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嶠 (晉朝)
生平
編輯王嶠的祖父王默是曹魏尚書,父親王佑是西晉北軍中候。王嶠年幼時有風格,并州和司州都徵召他任職,王嶠沒有就任。永嘉末年,王嶠帶着兩個弟弟躲避戰亂渡過長江。當時琅邪王司馬睿鎮守建鄴,下令說:「王佑的三個兒子才到,名德之人的後代,都有操守品行,應得到錄用。而且可以給錢三十萬,帛三百匹,米五十斛,親兵二十人。」王嶠很快被任命為世子東中郎參軍事,沒有就任。晉愍帝司馬鄴征拜王嶠擔任著作郎,右丞相南陽王司馬保也徵召王嶠做官,王嶠都以道路艱險沒有前往。司馬睿擔任丞相,任命王嶠為水曹屬,王嶠出任長山縣縣令,升任太子中舍人,因病沒有就任。王敦請王嶠擔任參軍,封九原縣公[1]。
王敦在石頭城時,想要禁止私人砍伐蔡洲的荻,向屬下官員詢問。當時朝廷的軍隊剛戰敗,士人和百姓懼怕,沒人敢反對。只有王嶠說:「中原有菽,老百姓去採摘。百姓不富足,您怎麼能富足!如果禁止人們砍柴和採集,不知有什麼好處。」王敦不高興。王敦將要殺周顗和戴淵時,王嶠在座位上勸諫說:「人才濟濟,周文王賴以安寧。怎麼能殺戮名士,來保全自身!」王敦大怒,命令斬殺王嶠,當時的人害怕,沒有敢說話的。謝鯤說:「您行大事,不殺一人。王嶠因為勸諫觸犯意旨,就要殺他,不也太過了嗎?」王敦才罷手。王敦還是討厭王嶠,外調王嶠擔任領軍長史[2][3]。王敦被平定後,王嶠擔任中書侍郎,兼任大著作,王嶠堅決推辭。王嶠又轉任越騎校尉,多次改任吏部郎、御史中丞、秘書監,兼任本州大中正[4]。
咸和初年,朝廷議論想要以王嶠擔任丹楊尹。王嶠認為京尹名望大,不宜帶病任職,請求補任廬陵郡,於是任命王嶠擔任廬陵郡太守。因為王嶠家貧困,沒錢上路,賜給王嶠布百匹,錢十萬。王嶠不久在廬陵郡太守任內去世,諡號穆。兒子王淡繼承爵位,歷任右衛將軍、侍中、中護軍、尚書、廣州刺史。王淡的兒子王度世任驍騎將軍[5]。
家庭
編輯兄弟姐妹
編輯- 王訥,東晉新淦縣縣令
子女
編輯- 王淡,東晉廣州刺史
孫子女
編輯- 王劭之[6]
- 王度世,東晉驍騎將軍
參考資料
編輯- ^ 《晉書·卷七十五·列傳第四十五》:嶠字開山。祖默,魏尚書。父佑,以才智稱,為楊駿腹心。駿之排汝南王亮,退衛瓘,皆佑之謀也。位至北軍中候。嶠少有風尚,並、司二州交辟,不就。永嘉末,攜其二弟避亂渡江。時元帝鎮建鄴,教曰:「王佑三息始至,名德之胄,並有操行,宜蒙飾敘。且可給錢三十萬,帛三百匹,米五十斛,親兵二十人。」尋以嶠參世子東中郎軍事,不就。愍帝征拜著作郎,右丞相南陽王保辟,皆以道險不行。元帝作相,以為水曹屬,除長山令,遷太子中舍人,以疾不拜。王敦請為參軍,爵九原縣公。
- ^ 《晉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十九》:參軍王嶠以敦誅顗,諫之甚切,敦大怒,命斬嶠,時人士畏懼,莫敢言者。鯤曰:「明公舉大事,不戮一人。嶠以獻替忤旨,便以釁鼓,不亦過乎!」敦乃止。
- ^ 《資治通鑑·卷九十二》:參軍王嶠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奈何戮諸名士!」敦大怒,欲斬嶠,眾莫敢言。鯤曰:「明公舉大事,不戮一人。嶠以獻替忤旨,便以釁鼓,不亦過乎!」敦乃釋之,黜為領軍長史。嶠,渾之族孫也。
- ^ 《晉書·卷七十五·列傳第四十五》:敦在石頭,欲禁私伐蔡洲荻,以問群下。時王師新敗,士庶震懼,莫敢異議。嶠獨曰:「中原有菽,庶人采之。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若禁人樵伐,未知其可。」敦不悅。敦將殺周顗、戴若思,嶠於坐諫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安可戮諸名士,以自全生!」敦大怒,欲斬嶠,賴謝鯤以免。敦猶銜之,出為領軍長史。敦平後,除中書侍郎,兼大著作,固辭。轉越騎校尉,頻遷吏部郎、御史中丞、秘書監,領本州大中正。
- ^ 《晉書·卷七十五·列傳第四十五》:咸和初,朝議欲以嶠為丹楊尹。嶠以京尹望重,不宜以疾居之,求補廬陵郡,乃拜嶠廬陵太守。以嶠家貧,無以上道,賜布百匹,錢十萬。尋卒官,諡曰穆。子淡嗣,歷位右衛將軍、侍中、中護軍、尚書、廣州刺史。淡子度世,驍騎將軍。
- ^ 《太平御覽·卷七百八·服用部十》:《異苑》曰:沙門有法存者,生廣州,善醫術,遂富。有八尺<翕毛>,作百種形象。又有沉香八尺板床。太原王淡為刺史,大兒劭之屢求二物,法存不與,王煞而籍焉。法存後形見於府內經日。王尋得疾亡,劭之又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