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小学(简称森小)是基于人本教育的理念学校。开创之初是由教育改革者、家长教师学者,为实现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在人本教育基金会策划下建立的一所实验性另类教育中华民国解严之后在政治言论自由集会自由上皆大为进步,但是国民教育之教育体制存在诸多弊病,1994年兴起台湾数个民间团体号召大批民众走上街头推动教改大游行活动,由于这股教育改革浪潮,并在教育部与社会舆论关注,筹办初期亦遭遇诸多困难,政府不承认学校,多次计划取缔,但在创办者教改理念坚持下终于创建成立,使得森林小学成为台湾民间第一所靠理念办学的私人学校[1]

森林小学
地址221新北市汐止区汐碇路373号
类型实验教育机构
创办日期1990年
学区台湾新北市汐止区
校长朱台翔
校训爱、尊重、诚实与公义
信息886-2-23670151
学校网址https://forestschool.hef.org.tw/

森林小学是以人文与自然理念办学的学校,并非是四周都是“森林”的学校。拥有这样理念,即使是在在都市公园里办学校亦是森林小学。现在获得社会广泛认识,已成为理念办学代名词,诸多极力改革的国立学校纷纷自称“森林小学”[2]。亦影响到中国大陆、香港,近年出现以坚持人文理念立校的示范学校[3]

历史

编辑
 
夏山学校

1975年,宜兰的小学老师陈清枝等人兴起创办台湾的“夏山学校”办学念头,组成芝山教学文化服务团以召集结合志同道合人士。1984年,陈清枝与另外七位股东所购置宜兰野有山庄作为筹建森林小学营地,以夏令营活动方式利用寒假暑假期间进行课程实验教学活动。1988年,在陈清枝与戴招元支持并游说,成立“森林小学教育基金会筹备处”,1989年,陈清枝辞去教职投入人本教育基金会,积极进行设校准备工作[4]

正好1989年成立的人本教育基金会正在在推动台湾教育改革,该机构在接获许多家长反应许多教育的弊端现象,如僵化的教材填鸭式教育、升学压力的恶补体罚功利主义色彩,并开始进行教育“正常化”。1988年10月人本教育促进会起初与官方体制内的学校合作方式,在台北市大直国中试办“人本教育实验班”,却因未能通过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核准而失败。相比之下,英国的教育制度同样偏重于智育发展,在夏山学校的成功模式逐渐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于是基金会改以民间力量推行教育改革,最初在陈清枝与戴招元的接洽下开始筹办,后由人本教育基金会执行董事史英、执行长朱台翔等人的主持筹画整个计划,起初经费极为拮据并引起社论哗然,但在创办者坚持理念之下,终于创建森林小学,并后来产生的种籽学苑 (原毛毛虫学院)、全人实验高级中学等实验学校等亦是理念相近之学校[4]

在1989年人本教育基金会正式向教育部立案。1990年,陈清枝在长久压力与办学理念不合情况下退出,后来由朱台翔和黄武雄继续主持整个计划。1990年3月人本教育基金会筹设 “森林小学期前教学研究计划”,在台北县林口乡正式创办“森林小学”,并由朱台翔担任森林小学校长[4]

教育理念

编辑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各学校要以五育(德智体群美)发展均衡发展,而且教学正常化政策禁止体罚参考书补习。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是没有彻底的贯彻,仍以发展智育为主,以升学为主目的,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夏山学校所强调的是“爱、自由、生命”,而森林小学的理念与相近,强调身心发展。森林小学宗旨是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并提供家长、教师、学者及社会人士可以共同参与教育孩子的机会。

基本理念:
  1. 孩子需拥有较大弹性空间及时间,以供内心反省与思考空间。
  2. 孩子必须真正受到尊重、关爱、了解、鼓励,以获得自信、自重、自爱。
  3. 必须启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习成为自发的事。
  4. 孩子必须学习独立自主,扩展生活经验。
  5. 教学形态上必须突破传统流于教条与机械的背颂、抄写等僵硬的方式。
  6. 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素质与人格特质,发展尊重人的教育方式。

上课时间

编辑

全日寄宿制,周一到周五上午9:50-12:10,下午1:30-3:10,周五下午回家。上午主要是术科学习,下午是体育艺术等科目。学校经常举办特别周的活动,例如开学周、学期主题周、运动周﹑游泳周﹑旅行教学周、结业周[5]

教学课程

编辑

理想上是要在不体罚的教学方式,还要能让学童维持求知的热情,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6]

学科科目除了一般学校的国语数学自然音乐体育英文(高年级)、美术,另外还有较为特别的有人文地平线(社会课)、生命的展现(健康教育)、肢体活动(戏剧舞蹈)等课程,教学基本上采用教育部颁订教材,但“实质”上扬弃了许多部订的教材。为了给予学生合适的人文学习历程的环境,采取实物观察、参观访问、旅行教学、课堂问答、研究讨论、游戏、故事、赏析、实验、表演、或直接解说[5]

户外教学方面,依课程的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参观访问博物馆科学馆、美术展览等机构组织,会依该学期的学期主题安排合适河流、森林等的场所进行旅行教学。每学期有长达一周旅游教学与登山体能训练等,台湾各地深入驻点学习的旅游教学,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台湾史、认识台湾文化。例如走访探索美浓反水库的问题;体会鲁凯族文化,爬上屏东旧好茶部落,;为了理解人类生活与河流的依存与发展,安排从淡水河逆流而上探寻基隆河的源头;到日月潭了解建筑师如何协助921灾后部落造屋等[5]

简列:

活动课程:根据学生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而组织教材。
科目课程:教授教育部所颁定的国语﹑数学﹑社会﹑自然等。
核心课程:以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科为中心,其他学科环绕配合,鼓励学生采用自我学习的方式进行。
潜在课程:重视一些“隐含的﹑未被期待的﹑不易发掘的﹑无法事前预计的”学习,校方会调整教学方法配合[7]

教学方式

编辑

采取多元方式,包括实际观察记录﹑口语评量﹑由学生作业及作品中考核﹑设计评量以及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观察考核。七位学科老师早上八点至下午五点来学校﹑六位生活老师下午四点到晚上十点﹑一位资深生活老师从中午一点到晚上九点在校。每位教师均需做教学研究[7]

平常教学有生活会、寝室时间、谈心时间、社团活动等,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及与人相处;每天的课余时间有教师与学童进行个别教学及个别辅导。自由活动时会让由孩子,安排规划自主生活,培养主动学习习惯,并学习如何在生活压力下调适身心。不以分数评定学生,每学期结束,老师们以详实的文字描述,把每个孩子的学习状况集结成一本《评量报告》,是包含孩子的知性学习、生活态度、待人接物等各种成长的全面记录。

学校规模

编辑

全校名额六十五人,收生条件是6至11岁的学童,能适应寄宿生活的孩子,学费连住宿刚由每年十五万台币,人本基金会每年还要津贴部分开支[7] 。每学期为期5个月,现有学生50余位。

现况

编辑

现在森林小学的现址在新北市汐止区白云山,校地是向汐止区公所租用。

森林小学起初草创校舍租借在林口乡大南湾段嘉溪坑小段五二一地号,四周亦无所谓森林[8]。该地为林东阳祖产地慷慨租借,但该地区为保护区,依规定不得擅自兴建校舍,1992年台北县政府发函令欲拆除,于是不得不另寻校地[8]。当时在白云国小废校后改名碧云分校并将产权归汐止镇公所,当时汐止镇长为廖学广,将本欲废弃校舍作为民进党干部培训之地慨然允诺租予,人本教育基金会作内部改装后,接手废校之汐止白云国小碧云分校。森林小学是寄宿学校,每位老师约授课并照料6至8名学生。所需费用来源大部分是“暂时”由家长“预缴学费”所支付,其余经费仍需靠募款而来。

后续影响性

编辑

受到民间的森林小学风影响,体制内的教育也实验性地作部分转型。中华民国教育部在2000年时与南投县政府敲定,清水、和兴、千秋及内湖四所国小交由县政府规划,以原木材兴建为别墅造型森林小学,县政府计划委托日籍教授负责,一年内完成建设。
但是,要将公立小学转型森小仍存在有困难度。高雄市鼓山国小柴山分校,因面临后续资源断炊的窘境,打算放弃森小教学模式,回归一般国小原有课程规划。鼓山国小柴山分校1999年试办森林小学,是高雄市第一所森小,该校强调开放教育,不以钟声来限制上下课,但如今却因为缺乏辅导奥援及动力,校方已决定自2001年1月起配合周休二日制的来临,回归原有的课程安排及教学模式[9]

评论

编辑
正面的批评
  1. 开启中华民国台湾开放教育教育改革的先例。中华民国的国小国中义务教育,为了改善僵化的教育体制,于是森林小学的创办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个民间兴学的典范”。
  2. 尊重家长教育选择。对于有意让孩子就读森林小学的家长,森林小学先办理说明会,使家长了解就读森林小学可能面对的现实问题,再安排学生试读,以了解学生是否适合就读 [10]
  3. 森林小学收学生,对家长的要求非常高。来报读的家长要先上“入学说明会”﹑参加“父母成长班”﹑然后才是学生试读两周。进了森小,每个学期起码一次恳亲会﹑有时多至两到三次,每星期一次父母成长班﹑校长另外再轮流见每一位家长,学校其他老师也要学习和家长沟通[7]
  4. 强调以尊重学生主体的教育。在教学上不采用一般因材施教准则来区分儿童,甚至尽可能不做年龄的区分。传统教育因受到国家教育部主导限制,难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森林小学采用易于适材适性之教学,教育较具自主性,因此能为学童打造不同之发展空间。
  5. 解除现行班级单位。森林小学的教学包括每周的参观活动,不只以教室为学习的空间,破除现行教育以班级为中心的方式,倡导个别化学习,同时小班小校,教师也较能照顾个别学生的差异。
  6. 自我引导式的学习。森林小学教育着重在自我独立学习思考,并且必须为自己学习结果负责,以别于传统教育教师直接灌输知识,易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之能力。以道德教育为例,森林小学希望孩子在透过思想的启发与感情的引导下获得成长,故强调由孩子的亲身经验建立自己选择的合理规律,此即“道德教育” [9]
  7. 学童的表现更为活泼积极。在自由自主的教学下,学童受到的管理箝制较少,外在表现上特别活泼、敏于观察且好问好动,并且富有创造性。
  8. 课程的选择弹性而多元。森林小学的教学以自由尊重为信念,课程设计弹性而多元,低年级跟着级任老师学习,高年级则依自己的兴趣选读,通常只上半天课,下午为自由活动时间,在教师的辅导协助下自动自发的学习。此外,特别重视校外参观活动,使学童接触不同的环境及事物。除了教授学生听﹑读﹑写,掌握学习工具,还着力培育人际的沟通互动[7]
负面的批评
  1. 极为高昂的学费,常被批评是贵族教育。森林小学一年学费达三十万元台币(含学费,食宿,交通)[9] ,即使是10天试读费用亦要12,500元[5] 。因为缺乏政府补助,所有的经费都要自行负担,加上森林小学的师生比为一比三,且在对于学生的投注上花费很大,故学费高昂,并非一般家长可以负担的起。即使如此,学费只占总支出的三分之二不到,其余经费来自捐款。这正是另类办学的矛盾,这对经济弱势的家长来说,就失去了选择的机会;此外,课程的安排异于一般公立学校,曾有疑虑指出森林小学办的是限于少数人资优教育,也是招致批评的地方。
  2. 因为学生必须住宿,会牺牲部分家庭生活。森林小学的学生一周五天在校四夜住校,对于成长中的国小学童并非正常的生活方式,尤其6到12岁是人格成长的重要关键,而家庭教育对完整人格的培育也是不可缺少的。除非家庭情况异常,否则不应将父母教育子女的天职交付学校代理,更何况教育责任不应由学校单方担负,这点值得家长深思。
  3. 学校经费来源相当拮据。由于非学校型态实验教育经费多半是自给自足,不像公立学校由政府负担财政,或如私立学校由财团法人来支持经费,因此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在牺牲经济来源(指政府的补助),设施亦已相对简陋与朴素。
  4. 社会接纳程度未定、社会支援系统不足。森林小学缺乏政府各方面的支持,且开放性教育由于在台湾起步较晚,社会大众支持与认同仍有待观察,使得整个实验教育呈现资源不足的窘境。
  5. 学生来源流动率大。由于学生来源不固定,易造成“人员不足”与“人心浮动”的心态,使组织产生生存危机。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部分民间的开放性教育学校,在招生上就受到了影响。
  6. 师资素质程度有良莠不齐疑虑。森林小学并不规定教师需要有教师执照,想成为森林小学教师者只需大学以上毕业资格,不需教育学分或师范院校相关背景,且接受过人本教育的训练就可以担任森林小学教师,森林小学强调真正的教育要由能够不断自我教育的人来实现[11]。但也因为教育人员任用往往不必具备教师资格,可能造成教师素质良莠不齐现象,另外,森林小学的教师虽有热情,但是工作时间长且辛苦,而薪水又少,目前都是由有热诚的人担任教师,但是教师还必须住校,如此辛苦的工作,不见得每个人都可以久做,造成教师的流动率较高的情况。森小的老师平均做三年的时间,就撤职了[7]
  7. 学生学籍国中课程衔接的问题。原本森林小学刚成立的时候,学生并没有被承认的学籍,后来森林小学的学籍寄在保长国小下,森林小学的学生才有了正式的学籍,可以顺利升上国中。但目前体制外教育并没有国中学校,所以就读森林小学的学生必须面临课程衔接的问题,以及孩子在民主、自然、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会自重自信,也尊重他人。但是当他们转到体制内的学校,起码初期会显得格格不入;以上都是森林小学学生毕业后会面对到的问题。

参见

编辑

参考书目

编辑
  • 朱台翔. 森林日記. 书泉. 1993年1月1日初版. ISBN 9576481910 (中文(台湾)). 
  • 朱台翔. 森林小學實驗與發展. 《教育资料与研究双月刊》-第二期. 国立教育资料馆. 1995-01 (中文(台湾)). 
  • 杨叔卿. 教育的省思──從森林小學談起. 《视听教育双月刊》第32期. 中国视听教育学会. 1991-03 (中文(台湾)). 
  • 李美燕. 由老子的人本思想論今日台灣人本教育的理想與實踐──以「種籽學苑」與「森林小學」為考察對象. 国立编译馆馆刊第二十七卷第二期. 国立编译馆馆. 1998-12 (中文(台湾)).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校际交流:《另类教育在台湾》之二:第一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 ^ 内湖国小简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3. ^ 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4. ^ 4.0 4.1 4.2 史英. 尋覓森林的坎坷之路-森林小學的過去與未來. 人本教育基金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5.3 森小入学说明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人本教育基金会 (繁体中文)
  6. ^ 森林小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7. ^ 7.0 7.1 7.2 7.3 7.4 7.5 陈晓蕾森林小学<教育改革由一个梦想开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授权采访稿,(繁体中文)
  8. ^ 8.0 8.1 公文往返.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1). 
  9. ^ 9.0 9.1 9.2 蔡卓芳,森林小学 大自然当教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北市教育e周报(繁体中文)
  10. ^ 【森林小学系列】森林小学试读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1. ^ 森林小学-师资培训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9-27.人本教育学苑 (繁体中文)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