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睡图是中国时期流行的绘画题材,画佛教禅宗散圣丰干寒山拾得老虎同眠的情景,通过人与虎、睡与醒的对照来表达禅意。该题材传入日本后尤为流行。浮世绘亦常以此为见立绘日语見立絵题材,画艺伎、两名侍女与猫同眠的情形。

《四睡图》,艺阿弥
元朝佚名《四睡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重要文化财

历史

编辑

伪托闾丘胤撰写的《寒山子诗集序》记载了唐朝天台山国清寺禅僧丰干寒山拾得的传说,并称有一只老虎常来丰干禅师院中。国清三隐的形象于宋朝基本定型,归入禅宗散圣,得到普遍认同。[1]

目前尚未发现画于宋朝、留传至今的四睡图,但南宋不少文人、禅僧都留下了题赞四睡图的,可见其盛行。该题材蕴涵着人与虎、睡梦与醒觉之间的对立和转化关系,各人围绕此从不同角度揭示禅机。[2][3][4]

多少醒人作寐语,异形同趣谁知汝?四头十足相枕眠,寒山拾得丰干虎。

——林希逸,《四睡戏题》

拾得寒山,老虎丰干。睡到驴年,也太无端。咦!蓦地起来开活眼,许多妖怪自相瞒。

——天童如净,《四睡图赞》

善者未必善,恶者未必恶。彼此不忘怀,如何睡得着。
恶者难为善,善者难为恶。老虎既忘机,如何睡不着。

——佛鉴禅师,《丰干寒拾虎四睡赞》

现存最早的四睡图画于元朝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元佚名《四睡图》,为重要文化财。日本画僧默庵灵渊日语黙庵于1329年到1345年入元,前田育德会日语前田育徳会藏有其《四睡图》。中国现存最早的四睡图为嵩山少林寺的石刻线画,时代约在明朝成化年间。其构图通常以剃发的丰干体型较大,蓬头的寒山、拾得身材较小,三人一虎睡成一团。[4][5][6]

四睡图此后在中国不再流行,乃至于后世不识,误认其为伏虎罗汉图。而在日本,该题材仍长期盛行。除禅画外,四睡图也成为浮世绘常见的见立绘日语見立絵题材,常画艺伎、两位侍女和猫同眠的场景,将重心从禅机转为画面的装饰性表达。[6][7]

在东亚之外,该题材还向西亚传播。土耳其托普卡珀宫博物馆收藏有波斯细密画《四睡图》,其团形造型可能是《一团和气图》的构图渊源之一。[6]

图集

编辑
四睡图
四睡图之见立绘日语見立絵

注释

编辑
  1. ^ 此画未明确为四睡图之见立绘。学者程茜猜测如此,认为其中的狻猊香炉是老虎之见立。[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罗时进. 伪托闾丘胤撰《寒山子诗集序》的接受与演化——以寒山、拾得之形象演变为中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9 (04): 98-106. 
  2. ^ 崔小敬. 寒山题材绘画创作及演变. 宗教学研究. 2010, (03): 56-64. 
  3. ^ 杨振国 (编). 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第4卷·辽金 西夏 元.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8: 276. ISBN 7-5356-1216-4. 
  4. ^ 4.0 4.1 罗世平; 如常 (编). 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典 绘画 2.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7: 502-503. ISBN 978-7-5356-7687-0. 
  5. ^ 四睡図. e国宝. [2022-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6. ^ 6.0 6.1 6.2 倪亦斌. 《一团和气》宪宗画 西域藏图揭传承. 紫禁城. 2009, (08): 96-103. 
  7. ^ 7.0 7.1 程茜. 寒山拾得题材的浮世绘研究——以“见立”手法为中心.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20, (04): 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