》. 2015-09-15 [2018-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2)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