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之王古希臘語βασιλευς των βασιλευοντων;英語:King of Kings),也譯作諸王之王萬王之王眾王之王,源自古代近東地區的帝國統治者稱號,大致相當於皇帝。在基督教中,也以這個稱號來稱呼耶穌基督埃塞俄比亞帝國佐迪圖女皇帝,曾使用這個稱號的變體「眾王之女王」(Queen of Kings)。最早記錄為被稱為「沙爾卡利沙瑞」(Shar-Kali-Sharri)的阿卡德君主。

歷史使用

編輯

古印度

編輯

在古印度, 梵語術語遮迦羅跋帝Chakravartin)、眾羅闍之羅闍Rājādhirāja)、眾羅闍之摩訶羅闍Mahārādhirāja作為眾王之王頭銜。[1][2] 這些詞也出現在他氏森林書等梨俱吠陀篇章(前1700年至前1100年)。[3]

笈多帝國君主頭銜為眾羅闍之摩訶羅闍。[4]

十世紀瞿折羅-普臘蒂哈臘王朝君主成為雅利安·伐爾塔的眾羅闍之摩訶羅闍。[5]

眾羅闍之摩訶羅闍作為帝銜被帕拉瓦王朝波羅王朝蔑戾車王朝英語Mlechchha dynasty君主使用。[6]

毗奢耶那伽羅帝國使用了眾羅闍之摩訶羅闍頭銜。[7]

貴霜帝國統治者頭銜為眾羅闍之羅闍、摩訶羅闍[8]

古美索不達米亞

編輯

亞述和巴比倫

編輯

最早是亞述帝國圖庫爾蒂-尼努爾塔一世使用 šar šarrāni 頭銜。šar 為城邦統治者。隨着亞述帝國的形成,亞述統治者將自己王權置於眾城邦之上,成為名副其實的「眾王之王」。[9]在圖庫爾提-尼努爾塔統治之後,亞述和巴比倫的君主偶爾使用這個頭銜。[10]後來使用該頭銜的亞述統治者包括阿薩爾哈東亞述巴尼拔[11][12]šar šarrāni新巴比倫帝國末代君主那波尼德的眾多頭銜之一。[13]

聲稱擁有萬事萬物所有權的頭銜在整個古美索不達米亞歷史上很常見。例如,亞述巴尼拔的曾祖父薩爾貢二世使用了大王、全能王、宇宙王、亞述王、巴比倫王、蘇美爾與阿卡德之王。[14]

烏拉爾圖和米底

編輯

眾王之王的頭銜出現在烏拉爾圖君主的銘文中。[10]米底的統治者也可能使用這個頭銜,因為其統治者從烏拉爾圖和美索不達米亞其他地區借用了他們的大部分王權象徵和禮儀。這個頭銜的阿契美尼德波斯語變體 Xšāyaθiya Xšāyaθiyānām,這表明阿契美尼德的頭銜可能來源於米底而非美索不達米亞。[10]

圖什帕要塞附近防禦工事上的亞述語銘文提到烏拉爾圖君主薩爾杜里一世是城牆的建造者和持有萬王之王頭銜。[15]

波斯

編輯

阿契美尼德王朝

編輯

阿契美尼德君主使用了各種不同的頭銜,尤其是偉大之王英語Great_king眾國之王英語King of the Lands,最突出的是 Xšāyaθiya Xšāyaθiyānām (眾沙阿之沙阿的原型,šar šarrāni的變體)。[10]國王大流士一世的全稱是「偉大之王、眾王之王、波斯之王、眾國之王、希斯塔斯佩斯之子、阿爾薩米斯之孫、阿契美尼德家族」。[16][17]

帕提亞和薩珊

編輯

在巴比倫,阿爾薩息君主的標準王室頭銜是 Aršaka šarru(阿爾薩息王)、šar šarrāni(眾王之王)。[18]首先由米特里達梯一世採用,儘管他很少使用它。[19][20]米特里達梯二世在公元前111年採用該頭銜後廣泛使用它,甚至將其納入他的鑄幣中(如希臘語:BAΣIΛEΥΣ BAΣIΛEΩN[21])直到公元前91年[22]。米特里達梯二世及其繼任者使用這個頭銜可能不是對舊的阿契美尼德帝國頭銜的復興(因為它直到米特里達梯二世自己征服美索不達米亞近十年後才使用),而是實際上源於巴比倫書吏,他們將自己祖先的帝銜授予帕提亞君主。[23]米特里達梯二世對此的認可,而被視為阿契美尼德文化傳統的繼承與復興者,在帕提亞硬幣上加入了冠冕,西征原阿契美尼德土地。[21]

這個頭銜在中古波斯語和帕提亞語中被譯為眾沙阿之沙阿(šāhān šāh),直到被阿爾達希爾一世薩珊王朝取代。阿爾達希爾本人使用了這個頭銜的新變體,引入了「伊朗人的眾之沙」(中古波斯語:šāhān šāh ī ērān)。阿爾達希爾的繼任者沙普爾一世引入了另一種變體;「伊朗人與非伊朗人的眾之沙」(中古波斯語:šāhān šāh ī ērān ud anērān),這個頭銜可能出現在沙普爾戰勝羅馬帝國(導致新的非伊朗土地併入帝國)之後。這個變體出現在所有後來的薩珊王朝君主的硬幣上。[24]薩珊帝國末代君主伊嗣俟三世的統治因哈里發國對波斯的征服而告終,結束了最後一個前伊斯蘭伊朗帝國。[25]伊嗣俟的失敗和薩珊帝國的垮台對伊朗人的民族情緒造成了打擊,這種情緒恢復緩慢。儘管有人試圖復興薩珊帝國,但即使在中國的幫助下,這些嘗試也失敗了,伊嗣俟的後裔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26]眾沙之沙的頭銜受到後來穆斯林的批評,將其與祆教聯繫起來,並稱其為「不敬的」。[27]

薩珊王朝的銘文一直將皇帝稱為眾沙阿之沙阿(shāhān shāh),並使用沙阿(shāh)作為皇室其他成員的頭銜,皇帝任命他們的兒子為邊遠省份的沙阿(shāh),賦予他們這些地區的原統治者頭銜(如「貴霜沙阿」)。而當代摩尼教文獻《Mani's Last Journey》中提到了薩珊王朝的巴赫拉姆一世只是作為沙阿(shāh),說明薩珊皇帝在日常用語中可能略稱沙阿。薩珊王朝崩潰後,演變成新波斯語形式 shahanshāh 。

白益王朝

編輯

什葉派白益王朝起源於波斯德來木人,於934年在波斯大部分舊中心地帶掌權。與早期王朝相比,早期的王朝由埃米爾統治,並希望安撫強大的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白益王朝有意識地恢復了薩珊帝國的舊習。[28]自薩珊帝國滅亡以來,德來木地區一直抵抗哈里發,多次嘗試恢復建立在波斯傳統基礎上的自治,儘管沒有成功。928年祆教徒和伊朗民族主義者阿斯法·伊本·希魯亞反叛薩曼王朝,打算給自己戴上王冠並向哈里發開戰。建立齊亞爾王朝的馬爾達維季也是祆教徒,並積極復興舊帝國。他被引述為承諾摧毀阿拉伯帝國並恢復伊朗帝國,並擁有薩珊王朝霍斯勞一世的王冠。[29]當他被自己的突厥軍隊謀殺時,馬爾達維季正計劃向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達發起一場戰役。後來的的齊亞爾王朝統治者是穆斯林,沒有做出類似的嘗試。[30]

馬爾達維季死後,他的許多部下都效忠於白益王朝的創始人伊馬德·道萊。[30]最後,白益王朝埃米爾范納·胡斯拉以他的「阿杜德·道萊的尊稱而聞名,在擊敗叛亂的親戚並於978年成為白益王朝的唯一統治者後,[n 1]自稱眾沙阿之沙阿。[31][32]

在白益王朝內訌時期,這個頭銜成為一個重要問題。1040年代,俾路斯·庫薩和(賈拉勒·道萊英語Jalal al-Dawla)的大部分軍隊發生叛亂並希望讓另一位白益王朝埃米爾阿布·卡利賈爾成為整個土地的統治者時,他們以他的名義鑄造硬幣,一面刻有時任哈里發卡伊姆一世的名字,另一面刻有「馬利克·阿迪勒·眾沙之沙」(al-Malik al-Adil Shahanshah)字樣。[33]在討論和平條款時,阿布·卡利賈爾在信中以眾沙之沙之名的向賈拉勒致辭。[34]

 
米特里達梯一世是第一位使用眾王之王頭銜的後阿契美尼德-波斯君主。從他的侄子米特里達梯二世統治開始,這個頭銜一直沿用到公元 651 年薩珊帝國滅亡。

當阿布·卡利賈爾和賈拉勒·道萊再次開戰時,賈拉勒向哈里發卡伊姆申請使用眾沙之沙的頭銜。可以推[35]斷哈里發同意了(因為這個頭銜後來被使用),但賈拉勒在清真寺中的使用引起了對神不敬的強烈抗議。[27]因此事哈里發召集教法團體。儘管有些人持反對意見,但整個機構裁定使用 「馬利克·阿迪勒·眾沙之沙」(al-Malik al-Adil Shahanshah) 是合法的。

 
阿杜德·道萊恢復使用眾沙阿之沙阿

希臘

編輯

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終結了阿契美尼德帝國,隨後亞歷山大自己帝國的分裂導致塞琉古王朝繼承了原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土地。儘管亞歷山大本人沒有使用任何舊波斯王朝頭銜,而是使用他自己的新頭銜「亞細亞之巴西琉斯」(βασιλεὺς τῆς Ἀσίας),[36]然而塞琉古的君主們越來越崇尚波斯傳統。大多數塞琉古君主的頭銜是「偉大之王」,就像亞述傳統頭銜「眾王之王」一樣,阿契美尼德統治者經常使用,旨在證明其持有者對其他統治者的至高無上。「偉大之王」在安條克一世安條克三世的統治期間都由明顯證明。[37]

在塞琉古帝國晚期,「眾王之王」甚至出現了復興,儘管帝國控制的領土比早期塞琉古國王統治時期要小得多。這個頭銜顯然與塞琉古君主有關,篡位者提馬克斯稱自己為「眾王之王」,這個頭銜在帝國以外的資料中也被討論過。一些非塞琉古統治者甚至自稱這個頭銜,尤其是本都王國米特里達梯六世的統治下,法爾納克二世的銘文和錢幣中的眾王之王以及米特里達梯銘文中的眾王之王。[38]對這個頭銜的使用可能表明獲得主權不再附庸,因為塞琉古人當時正在迅速失去其附庸的忠誠。[39]

 
儘管希臘塞琉古統治者經常使用古老的波斯頭銜和榮譽,但篡位者提馬克斯是塞琉古統治者使用「眾王之王」頭銜的少數例子之一。

亞美尼亞

編輯

前105年米特里達梯二世統治下的帕提亞帝國擊敗亞美尼亞後,亞美尼亞王位繼承人提格蘭被扣為人質並被關押在帕提亞宮廷,直到他在前95年獲得自由並登上亞美尼亞王位。[40]提格蘭在前1世紀短時間內建立了中東最強大的帝國。前83年征服敘利亞後,提格蘭使用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眾王之王」的稱號。[41] 從953年至977年阿碩德三世統治時期至1064年王朝末期,巴格拉圖尼王朝恢復使用,頭銜為波斯眾沙之沙[42]

格魯吉亞

編輯

眾王之王由大衛四世格魯吉亞王國首先使用,頭銜為「眾梅佩英語Mepe之梅佩」(mepet mepe)。所有後來的格魯吉亞君主,如塔瑪爾女王,都用這個頭銜來描述他們對格魯吉亞及所有附庸國的統治。這個頭銜可能源自古代波斯。[43][44]

帕爾米拉

編輯

羅馬在26年對薩珊的戰役中奪回了眾沙之沙沙普爾一世的領土,奧登納圖斯在此建立了王國。雖然是羅馬的附庸,但奧丹納圖斯的頭銜是「眾馬利克之馬利克」和「東方修正者」(Mlk Mlk dy Mdnh)。奧丹納圖斯的兒子海然一世被譽為他的共治君主,也被賦予眾王之王的稱號。這個頭銜的使用可能是通過宣佈帕爾米拉王國對希臘塞琉古帝國的合法繼承來證明的,希臘塞琉古帝國在其末期控制了大致相同的領土。海然一世在安條克加冕,安條克曾是塞琉古王朝的最後首都。[45]

雖然在奧丹納圖斯和海然一世去世後,奧丹納圖斯的次子和繼任者使用了相同的頭銜,但瓦巴拉圖斯和他的母親芝諾比婭很快就放棄了這個頭銜,而是分別採用了羅馬奧古斯都奧古斯塔[46]

埃塞俄比亞

編輯

3世紀中期阿克蘇姆王國的統治者就使用了Nəgusä Nägäst 頭銜。[47]埃塞俄比亞帝國統治者也使用這個頭銜,有時翻譯為「眾國之王」,正式翻譯為皇帝。儘管埃塞俄比亞皇帝在帝國歷史上一直是實際意義上的「眾尼格斯之尼格斯」,因為埃塞俄比亞各地區的世襲統治者使用尼格斯英語Negus(Nəgus)頭銜。末代君主海爾·塞拉西結束統治後仍然在使用此頭銜。[48]

占婆

編輯

從7世紀到15世紀以及3世紀至1832年,在今越南中部存在的占婆語聯盟的統治者採用了眾羅闍之羅闍和pu po tana raya(眾國之主)的頭銜。然而,如毗建陀跋摩二世,擁有眾羅闍之摩訶羅闍的頭銜,而非眾羅闍之羅闍。在權力下放之前,占婆早期國王使用不同的頭銜,例如拔陀羅跋摩一世摩訶羅闍(偉大之王)或犍陀羅跋摩的占婆之主(campāpr̥thivībhuj)。

托勒密王國

編輯

凱撒里昂受贈羅馬領土時宣佈為眾王之王(拉丁語Rex Regum)。[49]

突厥

編輯

眾汗之汗(波斯語خانخانان‎,羅馬化khān-i khanān)是莫臥兒帝國軍事統帥頭銜,如攝政王大維齊爾白拉姆汗和他的兒子阿卜杜爾·拉希姆汗英語Abdul Rahim Khan-i-Khanan、大維齊爾阿薩夫·賈赫一世英語Nizam-ul-Mulk, Asaf Jah I摩訶巴特汗英語Mahabat Khan、大維齊爾穆尼姆汗英語Munim_Khan

穆斯林國家

編輯

如「埃米爾」頭銜一樣,「眾埃米爾之埃米爾」頭銜最初作為軍事統帥頭銜被阿拔斯王朝使用,而後逐漸獲得架空哈里發的權力。白益家族征服阿拔斯王朝後,「眾埃米爾之埃米爾」及其波斯化阿拉伯語形式「眾馬利克之馬利克」(Malek ol-Moluk)頭銜在其家族統治的幾個埃米爾國(主要為法爾斯、吉巴爾、伊拉克)中輪流使用,作為白益家族領袖的身份。

德里蘇丹伊勒杜迷失曾使用頭銜「東方的眾蘇丹之蘇丹」,後來「眾蘇丹之蘇丹英語Sultan_of_Sultans」也被孟加拉使用,並成為波斯君主和奧斯曼君主的頭銜之一。

愛爾蘭與蘇格蘭

編輯

中世紀前期愛爾蘭法英語Early Irish law將封建王權分為三級,最初級的為「rí」(蘇格蘭蓋爾語:rìgh),作為拉丁語Rex英語Rex (title) 、哥特語Reiks英語Reiks、梵語Rāja、高盧語Rix、西班牙語Rey、法語Roi、德語Reich的同源詞,表示一個部族之王。而統治多個部族的頭銜為「ruiri」,統治多個「ruiri」的眾王之王為「rí ruirech」。

女性形式與使用

編輯

宗教

編輯

猶太教

編輯

猶太教術語「眾馬利克之馬利克之馬利克」(מלך מלכי המלכים‎,Melech Malchei HaMelachim) 作為神的稱謂之一, 「眾王之王之王」使用雙重最高級頭銜凌駕於聖經中巴比倫與波斯的「眾王之王」。[58]

基督教

編輯

眾王之王 (βασιλεὺς τῶν βασιλευόντων) 在新約中用於指耶穌基督,提摩太前書 (6:15)出現一次,啟示錄(17:14, 19:11–16)出現兩次。[59]

一些基督教王國(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埃塞俄比亞)使用了這個頭銜,它是拜占庭帝國巴列奧略王朝座右銘的一部分,「眾巴西琉斯之巴西琉斯,統治眾巴西琉斯」(希臘語Βασιλεὺς Βασιλέων Βασιλεύων Βασιλευόντων羅馬化Basileus Basileōn,Basileuōn Basileuontōn)。[60]巴西琉斯一詞在古代的意思是「王」,後來已經有了「皇帝」的意思。拜占庭統治者在使用拉丁語時將「巴西琉斯」翻譯成「英白拉多」,並稱其他國王為雷克斯英語Rex (title)或希臘化的 rēgas(ρήξ, ρήγας)。[61][62]因此,拜占庭帝國的眾巴西琉斯之巴西琉斯(Βασιλεὺς Βασιλέων)的意思是「眾帝之帝」。拜占庭統治者只將巴西琉斯頭銜授予他們認為平等的兩個外國統治者,即阿克蘇姆國王和薩珊帝國眾沙之沙(shahanshah)導致「眾王之王」等價於西方的「皇帝」。[63]

伊斯蘭教

編輯

隨着651年薩珊帝國的滅亡,眾沙之沙頭銜在穆斯林世界受到嚴厲批評。波斯白益王朝採用眾沙之沙需要一群法學家就其合法性達成共識,[35]而這個頭銜本身(作為萬王之王波斯語變體眾沙之沙)在遜尼派聖訓中受到譴責,例如布哈里聖訓集73聖訓224[64]和225[65]

伊斯蘭世界對這個頭銜的譴責可能源於早期伊斯蘭教中「唯有神才是」的觀念。 反對世俗王權,使用「萬王之王」被認為是令人厭惡和褻瀆的。[26]

現代使用

編輯

伊朗

編輯

巴列維家族的現任領袖禮薩·巴列維二世在1980年父親去世後,象徵性地宣佈自己為 shahanshah (眾沙之沙),時年21歲[66]

利比亞

編輯

2008年8月28日,利比亞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被授予「眾王之王」的稱號,200多名非洲部落酋長與國王齊聚一堂,支持他使用這一稱號,並表示「我們決定認可我們的兄弟領袖為「非洲的眾王、眾蘇丹、眾親王、眾酋長和眾市長之王」。在班加西舉行的這次會議上,卡扎菲獲得了包括寶座、18世紀古蘭經、傳統服裝和鴕鳥蛋等禮物。同時,卡扎菲敦促眾人向各自政府施壓,加快統一非洲大陸的進程。卡扎菲告訴眾人,「我們需要一支非洲軍隊來保衛非洲,我們需要一種單一的非洲貨幣,我們需要一本能暢行非洲的護照」。[67][68]這次會議後來被國際媒體稱為「奇怪儀式」。[69]

另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雖然阿杜德·道萊恢復頭銜是最常見觀點,但也有少量證據表明,它可能在更早的時候就被白益王朝統治者所採用,可能是阿杜德·道萊的父親或叔叔。

引用

編輯
  1. ^ Pasricha 1998,第11頁. "In Sanskrit, 'Chakravarti' means the King of Kings."
  2. ^ Atikal & Parthasarathy (tr.) 2004,第342頁.
  3. ^ Mookerji 1914,第71頁.
  4. ^ Singh, Upinder. A History of 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India: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12th Century. Pearson Education India. 2008: 485. ISBN 978-81-317-1677-9 (英語). 
  5. ^ André Wink. Al-Hind: Early medieval India and the expansion of Islam, 7th-11th centuries. BRILL. 2002: 284. ISBN 978-0-391-04173-8. 
  6. ^ Singh, U. B.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India: Vedic Age to 1947. APH Publishing. 1998: 66–72. ISBN 978-81-7024-928-3 (英語). 
  7. ^ Patil, Madhao P. Court Life Under the Vijayanagar Rulers. B.R.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9: 200. ISBN 978-81-7646-094-1 (英語). 
  8. ^ Curtis, Vesta Sarkhosh; Stewart, Sarah (編). The Age of the Parthians.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0-03-24: 15. ISBN 978-0-85771-018-5 (英語). 
  9. ^ Handy 1994,第112頁.
  10. ^ 10.0 10.1 10.2 10.3 King of kings in Media and Urartu.
  11. ^ Karlsson 2017,第7頁.
  12. ^ Karlsson 2017,第10頁.
  13. ^ Oshima 2017,第655頁.
  14. ^ Levin 2002,第362頁.
  15. ^ Tušpa (Van).
  16. ^ DARIUS iv. Darius II.
  17. ^ Achaemenid Dynasty.
  18. ^ Simonetta 1966,第18頁.
  19. ^ Daryaee 2012,第179頁.
  20. ^ Schippmann 1986,第525–536頁.
  21. ^ 21.0 21.1 Olbrycht 2009,第165頁.
  22. ^ Shayegan 2011,第43頁.
  23. ^ Shayegan 2011,第44頁.
  24. ^ Yücel 2017,第331–344頁.
  25. ^ Kia 2016,第284–285頁.
  26. ^ 26.0 26.1 Madelung 1969,第84頁.
  27. ^ 27.0 27.1 Amedroz 1905,第397頁.
  28. ^ Goldschmidt 2002,第87頁.
  29. ^ Madelung 1969,第86頁.
  30. ^ 30.0 30.1 Madelung 1969,第87頁.
  31. ^ Clawson & Rubin 2005,第19頁.
  32. ^ Kabir 1964,第240頁.
  33. ^ Amedroz 1905,第395頁.
  34. ^ Amedroz 1905,第396頁.
  35. ^ 35.0 35.1 Amedroz 1905,第398頁.
  36. ^ Fredricksmeyer 2000,第136–166頁.
  37. ^ Engels 2011,第27頁.
  38. ^ Pastor, Luis Ballesteros. Pharnaces II and his Title "King of Kings". Ancient West and East. 2017-01-01. 
  39. ^ Engels 2011,第28頁.
  40. ^ Strabo, Geography.
  41. ^ Olbrycht 2009,第178頁.
  42. ^ Greenwood 2011,第52頁.
  43. ^ Dzagnidze 2018.
  44. ^ Vashalomidze 2007,第151頁.
  45. ^ Andrade 2013,第333頁.
  46. ^ Ando 2012,第210頁.
  47. ^ Kobishchanov 1979,第195頁.
  48. ^ Dejene 2007,第539頁.
  49. ^ Cassius Dio, Roman History, Book 49. [2024-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2). 
  50. ^ Eraly, Abraham. The First Spring: The Golden Age of India. Penguin Books India. 2011: 368. ISBN 978-0-670-08478-4 (英語). the queen Ballamahadevi of the Alupa dynasty in southern Karnataka ruled for many years with the masculine title Maharajadhiraja. 
  51. ^ Sahu, N. K. History of Orissa. Nalanda. 1981: 125 (英語). Tribhubana-mahadevi III, like her predecessor Prthvimahadevi, assumed imperial titles of Parama-bhattarika, Maharajadhiraja Paramesvari. 
  52. ^ Sahu, N. K. History of Orissa. Nalanda. 1981: 126 (英語). Dandimahadevi assumed imperial title of Parama-mahesvari, Parama-bhattarika, Maharajadhiraja Paramesvari. 
  53. ^ Sahu, N. K. History of Orissa. Nalanda. 1981: 126 (英語). She issued the Angul charter and Taltali charter both of which are undated. The first was issued during the reign of her husband and there she is described simply as Sri Dharma-mahadevi without any royal title. In Taltali plate, she is described as Parama-bhattarika-Maharajadhiraja Paramesvari. 
  54. ^ Rayfield, Donald. Edge of Empires: A History of Georgia. Reaktion Books. 2013-02-15: 109. ISBN 978-1-78023-070-2 (英語). Despite Tamar's resistance, the marriage was celebrated immediately: luri was declared king (mepe), but Tamar as mepeta-mepe, dedopalta-dedopali (king of kings, queen of queens) remained the ruling monarch. 
  55. ^ Cassius Dio, Roman History, Book 49. [2024-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2). 
  56. ^ Rapp, Stephen H. Imagining History at the Crossroads: Persia, Byzantium, and the Architects of the Written Georgian Past 2.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7: 577. ISBN 9780591308280 (英語). 
  57. ^ Jost Gippert (編). Gelati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Fresco of the Royal Donators. The Armazi Project. [2023-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8). 
  58. ^ Gluck 2010,第78頁.
  59. ^ Jesus As King Of Kings.
  60. ^ Atlagić 1997,第2頁.
  61. ^ Kazhdan 1991,第264頁.
  62. ^ Morrisson 2013,第72頁.
  63. ^ Chrysos 1978,第42頁.
  64. ^ Sahih al-Bukhari Book 73 Hadith 224.
  65. ^ Sahih al-Bukhari Book 73 Hadith 225.
  66. ^ Goodspeed 2010.
  67. ^ Gaddafi named 'king of kings'.
  68. ^ Gaddafi: Africa's 'king of kings'.
  69. ^ Adebajo 2011.

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