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平城
襄平城是中國東北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燕國的軍事要塞。襄平城是前284年左右興建的燕長城的東部堡壘,本為東胡、山戎與箕子朝鮮的重要城市。
歷史
編輯燕昭王時,有燕將秦開,在東胡作為燕國的人質,東胡人很信任他。秦開歸國後,起兵襲擊大破東胡,「東胡卻千餘里」,結果燕國邊境向東推進了一千多里,大大開拓了燕國的疆域,而燕國亦隨即開始修築北長城。北長城西端起自造陽(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縣東北),向東到達襄平城(今遼寧省遼陽市北面)。[1]
公元前222年,燕國終被秦吞併。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全國分為36郡,遼東郡仍沿襲燕國郡制,郡府設在襄平縣。
兩漢時期沿襲秦制也設置遼東郡管轄遼東地區,但是西漢時東北亞大多數事務由後來被稱為漢四郡的樂浪郡,玄菟郡等管轄。如 扶餘國屬於東漢的屬國,據後漢書記載,扶餘國行政區劃本來隸屬玄菟郡,漢獻帝時,其王求改屬遼東郡(後漢書/卷85)。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中原少安,而遼東郡偏居東北,則得以振興,此時襄平城的規模宏大,很多中原文人志士避難於此,城內外居住人口達到30餘萬人。189年,遼東太守公孫度(襄平人)自立為遼東侯,稱平州牧,分遼東郡為遼東、中遼、遼西三郡,遼東郡領襄平、居就、安市等8縣。公孫度之孫公孫淵執政後,自立為燕王,置百官有司,不久稱藩於東吳孫權。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奉命率魏軍討公孫淵,同年公孫氏割據政權被消滅,遼東郡併入魏國版圖。魏在原公孫氏控制地區設平州(仍治襄平城),轄遼東等5郡。在襄平設東夷校尉,統管高句麗等東夷民族。曹魏時遼東郡轄9縣,襄平為首縣。後平州合併於幽州。
晉武帝泰始十年(274年),復置平州,轄遼東、玄菟、昌黎3郡。 又設護東夷校尉,平州刺史兼護東夷校尉,管理自平州以北至今黑龍江流域東北大陸及朝鮮半島各民族 。晉朝咸寧三年(277年)封司馬蕤為遼東王,遼東郡改為遼東國。六年後,復為遼東郡。晉大興二年(319年)鮮卑族慕容廆建前燕,攻陷遼東郡,佔據襄平,並把遼河以東地區劃為遼東屬國,治所在襄平。前燕時期,平州下轄遼東、遼西等10郡。東晉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死,子慕容皝襲遼東郡公,後自稱燕王。東晉太元五年(380年),前秦滅前燕,遼東歸前秦管轄。
公元384年,慕容皝子慕容垂起兵復國,是為後燕。東晉末,中國北方高句麗族興起。公元404年(東晉元興三年)高句麗據有遼東之地,改襄平城為遼東城。襄平一名至此廢除。後燕地入高句麗。北燕又喬置遼東郡於今遼寧西部。
北魏太延元年(435年),高句麗高璉派使臣進貢於北魏,北魏拜璉都督遼海諸軍事,為遼東郡公,高句麗王。公元492年,魏以高句麗王雲都督遼海諸軍事,為遼東郡開國公。公元519年高句麗王雲卒,以世子安為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封高句麗王陽為遼東郡開國公,遼東王。北齊後廢遼東郡,高句麗短期處於實際獨立地位。此時遼東城城廓位置和規模與西漢時期相同。由前燕至南北朝末期近300年間,遼東地區先後由前燕、前秦、北魏、北齊、北周等王朝統治。隋朝冊封高句麗平原王高湯、嬰陽王高元為遼東郡公、遼東王。唐朝冊封高句麗榮留王高建武、寶藏王高寶藏為遼東郡王、高麗王。
相關爭議
編輯襄平城也有可能是高句麗之舊平壤也,這是由於5世紀初,樂浪、帶方的漢人城鎮和地方政權組織繼續存在且奉東晉正朔。
427年,高句麗長壽王遷都平壤,但很有可能不是今日大同江畔的平壤,而是國內城衛城或者和國內同一個城。今日之平壤,為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平原王遷都到最後一個首都長安城,新唐書認為長安城就是平壤即樂浪郡,於是國內城附近的平壤就與今日之平壤混淆。
四世紀後期,百濟的遣華使團宣稱在中國故地具有晉平縣,可能是對於古代扶餘的襄平城的訛傳,異或為晉朝的平壤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