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銘1999/沙盒
謝小芩 | |
---|---|
羅馬拼音 | Sièh Siaǒ Chín |
英文名 | Hsiao-Chin,Hsieh |
性別 | 女 |
居住地 | 臺灣 |
國籍 | 中華民國 |
語言 | 漢語、英語 |
職業 | 教師 |
機構 | 國立清華大學 |
研究領域 | 教育階層化 性別與教育 通識教育課程發展與改進 教育社會學 教育政策研究 性別研究 |
頭銜 |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 |
學歷
| |
謝小芩,國立清華大學教授,現任職國立清華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合聘教授、通識中心教授。同時擔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諮詢委員[1]、中華民國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法草案」草擬人及修法委員、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董事、台灣女性學學會理監事、中華民國振鐸學會會員。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畢業、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卡本戴爾校區哲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育政策研究所博士,專長領域為:教育階層化、性別與教育、通識教育課程發展與改進、教育社會學、教育政策研究與性別研究。在國立清華大學曾任職共同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圖書館館長、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校史諮詢委員會委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副主委、清華學院副院長、學生事務處學務長等職務;校外則擔任過台灣女性學學會理事、理事長、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理事、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理事、臺灣教育社會學會理事等。
早年經歷
編輯1975年進入台灣大學哲學系就讀,當時仍處戒嚴時期,且受台大哲學系事件餘續影響,跨校迎新活動被迫取消,此事為謝小芩大學時期一重大影響。受民間大儒(民間學者) 愛新覺羅毓鋆之啟發,帶給謝小芩反思,大學甫畢業即前往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卡本戴爾校區攻讀哲學碩士。碩士期間研究杜威哲學與性別研究,受約翰·杜威影響,於博士期間研究教育社會學。在美讀博士期間,接觸了左派的理論與思想,居住於國際住宅合作社(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house)[2],左派思想興盛的風氣對其產生影響。
教育改革
編輯碩士畢業到讀博士中間的時間在台灣認識了朱台翔、史英(人本教育基金會創始人)、黃武雄等人,推動人本教育。最初從討論議題、參與社會運動、出版人本教育雜記作為破;而後以辦學校做為立,與臺北市立大直高級中學(當時為大直國中)合作成立「正常教育實驗班(與體罰、拼命考試的班級相對)」失敗後,籌辦森林小學。解嚴後,教育改革的問題是很全面的,因此許多教育改革團體相互串連討論,例如:主婦聯盟(家長的教育權)、教師人權促進會(教師工作權)、振鐸學會(教學專業和教學自主權)等。在1994年4月10日發起大遊行活動,被視為台灣教改的起點。
國立清華大學
編輯在中央研究院時期,透過陳伯璋、宋文里[3]的牽線到清大任教。加入清大通識教育中心[4],而後與人社院跨系所周碧娥教授成立兩性與社會研究室[5],推動校園中的小紅帽運動[6](校園反性騷擾運動先驅)。大學法[7]通過後,擔任仲裁委員會的委員、校監會委員,獨步全台成立一個反性騷擾與防治委員會。擔任圖書館長期間,建立圖書館數位特藏系統、蓋新館並建立校史、拍攝紀錄片,出版校史「話說清華」、「圖說清華」。
服務經歷
編輯日期 | 任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外服務
編輯日期 | 任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省及各縣市中小學教師研習「兩性平等教育」及「教育改革」主講人
- 新竹市國中小校長遴選委員會遴選委員
- 教育部軍訓處教官研習營、國家文官培訓所、民間團體演講關於人本教育、教育改革、性別、兩性平等教育等主題
學術論文
編輯- Peiying Chen & Hsiao-chin Hsieh (2018). Women’s academic leadership under competing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in Taiwan, 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DOI: 10.1080/03057925.2018.1454826[8]
- Hsiao-chin Hsieh, Pei-ying Chen, & Ta-sen Lin (2017a). Girls』 and boys』 science choices and learning in upper-secondary schools in Taiwan. Asian Women, 33(3), 41-64. (SSCI)[9]
- 謝小芩(2017b)。從量變邁向質變—科技領域的性別研究。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0:52-59。[10]
- 陳佩英、謝小芩(2017c)。高等教育的女性領導—教育統計與2005年調查報告。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8:51-57。[11]
- 陳佩英、謝小芩(2017d)。專題引言:主編的話。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8:11-14。[10]
- 謝小芩(2014a)。回歸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法》十週年的期待。婦研縱橫,101:18-24。
- Hsieh, Hsiao-chin (2014b). Editor’s introductio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policies in Taiwan: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47(4): 3–4.
- Hsieh, Hsiao-chin and Lee Shu-Ching (2014c). The formation of gender education policies in Taiwan, 1995-1999.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47(4): 5-14.
- Hsieh, Hsiao-chin and Yang Chia-ling (2014d). Gender implications in curriculum and entrance exam grouping.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47(4): 32-46.
- 謝小芩、彭森明、郭欣妤、顏鈺芬、林語桐、林世昌、陳素燕(2014e)。一所學校 多樣學情。清華大學教育研究,35(3):55-67。(CSSCI)
- 謝小芩、楊佳羚(2012)。「分組」的性別意涵:制度因素與其效果。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40-51。
- 謝小芩(2011a)。永遠的清華校長—梅貽琦。通識在線,37:68-71。
- 黃淑玲、謝小芩(2011b)。運動與學術的雙向結合:台灣性別研究發展之跨學門比較。女學學誌,29:173-231。
- 謝小芩、林大森、陳佩英(2011c)。性別科系跨界?大學生的性別與科系選擇。台灣社會學刊,48:95-149。(TSSCI)
- Meng-Kao Yeh, Hsiao-Chin Hsieh, Shu-Hsian Chang, Rongshun Chen, & Hung-Yin Tsai (2011d). Problem-based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K-12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a nanotechnology hands-on works exhibition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ross-Disciplinary Subjects in Education, 2(3): 488-494. (IJCDSE)
- Shun-Wen Chen, Hsiao-Chin Hsieh, & Li-Li Huang (2011e).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undergraduates in single-sex-dominated academic fields in Taiwan.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5 (2011): 2487–2493.
- 謝小芩(2010)。建置書單策略、成果特色與團隊運作機制—國立清華大學「帝國與海外文學」圖書計劃。人文與社會科學短訊,11(3):114-118。
- 梁莉芳、謝小芩(2009a)。性別研究前瞻與熱門議題專題(下)心理學門期刊。婦研縱橫,91:71-76。
- 謝小芩(2009b)。性別研究前瞻與熱門議題專題(上)跨學門綜合性期刊。婦研縱橫,90:31-36。
- 謝小芩、李淑菁(2009c)。性別教育政策的形成—從行政院教改會到九年一貫課程。研究台灣,4:119-147。
- 洪素萱、謝小芩(2006a)。鐵筆揮硬論,風華今重現─葉榮鐘私家文書數位典藏成果運用。大學圖書館「臺灣地區圖書館數位典藏專刊」,10(2)。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 謝小芩、陳佩英(2006b)。從蟄伏到躍動—校園女權運動專題導言。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4:10-27。
- 謝小芩(2005a)。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評鑑:大三學生對學校滿意度的探討。通識教育季刊,12(4):113-140。
- 沈宗瑞、謝小芩(2005b)。大學生對大學發展其多元能力的主觀評價。通識教育季刊,12(4):91-112。
- 謝小芩(2005c)。個人檔案之數碼化─以「馬偕與牛津學堂」為例 對談。人類學知識的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潘英海主編)。臺北市:國科會數位典藏內容發展分項計劃。
- 謝小芩、林彥君、沈明慧、吳淑芬、洪素萱(2005d)。「葉榮鐘全集、文書及文庫數位資料館之建置」計劃。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圖書館年鑑。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 游美惠、黃馨慧、潘惠玲、謝小芩(2004)。從性別盲到性別敏感的教育研究: 以婦女成人教育與性教育研究的文獻回顧為例。通識教育季刊,11(1-2):1-39。
- 謝小芩(2001)。外國性別平等教育立法與實施經驗。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4:19-25。
- 謝小芩(2000)。尋找「亞洲婦女研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16-20。
- 謝小芩、王雅各(2000)。經驗、發聲與性別政治—通識教育中的女性主義教學。通識教育季刊,7(2-3):47-76。
著作
編輯- 陳佩英、謝小芩、陳珮瑩(2017)。〈高等教育中的性別主流化與女性學術勞動處境及決策參與〉,輯於黃淑玲等編《性別主流化:臺灣經驗與國際比較》,頁169-192。台北:五南。ISBN 978-9571192932
- 謝小芩(2016)。〈回首廿五載話當年—《性別平等教育法》以前的清大性別組織〉,輯於楊巧玲、張盈堃主編《發生與行動:大學教師的學術勞動與性別運動》,頁147-158。台北:女書文化。ISBN 978-9869298421
- 謝小芩、方天賜(2015a)。〈主編序〉,輯於謝小芩、方天賜主編《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印關係》,頁iii-viii。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ISBN 978-986-6116-51-3
- 謝小芩(2015b)。〈序:誰的歷史?為何而記?〉,輯於倪慧如、鄒寧遠著《當世界年輕的時候—參加西班牙內戰的中國人(1936-1939)增訂版》,頁5-10。台北:人間出版社。ISBN 978-9866777936
- 謝小芩、林大森、陳佩英(2014)。〈性別與工程學習〉,輯於林文源等編《科技/社會/人 2》,頁27-43。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ISBN 978-986630166-7
- 謝小芩、李華夏(2013)。〈貧與富、公與私–梅貽琦校長與清華基金〉,輯於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策劃整理《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周年紀念會論文集》,頁275-30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ISBN 978-986-6116-39-1
- 謝小芩(2012a)。〈學校也有性別嗎?〉,輯於黃淑玲、謝小芩、王曉丹、范雲合著《性別關係》,頁61-88。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 謝小芩(2012b)。〈男主外、女主內?性別與工作的再思考〉,輯於黃淑玲、謝小芩、王曉丹、范雲合著《性別關係》,頁89-121。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 謝小芩(2011a)。〈因材施教?台灣教育機會(不)均等之探究〉,輯於《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與創新》,頁447-482。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學富文化。
- 謝小芩主編(2011b)。《圖像清華 Tsing Hua in Images》。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謝小芩(2011c)。〈序 風華再現 與時偕行 Revisiting a magnificent past and envisioning a bright future〉VI-XI,謝小芩主編 2011《圖像清華 Tsing Hua in Images》。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謝小芩、劉容生、王智明主編(2010a)。《啟蒙‧ 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謝小芩(2010b)。〈國立清華大學釣運文獻典藏計劃〉。輯於謝小芩、劉容生、王智明主編《啟蒙‧ 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頁334-341。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謝小芩(2010c)。〈編後語:不求一笑泯恩仇,惟願保釣心長留〉,頁342-352,輯於謝小芩、劉容生、王智明主編《啟蒙‧ 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謝小芩、陳佩英、林大森(2009)。綜合大學與技職校院學生的科系性別區隔。張雪梅、彭森明主編《台灣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頁27-48。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叢書。
- 謝小芩(2006)。外國性別平等教育立法與實施經驗。畢恆達編《性別解碼全紀錄》,頁26-37。教育部性平會。
- 張晉芬、謝小芩(2004a)。性別觀點與量化教育研究。輯於潘慧玲主編《觀點與方法—教育研究方法論》,師大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 謝小芩、游美惠(2004b)。社會學習領域中之性別教育。輯於黃炳黃主編《社會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 謝小芩(2003)。對抗、競爭與合作:台灣民間教育改革團體與學校體制的互動模式—以人本教育基金會為例。輯於黃顯華編《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夥伴協作》。香港教育研究所出版。
- 謝小芩、周雅淳、李芳玲、李孟真、林怡君(2002)。大學校園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與處理手冊。清華大學性別歧視與性侵害防治與處理小組,行政院婦女權益發展促進委員會
- 謝小芩、林文源、張明純、張輝談、周平、王珮芬(2001)。現代社會(下)(高中教科書)。台北:三民書局。現代社會(下)(教師手冊)。台北:三民書局。
- 謝小芩、林文源、張明純、張輝談、周平、王珮芬(2000)。現代社會(上)(高中教科書)。台北:三民書局。現代社會(上)(教師手冊)。台北:三民書局。
參考資料
編輯- ^ sap-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資訊網
- ^ 國際合作社聯盟(ICA).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7).
- ^ 宋文里老師.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 ^ 清大通識教育中心. [2021-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 ^ 大學性平網 清華大學兩性與社會研究室.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 ^ 1990年代的校園婦女運動─小紅帽
- ^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4).
- ^ Women’s academic leadership under competing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in Taiwan.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 ^ Girls’ and Boys’ Science Choices and Learning in Upper-Secondary Schools in Taiwan.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 ^ 10.0 10.1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PDF).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10).
- ^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PDF). [2021-04-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09).
外部連結
編輯謝小芩
編輯謝小芩 | |
---|---|
羅馬拼音 | Sièh Siaǒ Chín |
英文名 | Hsiao-Chin,Hsieh |
性別 | 女 |
居住地 | 臺灣 |
國籍 | 中華民國 |
語言 | 漢語、英語 |
職業 | 教師 |
機構 | 國立清華大學 |
研究領域 | 教育階層化 性別與教育 通識教育課程發展與改進 教育社會學 教育政策研究 性別研究 |
頭銜 |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 |
學歷
| |
謝小芩,國立清華大學教授,現任職國立清華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合聘教授、通識中心教授。同時擔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諮詢委員[1]、中華民國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法草案」草擬人及修法委員、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董事、台灣女性學學會理監事、中華民國振鐸學會會員。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畢業、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卡本戴爾校區哲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育政策研究所博士,專長領域為:教育階層化、性別與教育、通識教育課程發展與改進、教育社會學、教育政策研究與性別研究。在國立清華大學曾任職共同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圖書館館長、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校史諮詢委員會委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副主委、清華學院副院長、學生事務處學務長等職務;校外則擔任過台灣女性學學會理事、理事長、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理事、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理事、臺灣教育社會學會理事等。
早年經歷
編輯1975年進入台灣大學哲學系就讀,當時仍處戒嚴時期,且受台大哲學系事件餘續影響,跨校迎新活動被迫取消,此事為謝小芩大學時期一重大影響。受民間大儒(民間學者) 愛新覺羅毓鋆之啟發,帶給謝小芩反思,大學甫畢業即前往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卡本戴爾校區攻讀哲學碩士。碩士期間研究杜威哲學與性別研究,受約翰·杜威影響,於博士期間研究教育社會學。在美讀博士期間,接觸了左派的理論與思想,居住於國際住宅合作社(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house)[2],左派思想興盛的風氣對其產生影響。
教育改革
編輯碩士畢業到讀博士中間的時間在台灣認識了朱台翔、史英(人本教育基金會創始人)、黃武雄等人,推動人本教育。最初從討論議題、參與社會運動、出版人本教育雜記作為破;而後以辦學校做為立,與臺北市立大直高級中學(當時為大直國中)合作成立「正常教育實驗班(與體罰、拼命考試的班級相對)」失敗後,籌辦森林小學。解嚴後,教育改革的問題是很全面的,因此許多[[台灣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團體相互串連討論,例如:主婦聯盟(家長的教育權)、教師人權促進會(教師工作權)、振鐸學會(教學專業和教學自主權)等。在1994年4月10日發起大遊行活動,被視為台灣教改的起點。
國立清華大學
編輯在中央研究院時期,透過陳伯璋、宋文里[3]的牽線到清大任教。加入清大通識教育中心[4],而後與人社院跨系所周碧娥教授成立兩性與社會研究室[5],推動校園中的小紅帽運動[6](校園反性騷擾運動先驅)。大學法[7]通過後,擔任仲裁委員會的委員、校監會委員,獨步全台成立一個反性騷擾與防治委員會。擔任圖書館長期間,建立圖書館數位特藏系統、蓋新館並建立校史、拍攝紀錄片,出版校史「話說清華」、「圖說清華」。
服務經歷
編輯日期 | 任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外服務
編輯日期 | 任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省及各縣市中小學教師研習「兩性平等教育」及「教育改革」主講人
- 新竹市國中小校長遴選委員會遴選委員
- 教育部軍訓處教官研習營、國家文官培訓所、民間團體演講關於人本教育、教育改革、性別、兩性平等教育等主題
學術論文
編輯- Peiying Chen & Hsiao-chin Hsieh (2018). Women’s academic leadership under competing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in Taiwan, 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DOI: 10.1080/03057925.2018.1454826[8]
- Hsiao-chin Hsieh, Pei-ying Chen, & Ta-sen Lin (2017a). Girls』 and boys』 science choices and learning in upper-secondary schools in Taiwan. Asian Women, 33(3), 41-64. (SSCI)[9]
- 謝小芩(2017b)。從量變邁向質變—科技領域的性別研究。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0:52-59。[10]
- 陳佩英、謝小芩(2017c)。高等教育的女性領導—教育統計與2005年調查報告。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8:51-57。[11]
- 陳佩英、謝小芩(2017d)。專題引言:主編的話。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8:11-14。[10]
- 謝小芩(2014a)。回歸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法》十週年的期待。婦研縱橫,101:18-24。
- Hsieh, Hsiao-chin (2014b). Editor’s introductio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policies in Taiwan: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47(4): 3–4.
- Hsieh, Hsiao-chin and Lee Shu-Ching (2014c). The formation of gender education policies in Taiwan, 1995-1999.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47(4): 5-14.
- Hsieh, Hsiao-chin and Yang Chia-ling (2014d). Gender implications in curriculum and entrance exam grouping.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47(4): 32-46.
- 謝小芩、彭森明、郭欣妤、顏鈺芬、林語桐、林世昌、陳素燕(2014e)。一所學校 多樣學情。清華大學教育研究,35(3):55-67。(CSSCI)
- 謝小芩、楊佳羚(2012)。「分組」的性別意涵:制度因素與其效果。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40-51。
- 謝小芩(2011a)。永遠的清華校長—梅貽琦。通識在線,37:68-71。
- 黃淑玲、謝小芩(2011b)。運動與學術的雙向結合:台灣性別研究發展之跨學門比較。女學學誌,29:173-231。
- 謝小芩、林大森、陳佩英(2011c)。性別科系跨界?大學生的性別與科系選擇。台灣社會學刊,48:95-149。(TSSCI)
- Meng-Kao Yeh, Hsiao-Chin Hsieh, Shu-Hsian Chang, Rongshun Chen, & Hung-Yin Tsai (2011d). Problem-based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K-12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a nanotechnology hands-on works exhibition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ross-Disciplinary Subjects in Education, 2(3): 488-494. (IJCDSE)
- Shun-Wen Chen, Hsiao-Chin Hsieh, & Li-Li Huang (2011e).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undergraduates in single-sex-dominated academic fields in Taiwan.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5 (2011): 2487–2493.
- 謝小芩(2010)。建置書單策略、成果特色與團隊運作機制—國立清華大學「帝國與海外文學」圖書計劃。人文與社會科學短訊,11(3):114-118。
- 梁莉芳、謝小芩(2009a)。性別研究前瞻與熱門議題專題(下)心理學門期刊。婦研縱橫,91:71-76。
- 謝小芩(2009b)。性別研究前瞻與熱門議題專題(上)跨學門綜合性期刊。婦研縱橫,90:31-36。
- 謝小芩、李淑菁(2009c)。性別教育政策的形成—從行政院教改會到九年一貫課程。研究台灣,4:119-147。
- 洪素萱、謝小芩(2006a)。鐵筆揮硬論,風華今重現─葉榮鐘私家文書數位典藏成果運用。大學圖書館「臺灣地區圖書館數位典藏專刊」,10(2)。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 謝小芩、陳佩英(2006b)。從蟄伏到躍動—校園女權運動專題導言。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4:10-27。
- 謝小芩(2005a)。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評鑑:大三學生對學校滿意度的探討。通識教育季刊,12(4):113-140。
- 沈宗瑞、謝小芩(2005b)。大學生對大學發展其多元能力的主觀評價。通識教育季刊,12(4):91-112。
- 謝小芩(2005c)。個人檔案之數碼化─以「馬偕與牛津學堂」為例 對談。人類學知識的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潘英海主編)。臺北市:國科會數位典藏內容發展分項計劃。
- 謝小芩、林彥君、沈明慧、吳淑芬、洪素萱(2005d)。「葉榮鐘全集、文書及文庫數位資料館之建置」計劃。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圖書館年鑑。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 游美惠、黃馨慧、潘惠玲、謝小芩(2004)。從性別盲到性別敏感的教育研究: 以婦女成人教育與性教育研究的文獻回顧為例。通識教育季刊,11(1-2):1-39。
- 謝小芩(2001)。外國性別平等教育立法與實施經驗。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4:19-25。
- 謝小芩(2000)。尋找「亞洲婦女研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16-20。
- 謝小芩、王雅各(2000)。經驗、發聲與性別政治—通識教育中的女性主義教學。通識教育季刊,7(2-3):47-76。
著作
編輯- 陳佩英、謝小芩、陳珮瑩(2017)。〈高等教育中的性別主流化與女性學術勞動處境及決策參與〉,輯於黃淑玲等編《性別主流化:臺灣經驗與國際比較》,頁169-192。台北:五南。ISBN 978-9571192932
- 謝小芩(2016)。〈回首廿五載話當年—《性別平等教育法》以前的清大性別組織〉,輯於楊巧玲、張盈堃主編《發生與行動:大學教師的學術勞動與性別運動》,頁147-158。台北:女書文化。ISBN 978-9869298421
- 謝小芩、方天賜(2015a)。〈主編序〉,輯於謝小芩、方天賜主編《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印關係》,頁iii-viii。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ISBN 978-986-6116-51-3
- 謝小芩(2015b)。〈序:誰的歷史?為何而記?〉,輯於倪慧如、鄒寧遠著《當世界年輕的時候—參加西班牙內戰的中國人(1936-1939)增訂版》,頁5-10。台北:人間出版社。ISBN 978-9866777936
- 謝小芩、林大森、陳佩英(2014)。〈性別與工程學習〉,輯於林文源等編《科技/社會/人 2》,頁27-43。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ISBN 978-986630166-7
- 謝小芩、李華夏(2013)。〈貧與富、公與私–梅貽琦校長與清華基金〉,輯於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策劃整理《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周年紀念會論文集》,頁275-306。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ISBN 978-986-6116-39-1
- 謝小芩(2012a)。〈學校也有性別嗎?〉,輯於黃淑玲、謝小芩、王曉丹、范雲合著《性別關係》,頁61-88。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 謝小芩(2012b)。〈男主外、女主內?性別與工作的再思考〉,輯於黃淑玲、謝小芩、王曉丹、范雲合著《性別關係》,頁89-121。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 謝小芩(2011a)。〈因材施教?台灣教育機會(不)均等之探究〉,輯於《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與創新》,頁447-482。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學富文化。
- 謝小芩主編(2011b)。《圖像清華 Tsing Hua in Images》。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謝小芩(2011c)。〈序 風華再現 與時偕行 Revisiting a magnificent past and envisioning a bright future〉VI-XI,謝小芩主編 2011《圖像清華 Tsing Hua in Images》。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謝小芩、劉容生、王智明主編(2010a)。《啟蒙‧ 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謝小芩(2010b)。〈國立清華大學釣運文獻典藏計劃〉。輯於謝小芩、劉容生、王智明主編《啟蒙‧ 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頁334-341。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謝小芩(2010c)。〈編後語:不求一笑泯恩仇,惟願保釣心長留〉,頁342-352,輯於謝小芩、劉容生、王智明主編《啟蒙‧ 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謝小芩、陳佩英、林大森(2009)。綜合大學與技職校院學生的科系性別區隔。張雪梅、彭森明主編《台灣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頁27-48。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叢書。
- 謝小芩(2006)。外國性別平等教育立法與實施經驗。畢恆達編《性別解碼全紀錄》,頁26-37。教育部性平會。
- 張晉芬、謝小芩(2004a)。性別觀點與量化教育研究。輯於潘慧玲主編《觀點與方法—教育研究方法論》,師大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 謝小芩、游美惠(2004b)。社會學習領域中之性別教育。輯於黃炳黃主編《社會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 謝小芩(2003)。對抗、競爭與合作:台灣民間教育改革團體與學校體制的互動模式—以人本教育基金會為例。輯於黃顯華編《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夥伴協作》。香港教育研究所出版。
- 謝小芩、周雅淳、李芳玲、李孟真、林怡君(2002)。大學校園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與處理手冊。清華大學性別歧視與性侵害防治與處理小組,行政院婦女權益發展促進委員會
- 謝小芩、林文源、張明純、張輝談、周平、王珮芬(2001)。現代社會(下)(高中教科書)。台北:三民書局。現代社會(下)(教師手冊)。台北:三民書局。
- 謝小芩、林文源、張明純、張輝談、周平、王珮芬(2000)。現代社會(上)(高中教科書)。台北:三民書局。現代社會(上)(教師手冊)。台北:三民書局。
參考資料
編輯- ^ sap-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資訊網
- ^ 國際合作社聯盟(ICA)
- ^ 宋文里老師
- ^ 清大通識教育中心
- ^ 大學性平網 清華大學兩性與社會研究室
- ^ 1990年代的校園婦女運動─小紅帽
- ^ 全國法規資料庫
- ^ Women’s academic leadership under competing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in Taiwan
- ^ Girls』 and Boys』 Science Choices and Learning in Upper-Secondary Schools in Taiwan
- ^ 10.0 10.1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 ^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