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族群Hoanya)、亦名和安雅洪安雅,为台湾平埔原住民族[1] 分布于台中市雾峰以南、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台南市新营以北一带附近。本族群包括罗亚族(Lloa)、阿立昆族(Arikun)二族,因同化而已难以辨别。

洪雅族群
诸罗县诸罗社等熟番
总人口
约1,000人
分布地区
台湾中南部,台中市雾峰以南、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台南市新营以北一带附近。
语言
洪雅语(已灭绝)
汉语中华民国国语台语
宗教信仰
台湾原住民族泛灵信仰
相关族群

此名由伊能嘉矩纪录到斗六柴里社、斗六东的熟番自称为“Hoanya”,小川尚义纪录到南投社、北投社自称“Arikun”,斗六门社自称“Lloa”,斗六门社自称“Hoanya”,但因语言与习俗几乎相同,便使用“Hoanya”统称这三群,后来的语言学家即将诸罗山社、打猫社、斗六门社、他里雾社、哆啰啯社,猫罗社、南投社、北投社、万斗六社等社番人,归类为 Hoanya 族。然而根据锺幼兰、翁佳音、李壬癸等学者指出:洪雅是由台语 Hoan-á(番仔)转化而来,台湾很可能并不存在洪雅一族。[2][a][b]

部落

编辑
 
洪雅族群(Hoanya)住在台湾中部海岸地区[3]
部落 荷兰记录 现今位置 族群
万斗六社 - 台中市雾峰区旧正里 阿立昆族与巴布萨族混居部落
猫罗社 Kakar Barroroch 彰化县芬园乡大埔村、旧社村 阿立昆族
北投社 Tausa Mato 南投县草屯镇北投里 阿立昆族
南投社 Tausa Talakey 南投县南投市 阿立昆族
斗六社 Talack 云林县斗六市古坑乡、湖山岩 罗亚族
他里雾社 Dalivoe 云林县斗南镇大埤乡 罗亚族
蔴芝干社 Vasikan[4][5] 云林县仑背乡旧庄村[6] 罗亚族
南社 Abasie[7][8] 云林县台西乡台西村[9] 罗亚族
笨港社 Ponkan[10][11] 云林县北港镇大同里[12] 罗亚族
打猫社 Dovaha 嘉义县民雄乡 罗亚族
诸罗山社 Tirocen 嘉义市西区 罗亚族
哆啰啯社 Doroko 台南市东山区东山里、东正里、东中里 罗亚族
鹿陶洋社 Lohotan 台南市楠西区鹿陶洋 罗亚族

诸罗山社为现今嘉义市西区番社里(2010年里邻整并前原称社内里),旧名番社内,是诸罗山社旧址。中正公园旁忠义街上的福社宫,除祭祀土地公外,另奉祀一尊“番王爷”神祇。1930年于附近挖出许多遗骨,推论为平埔族人采室内葬方式下葬之先人,故另加祀一牌位,上刻“昭和五年嘉义社社寮众番禄位番社内”字样,并于农历2月29日举行诞辰祭典,为洪雅族人崇敬祖灵的汉化遗风。市区中央喷水池北边有番社内、番社口,嘉雄陆桥旁有番仔沟,纵贯铁路西面有番婆庄等地名,可视为往昔诸罗山社原住民居住证据[13]

文化

编辑
 
洪雅族南北投社头箍

祭仪

编辑

洪雅族群的主要文化为走镖(Movai)、祭祖(Tei-vakkai)、打鹿(Murao)以及会饮(Manitan[14];其中,走镖(Movai)为该族的成年礼,目前保留该文化为位于南投县埔里镇枇杷里之社区[15]

主祭有很多位,必须是部落的未婚少年,多半从年纪较大、即将结婚者选取。他们穿着礼服,上衣用白布做成,开襟无袖、长至腰下,衣上以红条装饰,下端垂下白丝条;下衣的长度由腰至足背,用长方形的白布片做成,其上同样以红线条装饰。

每年农历二月间,巴布萨、巴布拉族与洪雅族群诸族会举行换年仪式。男女皆披红袄或以锦绣制成的衣物,称‘色练’。数十人挽手而歌,且歌声婉转哀戚。而农作在农历七月收成间各族也会举办收获祭。

传统在农历七月二十祭祖,现今留有于埔里洪安雅族祖灵树前祭拜祖灵的仪式。

服饰

编辑

传统服装:与中部其他平埔族群(例:葛哈巫、巴宰族)的剪裁手法相似,但织纹风格更为独特,是以鲜艳的红、蓝色线在白色麻布上编织出复杂又立体的菱形纹和人形纹等图纹。[16]

平埔族群第二次大迁徙

编辑

大清道光三年(1823年),台湾中部平埔五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布拉族巴布萨族以及洪雅族群),共有十四社,联合迁往水沙连(今南投县埔里镇)。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中研院语言所,"台湾南岛语数位典藏"[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研院国家典藏数码化计划语言典藏计划,2012查阅.
  2. ^ 锺幼兰,〈平埔研究中的“族群分类”问题:再议Hoanya(洪雅族)之适宜性〉,页137-166
  3. ^ 潘英,《台湾平埔族史》,第60-62页,南天书局,1996年6月
  4. ^ 臺灣府志-東螺溪蔴芝乾社. [2022-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5. ^ 热兰遮城日志-1637年12月15日Vasikan(蔴芝干)
  6. ^ 臺灣府志-貓兒乾(舊)社(庄). [2019-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7. ^ 臺灣府志-吼尾溪南社. [2022-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8. ^ 热兰遮城日志-1644年3月21日Abasie(南蔴芝干)
  9. ^ 福尔摩沙岛图-Nanchi南社(台西乡台西村)
  10. ^ 諸羅縣志-笨港(社). [2019-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11. ^ 热兰遮城日志-1641年11月23日Ponkan(笨港)
  12. ^ 古笨港遺址-雲林縣北港鎮北港段1278-0135地號(大同里). [2019-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13. ^ 参考引用,《流浪的土地》,第52~53页,<嘉义市的“番”王爷>/寻根者,刘还月主编,原民文化出版,1998年09月
  14. ^ 中斷八十年 平埔洪安雅族祭典今重現. 联合报 记者曹铭宗/台北报导. [201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15. ^ 洪安雅成年禮》千名學童 體驗走鏢. 联合报 记者纪文礼/埔里报导. 2009-04-09 (中文(繁体)). 
  16. ^ 錯置的名字:(╳洪雅Hoanya╳)羅亞Lloa、阿立昆Arikun. 原视界 Indigenous Sight. [2024-10-20]. 
注释
  1. ^ 补充:此处所说的不存在是指,云嘉南与中彰投地区的平埔族统称为洪雅族,以现今的定义来看,多为阿立昆族(Arikun)与罗亚族(Lloa)在混居后的统称。
  2. ^ 另除上述学者外,也有认为洪雅是由台语 ông-iâ(王爷)转化而来,此一理论者认为所谓的洪雅族是对于祭祀王爷信仰的闽人村落的一种误植,因此洪雅族是闽南族群而非台湾原住民族。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