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新式海军

清朝近現代海軍機構

清朝新式海军清朝政府在1875年建立的近代化海军,英语通称为Imperial Chinese Navy(“中华帝国海军”或“中国皇家海军”)。虽然中国至迟自宋朝即建有国家水师,但直到1875年才真正开始建设近代化海军。新式海军由四个水师构成: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广东水师福建船政水师,在1894年前曾一度成为公认的东亚吨位最强的海军,但仅为大量向外订购洋船,在十九世纪末思想突飞猛进的年代,本身并没有把握住须持续更新的潮流[1],忽略了铁甲舰短短几年内就会过时的现实,故在甲午战争中被已经初步全面建立工业的日本重创[2],1909年四水师合并,并重新划分为巡洋舰队巡江舰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改组为中华民国海军

清朝新式海军
军旗
存在时期1875年-1912年
国家或地区 大清
部门海军
驻军/总部刘公岛上海黄埔福州
水师北洋水师
福建船政水师
广东水师
南洋水师

历史

编辑

虽然明朝中期开始不再重视航海,但明朝后期的海防水师仍强于区域邻国水军,并有能力抗击进犯的西方舰船,例如在1521年的屯门海战击败葡萄牙舰队、1522年的西草湾海战击败葡萄牙舰队、以及1633年的崇祯明荷海战击败荷属东印度公司舰队等。

清朝初年奉行海禁,没有维持明末的水军建制。在内江、近海,以绿营水师驻防。康熙初,为抵抗沙俄满洲地区的入侵,始设吉林水师营。此后,各地八旗驻防军多设有水师营,统称为八旗水师。1677年清朝恢复福建水师建制,建设海军用以抗击明郑政权雍正乾隆时间,在东南沿海,又设有福州广州水师营等外海八旗水师。

嘉庆之后,欧洲列强拥有了近代化的海军,清朝的外海水师则发展迟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300艘装配西式火器的清朝水师舰船对阵56艘英、法铁甲舰却几乎对敌完全没有创伤。1860年代,清朝试图通过从英国购买阿思本舰队建立新式海军,用于对抗太平天国,但由于清廷与聘请的英籍司令就指挥及人员安排上的分歧没有成功。

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清廷感到中国海防薄弱,因此1875年决议建立新式海军,当时的规划是建立三支新式舰队:北洋水师防御黄海南洋水师防御东中国海粤洋水师防御福建、台湾沿海及南中国海。具有防守京师使命的北洋水师获得特别注重,优先发展。

1870年代末,清廷从英国和德国订造了一系列战舰,并在旅顺口威海卫建造海军基地。第一艘英国造战舰在1881年驶抵中国,北洋水师则在1888年正式成军,基地设在威海卫刘公岛。到1894年为止,北洋水师论吨位仍是亚洲最强舰队,但在甲午战争中大部被日军新式海军摧毁。

南洋水师也在1875建立,此后以大部国内自造、少量英国和德国制造的舰船逐步扩张,基地为上海及南京。南洋水师参与了中法战争的战斗。 原本分别的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在1875年之后归入新式海军。历史相对悠久的福建水师在中法战争中几乎完全摧毁,此后仅补充了两艘舰艇。到1891年时,由于经费紧缩,福建水师已几乎无法出战。广东水师在19世纪60年代建立,以广州黄埔为基地。广东水师舰艇在1909年曾巡视南海,宣扬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此外,甲午战争之后张之洞在湖北建立了防御长江的湖北水师。

1909年,五个舰队的剩余舰艇被合并,改编成巡洋舰队和巡江舰队。1911-2年,帝国海军的海圻号巡洋舰访问了英国、美国及古巴。

舰船列表

编辑

旗帜

编辑

1909年四水师合并后至1912年废止之间清朝海军使用的旗帜如下:[3]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從鐵甲艦到無畏艦—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的海軍發展史. [202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3). 
  2. ^ 火藥時代/清朝火藥船艦更強 為何甲午戰爭大輸日本?. [202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3). 
  3. ^ Li, Miles. Imperial Chinese Navy Flags (1909). crwflags.com. CRW Flags, 24 May 2007. [12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4). 

来源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