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第六個來源,是聯合國的官方網站,網站上的標題是如此,所以也是如此(點開看不就知道了……),因為譯文是引用的網站上(公有領域)的所以要列出來源;2、「趕出國門」這個,原文是country,朝鮮自認整個半島都是其國土,所以這裏我還是保留吧,免得說內容和來源不符;另外,朝鮮要不要把「聯合國趕出國門」與其是否成員國無關,聯合國總部又不設在朝鮮,這裏很明顯說的是把聯合國在半島的人員趕出來;3、模板內的文件是英文原文,參考6是漢語官方譯文,這個不算重複。另外有關發佈日期,不明白「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決議案」和「Resolution 82 (1950) of 25 June 1950」何以不能說明?決議起草和修改過程這個實在在我能力之外了。謝謝。--ALIEN(留言) 2013年6月22日 (六) 16:31 (UTC)回覆
趕出國門的原文,應該是這個而非英文維基吧?「On 14 October 1949 the Foreign Minister of North Korea sent a letter to the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denying the legality of U.N. activity in Korea and declaring that the U.N. Commission in Korea would be driven out of the country. 」。北韓威脅要逐出國門的是「United Nations Temporary Commission on Korea (UNCOK)」,而不是「聯合國」。雖然UNCOK因為蘇聯的阻止,從未能夠進入北韓。Oneam 01:00 AM(留言) 2013年6月23日 (日) 00:09 (UTC)回覆
謝謝你如此認真,以下回覆:1、信息框只是說明當時的安理會成員國,並沒有義務在信息框中說蘇聯缺席或是抵制。之下正文有明確說明:「蘇聯的代表則因為這年早些時候對程序上存在分歧而抵制所有的聯合國會議。」另外有關外交互動、反應,修正過程內容這些信息的確沒有;2、大使這項,原文是「Gross requested that South Korea's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Nations, Chang Myon, be present for the meeting, which was granted. The Yugoslavian delegate requested that a North Korean diplomat be present as well, but this request was not granted.」所以從原文看,韓國這位是「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Nations」,朝鮮這位就是「North Korean diplomat」,之下再補充說明「North Korea was not a member of the UN and had no representation in the organization」。我並不肯定當年聯合國認定韓國是唯一合法政府時是否讓韓國有了駐UN大使,或者是否一定要是聯合國成員國,才能夠有UN大使。不過翻譯上應該沒有大問題。只是:來源方面我覺得,如果手上沒有這多本書對應標註頁面看過,如何能確定某一項是「沒有」參考文獻?3、蘇聯的代表為什麼抵制聯合國,是否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被排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被排除是否就「不是什麼程序問題」,這個並沒有說明,但這個不一定屬於事實問題,也不一定沒有參考文獻。中華人民共和國被排除,有可能是政治因素,但同樣也有可能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是利用程序來達成這一目標,如果是,那麼就沒有理由說這個因為程序問題不妥,反而做政治因素的判斷屬於原創研究。再次感謝您如此認真,很多人都告訴我MeBell是高人,只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能得您首次審核我的條目,實在榮幸。--ALIEN(留言) 2013年6月26日 (三) 00:11 (UTC)回覆
Chang Myon的身份並不是駐聯合國大使而駐美大使、駐聯合國觀察員:「In 1950 he served as head of the South Korean observer miss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請不要以為enwp就是金科玉律,我認為enwp作者對來源犯了理解錯誤。我不知道你翻譯的時候有沒有查看來源,我不太相信來源本身會有這種低級失誤。
(:)回應:1、「Soviet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Nations Yakov Malik had been personally ordered not to attend the UNSC meetings by Soviet premier Joseph Stalin.」:「私下」一詞來源是這裏,當然,總書記要下令,完全可以公開下。所以我也不明白文中為什麼要說personally ordered,但也正因如此,我反倒覺得這裏沒有來源上的錯誤;2、《人民日報》?1950年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非安理會成員國,甚至不是聯合國成員國,應該沒有資格說什麼「中蘇兩常任理事國」云云,當時的中國是中華民國。所以至少在這個問題上,《人民日報》屬於不可靠來源;3、蘇聯政府給聯合國的信件,我無從看到,我上面說的,只是指可能性,沒有直接做判斷,另及,我數來數去是11個成員國,沒有15個啊,打錯數字?從已經查看的幾種語言模板上看,沒有任何一種在信息框中說明有哪國缺席,看來成員國缺席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有重要到必須在信息欄中說明。--劉嘉(留言) 2013年6月28日 (五) 16:2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