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国军节度使

匡国军节度使,简称匡国节度使同州节度使,为唐朝五代关中地方的藩镇节度使之一。

沿革

编辑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在同州华州关东节度,治华州(今陕西华县)。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改为同华节度,治同州。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分同州置奉诚节度,华州置潼关节度。后废入京畿直辖。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升同州匡国军节度,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随后,节度使王行约叛乱并遁逃,王行约死后,继任的苏文建又很快被调任,匡国军节度使悬缺,由同州防御使掌职。

乾宁四年(897年)四月,以同州防御使李继瑭升补匡国军节度使[1]

天祐三年(906年)闰十二月,罢废镇国军兴德府为华州,并入匡国军节度[2]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五月,将同州匡国军改名为忠武军许州忠武军改为匡国军,领许州陈州汝州。至后唐灭梁时恢复[3]

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正月,废匡国军[4]

宋太祖即位后,为避讳改名定国军节度使

历任节度使

编辑

唐:

关东节度
同华节度
奉诚节度
同州防御使
匡国节度

后梁(匡国,许州):

后梁(忠武,同州):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宋: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唐纪七十七
  2. ^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并同、华为一镇,割金、商以隶佑国,皆欲厚其资力以捍邠、岐。”
  3. ^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后唐纪三:“唐置忠武军于许州、匡国军于同州,至梁之时 两易军号,后唐灭梁,皆复其故。”
  4. ^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
  5. ^ 故扈从明威将军太常卿赐紫金鱼袋范府君(祐)彭城县君刘夫人合袱墓志铭:至永泰初,时属西戎犯境,屡越疆场,同华节度高公庭玉奏请剪伐。
  • 新唐书》卷六十四·表第四·方镇一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至二百九十四
  • 宋史》卷八十七·志第四十·地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