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鑽 (小說)
《金剛鑽》(英語:Diamonds are Forever[1])是英國作家伊安·法蘭明創作的第四本占士·邦系列小說,1956年3月26日經喬納森·凱普出版社在英國首發。作者以《星期日泰晤士報》上的鑽石走私報導為靈感,在位於牙買加的新鐵金剛之金眼睛莊園完成創作。
金剛鑽 | |
---|---|
作者 | 伊安·法蘭明 |
類型 | 諜報小說 |
系列 | 占士·邦 |
語言 | 英語 |
故事背景地點 | 法屬畿內亞 |
發行資訊 | |
封面設計 | 帕特·瑪里奧特 |
出版機構 | 喬納森·凱普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1956年3月26日 |
出版地點 | 英國 |
頁數 | 257 |
系列作品 | |
前作 | 鐵金剛勇破太空城 |
續作 | 俄羅斯之戀 |
規範控制 | |
OCLC | 438407140 |
小說講述占士調查拉斯維加斯的塞拉利昂鑽石走私活動,在此期間結識走私團伙成員蒂芙尼·坎絲,兩人墜入情網。小說主題包括跨國旅行、婚姻和人生短暫。法蘭明用背景調查期間取得的大部分信息創作紀實著作《鑽石走私者》,該書於1957年出版。
與前三部小說一樣,《金剛鑽》一經發行便贏得評論界普遍讚譽。小說經過刪節在《每日快報》連載,後又改編成漫畫。1971年,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是第七部占士·邦系列電影,也是Eon製片公司最後一部由辛·康納利扮演占士的電影。
內容簡介
編輯根據特別行動科提供的情報,英國秘密情報局主管M下令手下特工占士·邦(代號「007」)潛入國際走私團伙調查,據稱該團伙將英國直轄殖民地塞拉利昂出產的鑽石走私到美國。占士的任務是滲透到走私集團內部,找出走私渠道和應當為此負責的犯罪人員。他使用的掩護身份名叫「彼得·弗蘭克斯」(Peter Franks),曾是專在鄉間別墅動手的竊賊,後來改行走私鑽石。占士結識漂亮的走私團伙成員蒂芙尼·坎絲(Tiffany Case),坎絲曾在少女時期被輪姦,所以一直憎惡男人。
占士發現走私集團是由傑克·斯潘(Jack Spang)和塞拉菲莫·斯潘(Seraffimo Spang)兄弟二人控制的兇殘犯罪帝國亮片黨經營,他根據線索從倫敦追蹤到紐約。亮片黨成員沙迪·特里(Shady Tree)指示占士前往附近的薩拉托加賽馬場,稱那裏的賽馬已被操縱,只需按提示下注就能贏錢,以此獲取走私鑽石入境的報酬。占士在賽馬場遇到前中央情報局特工菲力士·拉塔(Felix Leiter),拉塔此時是平克頓偵探事務所的私家偵探,正調查操縱賽馬案。拉塔向騎師行賄,讓他不要聽從賽中故意放水的要求,還找占士借錢用於向騎師支付餘款。但前去付款時拉塔發現,騎師正遭同性戀打手溫特(Wint)和基德(Kidd)歐打。
占士打電話給特里獲取下一步指示,特里要求他前往拉斯維加斯王冠酒店。酒店屬塞拉菲莫·斯潘名下產業,是亮片黨總部所在,斯潘還買下西部鬼鎮並改造成私人度假勝地「魔鬼村」(Spectreville)。占士根據指引在酒店參與人為操縱的二十一點牌局並贏得酬金,牌局莊家便是蒂芙尼。但是,占士沒有遵照特里的命令在贏夠酬勞時收手,而是繼續在賭場賭博並贏到很多錢。斯潘懷疑占士是內應,將他抓到魔鬼村痛加折磨。占士在蒂芙尼的幫助下脫身並登上臺車逃跑,斯潘在後面乘老式西部火車追逐。占士用轉轍器將火車變軌駛入死路,並在火車失事前開槍打中斯潘。接下來占士和蒂芙尼靠拉塔幫助從加利福尼亞州趕到紐約,再乘伊利莎白皇后號郵輪前往倫敦,兩人的感情在路上迅速發展。溫特和基德尾隨兩人上船並綁架蒂芙尼,準備殺害她並把屍體扔下船,但占士及時發現並救下蒂芙尼,同時殺死兩名暴徒,還把現場佈置成謀殺-自殺案的模樣。
蒂芙尼隨後告訴占士走私渠道詳細信息,首先是非洲牙醫收買礦工,礦工把鑽石含在嘴裏帶出來,牙齒經例行檢查時取走鑽石並帶到指定地點,再由德國飛行員接手。鑽石此後途經巴黎運抵倫敦,蒂芙尼接下來根據自稱「ABC」的聯絡人電話指示與另一人見面,此人將說明如何把鑽石走私到紐約。兩人抵達倫敦後蒂芙尼住進占士的公寓,占士根據掌握的線索趕到塞拉利昂弗里敦,然後前往鑽石轉手的下一站。走私渠道土崩瓦解,原來「ABC」就是傑克·斯潘(Jack Spang),他將走私渠道的其他人員滅口,但乘直升機逃跑時被占士擊落喪生。
背景和創作過程
編輯1954年中期,英國作家伊安·法蘭明已出版《皇家賭場》(1953年)和《生死關頭》(1954年)兩本小說,第三本《鐵金剛勇破太空城》已完成編輯進入印刷階段[2][3][注 1]。這年他看到《星期日泰晤士報》上有關塞拉利昂鑽石走私的報導[5],覺得可以作為新小說的題材。經學生時期結識的老友安排,法蘭明與前軍情五處主管、此時已加入戴比爾斯鑽石貿易公司安保隊伍的珀西·西里托(Percy Sillitoe)碰面。[5][6]研究期間獲得的信息不僅用於創作《金剛鑽》,還是法蘭明1957年紀實著作《鑽石走私者》(The Diamond Smugglers)的重要素材[5][注 2]。
法蘭明收到朋友威廉·斯蒂芬森爵士(Sir William Stephenson)寄來的紐約州溫泉小鎮薩拉托加泉雜誌報導,然後在1954年8月飛到美國與朋友伊瓦爾·布萊斯(Ivar Bryce)和歐內斯特·庫尼奧(Ernest Cuneo)碰頭,三人一起前往薩拉托加泉[2][7]。法蘭明和庫尼奧本想前往高檔溫泉浴場,但卻走錯路到達低端泥浴場,法蘭明根據這段經歷創作書中的泥漿和硫磺浴場橋段[8]。法蘭明在紐約州期間還遇到非常富有的社會名流小威廉·伍德沃德(William Woodward, Jr.),書中的「斯圖拉克」(Studillac,即採用凱迪拉克強勁發動機的斯圖貝克)轎車便是伍德沃德所有。據亨利·錢斯洛(Henry Chancellor)記載,法蘭明對車的速度和舒適度深感折服,於是毫不客氣地在書中採用。[9]伍德沃德不久後被妻子槍殺,她自稱誤以為丈夫是小偷。為此《金剛鑽》出版時所附文字除向布萊斯和庫尼奧致敬外,還有「紀念1954至1955年在薩拉托加(遇到)的小WW」(WW是小威廉·伍德沃德的姓名首字母縮寫)。[10]
法蘭明還與庫尼奧到訪洛杉磯警察局總部,從占士·咸美頓(James Hamilton)警監手中獲得美國黑手黨組織的資料[11]。法蘭明又從洛杉磯前往拉斯維加斯並下榻金沙酒店,後將採訪酒店業主傑克·恩特拉特(Jack Entratter)了解的安保系統背景信息和賭博出千手段寫入《金剛鑽》[11]。
法蘭明於1955年1至2月在牙買加的新鐵金剛之金眼睛莊園(Goldeneye estate)創作《金剛鑽》[12]。1963年5月,他在《書與書蟲》(Books and Bookmen)雜誌介紹寫作技巧,自稱「早上大概寫三個鐘頭……晚上六到七點再寫一小時。我從不修改,也從不回頭檢視寫出來的東西……照我的辦法,你一天也能寫兩千字。」[13]法蘭明在小說完成後致信朋友希拉里·布雷(Hilary Bray):
今年我在牙買加烤了塊新鮮蛋糕,以前我好些書裏沒提過的逃生和懸念動作手段都用在這裏,感覺真是把我的創造力全部用完啦,真的,除了廚房的水槽還在,別的什麼材料都沒啦。要是你知道什麼好點子需要用到廚房水槽的就趕快發過來。[14]
同年三月,他攜帶完成的183頁打字稿返回倫敦[15],對於書名,他參考美國《時尚》雜誌上的廣告標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A Diamond is Forever,直譯為「鑽石永恆」,和書目非常接近)[16]。
法蘭明的小說中沒有明確說明日期,但有兩位作家根據所有占士·邦系列小說反映的情節和局勢推導出時間軸。約翰·格里斯沃爾德(John Griswold)和亨利·錢斯洛都曾代表伊安·法蘭明出版社創作圖書,錢斯洛認為《金剛鑽》的故事發生在1954年,格里斯沃爾德的推斷更精確,認為是在1953年7到8月。[17][18]
發展
編輯情節靈感
編輯法蘭明曾搭乘伊利莎白皇后號郵輪前往美國,這段經歷是他創作本書最後四章的基礎[19]。他曾乘坐「超級酋長號」(Super Chief)號火車並與庫尼奧一起採訪駕駛員和技師[20],還曾遊覽「20世紀特快號」(20th Century Limited),利用獲得的信息創作書中斯潘的「炮彈號」(Cannonball)火車[21][22]。法蘭明一直對火車很感興趣,一度遇到事故險些喪命。除《金剛鑽》外,《生死關頭》、《俄羅斯之戀》和《金槍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都有火車事故情節。[23]。
與前幾部小說一樣,法蘭明也在本書中借用熟人的名字[24]。占士在拉斯維加斯開出租車作為掩護的盟友厄尼·庫里奧(Ernie Cureo)源自歐內斯特·庫尼奧[7],[注 3];同性戀打手「布菲」·基德("Boofy" Kidd)源自作者的好友、法蘭明夫人的親戚第八代亞倫伯爵亞瑟·戈爾(Arthur Gore, 8th Earl of Arran),朋友都叫他「布菲」。戈爾主張英國放寬限制同性戀的法律,他在出版前得知小說中同性戀打手的名字和他一樣後向作者表示不滿,但法蘭明壓根兒就沒理睬。[25][26]書中反派兄弟的姓氏「斯潘」在古德語中意為「鞋扣製造商」,法蘭明是在美國旅行期間想到這個名字[27]。
人物
編輯《金剛鑽》2006年再版時,序言由作家喬納森·凱勒曼(Jonathan Kellerman)執筆,稱占士的人物複雜程度出人意料,與銀幕上的形象截然不同,「法蘭明的占士會犯錯並付出代價,還會感到痛苦和遺憾」,真實的人本應如此[28]。曾親自創作多部占士小說的雷蒙德·本森(Raymond Benson)認為,《金剛鑽》的人物發展以前三部小說為基礎,占士和書中女主角蒂芙尼·坎絲的情感發展便是證明,這還是他在《皇家賭場》的慧絲柏·蓮死後首次墜入愛河。本森認為,蒂芙尼堅強的同行也很孤獨而且缺乏安全感,「是法蘭明第一個情節完整的女角色」。[29]文化史學家珍妮特·伍拉科特(Janet Woollacott)和托尼·貝內特(Tony Bennett)認為,法蘭明大部分小說的女主角經歷都很不尋常,蒂芙尼、《鐵金剛大戰金手指》(Goldfinger)中的普茜·嘉蘿爾(Pussy Galore),以及《鐵金剛勇破神秘島》(Dr. No)中的亨妮查爾·萊德爾(Honeychile Rider)都曾受到性侵,蒂芙尼就曾被輪姦。這種創傷使得蒂芙尼為反派工作,反過來又為占士完成任務提供必不可少的幫助,最終占士帶給她更加光明和坦承的生活。[30]
文學分析家勒羅伊·潘尼克(LeRoy L. Panek)指出,《金剛鑽》、《鐵金剛大戰金手指》和《金槍人》的反派都是幫派而非間諜[31],其中《金剛鑽》又是唯一與冷戰無關的經典占士小說[32][33]。潘尼克認為,與占士大多數情況下的敵人相比,黑幫「根本不是對手」,英國間諜對付他們簡直不要太輕鬆[34]。符號學家兼散文家翁貝托·埃可也認為,與法蘭明後來小說中占士的大敵魔鬼黨相比,斯潘兄弟不過是讓占士先熱身[35]。同樣曾創作占士小說的作家兼學者金斯利·艾米斯認為,《金剛鑽》中「沒有值得一提的反派」[36];埃可還指出,斯潘兄弟和溫特身體都有些不正常,這與其他占士小說中的許多反派一致[37]。安東尼·辛諾特(Anthony Synnott)從審美角度檢視占士小說時也指出,從書中描寫來看,沙迪·特里的身體特徵也不正常,他紅髮而駝背,「小小的眼睛毫無神韻,而且沒有任何表情」,幾乎能充當標本[38]。
風格
編輯《金剛鑽》以蠍子捕食並吃掉獵物,隨後又被承運鑽石的人殺死開場。埃可覺得這樣巧妙的開頭類似電影,而且表現作者「如此高超技巧的情節比比皆是」。[39]作家威廉·普洛默(William Plomer)校對手稿時就覺得作者已經達成很高的文學成就,並致信法蘭明稱讚書中賽馬橋段是真正的嚴肅文學[40]。凱勒曼聲稱:「法蘭明對20世紀50年代拉斯維加斯的描述與任何當代罪案小說中呈現的時間地點相比都不逞多讓,全書融穩健和複雜於一體」[28]。
法蘭明在書中採用耳熟能詳的品牌和日常生活細節營造現實感[13][41],艾米斯將這種手段稱為「法蘭明效應」[42]。他還指出,法蘭明以極富想像力的手段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信息,從而讓占士的世界無處不在並置身某種現實框架內,或者至少可以說與現實平衡[43]。本森稱讚《金剛鑽》的細節「豐富且華麗」,使得書中對美國的描繪「生動有趣」[44]。不過,他覺得小說缺乏結構發展,只不過靠人物發展補足;凱勒曼同樣認為本書極具特色[28]。
本森將小說章節末尾用於吸引讀者繼續觀看下一章的懸念設定稱為「法蘭明式收尾」[45],在他看來,《金剛鑽》更將這種手段發揮到極致,故而小說自始至終都讓讀者非常興奮[46]。
主題
編輯本森認為,《金剛鑽》的主要主題已通過書名傳達,以鑽石的恆久對比故事涉及的其他問題,如愛情和生命的短暫[44]。小說臨近結局時有這樣的台詞:「死亡是永恆的,鑽石也是」[28],本森據此認為鑽石是死亡的象徵,占士就是「死神的使者」[44]。
新聞工作者兼作家克里斯托弗·希欽斯發現「經典占士故事的核心悖論」,即「表面上他們致力於英美合作抗擊共產主義,但卻無時無刻不表露同對美國和美國人的蔑視與不滿」[47]。本森也覺得《金剛鑽》有許多表現作者對美國存在文化優越感的內容,如書中描寫的拉斯維加斯懶散風氣[44]。艾米斯的著作《占士·邦卷宗》(The James Bond Dossier)指出,拉塔在書中
……只是無足輕重的道具……身為美國人卻聽命於英國人占士,而且占士一直都比他出色。占士就是小巧而老練的英格蘭化身,並不比他工作更忠心或更勇敢,但就是更聰明、更機智、更強悍、更足智多謀。[48]
文化史學家傑瑞米·布萊克(Jeremy Black)認為,跨國旅行也是《金剛鑽》的主題,而且對於當時大部分英國人來說還很新奇[49]。布萊克還指出,人物經過的地點太多導致情節沒有中心,法蘭明的其他小說沒有這種情況,例如《皇家賭場》的主要情節發生在賭場,《俄羅斯之戀》專注伊斯坦堡,《鐵金剛勇破神秘島》以牙買加為主。《金剛鑽》不但地點眾多,而且兩名反派也與其他小說不同,他們「在情節的黑暗中心裏沒有狂熱追求,也沒有怪異的自我迷戀。」[50][注 4]
據法蘭明的傳記作家安德魯·萊切特(Andrew Lycett)記載,弗萊在小說完成後「幾乎不假思索」就加入四個章節,詳細闡述伊利莎白皇后號郵輪上的情節[52]。作者通過這些內容探討婚姻,占士告訴坎絲「大部分婚姻不是把兩人疊加,而是用一個減掉另一個」。萊切特認為,法蘭明的婚姻此時發生危機,所以他才有感而發增加上述內容。[53]
出版和反響
編輯出版史
編輯1956年3月26日,喬納森·凱普出版社(Jonathan Cape)在英國發行《金剛鑽》精裝本[54],封面由帕特·瑪里奧特(Pat Marriott)設計[55],初版1.25萬本就像前三部占士小說一樣很快售罄[56]。1956年10月,小說通過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在美國上市[57]。《金剛鑽》還是法蘭明首本授權報紙刊登的小說,從1956年4月12日開始在《每日快報》連載但有刪節[58],這反過來又令小說整體銷量上升[59]。蘇彝士運河危機過後,英國首相安東尼·艾登爵士一度到訪法蘭明的新鐵金剛之金眼睛莊園並在此體息,引發英國媒體高度關注,促使《金剛鑽》等占士小說的銷量從1956年11月開始顯著上漲[57]。小說此後還有兩次銷量顯著上升,分別是1962年Eon製片公司將《鐵金剛勇破神秘島》拍成電影,以及1971年《金剛鑽》也改編成電影的時候[60]。1958年2月,Pan圖書出版社在英國發行小說平裝本,這年結束前就售出6.8萬本[61]。此後小說除多次再版精裝本和平裝本外,還翻譯成多種語言且從未絕版[62]。
專業評價
編輯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在《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發文,對《金剛鑽》中體現的作者功底表示羨慕,如「對地點的敏銳眼光……將他對賭博機制的興趣和淵博知識傳達給讀者的能力」[63]。不過,西蒙斯批評小說令讀者感到刺激的情節太少,雖加入大量細節,仍書中的鑽石走私主線仍顯空洞,與之前幾部小說相比都有不及。此外,他還覺得法蘭明筆下的人物對話總顯得不真實[63]。
米爾沃德·甘迺迪(Milward Kennedy)在《曼徹斯特衛報》發文,稱法蘭明似乎也想像雷蒙·錢德勒一樣走冷硬派路線,只不過書中描寫更顯生動[64]。《觀察家報》刊登莫里斯·理查森(Maurice Richardson)的評論,稱占士在罪案題材小說中可謂「非常狡猾的綜合型英雄」[65]。理查德還稱:「法蘭明的手法值得留意和推薦:他會先以事實為依據打好基礎,再沉迷狂野的幻想」[65]。雷蒙·錢德勒稱讚《金剛鑽》是他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看過的最佳諜報小說:「法蘭明先生以新聞風格寫作,乾淨、整潔,直截了當而且毫不裝腔作勢」。他的評論成為《星期日泰晤士報》上本書廣告的重要素材[66]。
法蘭明的傳記作者約翰·皮爾森(John Pearson)聲稱,《紐約時報》評論員安東尼·布徹(Anthony Boucher)堪稱「徹頭徹尾的反占士兼反法蘭明狂熱分子」[67]。布徹一方面認為「法蘭明對美國和美國人的描寫已經遠超英國文學平均水平」[68],另一方面又批評小說敘事鬆散,難以讓人信服,而且占士身為特工在頭腦方面表現不足,反倒更多是靠拳頭和運氣[68]。
改編
編輯1959年8月10日,《每日快報》開始刊登小說改編的連環漫畫並在全球同步發行,直到1960年1月30日完成連載[69]。漫畫由亨利·加米奇(Henry Gammidge)創作、約翰·麥克盧斯基(John McLusky)繪圖,後於2005年作為《鐵金剛勇破神秘島》選集由泰坦圖書重新出版[70]。
1971年的《007之金剛鑽》由辛·康納利主演,蓋·咸美頓執導,是第七部占士·邦系列電影[71],也是Eon製片公司最後一部由辛·康納利扮演占士的電影。康納利還在12年後主演《007外傳之巡弋飛彈》,但該片不是Eon製片公司製作。[72]
2015年7月,BBC廣播四台播出馬丁·賈維斯(Martin Jarvis)導演的電視電影《金剛鑽》,占士由托比·斯蒂芬斯飾演[73]。
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腳註
編輯- ^ Chancellor 2005,第89頁.
- ^ 2.0 2.1 Lycett 1996,第258頁.
- ^ Ian Fleming's James Bond Titles & Ian Fleming Publications.
- ^ Benson 1988,第11頁.
- ^ 5.0 5.1 5.2 5.3 Chancellor 2005,第84頁.
- ^ Pearson 1967,第299頁.
- ^ 7.0 7.1 7.2 Macintyre 2008,第93頁.
- ^ Chancellor 2005,第84–85頁.
- ^ Chancellor 2005,第158頁.
- ^ Lycett 1996,第272頁.
- ^ 11.0 11.1 Benson 1988,第10頁.
- ^ Chancellor 2005,第4頁.
- ^ 13.0 13.1 Faulks & Fleming 2009,第320頁.
- ^ Parker 2014,第45頁.
- ^ Pearson 1967,第305頁.
- ^ Pearson 1967,第298頁.
- ^ Griswold 2006,第13頁.
- ^ Chancellor 2005,第98–99頁.
- ^ Lycett 1996,第262, 268頁.
- ^ Benson 1988,第9頁.
- ^ Lycett 1996,第262頁.
- ^ Black 2005,第30頁.
- ^ Chancellor 2005,第16頁.
- ^ Chancellor 2005,第112–113頁.
- ^ Macintyre 2008,第90頁.
- ^ Chancellor 2005,第112頁.
- ^ Chancellor 2005,第117頁.
- ^ 28.0 28.1 28.2 28.3 Fleming & Kellerman 2006,第289頁.
- ^ Benson 1988,第103頁.
- ^ Bennett & Woollacott 1987,第115–116頁.
- ^ Panek 1981,第205頁.
- ^ Bennett & Woollacott 2003,第25頁.
- ^ Savoye 2013,第22頁.
- ^ Panek 1981,第205–206頁.
- ^ Eco 2009,第43頁.
- ^ Amis 1966,第154–155頁.
- ^ Eco 2009,第38頁.
- ^ Synnott 1990,第407–426頁.
- ^ Eco 2009,第51頁.
- ^ Pearson 1967,第315頁.
- ^ Butler 1973,第241頁.
- ^ Amis 1966,第112頁.
- ^ Amis 1966,第111–112頁.
- ^ 44.0 44.1 44.2 44.3 Benson 1988,第102頁.
- ^ Benson 1988,第85頁.
- ^ Benson 1988,第101頁.
- ^ Hitchens 2006,第101頁.
- ^ Amis 1966,第90頁.
- ^ Black 2005,第25頁.
- ^ Black 2005,第27頁.
- ^ Chancellor 2005,第169頁.
- ^ Lycett 1996,第268頁.
- ^ Lycett 1996,第267–268頁.
- ^ Lycett 1996,第289頁.
- ^ Chancellor 2005,第85頁.
- ^ Pearson 1967,第333頁.
- ^ 57.0 57.1 Benson 1988,第15頁.
- ^ Fleming 1956,第8頁.
- ^ Lindner 2009,第16頁.
- ^ Lindner 2009,第21頁.
- ^ Bennett & Woollacott 2003,第16–17頁.
- ^ Diamonds are Forever & WorldCat.
- ^ 63.0 63.1 Symons 1956,第251頁.
- ^ Kennedy 1956,第6頁.
- ^ 65.0 65.1 Richardson 1956,第8頁.
- ^ The Observer & 1956-04-01,第9頁.
- ^ Pearson 1967,第99頁.
- ^ 68.0 68.1 Boucher 1956,第263頁.
- ^ Fleming, Gammidge & McLusky 1988,第6頁.
- ^ McLusky et al. 2009,第97頁.
- ^ Brooke 2003.
- ^ Barnes & Hearn 2001,第152頁.
- ^ Drama: Diamonds Are Forever & BBC.
書籍
編輯- McLusky, John; Gammidge, Henry; Hern, Anthony; Fleming, Ian. The James Bond Omnibus Vol.1. London: Titan Books. 2009. ISBN 978-1-84856-364-3.
- Panek, LeRoy. The Special Branch: The British Spy Novel, 1890–1980. Bowling Green, OH: Bowling Green University Popular Press. ISBN 978-0-87972-178-7.
- Parker, Matthew. Goldeneye. London: Hutchinson. 2014. ISBN 978-0-09-195410-9.
- Pearson, John. The Life of Ian Fleming: Creator of James Bond. London: Jonathan Cape. 1967. OCLC 463251270.
- Savoye, Daniel Ferreras. The Signs of James Bond: Semiotic Explorations in the World of 007. Jefferson, NC: McFarland. 2013. ISBN 978-0-7864-7056-3.
- Amis, Kingsley. The James Bond Dossier. London: Pan Books. 1966. OCLC 154139618.
- Barnes, Alan; Hearn, Marcus. Kiss Kiss Bang! Bang!: the Unofficial James Bond Film Companion. London: Batsford Books. 2001. ISBN 978-0-7134-8182-2.
- Bennett, Tony; Woollacott, Janet. The Moments of Bond. Lindner, Christoph (編). The James Bond Phenomenon: a Critical Read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13–34. ISBN 978-0-7190-6541-5.
- Bennett, Tony; Woollacott, Janet. Bond and Beyond: The Political Career of a Popular Hero. London: Routledge. 1987 [2020-10-11]. ISBN 978-0-416-01361-0.
- Benson, Raymond. The James Bond Bedside Companion. London: Boxtree Ltd. 1988. ISBN 978-1-85283-233-9.
- Black, Jeremy. The Politics of James Bond: from Fleming's Novel to the Big Screen.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5 [2020-10-11]. ISBN 978-0-8032-62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9).
- Butler, William Vivian. The Durable Desperadoes. London: Macmillan. 1973 [2020-10-11]. ISBN 978-0-333-14217-2.
- Chancellor, Henry. James Bond: The Man and His World. London: John Murray. 2005. ISBN 978-0-7195-6815-2.
- Eco, Umberto.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Ian Fleming. Lindner, Christoph (編). The James Bond Phenomenon: a Critical Read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9: 34–56. ISBN 978-0-7190-6541-5.
- Faulks, Sebastian; Fleming, Ian. Devil May Care.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9. ISBN 978-0-14-103545-1.
- Fleming, Ian; Gammidge, Henry; McLusky, John. Octopussy. London: Titan Books. 1988. ISBN 978-1-85286-040-0.
- Fleming, Ian; Kellerman, Jonathan. Diamonds Are Forever.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6. ISBN 978-0-14-102824-8.
- Griswold, John. Ian Fleming's James Bond: Annotations and Chronologies for Ian Fleming's Bond Stories. Bloomington, IN: AuthorHouse. 2006 [2020-10-11]. ISBN 978-1-4259-3100-1.
- Lindner, Christoph. The James Bond Phenomenon: a Critical Read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20-10-11]. ISBN 978-0-7190-6541-5.
- Lycett, Andrew. Ian Fleming. London: Phoenix. 1996. ISBN 978-1-85799-783-5.
- Macintyre, Ben. For Your Eyes Only.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0-7475-9527-4.
網頁和報刊
編輯- Ian Fleming's James Bond Titles. Ian Fleming Publications. [2016-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1).
- Synnott, Anthony. The Beauty Mystique: Ethics and Aesthetics in the Bond Gen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Spring 1990, 3 (3): 407–426. JSTOR 20006960. doi:10.1007/BF01384969.
- Hitchens, Christopher. Bottoms Up. The Atlantic Monthly. 2006-04-01: 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0).
- Fleming, Ian. Diamonds Are Forever. The Daily Express (London). 1956-04-12: 8.
- Diamonds are Forever. WorldCat. [2020-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7).
- Symons, Julian Gustave. Contemporary Pictures.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London). 1956-04-27: 251.
- Kennedy, Milward. Some Matters of Life and Death. The Manchester Guardian (Manchester). 1956-07-06: 6.
- Richardson, Maurice. Crime Ration. The Observer (London). 1956-04-01: 8.
- Boucher, Anthony. Report on Criminals at Large.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NY). 1956-10-28: 263 [2020-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8).
- Untitled. The Observer (London). 1956-04-01: 9.
- Brooke, Michael. Diamonds Are Forever (1971). Screenonlin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3 [2020-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6).
- Drama: Diamonds Are Forever. BBC. [2020-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4).
外部連結
編輯- 伊安·法蘭明出版社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金剛鑽》小說在線資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大英圖書館:《金剛鑽》完整文稿,研究人員可借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