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行为
此条目可参照外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2年12月31日) |
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指的是一种故意或非故意、不顾他人观感、损害他人利益或尊严或社会秩序,而且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无法增进公众福祉的行为[1]。被定性为反社会的行为包括了破坏、强奸、盗窃、故意伤害他人、杀人或虐待动物等等。反社会严重者常被“建制内的人”称为“罪犯”(Criminals)、“极端分子”(Extremists),甚至是“恐怖分子”(Terrorists)。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民事和刑事上修订反制反社会行为的条文。
在精神病学上,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持续性的反社会行为可被诊断为反社会型人格异常[2]。国际疾病伤害及死因分类标准第十版则将其定义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Dis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3]。另外霸凌与反社会行为相关,在儿童时期参与霸凌、欺负他人的人,远比其他人更可能出现反社会行为。具霸凌加害人特质的男性,有60%在24岁以前犯罪,不具霸凌加害人特质的男性,则只有大约24%在24岁以前犯罪。[4]
尽管反社会行为常常是由社会化不足的人做出的,但社会化甚至过度社会化跟反社会行为并不总是彼此冲突的,甚至过度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或助长反社会行为,过度社会化导致的自我控制可能是种族屠杀等严重反社会行为的成因之一。[5]此外在一个米尔格伦实验中,高亲和性和尽责性的人,在接受恶意权威的指挥下,更愿意对受害者施加高电压,而这是因为高尽责或高亲和的人更难抵抗权威所致。[6]换句话说光是社会化并不足以让一个人不作出反社会行为,个人出自良心的独立判断也是一样重要的。
在维基百科及其社群中的反社会行为
编辑除以上在公共场合中发生的行为外,在维基百科中,亦有维基人因反社会人格而作出破坏行为,故意无视任何编辑规则,例如清空页面、恶作剧、加入子虚乌有的内容、歪曲事实等。这些用户的下场可能被其他用户警告,甚或被管理员封禁等,因此用户应时刻保持克制,当有怒气时都不应以破坏行为发泄自己。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Berger, Kathleen Stassen. The Developing Person Through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6. Worth Publishers. 2003 [2011-07-01]. ISBN 0716752573 (英语).
- ^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301.7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BehaveNet. Inc. [201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1) (英语).
- ^ F60.2 Dis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英语).
- ^ Olweus, D.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伦敦: Routledge. 1999: 28–48 (英语).
- ^ Barbara Oakley, Ariel Knafo, Guruprasad Madhavan, David Sloan Wilson. Pathological altru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01-05 [2022-12-31]. ISBN 9780199738571.
- ^ Bègue, Laurent; Beauvois, Jean-Léon; Courbert, Didier; Oberblé, Dominique; Lepage, Johan; Duke, Aaron. Personality Predicts Obedience in a Milgram Paradigm (PD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4, 83 (3): 299–306. PMID 24798990. S2CID 13868371. doi:10.1111/jopy.12104.
这是一篇与心理学及精神疾病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