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国昌(1856年—1919年)字相吉,号菶生江西省萍乡县青山镇葡萄村龙塘冲人,清朝中华民国政治人物。[1]

生平

编辑

1856年(清朝咸丰六年)3月,贺国昌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祖父贺澍恩道光年间进士,历任山西省曲沃县太原县知县永宁州知州。其父贺培桢是清朝同治拔贡,曾任直隶省永清县知县。1881年,贺国昌参加县学考试,中秀才。此后在族学私塾任教12年。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举人,不久任湖南省沅江县知县,后来任祁阳县浏阳县知县,被民众称为“贺青天”。[1]

1904年(光绪三十年),贺国昌奉派赴日本警官学校学习,其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同盟会。1905年归国,历任湖南警官学校监督,湖南省矿务局提调,1907年,任直隶州知州。同年,奉调入 ,任民政卫生处佥事。不久,贺国昌请求外调获得批准,赴贵州省任贵州巡警道道员,旋改任贵州提学使。1911年(宣统三年),贺国昌由三品升为二品。[1]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贺国昌作为贵州省代表参加南京会议,在发言中提出了强军、建国、重农桑、办工商、助民为学、用人取贤、倡导节俭、统一中华等10项主张,获孙中山称赞,并题写“发言可隽”相赠。1911年贺国昌回江西后,担任萍乡保安会第一任会长,不久改任袁州府(今宜春市)知府。1912年2月,任江西省政事部部长。1916年,贺国昌参加讨袁斗争,反对袁世凯称帝,袁世凯乃重金缉捕贺国昌。贺国昌获朋友相助,赴日本暂避。同年,袁世凯病逝,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后,任命贺国昌为福建省省长,但贺国昌辞未就任。[1]

1916年,贺国昌回到家乡龙塘冲倡修族谱,完成修谱后返回北京。此后在北京闲居,潜心佛学[1]1918年,贺国昌当选中华民国第二届国会参议员。[2]

1919年,贺国昌在北京病逝,享年64岁。[1]

贺国昌病逝后,北京政府派专车将灵柩及家属送回萍乡,并发给木制抚恤证,上刻“贺国昌先生不幸病故,其生平事迹保存在国史馆,现给抚恤金叁仟银元整。大总统徐世昌、财政部长龚心湛”。在北京的朋友所赠的挽联、祭幛也被一同送到龙塘冲家中,赣西镇守使方本仁率萍乡官员出城迎灵,湖南省多个县派员来萍乡参加了葬礼。安葬日,送葬的人排至3华里长。后来,葡萄村民众将安葬贺国昌的山岭三田岭改称“国公岭”。[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贺国昌,江西安源,2010-12-20. [2013-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2. ^ 钱实甫,北洋政府职官年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