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鲇鱼 (2016年)

2016年的17號颱風

超强台风鲇鱼(英语:Typhoon Megi,国际编号:1617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202016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Helen,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7个被命名的风暴。“鲇鱼”(메기)一名是由韩国所提供,是一种在河流或湖泊里常见的鱼嘴旁有长须,鱼身大,它的出现令人联想到快要下雨[1][2]。此名称为第3次使用,6年前的同名台风是21世纪西北太平洋中心气压最低的热带气旋,更以巅峰强度横扫菲律宾吕宋并造成严重破坏,但此名称未被申请除名;亦是继同年台风莫兰蒂台风马勒卡后,连续第3个影响关岛和台湾的热带气旋。

超强台风鲇鱼
Typhoon Megi(英文)
鲇鱼在9月27日早上达到巅峰并直逼台湾花莲, 其风眼在卫星云图上显而易见。
鲇鱼在9月27日早上达到巅峰并直逼台湾花莲,
其风眼在卫星云图上显而易见。
路径图
超强台风鲇鱼的路径图
超强台风鲇鱼的路径图
概况
形成日期2016年9月19日
消散日期2016年9月29日
最低气压940 hPa
瞬间最大阵风250 km/h
影响
财产损失约9.447亿美元(2016年)
死伤人数24死625伤、33人失踪
影响地区关岛台湾金门连江菲律宾巴丹群岛)、日本八重山群岛)、中国大陆华东华南)、香港
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发展过程

编辑

初期出现多中心

编辑

热带辐合带在2016年9月持续活跃于西北太平洋上空,一个低压区在9月19日于波纳佩岛北面海域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中午12时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6W[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翌日(20日)初时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评为“低”[注 1],至同日傍晚提升为“中”[注 2]。虽然系统组织散乱,但是日本气象厅在21日上午9时25分把该低压区升为热带低压之时,已经随即对其发布烈风警报[5],表示1日内有机会发展为热带风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在下午2时把上述评级提升为“高”,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6][注 3]。该系统在22日采取西移路径,结构持续紊乱,在楚克以北掠过后分裂出两个旋转中心,主中心北折并穿越关岛西南面海域,令当地继同月较早前的莫兰蒂和马勒卡后,遭受连续第3个风暴吹袭;副中心则继续以西南偏西路径朝向雅蒲岛。当日电脑数值预报模式运算结果指出,此系统会逐步增强并大致朝向台湾至吕宋海峡一带,但随后路径存在变数[7]

随着系统螺旋性渐增,以及副中心减弱,日本气象厅在23日上午9时15分把该热带低压正式升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鲇鱼,给予国际编号“1617”[8][注 4];鲇鱼在下午12时45分进入香港天文台责任范围时,该部门亦把鲇鱼评为热带风暴[9]。此外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在上午11时正把鲇鱼升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0W[7][注 5]。当日电脑数值预报模式显示,鲇鱼将稳定增强并向吕宋海峡至台湾前进,台湾将有颇大机会与关岛一样,受到连续第3股台风吹袭,但鲇鱼往后的路径受东北季候风影响而存有不确定性,西至珠江口一带、东至台湾以北转向[10];不过各官方部门均采纳数值预报中的主流预测,即穿过花东地区恒春半岛,再朝向广东东部至福建。当晚鲇鱼在副热带高压脊南侧的偏东气流引领下,恢复较为偏西之路径,时速约25公里,虽然雅蒲岛附近的副中心已消失,但是主中心附近再出现多个涡旋,反映鲇鱼的组织仍相当散乱[11]。然而鲇鱼在多中心情况未摆脱的情况下,仍能发展出中心密集云团,促使日本气象厅率先在24日凌晨2时45分把鲇鱼升为强热带风暴[12],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别在早上8时正和上午9时45分跟随升格[13][14]

稳定增强环流巨大

编辑

鲇鱼所在海域垂直风切变微弱[注 6],并有热带对流层上部槽[注 16]强化高空辐散,加上先前莫兰蒂和马勒卡移速都较快,未有严重消耗海水能量,因此水面仍然炎热,水文达摄氏30度[29]。种种因素均有利鲇鱼加快整合,使其强度稳步上扬,鲇鱼在中午时份解决多中心问题,主中心再次显现且发展出一个若隐若现的“云卷风眼”[29]台湾中央气象局于9月24日下午2时正把鲇鱼升为中度台风[30];日本气象厅紧随其后,于45分钟后把鲇鱼升为台风[31],香港天文台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先后在晚上9时45分和11时正跟随升格[32][29],但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要到翌晨(25日)8时10分才把鲇鱼升为台风[13]。副热带高压脊维持强势,带领鲇鱼继续以时速22公里之西北偏西路线,向台湾长驱直进;各大数值预报和官方部门预测分歧亦逐渐收窄,路径集中至花东地区,惟一有差别的仍是于中国福建再次登陆后,是向正西移入广东,抑或转向偏北深入内陆[29]

纵使鲇鱼卷入干空气稍为影响结构,使其打开低层风眼后迟迟未能贯通至云顶,眼壁也显得甚为粗糙,不过其低层环流中心继续巩固和被对流云带紧紧包裹,系统上空流出亦渐呈放射状[33],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别在26日早上8时15分和上午9时45分把鲇鱼升为强台风[13][34]。当日鲇鱼强度继续拾级而上,其内力也变得明显,引致鲇鱼移动方向比预期略为偏北[33][注 17],各地官方部门的预报路线也因而一致北抬,锁定在花莲县登陆,然后穿过台湾本岛和台湾海峡;可是预期随东北季候风带来的不明朗因素导致鲇鱼于福建再次登陆后的路径仍然分成两派[33],香港天文台、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台湾中央气象局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预计鲇鱼西移进入江西或广东北部,日本气象厅则预料鲇鱼北折往内陆进发。入夜后鲇鱼的风眼真正开始在卫星云图上变得清晰可见,与鲇鱼不断强化的趋势吻合[35],同时鲇鱼亦进入台湾中央气象局雷达范围,其低层风眼也清楚显示在雷达图上。此外鲇鱼的环流相当广阔,外围雨带伸延至琉球群岛和菲律宾,即使其东南面雨带松脱,仍无损鲇鱼的风场结构[36][37],日本气象厅评估鲇鱼风速超过30海里范围之东北面半径达650公里,风速50海里范围半径近200公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评估其暴风范围半径达220公里,香港天文台更估算其烈风范围除西南面外半径超过550公里,比远在香港西南面350公里或以外掠过仍为广东沿岸带来烈风的2011年台风纳沙和2014年台风海鸥还要巨大。台湾中央气象局则评定鲇鱼的7级风暴风半径为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只有100公里,相比其他部门评估明显较小。

横扫台闽逐步减弱

编辑

27日早上鲇鱼的中心风力达到顶峰[38],其眼壁在台湾中央气象局雷达图上渐变浑圆和平滑,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凌晨2时20分把鲇鱼升为超强台风[13],不过未待鲇鱼登陆便于上午10时10分把鲇鱼降回强台风[13]。其内力进一步增大,导致鲇鱼在早上采取偏西北路径,直扑花莲县,台湾中央气象局宣布鲇鱼在下午2时于花莲市登陆,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公布的登陆时间则比台湾中央气象局晚10分钟。从台湾中央气象局雷达图所见,鲇鱼的眼壁倒塌、其风眼被填满为“云塞风眼”,并于傍晚进行环流重整,原有中心撞上中央山脉后迅速消亡,一个新中心在西南面的南投县上空形成,属于“分裂过山”。随着鲇鱼强度回落,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先后在晚上8时25分和9时45分把鲇鱼降为台风[13][39]。与此同时,台湾中央气象局表示鲇鱼在当晚9时10分从云林县麦寮乡移入台湾海峡。之后鲇鱼恢复西北路径,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28日凌晨4时40分宣布鲇鱼在泉州市惠安县再次登陆,并于早上7时15分把鲇鱼降为强热带风暴[13],香港天文台半小时后亦把鲇鱼降为强热带风暴[40],日本气象厅至早上8时50分跟随降格,此时鲇鱼的风眼已完全填塞。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鲇鱼再度登陆后已随即在凌晨5时对其发出最后警告[41],而台湾中央气象局则直至上午11时半才把鲇鱼降为轻度台风[30]。上午较后时间鲇鱼改向西或西南偏西移动,靠近广东东部,地形摩擦引致其中心密集云团崩解,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先后在下午12时15分和1时45分把鲇鱼降为热带风暴[13][42]

入夜后鲇鱼恢复西北移,但其移速变得缓慢,强度进一步下降,日本气象厅在晚上8时45分把鲇鱼降为热带低压,香港天文台2小时后也作出此项降格[43],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到晚上11时15分都把鲇鱼降为热带低压[13]。到29日凌晨鲇鱼进入江西,其低层环流中心变得难以辨认,深层对流近乎完全被磨蚀,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早上8时45分宣布对鲇鱼停止编号[13],香港天文台亦在上午9时45分把鲇鱼降为低压区[44]。在干燥东北季候风的支配下,鲇鱼的残余低压区未能长久维持,日本气象厅和香港天文台均在当晚8时的等压线天气图显示鲇鱼已经减弱消散。

影响

编辑

台湾、金门

编辑
当地发布之台风警报: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彭佳屿
34.8 m/s
 
板桥
 
鞍部
17.7 m/s
 
竹子湖
7 m/s
 
淡水
8.3 m/s
 
基隆
18.2 m/s
 
台北
13.1 m/s
 
新屋
 
新竹
12.7 m/s
 
宜兰
23.8 m/s
 
苏澳
28.1 m/s
 
花莲
20.7 m/s
 
成功(新港)
14.6 m/s
 
台东
9.6 m/s
 
大武
11.1 m/s
 
兰屿
28.5 m/s
 
台中
11.9 m/s
 
梧栖
33.5 m/s
 
日月潭
7.3 m/s
 
阿里山
7.1 m/s
 
嘉义
14.3 m/s
 
玉山
19.3 m/s
 
台南
15.6 m/s
 
高雄
15 m/s
 
恒春
15.5 m/s
 
澎湖
17.6 m/s
 
东吉岛
32.7 m/s
 
金门
13.2 m/s
 
马祖
23.4 m/s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署署属气象测站测得最大持续风力。图例:
 无数据
 测得5级风或以下
 测得6至7级风
 测得8至9级风
 测得10至11级风
 测得12至15级风
 
 
彭佳屿
48.2 m/s
 
板桥
 
鞍部
46.8 m/s
 
竹子湖
29.4 m/s
 
淡水
33.5 m/s
 
基隆
39.3 m/s
 
台北
37.7 m/s
 
新屋
 
新竹
36.7 m/s
 
宜兰
47.2 m/s
 
苏澳
56.2 m/s
 
花莲
44.2 m/s
 
成功(新港)
37.5 m/s
 
台东
28.7 m/s
 
大武
32 m/s
 
兰屿
53 m/s
 
台中
34.2 m/s
 
梧栖
57.2 m/s
 
日月潭
22.5 m/s
 
阿里山
23.2 m/s
 
嘉义
32.5 m/s
 
玉山
37.6 m/s
 
台南
36.6 m/s
 
高雄
34.5 m/s
 
恒春
31.3 m/s
 
澎湖
35.8 m/s
 
东吉岛
46.3 m/s
 
金门
20.9 m/s
 
马祖
38.6 m/s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署署属气象测站测得最大阵风。图例:
 无数据
 测得8至9级风
 测得10至11级风
 测得12至15级风
 测得16级风或以上

因应鲇鱼台风持续增强和逼近台湾,加上其环流广阔,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在9月25日表示预计在当晚发布台风警报。该晚11时半,当鲇鱼位于花莲之东南偏东约830公里时,对鲇鱼发布海上台风警报[注 18][46]。该部门指出,兰屿、绿岛、恒春半岛和台湾各沿海地区有强阵风和长浪,另外鲇鱼有机会上试强烈台风级别,翌晨(26日)考虑发布陆上台风警报;后于26日早上表示中午前发布陆上台风警报[47]。上午11时半,当鲇鱼移至花莲之东南偏东约620公里时,气象局对花东地区(包含兰屿及绿岛)、宜兰县发布陆上台风警报[注 19][48]。由于鲇鱼不断增强,来势凶猛且环流庞大,暴风圈预料会笼罩整个台湾本岛,全台湾继先前台风莫兰蒂和马勒卡后再一次严阵以待,气象局提醒沿海和低洼地区应严防淹水、海水倒灌。此外气象局亦发布暴雨特报,指出花东地区会出现超大暴雨,另外多个县市亦会受大暴雨影响,警告民众需慎防坍方、落石和泥石流,远离海边、山区及河川。当日鲇鱼采取略为偏北路径,直逼花东地区,陆上警戒范围在晚间已扩展至整个台湾本岛,以及澎湖县。整个东台湾和北台湾,以至屏东县、苗栗县、台中、彰化县、南投县、澎湖县及阿里山乡均宣布于27日全日停班停课,但云林县、嘉义县、台南、高雄只宣布27日下午停班停课,导致民众生命安全受威胁,因而激发民愤[49][50][51][52][53]

鲇鱼台风在27日早上向偏西北推进,直指花莲县而行,气象局预计鲇鱼午后在花东交界处登陆。全台天气快速转坏,吹西北风下较当风的北台湾和西半部地区风雨大幅增强,台北在上午已经测得300毫米雨量;而东半部受地形屏蔽,风势于早上初段相对较弱,但也在接近中午时急升。台北市联营公车下午1时起所有路线停驶[54]台铁环岛全线分阶段暂停服务,至下午2时全面停驶。鲇鱼于下午2时正式登陆花莲市,各地有狂风大雨,多个地区均有棚架、招牌倒塌报告。台中李方艾美酒店工地鹰架被暴风吹脱,从24楼坠落并砸伤多人,当中1人头部重伤命危[55]。员林龙灯公园之龙灯也不敌强风吹袭而断裂,嘉义市有1人巡视番茄田时被强风吹倒棚架压死;另一人在曾文水库乘坐胶筏查看湖面船艇是否已绑紧时,被大浪打翻胶筏坠海,2小时后被救起但已溺毙[56]。全台超过410万户停电[57],仅次于前一年以相近路径重创台湾的强烈台风苏迪罗。当日下午,鲇鱼以“分裂过山”[注 20]形式从东面绕过中央山脉,于嘉义、云林地区建立副中心,气象局表示,鲇鱼环流仍然扎实和广阔,预料风雨将持续至28日早上。随着鲇鱼在晚上9时10分出海[59],各地由旋风转吹东南风,天气仍然恶劣,陆上台风警报整日维持,除新竹县、苗栗县、南投县、花东地区宣布正常上班上课之外,其余各县市均宣布28日维持全日停班停课;不过上述宣布正常上班上课的县政府遭到部分民众指责[60],最终全部在午夜时分,上述县市重新评估灾情而撤回决定,虽未达气象局公布的风雨预报标准,但因部分地区尚未复电、路树倒塌及台铁、高铁上午维持停驶[61][62]与部分地区客运上午停驶[63][64][65]造成交通困难,上述县市政府依照《天然灾害停止上班及上课作业办法》第4条第3款之规定,改宣布28日继续全日停班停课,以策安全[66][67]

28日早上,台湾本岛风势开始缓和,但金门县仍受强风影响,陆上台风警报在日间大部分时间仍然维持;不过随着鲇鱼移入福建内陆,减弱为轻度台风并逐渐远离,气象局到下午2时半表示,预计在傍晚解除台风警报。当暴风圈移离金门县后,下午5时半,当鲇鱼位于金门之西北偏西约210公里时,气象局宣布解除所有台风警报。据统计,鲇鱼在全台造成7死625伤[68][69],农业损失超过25亿新台币[70]

菲律宾

编辑
当地发出之最高风暴信号:二号风暴信号

由于鲇鱼环流广阔且向吕宋海峡至台湾稳步前进,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9月25日凌晨5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当时鲇鱼集结在阿帕里以东约1130公里。随着鲇鱼稳定逼近,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当晚11时对巴丹群岛发出二号风暴信号,当时鲇鱼移至巴士古以东约740公里。[来源请求]

日本

编辑

鲇鱼的环流非常庞大,加上于9月27日采取偏西北路线,更为接近八重山群岛一带,当地风力显著上升。即使鲇鱼在石垣岛、与那国岛西南面100公里外掠过,当地仍然测得东南飓风。[来源请求]

中国大陆

编辑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鲇鱼稳定增强并向台湾长驱直进,预料穿越台湾后会影响福建和广东东部,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9月25日下午6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当时鲇鱼集结在台东之东南偏东约930公里。由于鲇鱼环流广阔,国家气象中心在翌晨(26日)早上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当时鲇鱼移至台东之东南偏东约730公里。鲇鱼在9月27日下午登陆台湾花莲,此时福建沿岸天气转坏,风势亦明显加强,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下午6时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当时鲇鱼集结在台湾南投县上空。9月27日至28日,广铁集团停运往福建以远方向动车组列车54趟[71]中国南方航空以及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也同时宣布部分航班延误或取消,受影响航班数量粗略估计已接近400班,在福建、厦门和泉州有87架飞机在27日晚赴异地避风[72]

鲇鱼在28日凌晨4时40分于福建泉州市惠安县再次登陆,全省天气恶劣,有狂风暴雨并吹10至11级旋风。随后鲇鱼迅速而显著减弱为热带风暴,国家气象中心在上午10时正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当时鲇鱼集结在漳州境内。午后福建省风势缓和,国家气象中心在下午6时改发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当时鲇鱼移至龙岩市上空;但中国东南部仍有狂风大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袍江更于中午时份出现龙卷风,丽水市遂昌县一条村落被大规模山泥倾泻冲毁,1死、25人失踪[73]。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双桂乡宝丰村三条碓发生泥石流,导致6间居民房被冲毁,3死、3人失踪[74]。29日凌晨鲇鱼进入江西,强度进一步下滑,国家气象中心在早上6时解除所有台风预警信号,当时鲇鱼位于江西瑞金市。可是受鲇鱼的残余云带和东北季候风共同影响,中国东南部天气持续不稳定,有狂风骤雨。鲇鱼在中国造成10死、29人失踪、209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5.3亿人民币[75]

香港

编辑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一号戒备信号

由于有数值预报显示鲇鱼影响台湾后会朝向珠江口附近一带,鲇鱼形成后不久已有传媒炒作,就此香港天文台表示鲇鱼后期路径会受东北季候风影响而有不确定性,呼吁市民密切留意最新预测[76]。而受鲇鱼外围下沉气流影响,9月26日至27日有烟霞、空气混浊,元朗、屯门及东涌空气监测站之空气质量健康指数先后达到最高的“10+”严重级别;此外27日天气酷热,天文台在早上7时15分发出酷热天气警告[77],天文台总部测得摄氏34.9度高温,为9月第二高纪录,新界多处地区气温更达摄氏36度。天文台亦在当日下午1时50分发出“特别天气提示”,指预料鲇鱼登陆福建后会迅速减弱,但离岸和高地会间中吹强风,天文台将密切监察鲇鱼的动向和对香港天气之影响[78][79]。由于鲇鱼登陆福建后西移,广阔环流笼罩香港,离岸地区开始吹强风,天文台在28日早上8时4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80],当时鲇鱼集结在香港之东北偏东约490公里[81]。天文台表示,虽然鲇鱼已登陆福建并逐渐减弱,但预料鲇鱼会西移接近广东,其环流将逐渐影响香港,预料离岸会刮起强风、高地间中吹烈风;不过市面普遍受强风影响的机会较低,一号信号会在当日维持一段时间,当日发出三号信号的机会不大[82]。天文台测风网络8个参考自动气象站中,流浮山和长洲曾上试强风程度[83]。鲇鱼在下午2时最接近香港,于香港之东北约390公里掠过[81]。之后鲇鱼恢复西北路径,深入内陆并进一步减弱,天文台在晚上8时45分表示短期内取消所有信号[84];但此时机场风力逼近强风水平,天文台延后至晚上11时10分才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85],当时鲇鱼移至香港之东北偏北约420公里[86],减弱为热带低压。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编辑

台湾

编辑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台风警报
上一热带气旋 海上台风警报
    2016-09-25 23:30-2016-09-28 17:30
下一热带气旋
中度台风马勒卡 轻度台风艾利
中度台风马勒卡 陆上台风警报
    2016-09-26 11:30-2016-09-28 17:30
中度台风尼莎

菲律宾

编辑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风暴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一号风暴信号
    2016-09-25 05:00-2016-09-28 05:00
下一热带气旋
台风马勒卡 强热带风暴艾利
台风莫兰蒂 二号风暴信号
    2016-09-25 23:00-2016-09-27 23:00
强热带风暴艾利

中国大陆

编辑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预警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2016-09-25 18:00-2016-09-26 06:00
    2016-09-28 18:00-2016-09-29 06:00
下一热带气旋
强台风马勒卡 超强台风暹芭
强台风马勒卡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2016-09-26 06:00-2016-09-27 18:00
    2016-09-28 10:00-18:00
超强台风莎莉嘉
超强台风莫兰蒂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2016-09-27 18:00-2016-09-28 10:00
超强台风莎莉嘉

香港

编辑
香港天文台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一号戒备信号
    2016-09-28 08:40-23:10
下一热带气旋
超强台风莫兰蒂 热带风暴艾利

释义

编辑
  1. ^ 当有2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某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低”。除非环境异常优良,否则该系统在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甚微。[4]
  2. ^ 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中”。一般而言,即使发展机会增大,系统过了24小时之后发展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才较高;但如果环境良好,系统亦可以在24小时内形成热带气旋。[4]
  3. ^ 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高”,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此时该系统于24小时之内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极高,若气象因素特别有利,该系统更可于6小时内增强为热带低压[4]
  4. ^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负责西北太平洋区域内(包括南中国海、东海)的热带气旋正式编号与命名工作:每当该机构把一个热带低压升为热带风暴时,该机构亦会依照在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上通过的名称表作出命名,同时给予4位数字的国际编号。前两位为当年公元纪年最后两位数(2016),后两位代表鲇鱼是当年被日本气象厅17个升为热带风暴热带气旋
  5.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为所有于其责任范围内被该部门评定为热带气旋的系统作出编号,由两位数及一个英文字母组成。英文字母表示该热带气旋形成的区域,西北太平洋(包括南中国海、东海)以W表示;而两位数字则指热带气旋于当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区域内形成次序,换言之“20W”即指鲇鱼是年内第20个于西北太平洋区域内形成的热带气旋。此编号系统每年重新开始。
  6. ^ “垂直风切变”是指比较一垂直高度中的风速及风向差。[15]由于强烈的垂直风切变会干扰对流,使热带气旋的结构受破坏、甚至系统高低层分离,热带气旋必须在垂直风切变较弱的环境才可顺利发展。
  7. ^ “西风带”是位于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之间(大致在南北纬30至60度之间)的行星风带。从副热带高压流向副极地低压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之下,偏转成西风(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因此西风为盛行风。[16][17]
  8. ^ “斜压”是指等压面与等温面(等密度面)出现交角的现象,而且两者随高度而倾斜。例如于中纬度,由于受太阳照射差异使南北温差大,西风带的气压槽一般即随高度向西倾斜,而温度槽脊则向东倾斜,造成等压面和等温面不平行的情况。[18]
  9. ^ “辐散”是指空气由一个中心向四周散开,通常只有气旋式辐散,形成原因和辐合的机制相若,只是一般是在高压系统发生。高空也能有高压,所以高空也能有辐散,高空辐散足够又有水汽时就可能降雨,形成原因和辐合相若。[19][20]
  10. ^ “气压梯度”是指在一水平距离中的气压变化程度。在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间的疏密正好反映着气压梯度的大小:当等压线疏时,表示该区气压梯小,等压线密集,则气压梯大。气压梯度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力”,这其实是由于水平气压差而产生的空气加速度(即单位质量所受的力),推动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而产生。风力和气压梯度的大小成正比:气压梯度越大,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的速度(即风速)亦愈大。而气压梯度力作用的方向,往往与等压线呈垂直。不过在实际大气中的空气运动还有地转偏向力、地形摩擦力及离心力等作用,因此情况往往复杂得多。而基于气压梯度力,亦可简单解释至热带气旋中心的极强风速,即由于其气压梯度于近中心处甚大所致。[21][22]
  11. ^ “赤道东风带”位于3000米以上高空,空气由副热带高压流向赤道附近之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之下形成偏东风。此乃地球三股行星风系之一,有导引热带气旋向西移动的作用,一般该热带气旋采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行进。[23]
  12. ^ 东风带[注 11]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低压波动,在天气图或气流图中以倒V字低压槽表示,乃“东风波”。其由东向西传播,槽前有辐散现象,槽后则有辐合;因此东风波左方受下沉气流影响天气晴朗,右方则因辐合上升而出现对流性的不稳定天气。有大约一成的热带气旋就是在东风波之扰动中生成。[24]
  13. ^ “低压槽”指狭长状的低压,或从低压中心向高压处伸展而等压线呈V字形的地方。槽后方气流下沉,槽前方气流上升而有辐合运动,有利对流及雨带的发展。槽线活动的观测在热带气旋预测上有广范的应用,例如西风带中的长波槽(东亚大槽位于东经120-150度)将推动热带气旋转往东北方向行进,而东风波[注 12]、热带对流层上部槽(英语:TUTT)所带来的高空辐散会有利热带气旋发展等等。[25]
  14. ^ “辐合”是指空气汇聚的现象,其中又可分为“气旋式辐合”和“切变式辐合”两种:在地面,空气在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注 10]、地形摩擦力以及离心力之共同作用下,以逆时针通过等压线,呈螺旋式向低压中心推进,形成风。若低压中心有闭合等压线(例如热带气旋),则因角动量守恒,离心力加大,而进一步平衡气压梯度力,于是产生旋风。同时空气被迫抬升,空气上升后地面气压便会进一步下降,此即“气旋式辐合”。而“切变式辐合”则是两种不同风向的气流辐合,而使空气因压迫抬升,这种切变式的辐合通常出现于锋面或低压槽[注 13],和前者辐合的分别只是气旋式的风向变化比较不明显。[19][20]
  15. ^ 高空西风带[注 7]绕副极地低压的等压线移动,当副极地低气压出现冷心斜压[注 8]槽时,即为“西风槽”。槽中有强正涡平流,槽前有辐散[注 9]运动常伴随低空温带气旋的发展,槽后辐合[注 14]则伴随地面反气旋之增强。西风槽东移时亦使副热带高压东退,西风带中的长波槽(东亚大槽位于东经120至150度)将推动热带气旋转往东北方向行进。[26][27]
  16. ^ “热带对流层上部槽”是一条位于热带高空(约200百帕面)的槽线,其可经由中纬度西风槽[注 15]振幅延大而伸展到热带而成,亦可为高层反气旋南侧之高空东风倒槽。其将带来强烈垂直风切变而影响热带气旋或热带扰动的发展,但亦有情况是因带来良好的高空辐散而助长热带气旋加强。在环境许可下,其会发展成拥有完整环流的高空冷心低压,并有可能发展至地面而诱生出低层之扰动发展。[28]
  17. ^ 热带气旋自身有一种惯性往极地方向移动的力量,称为“内力”,与被视为“外力”的引导气流相对。“内力”与热带气旋强度成正比例,即是会随热带气旋强度递增,当热带气旋发展成为一股成熟台风时,“内力”会强大得足以令北半球的热带气旋的路径较预期稍为偏北(南半球则相反,稍微偏南)。而在引导气流微弱的情况下,有足够内力的北半球热带气旋会向接近正北方向移动(同样地,南半球相反,采取接近正南路线),2012年台风韦森特即为一例。
  18. ^ 台湾中央气象局研判台风的7级风(每小时52公里以上)暴风范围可能吹袭台澎金马地区100公里内海域之前24小时,就会发布“海上台风警报”,将可能受吹袭之各海域列入警戒区域,以后每隔3小时发布一张警报单,必要时得加发。[45]
  19. ^ 台湾中央气象局研判台风的7级风(每小时52公里以上)暴风范围可能吹袭台澎金马陆地之前18小时,便会发布“陆上台风警报”,将可能受吹袭之处列入警戒区域,以后每隔3小时发布一张警报单,必要时得加发。此警报必定与“海上台风警报”同时生效,因此在中央气象局警报单上会写作“海上陆上台风警报”,而不会只称为“陆上台风警报”。[45]
  20. ^ “分裂过山”是热带气旋穿越台湾中央山脉中,受山脉抵挡,而该热带气旋的垂直发展又够深厚,此时只有近地表的部分会受到阻挡,上层部分可以跨过山脉,并在山脉的西侧引发一个副低压中心,当在东侧留下的旧有低层中心逐渐减弱,越过山脉的高层台风中心会和这个新的副低压气压中心重新结合。若此台风移动路径与中央山脉长轴方向间的夹角称之为β角,其角度为增加为110°<β≦170°,则容易产生分裂过山的情形。若台风气流方向与中央山脉长轴方向所夹的角度称为α角,若α>70°,亦较可能出现分裂过山。预报员会先以β角进行判断,再以α角辅助。[5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6-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 ^ 颱風百問——颱風是怎麼命名?.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3. ^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 20W檔案. 2016-09-27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4. ^ 4.0 4.1 4.2 Digital Typhoon. デジタル台風:JTWC衛星写真のLOWの意味は?. 2011-03-17 [2016-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语)
  5. ^ 日本气象厅. RSMC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10000. 201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 [失效链接](英文)
  6.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Alert. 201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 [失效链接](英文)
  7. ^ 7.0 7.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Depression 20W (Twenty) Nr 1.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失效链接](英文)
  8. ^ 日本气象厅. RSMC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30000.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失效链接](英文)
  9.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90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09-23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0. ^ 李国麟. 天氣隨筆:鮎魚真的會襲港?. 香港天文台. 2016-09-23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1.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Storm 20W (Megi) Nr 2.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失效链接](英文)
  12. ^ 日本气象厅. RSMC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31800.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 [失效链接](英文)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 2016年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據. [失效链接](简体中文)
  14.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63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09-24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5.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風字:風切變.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6. ^ 中华百科全书. 自然科學類:西風帶. [2015-05-03]. [失效链接](繁体中文)
  17.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西字:西風帶.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8.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斜字:斜壓.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9. ^ 19.0 19.1 香港天文台. 氣象小常識:輻合和輻散.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0. ^ 20.0 20.1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輻字:輻散和輻合.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1. ^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大氣流動的方向.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2.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氣字:氣壓梯度力.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3.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東字:東風帶. 2015-08-18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4.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東字:東風波.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5.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槽字:槽線.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6.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西字:西風槽.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7. ^ 香港地下天文台. 氣象‧人‧語:高空擾動.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8.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熱字:熱帶對流層上部槽.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9. ^ 29.0 29.1 29.2 29.3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yphoon 20W (Megi) Nr 7.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5). [失效链接](英文)
  30. ^ 30.0 30.1 中央气象局. 侵臺颱風資料庫——中度颱風梅姬.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31. ^ 日本气象厅. RSMC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40600.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 [失效链接](英文)
  32.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44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09-24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33. ^ 33.0 33.1 33.2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yphoon 20W (Megi) Nr 11. 2016-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6). (英文)
  34.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59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09-26 [2016-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35.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yphoon 20W (Megi) Nr 12. 2016-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6). [失效链接](英文)
  36.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yphoon 20W (Megi) Nr 15. 2016-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失效链接](英文)
  37.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yphoon 20W (Megi) Nr 16. 2016-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失效链接](英文)
  38. ^ 日本气象厅. RSMC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61800. 2016-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失效链接](英文)
  39.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51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09-27 [2016-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40.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61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09-27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41.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Typhoon 20W (Megi) Warning Nr 20.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8). (英文)
  42.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27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43.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99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44.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61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16-09-29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45. ^ 45.0 45.1 全国法规数据库. 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布辦法. 2012-06-07 [2016-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46. ^ 梅姬增強擴大 23:30海警發布. 中央通讯社. 2016-09-25 [2016-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47. ^ 【更新】中颱梅姬 早上11時半發陸警. 台湾《苹果日报》. 2016-09-26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48. ^ 11:30梅姬陸警發布 台灣東半部警戒. 台湾《苹果日报》. 2016-09-26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49. ^ 【停班課總表】北北基明停班課 高市、台南等5縣市上半天、休半天. 台湾《苹果日报》. 2016-09-26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50. ^ 賴半天 半天菊 5首長道歉. 台湾《苹果日报》. 2016-09-26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51. ^ 中视新闻. 錯放半天假!網友酸"賴神勸童" 政治神話劃句點. 2016-09-28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52. ^ 颱風假只放半天!鄉民創新成語「賴神勸童」酸爆賴清德. 三立新闻网. 2016-09-28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53. ^ 解構賴清德的網路神話紀元 終止於「賴神勸童」. 联合即时新闻. 2016-09-28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54. ^ 颱風梅姬發威 北市公車全面停駛. 大纪元时报. 2016-09-27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55. ^ 【驚險片】強風吹垮酒店工地鷹架 外籍女被砸命危. 台湾《苹果日报》. 2016-09-27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56. ^ 【嘉義最新】颳12級強陣風 2人死亡. 台湾《苹果日报》. 2016-09-27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57. ^ 【更新】全台曾停電戶數破300萬 歷史第二高. 台湾《苹果日报》. 2016-09-27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58. ^ 国立台湾大学科学教育发展中心. 颱風登陸臺灣時的變化. [2011-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59. ^ 梅姬強度略減風雨依舊 中心9點10分從雲林出海. 三立新闻网. 2016-09-27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60. ^ 沒休颱風假被罵翻 苗縣長關臉書政策急轉彎. 台湾《苹果日报》. 2016-09-27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61. ^ 台鐵局因應梅姬颱風列車行駛資訊20時第3發. 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2016-09-27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62. ^ 梅姬颱風過後 高鐵全力投入災後復原 若巡軌檢修順利 預定28日14時起可恢復全線正常營運. 台湾高铁. 2016-09-27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63. ^ 各級路線相關營運通告. 新竹客运.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64. ^ 受梅姬颱風影響服務異動公告. 中坜客运.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65. ^ 本公司所有路線暫停營運. 苗栗客运.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66. ^ 花東等5縣市髮夾彎 全國今都放颱風. 台湾《苹果日报》. 2016-09-28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67. ^ 新竹縣近4萬戶停電 還有道路中斷. 台湾《中国时报》. 2016-09-28 [2016-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68. ^ 災害情報站. 中央灾害应变中心.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69. ^ 快訊! 燕巢土石埋屋開挖 尋獲3人遺體. 华视新闻网 乐嘉妮 徐弋桓 报导. 2016-09-29 [2016-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3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70. ^ 颱風梅姬農損逾25億 嘉義雲林最慘重. 中央社. [2016-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71. ^ 受台风“鲇鱼”影响 国庆前广铁停运54趟列车. 中新网. 2016-09-27 [2016-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2. ^ 超强台风“鲇鱼”致27、28日数百航班取消. 21CN新闻网. 金羊网. 2016-09-27 [2016-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3. ^ 浙江山泥淹村救援人員趕往搜救. 有线新闻. 2016-09-28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4. ^ 台风致浙江文成突发泥石流 3名失踪人员不幸遇难. 中新网. 2016-09-30 [2016-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5. ^ 台风“鲇鱼”致3省200余万人受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6-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6. ^ 李国麟. 天氣隨筆:鮎魚真的會襲港?. 香港天文台. 2016-09-23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7.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43號-酷熱天氣警告. 2016-09-27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78.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90號-每小時溫度濕度報告(連特別天氣提示). 2016-09-27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79.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3號-每小時溫度濕度報告(連特別天氣提示).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80.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71號-發出/取消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81. ^ 81.0 81.1 香港天文台. 強颱風鮎魚報告正文. 2016-10-13 [2016-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82.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75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83. ^ 李立信、李国麟. 天氣隨筆:颱風登陸後的一號風球. 香港天文台.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4.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87號-熱帶氣旋警告.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85.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205號-發出/取消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86.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209號-取消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参见

编辑

同期出现的热带气旋:

登陆台湾花莲县和中国福建省的台风级热带气旋:

外部链接

编辑