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珊瑚目

刺胞动物门的一目棘皮动物

石珊瑚目(学名:Scleractinia)是珊瑚纲六放珊瑚亚纲的一个目,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曾被称为像是植物动物(Zoophytes)[2],能分泌碳酸钙骨骼形成坚硬的礁体,以便将他们固定在光线充足、海水流动快速的地方。牠们最早于三叠纪中期出现,取代了于二叠纪末灭绝的床板珊瑚四射珊瑚。和海葵、拟珊瑚海葵(拟珊瑚海葵英语Corallimorpharia)、黑角珊瑚沙葵(Ceriantharia)是近亲,皆同为六放珊瑚(六放珊瑚英语Hexacorallia)各目的物种[3]

石珊瑚目
化石时期:三叠纪拉丁尼阶 - 现今 [1]
自然界的艺术形态》(1904年)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刺胞动物门 Cnidaria
纲: 珊瑚纲 Anthozoa
亚纲: 六放珊瑚亚纲 Hexaradiata
目: 石珊瑚目 Scleractinia
Bourne, 1900

见正文

由于大部分珊瑚礁的骨架都是由石珊瑚目所形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而言,珊瑚礁生态圈是主要的渔场所在地,可以说在沿岸的海洋生物生存空间,是珊瑚在造礁作用下所提供的,因此珊瑚在浅水的近海中具有基本与极重要的价值,部分种类能分布在温带极地水域或透光带以下6000米水深处[4]

石珊瑚目可以分为两类:

  • 浅海珊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浅水地区,有共生藻,是主要的构成的主要部分,大多为群体型,少数为单体型 (例如: 蕈珊瑚科 Fungiidae)。
  • 深海珊瑚:分布全球海域水深大于50米的地区,无共生藻,造礁速度缓慢,主要为单体型,少数为群体型 (例如: 筛孔珊瑚英语Medrepora Medrepora)。

解剖

编辑
 
石珊瑚的结构

石珊瑚目可以是群体或单体的。最普遍的形态包括锥体及角状的。群体的石珊瑚目,珊瑚虫重复的无性分裂令珊瑚石互相连接,形成一个个的群体。亦有发生毗连的群体融合成为单一的群体。

现今石珊瑚目的骨骼是由霰石所组成。但是史前的石珊瑚目则没有霰石的骨骼结构。[5]

石珊瑚目珊瑚虫的骨骼称为珊瑚石。个围绕在珊瑚周边的称为隔壁。骨骼源自于一块薄板,板上有直立的隔壁。石珊瑚目的结构都是轻巧及有孔的,而不像四射珊瑚般坚实。

隔壁是从肠系膜分泌出来。不同年龄的隔壁是互相邻接的,而石珊瑚目骨骼是辐射或双辐射对称。相反,一些化石珊瑚,邻接的隔壁是以年龄来排列,形成了一种两侧对称。石珊瑚目与四射珊瑚的分别亦在于其隔壁生长形式,牠们会分泌出霰石外骨骼,隔壁会在每隔6个肠系膜生长出来。

石珊瑚目有两个主要的次级结构:

  • 坚实组织:是一层附接的次级组织,由隔壁所覆盖。它是由横向的霰石触手所组成,并保护着石珊瑚目本身。但是它的功能会因隔壁的厚化而消失。
  • 共骨:是一种多孔及复杂的组织,将个别的珊瑚石区分开来。

生态

编辑
 
博尔德脑珊瑚Colpophyllia natans

石珊瑚目可以是含有虫黄藻或不含虫黄藻的。但在含有虫黄藻的珊瑚中,其内皮层细胞充满了共生藻类。这类共生可以将接近95%虫黄藻所产生有机物转化为珊瑚虫的食物。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及虫黄藻所制造多余的能量可以帮助石珊瑚生长快达3倍之多,因而有共生藻类有相当大的帮助。这类石珊瑚目因为对光线的严格要求,被限制在浅水(约60米水深)、有光、温暖却不过热、适度至快速流动的干净海水、充满氧气的地方,较喜欢坚实及非泥泞的表面。

不含虫黄藻的珊瑚一般都不是形成的,大量分布在约水深500米的地方。牠们可以生活在更寒冷及完全黑暗的地方,以吃浮游生物及悬浮有机粒子来产生能量。大部分不含虫黄藻的珊瑚的生长率都较为慢,而典型的结构都是含较少钙质的,故较易受到机械性破坏,例如海底拖网等破坏性鱼法,一次就会摧毁掉花费上万年形成的珊瑚群。

生长

编辑

石珊瑚目可以分芽及相对生长率来控制群体的形状。分芽可以再分为内触手芽及外触手芽。珊瑚虫在口道简单的分裂,每一颗芽则保有部分原有的口道,并重新发展余下的部分,这称为内触手芽。外触手芽则是在主体的触手环以外发生,分芽不会享有主体的功能。

演化历史

编辑

有关石珊瑚目的起源,现时有两个不同的假说。第一个是指古生代不同的四射珊瑚科直接(可能是多系群演化出不同的石珊瑚目亚目;第二个则指石珊瑚目与四射珊瑚的相似性是源自古生代初期没有骨骼的共同祖先。近年发现古生代的珊瑚化石却拥有石珊瑚目的两个重要特征:霰石骨骼及隔壁的成形,故此增强了石珊瑚目是独自演化的假说。[6]

根据台大海洋研究所戴昌凤教授生涯四十余年在台湾海域的调查,共计发现浅海珊瑚450种及深海珊瑚108种,台湾本岛四周皆有石珊瑚分布,其中恒春半岛绿岛兰屿小琉球都有相当厚度的珊瑚礁石灰岩沉积,另外,台湾北部(例如: 基隆彭佳屿)受限于生长环境石珊瑚无法成礁,为非礁型珊瑚群聚(non-reefal coral communities)[3]

分类

编辑

保育状况

编辑

本目所有种均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物种,被限制出口及贸易。不包括化石。

参考

编辑
  1. ^ Stanley, G. D.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orals and their early history. Earth-Science Rev. 60, 195–225 (2003).
  2. ^ Dana, James Dwight. Zoophytes. Philadelphia,: Printed by C. Sherman,. 1846 [202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3). 
  3. ^ 3.0 3.1 戴昌凤, Corals of Taiwan Vol.1: Scleractinia Fauna. 台灣珊瑚全圖鑑(上) 石珊瑚. 台湾: 猫头鹰. 2020: 560. ISBN 9789862624517. 
  4. ^ 一次搞清楚造礁珊瑚與寶石珊瑚. PanSci 泛科学. [202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中文(台湾)). 
  5. ^ Stolarski, Jaroslaw; Anders Meibom, Radoslaw Przenioslo and Maciej Mazur. A Cretaceous Scleractinian Coral with a Calcitic Skeleton. Science (USA: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007-10-05, 318 (5847): 92–94 [2007-10-11]. PMID 17916731. doi:10.1126/science.11492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7). 
  6. ^ Ezaki, Y. Paleozoic Scleractinia: progenitors or extinct experiments?. Palaeobiology. 1998, 24: 227–23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