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馬新簡體標籤顯示民意調查

對於最近馬新標籤的討論,遲遲沒辦法做真正的總結,故設此民意調查。

較早前的討論請參看:

本民意調查的基本規則

編輯
  1. 由於本民意調查非投票,故條規和投票不同。
  2. 只要你是註冊會員你便可以發表意見與意向。
  3. 如果你不是中文維基百科的註冊會員,但是你是任何一個維基姊妹計劃下的一個會員,你也可以發表意見與意向。
  4. 歡迎 「IP 用戶」參與討論。

調查主題

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應否顯示【馬新簡體】標籤。

調查時間

編輯

兩個星期,從2007年1月24日開始,至2007年2月6日結束。時間以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所在的UTC+8作準。

維基人意見區

編輯

阿仁的看法

編輯

馬新兩國是大中華地區以外唯一大量使用華文的兩個國家,華文在這兩個國家也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使用人口也是大中華地區以外最大的。華文在這兩個國家由於多年來受到當地多元文化結構的影響,如今馬新華文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話,中華民國的國語,香港澳門的粵語出現差異。可以說和中國大陸,台灣或香港那樣也自成一派。

在維基百科上,馬新使用者的人數一直處於低迷,加上中文維基百科成立四年多來,大部分的新馬使用者對維基百科上的新馬華文一事保持低調,加上大部分的非新馬使用者,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國情也並非全面了解,在這些因素下,馬新華文一直沒有被廣大維基人注視。

為何一定要顯示馬新標籤:

  1. 很多中港台的使用者,閱讀者其實並不知道大中華地區以外,仍然存在着大量新馬華文使用者。顯示標籤可以加深維基人對其他地區的了解,也藉此減低因誤會而起的衝突。
  2. 顯示標籤也可以促成馬新維基人了解中文維基不是中港台人的天下。
  3. 顯示標籤可以讓馬新維基人感覺到,新馬華文被重視,也因此可能吸引更多人加入編輯行列。
  4. 馬新標籤的顯示也完善中文維基,由於中港台澳新馬的中文基本上涵蓋全球的中文支派,顯示各主流派有助於完善中文維基。
  5. 馬新標籤的加入,基本上也在維基百科上製造多元化的環境,可以打破以往被人認為/感覺中文維基百科是大中華地區使用者的百科全書。

贊同顯示

編輯
  1. (+)支持。既然其他地區都顯示了,基於語言平等,也應該顯示。但是由於全部標籤顯示會造成擁擠,因此需要考慮一些技術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21 2007年1月24日 (UTC)
  2. (+)支持。在1024x768解像度下,我並不覺得擁擠。--WiDE 01:57 2007年1月24日 (UTC)
  3. (+)支持:我支持馬新標籤的設置,但也必須抱怨一下,目前貿然在沒有結論與配套措施的情況下硬加上此標籤,結果導致很多用戶的顯示畫面都因為過長的標籤而被拉開(我使用的是1024x768的解像度,在此設定下港澳標籤因為馬新標籤的排擠,而被擠出畫面外,也連帶迫使視窗必須多增加一行橫向的捲軸列。強烈建議對標籤的格式做出修改解決此問題!--泅水大象 訐譙☎ 02:49 2007年1月24日 (UTC)
  4. (+)支持:若某個翻譯名詞不同,強迫使用者使用別的國家的翻譯名詞確實十分彆扭,例如Hash中國大陸翻譯成散列,但台灣翻譯成雜湊,沒人知道散列是啥。但建議解決標籤顯示的問題後再放上。--Jnlin討論) 03:58 2007年1月24日 (UTC)
  5. (+)支持:多認識各地方不錯。小鬍子 -(對話) 05:37 2007年1月24日 (UTC)
  6. (+)支持--ffaarr (talk) 09:17 2007年1月24日 (UTC)
  7. (+)支持:意見同書生兄。-- Jasonzhuocn 10:14 2007年1月24日 (UTC)
  8. (+)支持:既然有了港澳繁體,一定要有新馬簡體。--費勒姆 費話連篇 11:35 2007年1月24日 (UTC)
  9. (+)支持:我相信新馬簡體和本身大陸用的簡體字面上也有些不同吧!--エンオウイ (talk) 12:26 2007年1月24日 (UTC)
  10. (+)支持:同Jnlin。不同地區用詞有所不同,不作轉換的話,一些內容的確難以被了解。如果此標簽照顧了馬新使用者的語言習慣,那對在當地推廣維基百科很有幫助。--Computor 14:25 2007年1月24日 (UTC)
  11. (+)支持,維基一直是專重各地社群的一個媒體,對於少數社群的權益我們更不能忽視。同時希望更多馬來西亞及新加坡華文使用者能表達意見。Stewart~惡龍 20:30 2007年1月24日 (UTC)
  12. (+)支持,被阿仁罵過後,覺得蠻愧疚的,我堅決支持馬新簡體標籤的設立。-- ran留言) 22:37 2007年1月24日 (UTC)
  13. (+)支持--Ellery 02:15 2007年1月25日 (UTC)
  14. (+)支持:既然有此需求,我們也應該要正視。如果有方法使頁頂不至於過份擁擠,這就兩全其美了。 -- Kevinhksouth (Talk) 04:53 2007年1月25日 (UTC)
  15. (+)支持。用1024x768顯示出來真有那麼擁擠嗎?-- tonync (talk) 06:54 2007年1月25日 (UTC)
  16. (+)支持:新馬簡體有時用詞與中國大陸不同。建議在解決頁頂擁擠問題後,將新馬簡體加入港澳繁體之後。--Jusjih 06:38 2007年1月26日 (UTC)
  17. (+)支持:各個地方用名又不一定一樣!--陋室(亭中茶話) 07:57 2007年1月26日 (UTC)
  18. 全力(+)支持,沒有反對理由,對某些雞蛋裏挑骨頭的某某人無話可說。--Iflwlou 13:59 2007年1月26日 (UTC)
  19. 傾向(+)支持--Meilleures salutations, JéRRy~雨雨.t.j.o.b.hk 16:58 2007年1月26日 (UTC)
  20. (+)支持--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4:29 2007年1月30日 (UTC)
  21. (+)支持--石添小草 14:46 2007年2月3日 (UTC)
  22. (+)支持畢竟各地區華文用詞並非完全相同,如果用詞有差異性,可以添增。例如英文也有分美國英國或是洋津濱等等。此外建議新馬簡體改稱"""星馬華文""",就不會有稱呼問題。--Jason22(請留言) 03:36 2007年2月4日 (UTC)

反對顯示

編輯
  1. (-)反對。我完全支持「馬新」華人及其對中文的使用權。但提議「馬新簡體標籤」的人混淆了一個事實: 中文維基的簡繁轉換是中文字形的轉換而不是語言或者方言間的轉換。 目前,世界上只存在兩種中文的不同寫法: 簡化(簡體)字和正體(繁體)字,所以「馬新簡體標籤」的設立完全是多餘的。如果有人認爲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中文在詞彙,語法,用法上與其中文普通話或者囯語有足夠的區別,以至於不能相互混淆,他們應該提議設立「馬新語維基」而不是「馬新簡體標籤」。另外,我也認爲中文維基現存的簡繁轉換體系中的詞彙轉換是完全不必要而且有害的。--民國九十六年 03:00 2007年1月24日 (UTC)
  • 補充意見: 中文只有兩種寫法,卻有很多種方言。所謂「港澳繁體」與「馬新簡體」同樣沒有存在的理由--不是已經有粵語維基了麽? 「臺灣正體」這個名稱則更是笑話--正體字或繁體字難道是臺灣人發明或者壟斷的麽?繁體中文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被普遍使用,根本不存在什麽「臺灣正體」,漢字定型的時候,臺灣還沒有人會寫字呢。 現存的「港澳繁體」和「臺灣正體」這兩個標簽應該合併為「正體」或「繁體」,否則就必然會有「新馬簡體」,「新馬繁體」,「印尼簡體」,「印尼繁體」,「越南簡體」,「越南繁體」,「溫州簡體」,「新疆繁體」等等等等。這決不是中國中心主義,而是避免將中文字型的差別與中文用法的區別相混淆。 如果有人認爲不同地區之間的中文詞彙的自動翻譯或轉換是必要的,那應該單設一個「臺灣囯語--大陸普通話詞彙自動轉換」「馬新中文--臺灣囯語辤匯自動轉換」「大陸普通話--港澳中文詞彙自動轉換」....的輔助功能,而不要把字形轉換和詞彙轉換相混淆。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很多人沒有搞清楚中文和英文等一切現存的外語之間的區別: 中文的書寫和發音是分開的! --民國九十六年 03:39 2007年1月24日 (UTC)
    • 民國九十五年, 各地書面中文用字之別不足另立維基,卻足以不便讀者。如上 Jnlin 之例。--Hillgentleman | 05:14 2007年1月24日 (UTC)
      • 這個問題也許需要解決,可以考慮在用戶設置中增加相應的功能。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簡繁轉換和同義詞轉換相混淆。簡繁轉換是字體轉換,這和同義詞轉換根本是兩回事。另外,從技術上考慮,臺灣囯語-大陸普通話-大陸方言-新馬中文-等等-之間的同義詞轉換是多對多的關係。而簡-繁之間的轉換則是一對一的關係,這兩種轉換不能混淆。--民國九十六年 05:29 2007年1月24日 (UTC)
        • 用戶設置則有歧視匿名用戶的問題。另,繁簡轉換是多對一的問題,例如後、后對於后。--Jnlin討論) 05:41 2007年1月24日 (UTC)
        • 爲了不歧視匿名用戶,可以考慮將簡繁轉換和地區閒的同義詞轉換並列作爲兩個彼此獨立的選項,但不要將兩者混淆。無論在港澳,臺灣,新馬或者大陸,都有大量中文正體字簡化字的使用者,簡單地認爲中國大陸人或者新馬華裔全都是使用簡化字,這是錯的,這也是一個不能將簡繁轉換和同義詞轉換相混淆的重要理由。 --民國九十六年 05:48 2007年1月24日 (UTC)
又發現樓上有過大的大臺灣主義了,又要再說過千遍,香港對各人物的釋名是不同,像David Beckham那樣,你們叫什麼貝什麼克什麼漢什麼姆,我們香港不是這種叫法,因為粵語拼音方法不同。!!!!!!!!!!!!臺灣的釋法真的很難聽!這是大香港中心的說法,我不會這樣說。只是希望各位能放下自己的大XX主義,接納他人。--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09:27 2007年1月24日 (UTC)
  • Tszkin, 請稍安無躁;你所說的,大家知道。---Hillgentleman | 11:53 2007年1月24日 (UTC)
我沒說你是大XX主義,我不是說你,樓上有幾位,你是要承認,我沒辦法。--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15:16 2007年1月24日 (UTC)
  • 民國九十五年所言甚是,不過沒有把地區和字型選擇分開,我想這是技術問題吧?--minghong 16:14 2007年1月24日 (UTC)
這個問題的確是與php有關。看看ZhConversion.php以及LanguageZh.php便能知道。--Shinjiman 05:31 2007年1月25日 (UTC)
  1. (-)反對。山頭林立,樹立藩籬,於知識傳播無益。--守夜者 15:45 2007年1月29日 (UTC)
  2. (-)反對,難道不同地區的華人都不明白標準中文?即使是不同譯名,消歧義和條目說明不足以解決嗎?況且能明白不同地區的中文用法與譯名,始終是一實用的閱讀能力。不如花時間先做好條目的質與量吧。--18164 01:43 2007年1月31日 (UTC)
    • 9old9, 技術文本已難讀,若要再逐詞番,更添麻煩。尤其於網速低的地方。---Hillgentleman | 09:27 2007年1月31日 (UTC)
  3. (-)反對。同意守夜人的觀點--「 07:07 2007年2月3日 (UTC)」
  • Pete Tian, 「山頭林立,樹立藩籬,於知識傳播無益」<---何謂山頭?何謂藩蘺?----Hillgentleman | 07:23 2007年2月3日 (UTC)
  1. (-)反對--添加新馬標籤確實會引起很多該華文維基人的認同,他們會認為他們得到了應有的重視。與此同時,華文只有簡繁之分,而如果一個華文區就要有一個華文轉換,那不就全亂了?不過對於今後的條目創立與修改,我們應該適當考慮「馬新」華文區對於某些東西的叫法與台灣和大陸等華文區的區別,在條目中加注「馬新」名稱。
  2. (-)反對。我覺得根本沒必要,只要簡體和繁體就行,什麼「正體」,那是不是還得搞個「歪體」與之對應?從來就沒「正體」這一說!如果要顯示出地區差異,那是不是得搞出個「日本簡體」?在日本的華人也是很多的,在中文裏還會用很多日文詞,相比之下,「日本簡體」與「大陸簡體」的區別顯然要比「新馬簡體」與「大陸簡體」的大得多,維基豈不是更加應該加入?

技術討論區

編輯

關於排版問題,我想也是直接發動這次調查的非間接原因,事實上其實只有管理員級以上的會員排版才會受到影響。而之所以我在顯示馬新標籤的時候並沒有發現到這個問題是因為我的電腦一直使用1920x1200的螢幕顯示,所以在我的電腦上看不出任何改變,直到有人提出來為止我才發現這問題。在此,我向各位受影響的管理員道歉。我去學校做了多次實驗後,只要是一般會員,在1024x768的狀態下,基本上不受影響?

我建議如下,也希望大家發表看法:

方案1:使用如同文言文的標籤。理由:中文本來就是從文言文發展過來的,偶爾使用文言文也有藝術的感覺。
方案2:將各地區的標籤簡化成【不轉換】【中國大陸】【台灣】【港澳】【馬新】。
方案3:大家就趁機用這理由買大個一點的螢幕吧,不要扁我,我想不出方法了。阿仁 03:43 2007年1月24日 (UTC)
我支持方案二,而且這方案順便也解決了長久以來一直解決不了的『正體/繁體』爭議,一石二鳥......--泅水大象 訐譙☎ 04:15 2007年1月24日 (UTC)
支持方案二,簡體/正體/繁體這些名稱徒惹政治爭端,不如一律以地域表示。--WiDE 13:24 2007年1月24日 (UTC)
我的解決方案:

在頁面頂端設置兩個選項,一個關於字形,一個關於同義詞轉換:

  • 字體轉換: 不轉換___正(繁)體___簡體
  • 同義詞自動轉換: 不轉換___中國大陸__臺灣__新馬__港澳

--民國九十六年 06:03 2007年1月24日 (UTC)

似乎之前也有討論過這種提案,好像需要改 MediaWiki 的程式碼,也許需要有專家幫忙才行?--Jnlin討論) 06:13 2007年1月24日 (UTC)
索性把各種字體的標籤挪到左邊。頁面上只有六個標籤就好了。況且我的電腦上雖然有時候顯示有馬新簡體,但大多數情況都沒有。現在右邊留白實在很多。但是左邊還有空間啊。--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10:18 2007年1月24日 (UTC)
  • 民國九十五年,你建議多重轉換,技術上有無困難?--Hillgentleman | 11:57 2007年1月24日 (UTC)

個別用戶通過修改 monobook.css 可選擇性隱藏轉換按鈕。(假設你使用 monobook 樣式)

1. 建立User:???/monobook.css (???為你的用戶名, monobook.css要小草) 2. 然後加入以下代碼

li#ca-varlang-3 { display:none;}

這可隱藏[新馬], 若要隱藏[不轉換],請將li#ca-varlang-3改為li#ca-varlang-0, 如此類推.若要隱藏[港澳]及[台]則可:

li#ca-varlang-2,li#ca-varlang-4 { display:none;}

保存後請記得刷新。 --Gakmo (Talk) 19:43 2007年1月24日 (UTC)

Special:Mypage/Monobook.css可以直接地連到自己用戶的Monobook.css。--Shinjiman 05:20 2007年1月25日 (UTC)
把語言標籤改成下拉式選單顯示,可解決過長的問題,不過不知道要不要改Mediawiki的程式碼。--Ellery 01:58 2007年1月25日 (UTC)
有關這個問題,阿Fdcn兄現正努力地嘗試中。希望這功能能夠早日實現。--Shinjiman 09:07 2007年1月26日 (UTC)
我已經發現改變了,還不錯,螢幕右邊空曠許多。笨龍我可很喜歡此設計喔;)--陋室(亭中茶話) 15:59 2007年1月27日 (UTC)
只有IE7能支援下拉式選單式轉換,IE6並不支援呢。有用FIREFOX的可以說有支援下拉式選單嗎?--陋室(亭中茶話) 16:50 2007年1月27日 (UTC)
Firefox的支援啊!就是文字好像太大了,被版面吃了一點。--Gakmo (Talk) 17:00 2007年1月27日 (UTC)
我也是用 Firefox 的,不過嘗試用 dropdown list 轉換地區時只覺得頁面有 reload 一次,但最後內容還是使用原來的地區,沒有更改。 AbelCheung 18:24 2007年1月30日 (UTC)

我覺得根本沒必要,只要簡體和繁體就行,什麼「正體」,那是不是還得搞個「歪體」與之對應,從來就沒「正體」這一說。如果要顯示出地區差異,那是不是得搞出個「日本簡體」?在日本的華人也是很多的。

還是辦個投票吧-程序正義不可不顧

編輯

不知道阿仁兄見到支持者佔壓倒性多數,對自己當初以『你們人那麼多』為理由力拒投票的作法,有沒有什麼說法?現在阿仁兄既然知道自己人比『你們』多的多,是不是可以放下疑慮,以公眾投票為自己的作法賦予正當性?雖然在結果已知的情況下辦理投票只有形式上的意義,但程序正義不可不顧。相信阿仁兄也會樂見自己力爭的措施獲得公意之背書67.103.245.50 19:55 2007年1月24日 (UTC)

根據條規你要成為註冊會員才可以發表意見或證明你是維基其他計劃下的會員。阿仁 21:46 2007年1月24日 (UTC)
維基百科任何計劃下從來沒有規定,要解決任何事情都需要用投票,也沒有認為投票是一種正義的程序。阿仁 22:05 2007年1月24日 (UTC)

為何我不贊同投票的看法: 從我加入維基開始,我就從來不贊同任何事情都需要用投票解決,因為投票出來的結果可能不公平也可能不代表任何東西。我一直主張以共識的方法解決維基的糾紛,我認為這是一個更可行的方法,維基不是政治場,不需要任何事情都要投票,這裏也不是來搞民主的,不投票也不等於不民主,更何況共識也是體現民主體制的一種。我這次舉行民意調查除了實現新馬標籤外,我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醒各位維基人,目前維基百科已出現任何事情都需要用投票來解決問題的歪風!這種歪風在這樣橫行下的話,對維基以後的發展恐怕不利,所以我懇請那些在維基百科活躍很久的會員和管理員一同制止這種歪風。阿仁 21:56 2007年1月24日 (UTC)

阿仁兄以自己不贊同之事為歪風,這是個人主觀判斷,無由置評。若共識決成為維基百科此後的標準程序,亦樂見其成。不過此處之共識究竟是『提案獲全數通過才能成案,只要一人反對就不能成案』呢?還是『提案遭全數反對才算不成立,只要一個人贊成便算成案』呢?還是哪邊有利用哪邊呢?哪一種作法『對維基以後的發展恐怕不利』呢?67.103.245.50 22:56 2007年1月24日 (UTC)ps:不勞大駕,我自己strike

  • User:67.103.245.50 : 釋共識:

    共識為社羣各樣人之混合:有大致上同意者,持反對但不反感者,反對但不太關心者,強烈反對但承認並尊重社羣意向者, 大聲疾呼且不妥協者,及法外行事者…… / a mixture across the community of those who are largely agreed, some who disagree but 'agree to disagree' without disaffection, those who don't agree but give low priority to the given issue, those who disagree strongly but concede that there is a community view and respect it on that level, some vocal and unreconciled folk, some who operate 'outside the law'.

    。---( 元維基: m:consensus ) --Hillgentleman | 23:50 2007年1月24日 (UTC)
  • 阿仁,標籤討論不宜節外生枝。--Hillgentleman | 23:56 2007年1月24日 (UTC)
到了這個節骨眼,不知道還有沒有人把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政策當作一回事呢?當初港台標籤投票時就已經有人提出疑慮,若是此例一開,日後新加坡繁體、馬來西亞繁體、XXX繁體都會爭着要擺上介面。因為標籤產生的大量爭議這幾個月都可以看到,如今所謂馬新繁體標籤大辣辣擺上枱面,不知道下一次又會有什麼玩意出現?用標籤隨便把中文維基百科限定在某幾個區域,避免地域中心政策難道是擺好玩的?強迫推銷一個標籤或許只需要幾個熱衷此道的維基人投票支持,但其引發的後果明顯是由全部讀者所承擔,今天我們的討論都會被記載下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等著看吧。Lecter 咖啡館♨ 04:18 2007年1月25日 (UTC)
英美加澳紐五國的語文之間的差距恐怕比簡體與新馬簡體還大,未見英文維基爭成這個樣子。--守夜者 16:13 2007年1月29日 (UTC)
順便說一句,相當諷刺的是,這些標籤明明是針對匿名用戶為主設計的功能(依據那些推銷者的說法),那又為什麼排斥匿名用戶參與討論呢?我想任何對維基百科政策熟悉的人都會對以上這位匿名用戶遭受的待遇感到不可思議,或許更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有維基人說出匿名用戶不可發表意見這種話,而沒有人加以反駁。你真的以為你替維基百科作出的貢獻有這位匿名用戶(一年多來所用的不限於這個IP)還多嗎?去仔細檢查一下吧,再檢討為何自己有資格劃掉他的留言。Lecter 咖啡館♨ 04:18 2007年1月25日 (UTC)
我呼應Lecter的看法,另外我提出個見解,基本上沒有新馬簡體這語言或字體,也沒臺灣正體或港澳繁體這些名稱,很奇妙得,編輯方針叫我不要原創研究,但是頁面顯示卻天天看見。--winertai 11:45 2007年1月27日 (UTC)
只能勉強解釋為「新加坡暨馬來西亞所使用的簡體中文語彙」、「台灣所使用的正體(繁體)中文語彙」、「香港暨澳門所使用的繁體中文語彙」吧(笑)--Ellery 15:12 2007年1月27日 (UTC)
其實有關現行的轉換系統在技術上本身都已經存在着一些問題,有關的傳統字轉換就加上了台灣用語轉換,而簡化字的轉換就加上了大陸用語轉換,這種的技術問題必須要讓有關的轉換字詞正式分離,方可有效地解決問題。--Shinjiman 05:24 2007年1月25日 (UTC)
  • Lector: 英語亦有英式與美式英語兩大主流。地域只為口音之代詞,別無他意。加拿大英語近美式。澳大利亞英語較近英式。英國本身更有多種口音,皆以地為名。
  • Lector: 你反駁了。--Hillgentleman | 05:49 2007年1月25日 (UTC)
  • Lector:資格:主持者已聲明討論限於已註冊者。此限制合理與否應另議,非君一言可決。--Hillgentleman | 05:57 2007年1月25日 (UTC)
  • Lector: 所謂XXX中文,世上有幾多種官方之中文書面語標準?--Hillgentleman | 06:05 2007年1月25日 (UTC)
投票時排除非註冊用戶是為了避免人頭戶充數作票,如果『民調』要比照投票排除非註冊用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不懂討論、發表意見時排除IP用戶有什麼意義?我認為這部分當初訂定此規則之必要性應該得檢討。--泅水大象 訐譙☎ 06:56 2007年1月25日 (UTC)

我想投中立票。我打從一開始就認為新馬中港台轉換並不是繁簡轉換。由一個名詞轉變為另一名詞不是繁簡轉換。大家一直都把用語轉換繁簡轉換搞混了。--Hello World! 15:25 2007年1月25日 (UTC)

要說投票的話,這個投票的本質是決定住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 IP 用戶應不應該有這個選擇權,讓他/她們在沒有戶口的情況下也能看到適用於該地區的詞彙。真正應該來投票的人,是這班有切身感受的人,而不是我們這些看不看到也沒所謂、沒分別的人。對他們來說,看到維基有許多地方使用他們不熟悉的詞彙,會否感到不舒服或者不方便?維基有沒有給予這些人最好的體驗?當初討論港澳的標籤時,我也是因為身邊的朋友經常看到大陸或台灣式的用語,覺得這些內容看到後要花時間理解或看到不自在,我才到那裏投票。 現在我也不知道情況究竟是哪一種:

  • 是多數新馬的華人看到不舒服,但懶得投訴或不敢投訴?
  • 還是多數人都覺得沒問題,只是少數人大聲嚷嚷?

之前的港澳標籤投票已經看到不少,現在又來重複,就是不少人都說這會令版面變寬。簡單的說是連上面的問題也沒想過,也不打算想,因為以個人的享受為最優先。得罪人也要說,我非常瞧不起這類人的自私心態

說到尾,維基創立的目的、內容是為了讓大眾去閱讀,而不是單單為了有帳號的人建立的個人網站/討論區。將心比心而已。 AbelCheung 20:39 2007年1月25日 (UTC)

聽了大家這麼說後,那麼匿名用戶可以發表意見和參與討論,但不能投票。阿仁 02:37 2007年1月26日 (UTC)

除了簡正(繁)轉換不贊成加入地區轉換

編輯

說中文的地區,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相對固定的本地詞語或土話.如果每個地區都強調自身特色,那該有多少版本啊,是不是上海話,客家話,都該有自己的標籤啊.漢語大的方言至少有7中,一個方言內不同的環境下對同一個詞也有不同解釋.如果大家注意,英語在世界上的分佈也很廣,至少有英國英語,美語,印度英語,加拿大英語,澳大利亞英語這幾個大塊,如果每個區域都要求加入自己的特色,那英語該有多少標籤啊?轉換標籤應該只有簡體和正體/繁體兩種.我沒有看到任何說英語母語者要求加入自己的標籤,大家都是基本能看懂,並且在寫作時也沒有任何顧忌.漢語口語可能相差很大,但書面語基本上一直是相通的,難道除了簡正/繁之外有看不懂的?就我所知澳大利亞很多的slang和美國說法都不一樣,難道單純為了考慮地區差異要在英語維基上分加上無數的標籤?去掉現在的簡體和新馬簡體以及台灣正體和港澳正體該為以前的簡體和正體/繁體標籤.--Ksyrie 20:42 2007年1月27日 (UTC)

別讓討論再走回頭路了,各地有標準的,有將轉換標籤預設顯示的需求。--Jasonzhuocn 20:51 2007年1月27日 (UTC)
現在加入地區差異頁面走的是不歸路,地區差異的無窮的,現在只有4個頁面在未來會有更多.英語的地區差異至少比現在中文的4個要多得多了.--Ksyrie 21:00 2007年1月27日 (UTC)
Ksyrie, 世上有幾多種官方之中文書面語標準?--Hillgentleman | 21:39 2007年1月27日 (UTC)
如果說官方書面標準語,英語應該比中文多得多得多,每個以英語為第一語言得國家都可以有自己得官方書面語,如果這樣的話,英語維基是不是應該分成好多標籤來管理?就像上面有人舉的例子一樣lorry 和 truck在美語英語中就不一樣是不是英文維基設立轉換標籤呢?如果強調地區差別是可以舉出無窮無盡的例子,永遠也沒有完--Ksyrie 00:21 2007年1月28日 (UTC)
  • 世上有幾多種官方之中文書面語標準?--Hillgentleman | 02:09 2007年1月28日 (UTC)
  • Kysrie, 不宜以英文維基百科為模(姑勿論荷里活之力量足使全球都知美語。),應首為中文讀者、次為中文編者着想。--Hillgentleman | 02:10 2007年1月28日 (UTC)
建議還是回頭看看過去幾週社群分享的意見,許多互相不了解的地方,在過去的討論中能夠獲得解答。-- Jasonzhuocn 21:46 2007年1月27日 (UTC)

我宣佈不再參與

編輯

我看了互助客棧討論頁的亞細安回應,這是我今生以來看到的最好笑的笑話,我不知道要如何回應,也覺得無論我怎麼回應都好,總覺得我到處都再被幾個香港人聯手反擊,我沒辦法每天去和這批香港人爭論,也覺得很累,對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事情,如果香港人認為懂得比我還多的話,我無話可說,如果你們認為新馬的文化也應該用香港人的理據來做結論的話,我也無話可說,那就用你們香港人的理論去寫關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相關條目吧。我爾今爾後不會在修改,也不會再發表意見。

對於這次的調查和新馬標籤的實施,我想向那些支持的人說聲我有生最大的道歉,因為我沒辦法再這種環境下繼續主持下去了,如果有管理員願意的話,那就幫我主持好了,我由衷的向你說聲謝謝,如果不願意的話,那就關閉吧。反正,新馬標籤的事情,在不少人眼裏也是我一廂情願的。事實上對我來說,有沒有新馬標籤根本就無所謂,反正我大部分的時候都使用台灣正體,而且我也鮮少閱讀中文維基的文章,我直接看英文的.我提出新馬標籤的真正目的只是想要中港台民眾更了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而已,也希望中文維基因此會得到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人的重視。

最後,我也想靜一靜,好好專心讀書,也不想再受香港人的氣,在很長的時間里,我不會再回來。阿仁 05:28 2007年1月26日 (UTC)

阿仁為何要走?其實大多數人還是支持你的,從上面的討論就可以看出來。或許Sl說得對,我們把用詞轉換和用字轉換混淆了。但是既然現在這麼混淆着,那麼就應該大家一起混淆,不應該拒絕sg標籤。否則就應該全部取消,只留繁簡兩個標籤。現在問題的關鍵其實並不是怎麼做,而是這些事情都需要通過技術來解決,誰去開發這個技術。否則只停留在討論,毫無意義。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29 2007年1月26日 (UTC)
我已經重新開啟了馬新簡體。雖然可能導致頁面難看,但是在技術問題沒有解決之前,還是應該平等對待。(或者能不能只對IP用戶顯示各地區語言標籤?註冊用戶只顯示繁簡標籤,地區標籤則在參數設置里修改?)--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55 2007年1月26日 (UTC)
kknews的言論確實令人不愉快,尤其是在Wikipedia talk:香港維基人佈告板/2007年1月#合力抑止中文維基上針對香港人的抹黑潮裏面,難怪阿仁要離開。--真實事求是() 15:57 2007年1月29日 (UTC)

我提供的解決方法

編輯

港澳繁體台灣正體之爭開始,中文維基的地區化掙紛就沒完沒了.可是這是一條不歸路,因為地區化永遠都是存在的,而且可以越分越細,就如現在新馬簡體和大陸簡體之分,那麼未來更會有新加坡簡體和馬來西亞簡體之分.如果我們現在同意這個趨施下去,中文維基可能未來分為10幾個標籤,而且會更多,因為我們今天同意新馬簡體分離,明天就不可能反對新加坡簡體和馬來西亞簡體的分離.

我的意見重新回到簡正/繁體標籤

然後重新定義維基條目命名規則

1)在每個有地區差異命名的條目上都加入各地區的命名,並做好重定向.

2)對最終條目命名,也就是最終所有重定向連接到的條目採用一個通用命名規則

3)這個規則可能是

  普遍性,如果两岸三地加上新马,普遍采用某一个命名,并占多数,则采用此命名
  原创性,采用最早出现命名
  本地性原则,如果该事务是该地区专有的,则采用该地区命名法
  对于外来词,如有该国官方译名则采用官方译名
  无则采用实效性,以第一个翻译命名为标准.
  如举证困难,则采用创建者所定命名为准,然后等待有资料再行修改
 该规则应该可以通过修改投票制定.
補充一下,就那東盟,東盟例子來說,這是一個外來語,那麼如果有官方譯名的話,就按官方譯名來處理,並加上某個地區的特殊叫法,如果沒有則看實效性,那個譯名最先出現,就以該譯名為主.但需要相關人員提供資料證明.--Ksyrie 02:03 2007年1月28日 (UTC)
另見中文官方譯名,非外來詞用普遍性,原創性,本地性來規範,舉例歌仔戲在大陸也有名稱為薌劇,多流行於漳州一代,但如果考慮到本地性,明顯台灣為歌仔戲的中心,則此條目應該以歌仔戲命名而不是薌劇,另舉東盟或東盟條目,在沒有官方譯名之前,新馬作為該聯盟的成員,有本地性,所以應該以東盟為命名.但如果ASEAN自願將譯名改為東盟,則應以東盟為本地譯名.--Ksyrie 02:15 2007年1月28日 (UTC)


  • Ksyrie, 值得細想,但此提議已出討論範圍。--Hillgentleman | 02:01 2007年1月28日 (UTC)
很好的建議,可在簡繁公版採用這種做法。其他地區的用詞在條目內列明就好。何不將此設想放到互助客棧其他討論?--真實事求是() 11:58 2007年1月29日 (UTC)

結論

編輯

提案通過,討論和調查結束,請勿加入任何言論。--阿仁 04:03 2007年2月7日 (UTC)

返回專案頁面「馬新簡體標籤顯示民意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